医春大学旅游学院TheTourismCollegeof Changchun University《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2018年6月
1
学科基础必2018-2019学课程类型授课时间修课程年第一学期2018级考试授课对象考核方式风景园林第八章花s8—2花芽分化s8—3雄蕊的发育和结构8—3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88一4开花、传粉与受精章节标题第八章花一、教学内容第八章花88-2雄蕊的发育与结构雄蕊原基一一雄蕊花丝:表皮薄壁组织维管束花药:表皮、药隔、花粉囊2~4花药的发育与结构1、花药原始体一一原表皮和基本分生组织;原表皮一一表皮:基本分生组织一四隅分化出孢原细胞;1、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周缘细胞→纤维层:也叫药室内壁,壁上有木质加厚中层:解体消失绒毡层:大型,多核,退化2、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营养细胞生殖细胞→2精子(雄配子)2、中部细胞一一维管束、薄壁细胞二、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是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但DNA只复制分裂一次,1母细胞分裂成4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n)只占母2
2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必 修课程 授课时间 2018-2019 学 年第一学期 授课对象 2018 级 风景园林 考核方式 考试 第八章 花 § 8—2 花芽分化 § 8—3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 8—3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 8—4 开花、传粉与受精 章节标题 第八章 花 一、教学内容 第 八 章 花 §8- 2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雄蕊原基——雄蕊 花丝:表皮 薄壁组织 维管束 花药:表皮、药隔、花粉囊 2~4 一、 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1、花药原始体——原表皮和基本分生组织;原表皮——表皮;基本分生组 织-四隅分化出孢原细胞; 1、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周缘细胞→纤维层:也叫药室内壁,壁上 有木拴质加厚 中层:解体消失 绒毡层:大型,多核,退化 2、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营养细胞 生殖细胞→2 精子(雄 配子) 2、 中部细胞——维管束、薄壁细胞 二、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是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 但 DNA 只复制分裂一次, 1 母细胞分裂成 4 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n)只占母
细胞染色体(2n)的一半。(一)第一次分裂1.前期I: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1)细线期:染色体细丝状,含两染色单体,核仁增大。(2)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一一联会。(3)粗线期:形成二价体,含4染色单体,又叫四联体,可发生交换。(4)双线期:同源染色体未交换处分离,交换处仍交叉在一起。(5)终变期:染色体最短、最粗,表面光滑,观察最适宜,以后,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开始出现纺锤丝。2.中期I:交叉处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列两侧,纺锤丝一一纺锤体。3.后期I:二价体分离。4.末期I:两组染色体到两极,赤道面上形成细胞版,形成二价体,核膜重现。(二)第二次分裂:过程同一般有丝分裂,但有的无间期(有间期也不复制)。一)前期II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纺锤丝开始形成,以及核仁、核膜解体。二)中期II中期是染色体排列到细胞中央的赤道面(或称赤道板)上,纺锤体形成的时期。染色体的排列与纺锤体的形成散布在核区的染色体向赤道面移动,有规律地在该处排列。这时纺锤丝都已形成,整体排列如纺锤形而被称为纺锤体。三)后期II各染色体所含染色单体从着丝点处分为两个新染色体(子染色体),并从赤道面各向一极移动,同时纺锤体中出现了中间丝。四)末期II当两组子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便是末期的开始。子细胞的染色体经解螺旋作用,又处于蔬松扩展状态而成为染色质。核仁重新融合形成。膜物质的碎片重新联合组成新的核膜。一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子细胞,连在一起叫四分体,以后各自分离形成4个单核花粉粒。三、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营养细胞生殖细胞→2精子(雄配子)成熟花粉粒中有三个细胞的叫3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精子+精子),有两个细胞的叫2一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成熟的花粉粒叫雄配子体。成熟的花粉粒包括花粉壁、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等结构。花粉壁分为花粉外壁和花粉内壁。花粉外壁较厚,主要成分是孢粉素,能抗酸、碱和抗生物分解。s8-3雌蕊的发育与结构一、雌慈的发育雌蕊是由心皮的两边缘向内卷合或数个心皮边缘互相连合而成,心皮边缘愈合处称为腹缝线,心皮中央相当于叶片中脉的部位称为被缝线。(一)柱头:承受花粉粒的场所,常膨大或扩展成为不同形状。3
3 细胞染色体(2n)的一半。 (一)第一次分裂 1.前期 I: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 (1)细线期:染色体细丝状,含两染色单体,核仁增大。 (2)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3)粗线期:形成二价体,含 4 染色单体,又叫四联体,可发生交换。 (4)双线期:同源染色体未交换处分离,交换处仍交叉在一起。 (5)终变期:染色体最短、最粗,表面光滑,观察最适宜,以后,核膜、 核仁逐渐消失,开始出现纺锤丝。 2.中期 I:交叉处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列两侧,纺锤丝——纺锤体。 3.后期 I:二价体分离。 4.末期 I:两组染色体到两极,赤道面上形成细胞版,形成二价体,核膜重 现。 (二)第二次分裂: 过程同一般有丝分裂,但有的无间期(有间期也不复 制)。 一)前期 II 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纺锤丝开始形成,以及核仁、核膜解体。 二)中期 II 中期是染色体排列到细胞中央的赤道面(或称赤道板)上,纺锤 体形成的时期。 染色体的排列与纺锤体的形成 散布在核区的染色体向赤道面移动,有规律 地在该处排列。 这时纺锤丝都已形成,整体排列如纺锤形而被称为纺锤体。 三)后期 II 各染色体所含染色单体从着丝点处分为两个新染色体(子染色 体),并从赤道面各向一极移动,同时纺锤体中出现了中间丝。 四)末期 II 当两组子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便是末期的开始。子细胞的 染色体经解螺旋作用,又处于疏松扩展状态而成为染色质。核仁重新融合形成。 膜物质的碎片重新联合组成新的核膜。 一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 4 个子细胞,连在一起叫四分体,以后各自 分离形成 4 个单核花粉粒。 三、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 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营养细胞 生殖细胞→2 精子(雄配子) 成熟花粉粒中有三个细胞的叫 3 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精子+精子),有两 个细胞的叫 2-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成熟的花粉粒叫雄配子体。 成熟的花粉粒包括花粉壁、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等结构。花粉壁分为花粉外 壁和花粉内壁。花粉外壁较厚,主要成分是孢粉素,能抗酸、碱和抗生物分解。 §8- 3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雌蕊的发育 雌蕊是由心皮的两边缘向内卷合或数个心皮边缘互相连合而成,心皮边缘 愈合处称为腹缝线,心皮中央相当于叶片中脉的部位称为被缝线。 (一)柱头:承受花粉粒的场所,常膨大或扩展成为不同形状
(二)花柱: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花柱的结构有空心型和实心型。(三)子房:是雌蕊最主要的部位,是由子房壁、子房室、胚珠和胎座等部分组成。胚珠是形成雌性生殖细胞的地方,常着生于子房壁的心皮腹缝线上。一个发育成熟的胚珠是由珠心、珠被、珠孔、珠柄和合点等部分构成。胚珠着生的部位叫胎座。二、胚囊的发育及结构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中有胚珠,雌配子体在胚珠中的胚囊内形成。胚囊发生于珠心组织中,最初珠心是一团相似的薄壁细胞,以后靠珠孔表皮下,有一个细胞体积变大成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周缘细胞→造孢细胞→胚囊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胚囊→八核胚囊→卵细胞1、助细胞2、反足细胞3、中央细胞1(2核)卵细胞是胚囊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性生殖的雌配子。具有高度的极性化,珠孔端细胞壁厚,近合点端则逐渐变薄,甚至完全缺失。丝状器:助细胞珠孔端的细胞壁向内形成不规则的片状或指状突起。89-4开花、传粉与受精一、开花1.开花:当雄蕊中的花粉粒与雌蕊中的胚囊成熟时,花萼、花冠展开,雌雄蕊显露出来的现象叫~。2.开花期:一株植物在一年之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二、传粉:成熟花粉粒借助外力传到雌蕊柱头的过程,叫~。1.自花传粉: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2.异花传粉:一朵花花粉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有同株同花、同株异花和雌雄异株。异花传粉有风媒和虫媒(还有鸟媒、水媒)两种,异花传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水稻、玉米和杨树等为风媒植物,其花特点为:花被小或退化,无鲜艳的颜色,无芳香的气味,不具蜜腺;柱头常呈羽毛状,并有粘性,利于捕捉花粉;花粉多、光滑、干燥,小而轻,便于风传送,从而保证授粉成功。桃、李、杏等是虫媒植物。虫媒花具有引诱昆虫的结构,花大而显著,有鲜艳的花被,具有香气和蜜腺;花药体积大,表面粗糙,具花纹、突起或刺,有的粘结成块,利于昆虫携带。3.传粉媒介:风、虫三、双受精作用:
4 (二)花柱: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花柱的结构有空心型和实心型。 (三)子房:是雌蕊最主要的部位,是由子房壁、子房室、胚珠和胎座等部 分组成。胚珠是形成雌性生殖细胞的地方,常着生于子房壁的心皮腹缝线上。一 个发育成熟的胚珠是由珠心、珠被、珠孔、珠柄和合点等部分构成。胚珠着生的 部位叫胎座。 二、胚囊的发育及结构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中有胚珠,雌配子体在胚珠中的胚囊内形 成。胚囊发生于珠心组织中,最初珠心是一团相似的薄壁细胞,以后靠珠孔表皮 下,有一个细胞体积变大成孢原细胞。 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周缘细胞→造孢细胞→胚囊母细胞→四分体→单核 胚囊→八核胚囊 →卵细胞 1、助细胞 2、反足细胞 3、中央细胞 1(2 核) 卵细胞是胚囊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性生殖的雌配子。具有高度的极性 化,珠孔端细胞壁厚,近合点端则逐渐变薄,甚至完全缺失。 丝状器:助细胞珠孔端的细胞壁向内形成不规则的片状或指状突起。 §9- 4 开花、传粉与受精 一、开花 1. 开花:当雄蕊中的花粉粒与雌蕊中的胚囊成熟时,花萼、花冠展开,雌雄 蕊显露出来的现象叫~。 2. 开花期:一株植物在一年之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 的时间。 二、传粉:成熟花粉粒借助外力传到雌蕊柱头的过程,叫~。 1.自花传粉: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 2.异花传粉:一朵花花粉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的过程,有同株同花、同株异 花和雌雄异株。 异花传粉有风媒和虫媒(还有鸟媒、水媒)两种,异花传粉有益,自花 传粉有害。 水稻、玉米和杨树等为风媒植物,其花特点为:花被小或退化,无鲜艳 的颜色,无芳香的气味,不具蜜腺;柱头常呈羽毛状,并有粘性,利于捕捉 花粉;花粉多、光滑、干燥,小而轻,便于风传送,从而保证授粉成功。 桃、李、杏等是虫媒植物。虫媒花具有引诱昆虫的结构,花大而显著, 有鲜艳的花被,具有香气和蜜腺;花药体积大,表面粗糙,具花纹、突起或 刺,有的粘结成块,利于昆虫携带。 3.传粉媒介:风、虫 三、双受精作用:
1、花粉萌发:花粉借助外力落到柱头上(识别),吸收柱头上的水份后,开始膨大,内壁由萌发孔长出,伸出为花粉管,这个过程叫~。2、受精:到达胚囊的花粉管末端膨大破裂,营养核和两个精子进入胚囊,营养核很快解体消失,两个精子中的一个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又叫受精卵;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这种由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3、受精过程:精子与卵细胞无壁区接触→质膜融合→精核进入卵细胞→核膜融合一→精子核质进入卵核内→核仁融合→合子。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双受精是遗传和育利学的重要理论基础。4.双受精的意义:双受精作用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由于精卵融合,既由2个单体的配子形成了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体原有的染色体倍性,保持了物种在遗传上的稳定性:第二,由于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一定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既可形成具双亲遗传性的合子,从而极大地丰富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第三,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同样具有父母本双亲的遗传性,生理活动更强,形成胚乳后以营养物质供胚吸收,可使子代生活力强,适应性更广。二、教学目标及要求掌握雄蕊的类型和结构掌握雌蕊的类型和结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开花、花期、传粉的方式、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胚乳发育的类型四、教学过程设计1.课程导入2.内容讲授3.巩固练习4.归纳小结5.作业布置五、相关资源
5 1、花粉萌发:花粉借助外力落到柱头上(识别),吸收柱头上的水份后,开始膨 大,内壁由萌发孔长出,伸出为花粉管,这个过程叫~。 2、受精:到达胚囊的花粉管末端膨大破裂,营养核和两个精子进入胚囊,营养 核很快解体消失,两个精子中的一个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又叫受精卵;另一个 与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这种由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 极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 3、受精过程:精子与卵细胞无壁区接触→质膜融合→精核进入卵细胞→核膜融 合→精子核质进入卵核内→核仁融合→合子。 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双受精是遗传和育种 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4.双受精的意义:双受精作用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由于精卵融合, 既由 2 个单体的配子形成了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体原有的染色体倍性,保 持了物种在遗传上的稳定性;第二,由于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一定差异的遗传 物质重新组合,既可形成具双亲遗传性的合子,从而极大地丰富后代的遗传性和 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第三,精子与极核融合,形 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同样具有父母本双亲的遗传性,生理活动更强,形成 胚乳后以营养物质供胚吸收,可使子代生活力强,适应性更广。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掌握雄蕊的类型和结构 掌握雌蕊的类型和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开花、花期、传粉的方式、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胚乳发育的类型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课程导入 2.内容讲授 3.巩固练习 4.归纳小结 5.作业布置 五、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