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 倒 研究 非 该书出版后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形响,当年就得以再 版,并被许多大学相关科系列为必读参考书。作者的导师、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著名人类学家林顿(Ralph Linton) 教授亲自为之撰写了序宜,并给子了商度评价。林颅认为该书 是有关中国乡树最成功的研究之一,代表了“社区研究”的某种 趋势,即本土人类学时代的来临。 该书和早它出版的《江村经济》(费孝通著)、《金翼》(林湘 华著)以及晚它出版的《祖荫下》(许娘光著)并列为早期中国人 类学的里程碑作品。近十几年来,《江村经济》、《祖萌下》先后 翻译出版,而这本同样曾为中国学术争得声誉的著作一直没有 译本,使国内广大读者无缘得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德。现在 我们不揣愿陋,违译这部著作,望为中国学术的积累出一份力。 杨先生进行这项研究时,中国乡村正处于在战争废摊上全 面恢复和重建的时候。杨先生希望通过他的研究能真正了解中 国农民的境逼,使中国乡村复兴运动更加健康顺利地发展。当 此了解国情的呼声日高,实证研究方兴未艾之时,介绍这样一部 关于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有其现实意义。 本书序言、作者前言、导言及第一至九章由张雄翻译,第十 至十七章由沈炜翻译,附录及索引由秦美珠翻泽。 张雄 2000.10.1 2
中 序 言 社区研究的兴起,是社会研究发展中最重要的 现象之一。这种研究顺应了现代科学中明显表现出 来的某些总体趋势。科学研究多少是从人为分离的 现象开始的,即高开现象所处的背景对现象进行弧 立的研究。然而,越来越明显,处于不同结构中的现 象类型和功能关系,不能通过这种分离高的方式来揭 示。随着现象所整合成的结构的复杂性的增加,揭 示处于不同结构中的现象类型和功能关系的重要性 也不断增加。在社会学、人类学,至少是人格心理学 所必须涉及的社会情境(social situation)中,这种重 要性达到了顶峰。社区研究坦率地承认从总体上研 究社会情境的必要性,它对纯科学和实用科学的发 展具有同样的贡献。没有任何其他类型的研究,能 像社区研究那样竭示出影响社区和其中的个人生活 的多重因素之间的关系。社区研究也提供了对个体 需要和愿望的深刻理解。设有这种理解,任何有计 划的变革都不可能成功。 怎样研究和描述一个社区的生活?这本没有什 么固定的框架。随着我们对被观察和记录的广阔现 象领域的认识逐步提高,几年前还很适用的一套社
非 区研究方法,今天已无法解答我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大部分早 期的社区研究主要是计量的,目的在于获得某些数摇,使研究者 很容易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村庄在某个时期 有多少台洗衣机、多少所教堂以及展于每所教堂的村民的人数。 尽管这些数据是有价值的,但现代社会科学家对揭示洗衣机和 教堂怎样整合进社区生活以及人们对它们的看法方面的兴趣正 越来越浓。 i 如果社会科学家涉足的是美国甚或西欧的杜区,在这些方 面的知识缺乏,部分可由共同理解的背景来弥补。即使缺乏具 体资料,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许多事情。然而如果他试图 涉足的社区的文化与我们的文化有本质的差异,则儿乎就没有 什么事情是可以自然而然地理解的。虽然我们可以肯定人类动 机中有共性的东西,但这些共性太一般化了,在理解具体情境时 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在这些一般化的因素和社区成员的公开 行为特征之间存在着一个观念与态度的领域,正是这些隐蔽的 文化因素给公开的行为提供了社会意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许多行为将无法理解。 如何深入异域文化中的隐蔽层面?这一直是调查者所面临 的最大难题之一。因为任何社会的大多数态度都是在无意识层 面上运作的,无法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来获得。甚至在社区成 员抱着完全友好和合作态度的情况下,他们也无法告诉调查者 许多事情,只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调查者不得 不自己去发现。要成功地进行研究,他不仅必须对这种语言有 深入的了解,而且还必须对他的研究对象有真正的同情和超乎 寻常的敏锐。他必须有能力看到事传的情感领域,而且能够理 解许多没有说出的东西。遗,的是,这种感情能否通过学习或 受教育获得还是个问意。至少获得这种情感比学会一种陌生的 4
海外 语言或学会记录社区组织和活动的技巧要困难得多。 大多数美国社会科学家已充分意识到了这些困雅。他们知 道,获得一种文化的切近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而且永远是在这种 文化中被养有成长。于是他们越来越多地求助于在非欧文化中 出生和成长的那些人,通过他们的帮助来理解这些文化。这些 非欧人士获得社区研究所必簧的科学技巧,比外来人获得社区 的一整套知识要容易得多。面缺乏这些知识,纯粹的技巧是没 有任何价值的。当然,任何想描述他自己所在社区的生活的人 都必领采用更客观的方式。而那些在欧洲科学方法的运用中学 会实际技能的非欧人士,都能发展出这种客观性。任何切近地 参与两种文化的人,都处于更加清晰地观察这两种文化的位爱。 文化的每一个不同之处,都会使原来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态度和 价值进入意识领减。“边缘人”不仅把他们的文化解释给我们, 而且也向我们解释我们的文化。可以肯定地预言,对社会科学 最有价值的贡献,将来自那些由于双重文化参与,从而能无偏颇 地获得事实和理论体系的科学家。 眼前这本书表明了切近的知识和科学训练的结合是多么幸 运。虽然这项研究不是此类研究中最早的,但我认为是最成功 的研究之一。杨博士对他的树庄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当地村民, 又能用科学的无偏颇的态度进行研究。他的描述既准确又充满 感情,社会科学家和一般读者都会感兴趣。人们读完这本书会 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一些真实的人,一些和我们非常相似的人。 拉尔夫·林顺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非 作者前言 当乡村复兴运动在国家重建计划中越来越重要 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领导者逐渐认识到,对 中国过去和现存的乡村生活进行科学和全面的研究 是推进这一运动的基础。这类研究有助于消除自运 动一开始就出现的大量浪费和无效,而且还能够防 止重大的失误。 当前世界形势是国家之间的交往日趋密切。目 光远大的政治家和人文研究者认识到相互交往的基 础是各国文化的相互理解。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过 去半个世纪中,中国很荣幸地被众多西方学者从文 化角度进行研究。本书是这些项目中的一小部分。 作者希望这项工作能有助于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 沟通。 选择台头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作者在那里 出生并在那里长大,高中以前一直生活在那里。直 到最近几年,他每年还至少回村一次,暂住五天到几 个月不等。他一直和台头村的亲属保持着联系,所 以他知道村庄里的日常生活和偶发的重大事件。这 项研究是对作者本人所见、所闻、所经验的事实的 记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