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学案8准确、完整地简述名著情节 学案略语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主观题的考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叙述文学名著 的故事情节”。要想准确、完整地简述名著情节,必须坚持以阅读原著为主、以 记背梗概和适当加强做题训练为辅的原则,避免在简述情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另外,在规定的七部名著中,读练的重点固然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两部, 但可适当向其他几部倾斜。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1.(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 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 今 这番话是谁对谁说的?“你”因为什么事而说了“那些好话”?请简述相关情 节答 (2)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然后回马来见玄德,具言断桥一事。玄德曰: “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断桥一事”是指谁做了什么事?刘备又为何说“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 较”?请简述前因后果 答 答案(1)这番话是林黛玉对薛宝钗说的。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行酒 令时黛玉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句子。宝钗劝说黛玉不要被杂书移 了性情。黛玉接受了宝钗的劝说 (2)“断桥一事”是指张飞拆断长坂桥。张飞喝退曹军表现他的勇猛。他下令拆 桥实则示怯于曹方,致使曹军再度前来追击 2.(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 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纳 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 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第三十回) 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了什么计策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风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 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 “老爷”是谁?请简述这一件“为难的事”的始末。 答 答案(1)许做背弃袁绍的原因有:许攸建议袁绍袭击许昌,未被采纳;审配向 袁绍告发他滥收民间财物,并且让子侄辈向百姓多征税,中饱私囊,他为这事遭 受袁绍斥责。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了袭击袁绍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
2015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学案 8 准确、完整地简述名著情节 学案略语 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主观题的考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叙述文学名著 的故事情节”。要想准确、完整地简述名著情节,必须坚持以阅读原著为主、以 记背梗概和适当加强做题训练为辅的原则,避免在简述情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另外,在规定的七部名著中,读练的重点固然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两部, 但可适当向其他几部倾斜。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1.(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 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 今。” 这番话是谁对谁说的?“你”因为什么事而说了“那些好话”? 请简述相关情 节。 答: (2)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然后回马来见玄德,具言断桥一事。玄德曰: “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断桥一事”是指谁做了什么事?刘备又为何说“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 较”?请简述前因后果。 答: 答案 (1)这番话是林黛玉对薛宝钗说的。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行酒 令时黛玉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句子。宝钗劝说黛玉不要被杂书移 了性情。黛玉接受了宝钗的劝说。 (2)“断桥一事”是指张飞拆断长坂桥。张飞喝退曹军表现他的勇猛。他下令拆 桥实则示怯于曹方,致使曹军再度前来追击。 2.(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 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纳 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 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第三十回) 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了什么计策?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 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 “老爷”是谁?请简述这一件“为难的事”的始末。 答: 答案 (1)许攸背弃袁绍的原因有:许攸建议袁绍袭击许昌,未被采纳;审配向 袁绍告发他滥收民间财物,并且让子侄辈向百姓多征税,中饱私囊,他为这事遭 受袁绍斥责。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了袭击袁绍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
(2)贾赦。贾赦想让邢夫人向贾母讨鸳鸯做妾,邢夫人与王熙凤商量后,先找鸳 鸯说了此事,鸳鸯不肯;后来,鸳鸯哥嫂也来劝说,鸳鸯于是当着贾母等人之面 明志,发誓永不嫁人。 3.(1)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 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 “她”是谁,看见的人又是谁?此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今天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住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 同喜,悲则同悲;情似姐妹,和比骨肉。”(第六十八回) 这段话是谁对谁说的?她们“同居住处”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案(1)“她”是爱斯梅拉达,看见的人是克洛德。克洛德暗中跟踪弗比斯与 爱斯梅拉达幽会,藏在旅店阁楼里。当看到他们两人亲热时,他妒火中烧,用尖 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跳窗而逃。爱斯梅拉达吓得昏了过去,并被巡夜的兵卒紧 紧围住。人们都说是她刺伤了弗比斯。 (2)王熙凤对尤二姐说的。王熙凤表面上装大度贤惠,接尤二姐进大观园,暗地 里唆使尤二姐的未婚夫去衙门告贾琏。在贾母面前,说尤二姐如何不贞不贤,借 仆人善姐与贾琏新妾秋桐折磨尤二姐,尤二姐被逼小产,遂吞金自杀 4.(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刘璋大喜,收拾金珠锦绮,为进献之物,遣张松为使。松乃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 之,带从人数骑,取路赴许都。 刘璋因何事“遣张松为使”?张松如何献“西川地理图本”?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贾母因向王夫人道:“你回来告诉你老爷,就说我的话,这张家的亲事是作不得 的 王夫人答应了 贾母因把刚才的话告诉凤姐。凤姐笑道:“不是我当着老祖 宗太太们跟前说句大胆的话,现放着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 张家的亲事”指的是什么事?贾母与风姐如何促成“天配的姻缘”?请简述 相关情节。 答 问题反思 1.七部名著中,《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情节梳理与其他五部名著的情节梳 理应怎样区别对待? 答 2.简述名著情节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 1.题目刘璋因何事“遣张松为使”?张松如何献“西川地理图本”?请简述 相关情节。(5分)[原题见“自我诊断”第4题(1)] 剖析得分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现场「1分 原题有两小问。该答案第一问的回答是
(2)贾赦。贾赦想让邢夫人向贾母讨鸳鸯做妾,邢夫人与王熙凤商量后,先找鸳 鸯说了此事,鸳鸯不肯;后来,鸳鸯哥嫂也来劝说,鸳鸯于是当着贾母等人之面 明志,发誓永不嫁人。 3.(1)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一 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 “她”是谁,看见的人又是谁?此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今天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住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 同喜,悲则同悲;情似姐妹,和比骨肉。”(第六十八回) 这段话是谁对谁说的?她们“同居住处”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 答案 (1)“她”是爱斯梅拉达,看见的人是克洛德。克洛德暗中跟踪弗比斯与 爱斯梅拉达幽会,藏在旅店阁楼里。当看到他们两人亲热时,他妒火中烧,用尖 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跳窗而逃。爱斯梅拉达吓得昏了过去,并被巡夜的兵卒紧 紧围住。人们都说是她刺伤了弗比斯。 (2)王熙凤对尤二姐说的。王熙凤表面上装大度贤惠,接尤二姐进大观园,暗地 里唆使尤二姐的未婚夫去衙门告贾琏。在贾母面前,说尤二姐如何不贞不贤,借 仆人善姐与贾琏新妾秋桐折磨尤二姐,尤二姐被逼小产,遂吞金自杀。 4.(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 刘璋大喜,收拾金珠锦绮,为进献之物,遣张松为使。松乃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 之,带从人数骑,取路赴许都。 刘璋因何事“遣张松为使”?张松如何献“西川地理图本”?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 贾母因向王夫人道:“你回来告诉你老爷,就说我的话,这张家的亲事是作不得 的。” 王夫人答应了。……贾母因把刚才的话告诉凤姐。凤姐笑道:“不是我当着老祖 宗太太们跟前说句大胆的话,现放着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 “张家的亲事”指的是什么事?贾母与凤姐如何促成“天配的姻缘”?请简述 相关情节。 答: 问题反思 1.七部名著中,《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情节梳理与其他五部名著的情节梳 理应怎样区别对待? 答: 2.简述名著情节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答: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 1. 题目 刘璋因何事“遣张松为使”?张松如何献“西川地理图本”?请简述 相关情节。(5 分) [原题见“自我诊断”第 4 题(1)] 剖析 现场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1 分 原题有两小问。该答案第一问的回答是
失分 隹观臆断,无中生有,显然是不知该情 答案 节所致。第二问简述情节,该答案只答 出了“结果 图献刘备,至于 献”的原因与目的都答错了,更不用 说“献”的过程了。 该答案答题不规范,原题两小问,两问 的答案宜界线清楚,不可混在一起。答 2分 原因时只说“有人起兵想攻打西川” 有人”答得模糊。在简述情节时只写 对了“先找曹操”“后找刘备”两点, 其余均系编造情节,牵强附会 答案在简述“张松献图”情节时,把 献操”“受备款待”“献备”三点交 代出来了,得3分。但在答第一问时原 3分 因说错了。在简述“张松献图”情节中 有个细节错误,不是刘璋想巴结曹操而 献西川地图,而是张松暗绘地图以献, 这一点在所给材料中有交代,可惜该答 案把它忽视了。 陔答案在回答原因及简述情节上都很准 确,但有一处复述不完整,就是张松因 4分 何又把地图献给刘备,答案中没有交代, 故扣掉1分。 解读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现场分 满分满分 该题一题两问,该答案以①②标出,很 答案5分 青晰。原因答得准。“献图”情节、人 物、过程、原因、结果等要素交代清楚、 完整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问:张鲁图谋攻取西川。 第二问:(情节要点)①张松本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②因被曹操冷遇,携图离 去;③归川途中,受到刘备盛情款待;④张松便将地图献给了刘备。 2.题目“张家的亲事”指的是什么事?贾母与凤姐如何促成“天配的姻 缘”?请简述相关情节。(5分)[原题见“自我诊断”第4题(2)] 剖析 得分现场失分答案失分剖析 现场 该答案答第一问把“张家的亲事”与“张道士提 失分2分 亲”弄混了。第二问叙述过简,只答出了“掉包 答案 计”及结果两点。答题首先要明白“天配的姻 缘”是指谁与谁的姻缘,然后再叙述“促成”的
失分 答案 主观臆断,无中生有,显然是不知该情 节所致。第二问简述情节,该答案只答 出了“结果”——图献刘备,至于 “献”的原因与目的都答错了,更不用 说“献”的过程了。 2 分 该答案答题不规范,原题两小问,两问 的答案宜界线清楚,不可混在一起。答 原因时只说“有人起兵想攻打西川”, “有人”答得模糊。在简述情节时只写 对了“先找曹操”“后找刘备”两点, 其余均系编造情节,牵强附会。 3 分 该答案在简述“张松献图”情节时,把 “献操”“受备款待”“献备”三点交 代出来了,得 3 分。但在答第一问时原 因说错了。在简述“张松献图”情节中 有个细节错误,不是刘璋想巴结曹操而 欲献西川地图,而是张松暗绘地图以献, 这一点在所给材料中有交代,可惜该答 案把它忽视了。 4 分 该答案在回答原因及简述情节上都很准 确,但有一处复述不完整,就是张松因 何又把地图献给刘备,答案中没有交代, 故扣掉 1 分。 解读 现场 满分 答案 得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满分 5 分 该题一题两问,该答案以①②标出,很 清晰。原因答得准。“献图”情节、人 物、过程、原因、结果等要素交代清楚、 完整。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问:张鲁图谋攻取西川。 第二问:(情节要点)①张松本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②因被曹操冷遇,携图离 去;③归川途中,受到刘备盛情款待;④张松便将地图献给了刘备。 2. 题目 “张家的亲事”指的是什么事?贾母与凤姐如何促成“天配的姻 缘”?请简述相关情节。(5 分) [原题见“自我诊断”第 4 题(2)]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2 分 该答案答第一问把“张家的亲事”与“张道士提 亲”弄混了。第二问叙述过简,只答出了“掉包 计”及结果两点。答题首先要明白“天配的姻 缘”是指谁与谁的姻缘,然后再叙述“促成”的
经过。 该答案第一问答得正确。第二问重点叙述了凤姐 使用“掉包计”,得1分,但“天配的姻缘”所 指以及贾母在其中的作用没有明确指出。 答案第一问又把“张家的亲事”与“张道士提 亲”两个情节混为一谈。第二问答出了“天配的 姻缘”所指,答出了凤姐使用“掉包计”及结果 分 同样漏掉了贾母在其中的作用,尤其是贾母做 主通过宝、钗结婚来冲喜这一想法漏掉了。题干 问的是贾母、凤姐两人如何促成“天配的姻缘” 不可只述一方 该答案答题规范,要点清晰,针对性强,可惜情 分 节叙述不完整,漏掉了“贾母做主让宝、钗二人 成亲”这一要点 解读得分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现场 该答案答题规范,叙述情节准确、完整。尤其是 满分 满分 第二间,要简述“如何促成”,先要明确“天配 答案 分 的姻缘”指的是谁与谁的姻缘,然后从贾母、风 姐两个方面来叙述“促成”的经过、结果,该答 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问:张家提亲,要宝玉入赘 第二问:(情节要点)①贾母认定宝钗是宝玉最合适的配偶人选;②贾母做主让宝 玉娶宝钗冲喜;③凤姐使用“掉包计”瞒过宝玉;④使宝玉、宝钗顺利成婚。 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 强化情节梳理 1.对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两部重点名著,梳理强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 手 (1)名著章回目录中有涉及,但平时考试又较少考查的内容。如“马孟起兴兵雪 恨”“张辽威震逍遥津”等。 (②)较为次要人物的精彩章节。如“张永年反难杨修”,又如“玫瑰露引来茯苓 霜”中平儿的精彩表现等。 (3)辨析易混点。如宝玉几次不同情形下的摔玉等。 2.对于其他五部名著,因为今年考查的可能性大,可以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去梳 理情节,如《家》中鸣凤之死,《复活》中涅赫柳多夫的“忏悔”行为等。 二、强化审题答题训练 简答题一题两问,设问具体,切入点小,且题干文字部分对要求叙述的故事情节 有所提示。因此,要通过审题来锁定目标,激活记忆。 答情节简述题特别要注意答清故事情节涉及的人物及其关系,起因、经过、结果 等叙事要素,避免答题过程中出现情节不熟悉、细节没印象、人物语言记不清 人物关系紊乱、故事场景易位等常见问题
经过。 该答案第一问答得正确。第二问重点叙述了凤姐 使用“掉包计”,得 1 分,但“天配的姻缘”所 指以及贾母在其中的作用没有明确指出。 3 分 该答案第一问又把“张家的亲事”与“张道士提 亲”两个情节混为一谈。第二问答出了“天配的 姻缘”所指,答出了凤姐使用“掉包计”及结果, 但同样漏掉了贾母在其中的作用,尤其是贾母做 主通过宝、钗结婚来冲喜这一想法漏掉了。题干 问的是贾母、凤姐两人如何促成“天配的姻缘”, 不可只述一方。 4 分 该答案答题规范,要点清晰,针对性强,可惜情 节叙述不完整,漏掉了“贾母做主让宝、钗二人 成亲”这一要点。 解读 现场 满分 答案 得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满分 5 分 该答案答题规范,叙述情节准确、完整。尤其是 第二问,要简述“如何促成”,先要明确“天配 的姻缘”指的是谁与谁的姻缘,然后从贾母、凤 姐两个方面来叙述“促成”的经过、结果,该答 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问:张家提亲,要宝玉入赘。 第二问:(情节要点)①贾母认定宝钗是宝玉最合适的配偶人选;②贾母做主让宝 玉娶宝钗冲喜;③凤姐使用“掉包计”瞒过宝玉;④使宝玉、宝钗顺利成婚。 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 一、强化情节梳理 1.对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两部重点名著,梳理强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 手: (1)名著章回目录中有涉及,但平时考试又较少考查的内容。如“马孟起兴兵雪 恨”“张辽威震逍遥津”等。 (2)较为次要人物的精彩章节。如“张永年反难杨修”,又如“玫瑰露引来茯苓 霜”中平儿的精彩表现等。 (3)辨析易混点。如宝玉几次不同情形下的摔玉等。 2.对于其他五部名著,因为今年考查的可能性大,可以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去梳 理情节,如《家》中鸣凤之死,《复活》中涅赫柳多夫的“忏悔”行为等。 二、强化审题答题训练 简答题一题两问,设问具体,切入点小,且题干文字部分对要求叙述的故事情节 有所提示。因此,要通过审题来锁定目标,激活记忆。 答情节简述题特别要注意答清故事情节涉及的人物及其关系,起因、经过、结果 等叙事要素,避免答题过程中出现情节不熟悉、细节没印象、人物语言记不清、 人物关系紊乱、故事场景易位等常见问题
边练边悟 1.(1)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唉!那好,我的老伙伙计,不瞒您说,我把您您您想知道的都告诉您吧,我宁 可把女……女……女儿……扔……扔进卢瓦河,您明明明白吗?也不……不想把 她……嫁…嫁给她的堂堂堂弟。您可以……把……把这话……说出去。先不说 吧,让他们……嚼……嚼舌头去。” 文段中的“我”和“您”分别指的是谁?所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 情节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贾母一见了紫鹃,便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紫鹃忙 道:“并没说什么,不过说了几句顽话。”谁知宝玉见了紫鹃,方“嗳呀”了 声,哭出来了。众人一见,方都放下心来。贾母便拉住紫鹃,只当他得罪了宝玉, 所以拉紫鹃命他打。 紫鹃到底对宝玉说了什么?宝玉有什么反应?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 答案(1)“我”是葛朗台,“您”是公证人克罗旭。他们谈论的事情是:葛朗 台的弟弟因债务缠身决定自杀,临死前,将儿子打发到索漠城托付给兄弟,引发 大家对葛朗台要把女儿嫁给侄儿的议论。但金玉其外的侄儿是个穷光蛋,葛朗台 对其不屑一顾。 (②)紫鹃为试探宝玉是否真心,谎说林妺妹要回苏州去了。宝玉听了,如五雷轰 顶,呆呆地回到怡红院,失去了知觉,直到见到紫鹃才哭岀声来。他抓住紫鹃不 放,怕紫鹃一去就回苏州了。听到“林”字、看到摆设的“船”便闹腾说林家来 人要接黛玉。后经紫鹃解释并吃药调理才渐渐转好。 2.(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操执手曰:“子远想旧交之情,望赐教诲。”攸曰:“丞相孤军而抗大敌,不求 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而自回 也 操大悦,求计于攸 许攸为什么来投奔曹操?“攸有一策”的“一策”指什么?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只见一个小丫头跑来说:“二奶奶在这里呢,怪不得大太太说,里头人多照应不 过来,二奶奶是躲着受用去了。”凤姐听了这话,一口气撞上来,往下一咽,眼 泪直流,只觉得眼前一黑,嗓子一甜,便喷出鲜红的血来。 凤姐是因贾府办什么事而气得吐血?请简述具体原因。 答 答案(1)许攸献夜袭许昌之计,袁绍不采纳反倒冤枉他接受贿赂私通曹操;想 到子侄遭审配之害;许攸准备自杀时,左右劝许攸弃暗投明。“一策”指劫乌巢 烧军粮 (2)贾府为贾母办丧事。贾府没落,支配的人手少,银子也不够使,凤姐想办好 贾母的丧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众人见她窘迫,又见丧事料理得混乱,以为她 不尽心。 3.(1)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边练边悟 1.(1)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唉!那好,我的老伙伙计,不瞒您说,我把您您您想知道的都告诉您吧,我宁 可把女……女……女儿……扔……扔进卢瓦河,您明明明白吗?也不……不想把 她……嫁……嫁给她的堂堂堂弟。您可以……把……把这话……说出去。先不说 吧,让他们……嚼……嚼舌头去。” 文段中的“我”和“您”分别指的是谁?所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 情节。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贾母一见了紫鹃,便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紫鹃忙 道:“并没说什么,不过说了几句顽话。”谁知宝玉见了紫鹃,方“嗳呀”了一 声,哭出来了。众人一见,方都放下心来。贾母便拉住紫鹃,只当他得罪了宝玉, 所以拉紫鹃命他打。 紫鹃到底对宝玉说了什么?宝玉有什么反应?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 答案 (1)“我”是葛朗台,“您”是公证人克罗旭。他们谈论的事情是:葛朗 台的弟弟因债务缠身决定自杀,临死前,将儿子打发到索漠城托付给兄弟,引发 大家对葛朗台要把女儿嫁给侄儿的议论。但金玉其外的侄儿是个穷光蛋,葛朗台 对其不屑一顾。 (2)紫鹃为试探宝玉是否真心,谎说林妹妹要回苏州去了。宝玉听了,如五雷轰 顶,呆呆地回到怡红院,失去了知觉,直到见到紫鹃才哭出声来。他抓住紫鹃不 放,怕紫鹃一去就回苏州了。听到“林”字、看到摆设的“船”便闹腾说林家来 人要接黛玉。后经紫鹃解释并吃药调理才渐渐转好。 2.(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操执手曰:“子远想旧交之情,望赐教诲。”攸曰:“丞相孤军而抗大敌,不求 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而自回 也……”操大悦,求计于攸。 许攸为什么来投奔曹操?“攸有一策”的“一策”指什么? 答: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只见一个小丫头跑来说:“二奶奶在这里呢,怪不得大太太说,里头人多照应不 过来,二奶奶是躲着受用去了。”凤姐听了这话,一口气撞上来,往下一咽,眼 泪直流,只觉得眼前一黑,嗓子一甜,便喷出鲜红的血来。 凤姐是因贾府办什么事而气得吐血?请简述具体原因。 答: 答案 (1)许攸献夜袭许昌之计,袁绍不采纳反倒冤枉他接受贿赂私通曹操;想 到子侄遭审配之害;许攸准备自杀时,左右劝许攸弃暗投明。“一策”指劫乌巢 烧军粮。 (2)贾府为贾母办丧事。贾府没落,支配的人手少,银子也不够使,凤姐想办好 贾母的丧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众人见她窘迫,又见丧事料理得混乱,以为她 不尽心。 3.(1)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