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专题02一字形 专题2字形 【2015年高考考纲解读】 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 层级为A(识记)。 本考纲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 1.考査范围: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现代”二字说明不会涉及古汉语中的通假 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等特殊字形。“常用”二字限定了考査范围不会超出2500 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规范”二字是指明文规定的书写标准 2.考查对象:指“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同音形近字 般不会涉及生偏的难认字 【高考预测】 1.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即常见字、常 用字、常混字;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 2.为了增加试题区分度,一般情况下都考查“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有时也将 字形的考査放在具体语境中辨析。 3.字形考查仍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题型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其考查的内 容将会集中在“别字”上。因此,“别字”应作为重点关注。 4.为压缩试卷题量,将字音和字形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的题型,将会受到命题 者的青睐。 【重点、难点剖析】 同音致误 同音致误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有三种类型需要注意 1.音同形似 即读音相同,形状相似。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 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 “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2.音同形异 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 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一种误用情况 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已多 次出现。如把“部署”写成“布署”,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 打”写成“欧打”等 3.音同义近 这类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却极 大,髙考也曾考过。如“鹊”与“雀”就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还有如“水蒸气” 极易误写成“水蒸汽”,“销毁”极易误写成“消毁”等 【特别提醒】 1.形旁辨识法 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 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 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例如:“沤歌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混淆的三 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 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
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专题 02 --字形 专题 2 字形 【2015 年高考考纲解读】 2015 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 层级为 A(识记)。 本考纲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 1.考查范围: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现代”二字说明不会涉及古汉语中的通假 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等特殊字形。“常用”二字限定了考查范围不会超出 2 500 个常用字和 1 000 个次常用字,“规范”二字是指明文规定的书写标准。 2.考查对象:指“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同音形近字,一 般不会涉及生偏的难认字。 【高考预测】 1.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即常见字、常 用字、常混字;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 2.为了增加试题区分度,一般情况下都考查“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有时也将 字形的考查放在具体语境中辨析。 3.字形考查仍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题型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其考查的内 容将会集中在“别字”上。因此,“别字”应作为重点关注。 4.为压缩试卷题量,将字音和字形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的题型,将会受到命题 者的青睐。 【重点、难点剖析】 一、同音致误 同音致误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有三种类型需要注意。 1.音同形似 即读音相同,形状相似。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 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 “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2.音同形异 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 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一种误用情况 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已多 次出现。如把“部署”写成“布署”,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 打”写成“欧打”等。 3.音同义近 这类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却极 大,高考也曾考过。如“鹊”与“雀”就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还有如“水蒸气” 极易误写成“水蒸汽”,“销毁”极易误写成“消毁”等。 【特别提醒】 1.形旁辨识法 汉字中有 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 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 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例如:“沤歌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混淆的三 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 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
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杰出的英 雄了。因此,“讴歌英雄”中的“讴”必须写作“讠”字旁的“讴”。“呕”的 形旁是“口”,表明是和嘴有关的一个动作,即“呕吐”。 呕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极端劳苦,应该用“口”字旁的“呕”字。“沤” 的形旁是“氵”,表明和水有关,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 因为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所以,形旁辨识就是一种最具实效的记忆字形的 方法 2.意义辨识法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具有特定的语境氛围, 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因而,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有些 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 如“融会贯通”容易写成“融汇贯通”,“融会贯通”的基本词义应该是“参合 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这里需要“体会”的含义,因 而必须用“会”而不能用“汇”。再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 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而“搏”具有“跳动”的 意思,正好可以和“脉搏”的词境相吻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 应是动词“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如果把词语中易错字的意义搞 明白了,就会有效地避免写错。 3.并举辨识法 汉语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意义丰富而结构对应的词语,可以利用词语结构上的并 举关系进行辨析识记,即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词语书写是否正确。例如: (1)名门旺(望)族 “门”与“族”对应,指家族。“名”与“望”相同,指有名望的 (2)奴颜卑(婢)膝 “奴”与“婢”对应。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 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3)轻歌慢(曼)舞 “歌”与“舞”对应,“曼”是柔和的意思,与“轻”对应 (4)前据(倨)后恭 “前”与“后”对应,“恭”是恭敬的意思,与表示傲慢的“倨”对应 (5)插科打浑(诨) 插”与“打”都是动词,是对应的,“科”与“诨”对应。科,指古典戏曲中 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 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6)嘻(嬉)笑怒骂 嬉,游戏,动词性。嘻,拟声词。因为“笑”“怒”“骂”三字都是动词,可以 推断出这里应该用动词“嬉”。 (7)仗义直(执)言 “仗义”是动宾结构,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后面不应该是偏正结构的 “直言”,而应该是动宾结构的“执言”。 这种方法适用于辨析结构整齐的多音节词语。 4.语境辨识法 语境辨识法,即借助语境来判断字形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同音词语, 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者。例如:
表示该字与语言或话语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歌颂杰出的英 雄了。因此,“讴歌英雄”中的“讴”必须写作“讠”字旁的“讴”。“呕”的 形旁是“口”,表明是和嘴有关的一个动作,即“呕吐”。 “呕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极端劳苦,应该用“口”字旁的“呕”字。“沤” 的形旁是“氵”,表明和水有关,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 因为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所以,形旁辨识就是一种最具实效的记忆字形的 方法。 2.意义辨识法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具有特定的语境氛围, 需要相应意义的字“对号入座”。因而,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有些 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 如“融会贯通”容易写成“融汇贯通”,“融会贯通”的基本词义应该是“参合 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这里需要“体会”的含义,因 而必须用“会”而不能用“汇”。再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 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而“搏”具有“跳动”的 意思,正好可以和“脉搏”的词境相吻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 应是动词“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如果把词语中易错字的意义搞 明白了,就会有效地避免写错。 3.并举辨识法 汉语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意义丰富而结构对应的词语,可以利用词语结构上的并 举关系进行辨析识记,即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词语书写是否正确。例如: (1)名门旺(望)族 “门”与“族”对应,指家族。“名”与“望”相同,指有名望的。 (2)奴颜卑(婢)膝 “奴”与“婢”对应。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 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3)轻歌慢(曼)舞 “歌”与“舞”对应,“曼”是柔和的意思,与“轻”对应。 (4)前据(倨)后恭 “前”与“后”对应,“恭”是恭敬的意思,与表示傲慢的“倨”对应。 (5)插科打浑(诨) “插”与“打”都是动词,是对应的,“科”与“诨”对应。科,指古典戏曲中 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 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6)嘻(嬉)笑怒骂 嬉,游戏,动词性。嘻,拟声词。因为“笑”“怒”“骂”三字都是动词,可以 推断出这里应该用动词“嬉”。 (7)仗义直(执)言 “仗义”是动宾结构,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后面不应该是偏正结构的 “直言”,而应该是动宾结构的“执言”。 这种方法适用于辨析结构整齐的多音节词语。 4.语境辨识法 语境辨识法,即借助语境来判断字形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同音词语, 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者。例如:
耗费功(工)力“工力”与“功力”,都表示“功夫和力量”。“功力”还表示 “功效”,如“功力不佳”;而表示“某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时,只能写作“工 力 二、形近致误 现代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些字极易用错。如 戌”与“戍 与“祟 与“娇”、“躁”与“燥”等形似字 高考都曾考查过,形似字有三种情况我们应掌握。 1.音同而又形似的字 这类字与上节谈到的同音致误有交叉现象。如把“璧”(完璧归赵)写成“壁”; 把“毖”(惩前毖后)写成“毙”;把“措”(不知所措)写成“错”;把“恻”(恻 隐之心)写成“侧”,等等。这种误写,多为以常见字代次常见字,出现这种错 误的原因,或者是阅读时粗心大意,忽略了两个字的区别,或者是阅读量少,造 成文字积累量不足 2.单纯形似而造成误记 比如“锭”与“绽”,“徒”与“徙”,“茶”与“荼”,“钩”与“钓”, “刺”与“剌”,“蒿”与“篙”,“管”与“菅”,“孤”与“狐”,“块” 与“玦”,“苔”与“笞”,“裁”与“栽”,等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都极 易进入命题人的视野 3.由于偏旁相似,而形成误记 比如“冫”“氵”不分、“礻”“衤”不分、“廴”“辶”不分之类的现象也是 常见的。这类字又可分成两小类:一小类是由于误记,记成另一个字,又称别字 另一小类则是记成错字—一根本没有此字。错字一般不被选入试卷作命题素材, 但是在作文中由误记造成误写,仍是会影响考试成绩的。 【特别提醒】 1.以形辨形法 汉字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至少能表示其意义类型。因而,据形推断是辨 别书写正误的重要方法。如“燥”“躁”“澡”“噪”:形旁为“火”,就有“干 燥”“燥热”的意思;形旁为“足”,就有走来走去的“烦躁”“急躁”之意; 形旁为“水”,就有“洗澡”的意思:形旁为“口”,就有“噪音”“鼓噪”的 意思。很多易错字都可以据此推断,例如:提纲、峻峭、赡养、瑕不掩瑜、目不 暇接、珠联璧合、响彻云霄等。 2.语音辨识法 音辨法即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某字的书写错误。当然,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读 准字音(包括声调),才能准确找出错别字。 比较典型的如“戍、戌、戊”这几个形近易混的汉字,只要记住了它们的读音, 就能记住它们的字形,有时候可以利用口诀或顺口溜来记住:“点戍(shu)横戌 (xω)中空戊(吣)”。还有一些词语也容易误写,如“肄业”中的“肄”易误写成 肆 肄”读yi,而“肆”读“si 穷兵黩武”中的“黩”易误写成 “赎”,“黩”读d,而“赎”读sh。当然在具体的积累中也可以把读音相近 的一些词语作简单的归类,比较记忆。比如“云蒸霞蔚”“瑕瑜互见”“闻名遐 迩”“目不暇接”中的“霞”“瑕”“遐”“暇”都读xia 3.探源辨识法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的特定的意义所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 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该词。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
耗费功(工)力“工力”与“功力”,都表示“功夫和力量”。“功力”还表示 “功效”,如“功力不佳”;而表示“某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时,只能写作“工 力”。 二、形近致误 现代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些字极易用错。如 “戌”与“戍”、“崇”与“祟”、“骄”与“娇”、“躁”与“燥”等形似字, 高考都曾考查过,形似字有三种情况我们应掌握。 1.音同而又形似的字 这类字与上节谈到的同音致误有交叉现象。如把“璧”(完璧归赵)写成“壁”; 把“毖”(惩前毖后)写成“毙”;把“措”(不知所措)写成“错”;把“恻”(恻 隐之心)写成“侧”,等等。这种误写,多为以常见字代次常见字,出现这种错 误的原因,或者是阅读时粗心大意,忽略了两个字的区别,或者是阅读量少,造 成文字积累量不足。 2.单纯形似而造成误记 比如“锭”与“绽”,“徒”与“徙”,“茶”与“荼”,“钩”与“钓”, “刺”与“剌”,“蒿”与“篙”,“管”与“菅”,“孤” 与“狐”,“块” 与“玦”,“苔”与“笞”,“裁”与“栽”,等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都极 易进入命题人的视野。 3.由于偏旁相似,而形成误记 比如“冫”“氵”不分、“礻”“衤”不分、“廴”“辶”不分之类的现象也是 常见的。这类字又可分成两小类:一小类是由于误记,记成另一个字,又称别字; 另一小类则是记成错字——根本没有此字。错字一般不被选入试卷作命题素材, 但是在作文中由误记造成误写,仍是会影响考试成绩的。 【特别提醒】 1.以形辨形法 汉字形声字占 80%,形声字的形旁至少能表示其意义类型。因而,据形推断是辨 别书写正误的重要方法。如“燥”“躁”“澡”“噪”:形旁为“火”,就有“干 燥”“燥热”的意思;形旁为“足”,就有走来走去的“烦躁”“急躁”之意; 形旁为“水”,就有“洗澡”的意思;形旁为“口”,就有“噪音”“鼓噪”的 意思。很多易错字都可以据此推断,例如:提纲、峻峭、赡养、瑕不掩瑜、目不 暇接、珠联璧合、响彻云霄等。 2.语音辨识法 音辨法即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某字的书写错误。当然,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读 准字音(包括声调),才能准确找出错别字。 比较典型的如“戍、戌、戊”这几个形近易混的汉字,只要记住了它们的读音, 就能记住它们的字形,有时候可以利用口诀或顺口溜来记住:“点戍(shù)横戌 (xū)中空戊(wù)”。还有一些词语也容易误写,如“肄业”中的“肄”易误写成 “肆”,“肄”读 yì,而“肆”读“sì”;“穷兵黩武”中的“黩”易误写成 “赎”,“黩”读 dú,而“赎”读 shú。当然在具体的积累中也可以把读音相近 的一些词语作简单的归类,比较记忆。比如“云蒸霞蔚”“瑕瑜互见”“闻名遐 迩”“目不暇接”中的“霞”“瑕”“遐”“暇”都读 xiá。 3.探源辨识法 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的特定的意义所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类 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该词。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结
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一个生动有趣的美丽故事,记忆该类词时不妨把这些 挖掘出来,那会充满意趣的。如“再接再厉”,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 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作为鼓励人更上一层楼的话,“励”有鼓励的意思。实际上 该词最早记录了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的行为:为了斗鸡时自己的鸡获胜, 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啄伤对方 制敌于死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定,“再接再 厉”的“历厉”只能写作“厉”。 4.口诀辨识法 对形近字,可以把它的细微差别编成口诀,这样易记易用。比如: (1)戌戍戊戎戒横戌(xu)点戍(shu)戊(wu)中空,画个十字就念戎(rong),再加 竖念戒(je),那才成 (2)掇缀辍啜用手拾掇房子,用线连缀裙子,用车接回辍学的孩子,用嘴啜泣 伤心的日子。 (3)已己巳封了一半已,堵了整个巳,不封不堵是自己。 (4)相象像外貌看长相,样子是形象,照人制成像 (5)钓钧钩钓一点鱼,钧两点重,钩弯弯心。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形似字 【例1】(2014·湖北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俸禄切磋投桃报李一笑泯恩仇 B.发轫枢纽并行不悖久旱逢甘霖 C.花哨原委如雷贯耳时事造英雄 D.调剂伸张促不及防真人不露相 【举一反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辨别筹码颠簸秣马厉兵 B.忽略题词肄业优哉悠哉 C.联手召唤惆怅屈意逢迎 D.伏法寂寥任性对薄公堂 考点二、同音字 【例2】(2014·安徽卷)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切磋编纂归谬法满腹经纶循循善诱 B.水榭巍峨紫禁城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C.暮霭霓虹雷震雨春风骀荡静水流深 D.关隘戍守烽火台克敌致胜捷报频传 【举一反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矍铄再所不惜人情世故 B.部署好像金碧辉煌细水常流 C.梳妆赋与人才辈出破涕为笑 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各行其是 考点三、错别字 【例3】(2014·江西卷)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弭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 C、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υ、萦回撺掇黑黢黢入目三分 【举一反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着一个生动有趣的美丽故事,记忆该类词时不妨把这些 挖掘出来,那会充满意趣的。如“再接再厉”,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 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作为鼓励人更上一层楼的话,“励”有鼓励的意思。实际上 该词最早记录了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的行为:为了斗鸡时自己的鸡获胜, 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啄伤对方, 制敌于死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定,“再接再 厉”的“厉”只能写作“厉”。 4.口诀辨识法 对形近字,可以把它的细微差别编成口诀,这样易记易用。比如: (1)戌戍戊戎戒 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画个十字就念戎(rónɡ),再加 一竖念戒(jiè),那才成。 (2)掇缀辍啜 用手拾掇房子,用线连缀裙子,用车接回辍学的孩子,用嘴啜泣 伤心的日子。 (3)已己巳 封了一半已,堵了整个巳,不封不堵是自己。 (4)相象像 外貌看长相,样子是形象,照人制成像。 (5)钓钧钩 钓一点鱼,钧两点重,钩弯弯心。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形似字 【例 1】(2014·湖北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俸禄 切磋 投桃报李 一笑泯恩仇 B.发轫 枢纽 并行不悖 久旱逢甘霖 C.花哨 原委 如雷贯耳 时事造英雄 D.调剂 伸张 促不及防 真人不露相 【举一反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辨别 筹码 颠簸 秣马厉兵 B.忽略 题词 肄业 优哉悠哉 C.联手 召唤 惆怅 屈意逢迎 D.伏法 寂寥 任性 对薄公堂 考点二、同音字 【例 2】(2014·安徽卷)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切磋 编纂 归谬法 满腹经纶 循循善诱 B.水榭 巍峨 紫禁城 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C.暮霭 霓虹 雷震雨 春风骀荡 静水流深 D.关隘 戍守 烽火台 克敌致胜 捷报频传 【举一反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粹 矍铄 再所不惜 人情世故 B.部署 好像 金碧辉煌 细水常流 C.梳妆 赋与 人才辈出 破涕为笑 D.坐落 针砭 山清水秀 各行其是 考点三、错别字 【例 3】(2014·江西卷)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弭乱国粹泊来品 入不敷出 B、伺候 斐声 煞风景 得鱼忘筌 C、日晷陨落挖墙脚 纵横捭阖 D、萦回 撺掇 黑黢黢 入目三分 【举一反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苍桑笑靥秣马厉兵篷荜生辉 B.脉搏涣散耳濡目染汗流夹背 C.喝彩炽热哀声叹气恼羞成怒 D.副刊伫立青出于兰察言观色 【能力突破 、易混字的分辨 (1)暗、黯 暗:本义是日无光。义项①光线不足。例:阴暗。义项②愚昧糊涂。例:偏信则 暗。义项③不公开的、隐藏的。例:躲在暗地打冷枪 黯:本义是深黑或颜色不鲜亮。例:黯淡。也可以指神情颓丧。例:黯然神伤 (2)拌、绊 拌:本义是搅和。例:搅拌。也指争吵。例:拌嘴。 绊:用绳索拦挡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便。例:绊脚石。 (3)辨、辩 辨:把易混淆的弄清楚。例:辨别、分辨。 辩:用言语把纷纭不一的、真伪不清的言论按事理分别是非曲直。例:辩论、辩 (4)采、彩 采:义项①采摘。义项②开采。例:采伐。义项③搜集。例:采矿样。义项④选 取。例:采购。义项⑤表示人的精神。例:神采。 彩:义项①颜色。例:彩电。义项②夸赞。例:喝彩。义项③负伤流血。例:挂 彩 (5)驰、弛 驰:本义是使劲赶马。义项①急行。例:风驰电掣。义项②传播。例:驰名。义 项③向往。例:神驰 弛:本义是弓弦放松,引申为松懈。例:松弛。 (6)摧、催 摧:折断、破坏。例:摧毁、摧枯拉朽。 催:义项①督促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例:催促。义项②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 快。例:催眠、催生。 (7)度、渡 度:义项①计量长短的标准。例:尺度。义项②越过。例:度过。义项③次、回 例: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义项④限度。例:疲劳过度 渡:本义是通过水面,引申为由此到彼。例:渡过、过渡时期。 (8)番、翻 番:量词。例:思考一番(次、回)、另一番(种)天地。 翻:义项①位置的变化。例:推翻。义项②越过。例:翻山越岭。义项③成倍地 增加。例:翻两番。义项④翻译。 (9)刚、钢 刚:常表示人的性格、品质等。例:刚强、刚烈、刚健。 钢:一般指金属物。例:钢管。(10)才、材 才,指才能,如:德才兼备、才华横溢、人尽其才。材,指材料,如:就地取材、 大材小用。“人才”不要再写作“人材”。但“大材小用”说的还是材料使用, 指人事安排不当,是用它的比喻义,所以仍要写“材
A.苍桑 笑靥 秣马厉兵 篷荜生辉 B.脉搏 涣散 耳濡目染 汗流夹背 C.喝彩 炽热 哀声叹气 恼羞成怒 D.副刊 伫立 青出于兰 察言观色 【能力突破】 一、易混字的分辨 (1)暗、黯 暗:本义是日无光。义项①光线不足。例:阴暗。义项②愚昧糊涂。例:偏信则 暗。义项③不公开的、隐藏的。例:躲在暗地打冷枪。 黯:本义是深黑或颜色不鲜亮。例:黯淡。也可以指神情颓丧。例:黯然神伤。 (2)拌、绊 拌:本义是搅和。例:搅拌。也指争吵。例:拌嘴。 绊:用绳索拦挡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便。例:绊脚石。 (3)辨、辩 辨:把易混淆的弄清楚。例:辨别、分辨。 辩:用言语把纷纭不一的、真伪不清的言论按事理分别是非曲直。例:辩论、辩 证。 (4)采、彩 采:义项①采摘。义项②开采。例:采伐。义项③搜集。例:采矿样。义项④选 取。例:采购。义项⑤表示人的精神。例:神采。 彩:义项①颜色。例:彩电。义项②夸赞。例:喝彩。义项③负伤流血。例:挂 彩。 (5)驰、弛 驰:本义是使劲赶马。义项①急行。例:风驰电掣。义项②传播。例:驰名。义 项③向往。例:神驰。 弛:本义是弓弦放松,引申为松懈。例:松弛。 (6)摧、催 摧:折断、破坏。例:摧毁、摧枯拉朽。 催:义项①督促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例:催促。义项②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 快。例:催眠、催生。 (7)度、渡 度:义项①计量长短的标准。例:尺度。义项②越过。例:度过。义项③次、回。 例: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义项④限度。例:疲劳过度。 渡:本义是通过水面,引申为由此到彼。例:渡过、过渡时期。 (8)番、翻 番:量词。例:思考一番(次、回)、另一番(种)天地。 翻:义项①位置的变化。例:推翻。义项②越过。例:翻山越岭。义项③成倍地 增加。例:翻两番。义项④翻译。 (9)刚、钢 刚:常表示人的性格、品质等。例:刚强、刚烈、刚健。 钢:一般指金属物。例:钢管。(10)才、材 才,指才能,如:德才兼备、才华横溢、人尽其才。材,指材料,如:就地取材、 大材小用。“人才”不要再写作“人材”。但“大材小用 ”说的还是材料使用, 指人事安排不当,是用它的比喻义,所以仍要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