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VBC=lim=limmoratA-0AtAsvrAs_Ylit2=wrax=li0rAtr-oAtr方向:指向圆心,叫法向加速度。即中学时的向心加速度。产=Rcosati+Rsinat(R、α为常量),求质点例题1、已知运动函数为的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解:速度:由速度的定义式有a -d+dj --Rasinati+Racosaf加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有d'r_axi+dyi=--Ra?cosati-Ra?sinatiddtdt切向加速度:等于速率对时间的变化率,先求速率a+(y12dtdt=Rodv=0a,dt,说明质点的速率不变,即质点作匀速率运动。v2=ORa=R法向加速度:,质点的法向加速度为常量,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法向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例2: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5+4t-t2(SI),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应是?ds=4-2t2=解:小球运动速度大小“-dto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v=0,即4-2t=0,t=2(s)。例题3、灯距地面高度为hl,一个人身高为h2,在灯下以匀速率v沿水平直线行走,如图所示,则他的头顶在地上的影子M点沿地面移动的速度为多少?解:建立直角坐标系Oxy,如图
方向:指向圆心,叫法向加速度。即中学时的向心加速度。 例题 1、已知运动函数为 ( 、 为常量),求质点 的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速度:由速度的定义式有 加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有 切向加速度:等于速率对时间的变化率,先求速率 ,说明质点的速率不变,即质点作匀速率运动。 法向加速度: ,质点的法向加速度为常量,质点作匀速率圆 周运动,法向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 例 2: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SI),则小球运 动到最高点的时刻应是? 解:小球运动速度大小 。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v=0,即 ,t=2(s)。 例题 3、灯距地面高度为 h1,一个人身高为 h2,在灯下以匀速率 v 沿水平直 线行走,如图所示,则他的头顶在地上的影子 M 点沿地面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解:建立直角坐标系 Oxy,如图
hih2M7770777XXM由题意知,任意时刻t,头顶在地上的影子M点的位置坐标为*M,人的脚的位置坐标为*A,因*M和*同在x轴上,所以可用正负号表示他们的方向。AXMXAhi-h2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hidxAhdxm2VMhi-hahi-ha dtdt由速度定义hi-vi4Mh-haV,=V)O当人沿X轴正方向行走时,:h-viVMhi-ha当人沿X轴负方向行走时,=-O0说明:本题用微分方法求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先由几何关系写出直线运动质点的位置坐标的表达式,再根据速度与位置坐标的微分关系求速度,同样方法也可求加速度、这是求解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之练习:距河岸(看成直线)500m处有一艘静止的船,船上的探照灯以转速为n=1r/min转动,当光束与岸边成60°角时,光束沿岸边移动的速率V=x船解:以河岸为x轴,船离原点距离1=500m,则探照灯光束照在岸上的坐标为x=}·,其中角为光束和船与原点连线之间的夹角。于是光束沿岸边移动的速度大小为:
由题意知,任意时刻 t,头顶在地上的影子 M 点的位置坐标为 ,人的脚 的位置坐标为 ,因 和 同在 x 轴上,所以可用正负号表示他们的方向。 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 。 由速度定义 当人沿 X 轴正方向行走时, , ; 当人沿 X 轴负方向行走时, , 。 说明:本题用微分方法求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先由几何关系写出直线运动质点 的位置坐标的表达式,再根据速度与位置坐标的微分关系求速度,同样方法也可 求加速度、这是求解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之一。 练习:距河岸(看成直线)500m 处有一艘静止的船,船上的探照灯以转速为 转动,当光束与岸边成 60°角时,光束沿岸边移动的速率 。 解:以河岸为 x 轴,船离原点距离 l=500m,则探照灯光束照在岸上 的坐标为 ,其中 角为光束和船与原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于是光束沿岸边移动的速度大小为:
1dedx0cos"g.dtcose dt当光束与岸边成60°角时,8=30°12元×1=69.8 (m·s-l)V=500x60Cos230°例2.3.3-1如例2.3.3-1图所示,长为1,质量为m的绳以一端为轴匀角速の旋转,求绳中张力。解:绳中取一小质元(微元法),Am==Ar1以小质元为研究对象得:Fi(r)-F(r+Ar)=Ama'r="Ara"r当Ar→0时,=drFi(r+r)-F(n)=dFma'rdr-dFI=整理得:AmOERo-r+c积分解得:21F()F(r+An)自由端条件,r=1时,F(r)=0mo(2-r2)Fr(r)=整理得:21
, 当光束与岸边成 60°角时
例2.3.3-2如例2.3.3-2图所示,首尾相接的圆环状绳长为!,质量为m,绳以圆心为中心匀角速转动,求绳中张力。F(0+AO)m.(r.e)解:绳中取一小质元,Am=2元对小质元法线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β+0) sin(40) +F(0) sin(40)=NmaFr22当Dq甄O时,sin(g)?dgdF=F(0+△)-F(0)整理得:[2F,(@)+dF-}]d0=m(r-d0).r2元忽略二级量dF·de,整理得F(0)=mo_m.L.0=mlO4元2元2元2元例2.3.3-3 有重物m,用缠绕在水平柱上的绳子将其拉住,柱与绳间的摩擦因数为μ,为使重物不下落,所用最小拉力为多大?解:取一小质元(微元法),对所取微元应用牛顿F+ +F(0+A0) cos(40)-F() cos(,40)= 0切线方向:1()+F(0+) sin(F=F()sin(-40法线方向:最大静摩擦:F,=UFN
sin(40)4,cos(40)1当Dg?o时,F→dFAe→dedF-ude忽略二阶小量,整理得:FIdFr Fi-jude两边定积分:FTnFr =mgeue积分解得:举例计算:如,9=5元(两圈半),mg=2000kgfμ=0.48计算得:F=1kgf即,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可用1公斤的力拉住2吨的重量(二)、电磁学中的应用dqp=-dv电荷体密度的定义:dq9=ds电荷面密度的定义:a=ddl电荷面密度的定义:面元:dsds的通量:do线元:dl电荷元:dg元功:dw磁通量d=d(B.S)=dB·S+B·ds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教学要求】
(二)、电磁学中的应用 电荷体密度的定义: dV dq 电荷面密度的定义: dS dq 电荷面密度的定义: dl dq 面元:dS dS 的通量:d 线元:dl 电荷元:dq 元功:dW 磁通量 d d B S dB S B dS 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