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课程教学大纲标准封面(以专业列出)专业代码:西沁子院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计信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高等数学河学院教务2处1制39号2019年9月河池学院关于制订修订本科
1 附件 1:课程教学大纲标准封面(以专业列出) 专业代码: 河池学院教务处印制 2019 年 9 月 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标准 计信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 高等数学 教务发〔2018〕39 号 河池学院关于制订修订本科 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更新)
附件2: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格式《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1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开设学期:第1、2学期考核方式:考试学时学分:128学时8学分编写人:黄春妙审核人:审批人:一、课程性质:高等数学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其任务是使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掌握数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特点,本课程侧重于讲授软件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关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二、教学目的与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从“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思想出发,充分体现大学教育要求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高中数学基础上,学好从事所学专业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一阶微分方程及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等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导数、积分、微分,级数有较全面、深入的2
2 附件 2: 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格式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01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开设学期:第 1、2 学期 考核方式:考试 学时学分:128 学时 8 学分 编写人:黄春妙 审核人: 审批人: 一、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其任务是使软件工程专业 学生掌握数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 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特点,本课程侧重于讲授软件 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关高等数学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从“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思想出发,充分 体现大学教育要求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高中数学基础上,学好从事所学专业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函数、极限与连续; 一元函数微积分;一阶微分方程及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等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实 际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导数、积分、微分,级数有较全面、深入的
理解,掌握基本的导数、积分、微分、级数、微分方程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三、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高等数学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大学物理》、《C语音程序设计》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四、学时数及分配本课程教学时数为12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表一:学时分配表(第1学期)(64学时)序号章次课时数教学内容及知识点1第1章12函数、极限与连续28第2章导数与微分3第3章10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48第4章不定积分5第5章14定积分612第6章空间解析几何合计64表二:学时分配表(第2学期)(64学时)序号课时数章次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第7章多元函数微分及其应用163
3 理解,掌握基本的导数、积分、微分、级数、微分方程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继专业课 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 高等数学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大学物理》、《C 语音程序设计》和《概率论 与数理统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四、学时数及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数为 128 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 表一: 学时分配表(第 1 学期)(64 学时) 序号 章次 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课时数 1 第 1 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12 2 第 2 章 导数与微分 8 3 第 3 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0 4 第 4 章 不定积分 8 5 第 5 章 定积分 14 6 第 6 章 空间解析几何 12 合计 64 表二: 学时分配表(第 2 学期)(64 学时) 序号 章次 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课时数 1 第 7 章 多元函数微分及其应用 16
序号章次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课时数第8章10重积分214 第9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3第10章无穷级数14410第11章微分方程5合计64五、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将讲授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由一名教师担任一门课程全过程教学模式,采用“双师”共同授课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导,学生练习、讨论及自学相结合较为合理。为提高教学效率,应适当采用数学教学软件、计算机大屏幕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针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定积分定义(经典例题曲边梯形面积的求法)、二重积分的定义、曲面积分的定义等,制作或收集已有的动态数学积件,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教材配套PPT资源作基础资源,嵌入相应的习题、思考题等,制作雨课堂课件。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考试建议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题目以填空、计算、证明和应用的客观题为主覆盖各部分教学内容。各部分所占比例与学时数分配大抵相当。期未试卷分数占总成绩60%,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讨论等)40%。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一)推荐教材张卓奎、王金金编。《高等数学》(上、下册)(第3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4
4 序号 章次 教学内容及知识点 课时数 2 第 8 章 重积分 10 3 第 9 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4 4 第 10 章 无穷级数 14 5 第 11 章 微分方程 10 合计 64 五、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将讲授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增 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 传统的由一名教师担任一门课程全过程教学模式,采用“双师”共同授课模式,提高教 学质量。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导,学生练习、讨论及自学相结合较为合理。为提高 教学效率,应适当采用数学教学软件、计算机大屏幕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针对抽象的数 学知识,如定积分定义(经典例题曲边梯形面积的求法)、二重积分的定义、曲面积分 的定义等,制作或收集已有的动态数学积件,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静态的数学知识动 态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教材配套 PPT 资源作基础资源,嵌入相应的习题、 思考题等,制作雨课堂课件。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试建议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题目以填空、计算、证明和应用的客观题为主, 覆盖各部分教学内容。各部分所占比例与学时数分配大抵相当。期末试卷分数占总成绩 60%,平时成绩(作业、课堂讨论等)40%。 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张卓奎、王金金编.《高等数学》(上、下册)(第 3 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
社。2017年6月.(二)主要参考书1.文丽等.高等数学(上、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编写组.《高等数学》(上、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3.裴东林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4.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八、课程章节教学要求及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教学要求】理解函数概念及函数的几种特性: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理解反函数和复合函数概念;理解极限概念;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极限存在的单调有界准则;熟练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理解无穷小量,掌握它的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理解无穷大量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理解极限与无穷小量的关系;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求函数的间断点;熟练掌握连续函数的性质:掌握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重点难点】重点:极限的概念及其运算;连续的概念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难点:极限的概念,【教学内容】1.邻域;函数的概念;函数的简单性质;反函数和复合函数;初等函数:2.数列的极限及其性质;5
5 社。2017 年 6 月. (二)主要参考书 1. 文丽等. 高等数学(上、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 编写组. 《高等数学》(上、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3. 裴东林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4.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年 7 月. 八、课程章节教学要求及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函 数 、 极 限 与连 续 【教学要求】 理解函数概念及函数的几种特性: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理解反函数 和复合函数概念;理解极限概念;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极限存在的单调有界 准则;熟练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理解无穷小量,掌握它的性 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理解无穷大量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理解极限与无穷小量 的关系;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求函数的间断点;熟练掌握连续函数的性质;掌握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极限的概念及其运算;连续的概念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难点:极限的概念. 【教学内容】 1.邻域;函数的概念;函数的简单性质;反函数和复合函数;初等函数; 2.数列的极限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