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目的在于从侧面表现何爹乐于助人的崇高品质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 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 (4)面对传统的技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衰微,何爹选择了“宁可败走麦城也决 不背汉降魏”,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具体陈述。(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2)题。(25分) 风雨兼程人生路 追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 他一生中有近七十年在与天气预报打交道 他曾7次被邀请到“两弹”发射现场,为“两弹”的成功发射观测风云变幻。 在1954年和1998年两次百年不遇的长江洪水中,他以对天气形势的准确预测, 避免了无数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噩耗传来一一这位一生风雨兼程的气象人、我 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在北京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呕心沥血七十载的气 象事业。 “陶先生,您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耕耘,孜孜不倦拼搏,呕心沥血,无怨无 悔,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得知恩师与世长辞后, 学生们在悼念网页上留下了情真意切的字句。 “预报这行饭不好吃” 辈子做天气预报,陶诗言给自己的第一句总结是:“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 败四六开”。 从上世纪50年代为抗美援朝做气象预报的指导工作,到近些年来为我国南方部 分省市的洪水做气象分析,陶诗言坦言,预报这行饭不好吃,在做这些重要气象 预测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1954年7月,陶诗言迎来一个重大挑战。长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进入8 月下旬,水位高达29.73米,高出历史最高记录1.45米,并且持续6天居高 不下。在这样高水位的威胁下,究竞要不要分洪,成了中央一时难以决断的事情 如果分洪,无数国家财产将被淹没;如果不分洪,一旦决堤,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陶诗言果断预报“暴雨即将终止”。8月18日,长江水 位开始下降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目的在于从侧面表现何爹乐于助人的崇高品质。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 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传统的技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衰微,何爹选择了“宁可败走麦城也决 不背汉降魏”,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具体陈述。(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25 分) 风雨兼程人生路 ——追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 他一生中有近七十年在与天气预报打交道。 他曾 7 次被邀请到“两弹”发射现场,为“两弹”的成功发射观测风云变幻。 在 1954 年和 1998 年两次百年不遇的长江洪水中,他以对天气形势的准确预测, 避免了无数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012 年 12 月 17 日 14 时 14 分,噩耗 传来——这位一生风雨兼程的气象人、我 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在北京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呕心沥血七十载的气 象事业。 “陶先生,您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耕耘,孜孜不倦拼搏,呕心沥血,无怨无 悔,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得知恩师与世长辞后, 学生们在悼念网页上留下了情真意切的字句。 “预报这行饭不好吃” 一辈子做天气预报,陶诗言给自己的第一句总结是:“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 败四六开”。 从上世纪 50 年代为抗美援朝做气象预报的指导工作,到近些年来为我国南方部 分省市的洪水做气象分析,陶诗言坦言,预报这行饭不好吃,在做这些重要气象 预测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1954 年 7 月,陶诗言迎来一个重大挑战。长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进入 8 月下旬,水位高达 29.73 米,高出历史最高记录 1.45 米,并且持续 6 天居高 不下。在这样高水位的威胁下,究竟要不要分洪,成了中央一时难以决断的事情: 如果分洪,无数国家财产将被淹没;如果不分洪,一旦决堤,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陶诗言果断预报“暴雨即将终止”。8 月 18 日,长江水 位开始下降
由于气象部门的正确判断,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斗,武汉人民终于战胜了 无情的洪水,保住了城市安全。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两弹”。“两弹”对发射点和爆炸点的气象 条件要求很高,而当时的军委气象预报力量达不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陶诗言 被张爱萍将军“点将”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为了确保看清原子弹的姿态,要求发射时靶场上不 能有卷云。所以每次执行发射任务时,我都要提早几个月过去,把酒泉周围的几 个寨子什么时候上云的情况摸清。”以后回想起来,陶诗言说自己仍会紧张。 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总结经验” “盼望早日出新人,报准天气保家园 这是陶诗言对自己七十载风雨兼程路 的另一句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气象科学非常落后,天气预报的水平也很低。当时气象科学的首 要任务是,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及时准确地发布天气预报。为此, 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天气分析预报中心,陶诗言 出任副主任。 由于各种天气资料奇缺,而中国的天气又有着自己的特点,难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陶诗言等人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们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 出了新中国第一批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陶先生长期担任中央气象台和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学顾问,我国许多科技骨干 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和调教,他在我国气象界有着崇高的威望,受到普遍的尊敬和 爱戴。”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徐国昌说。 先生爱护、提携晚辈在学界负有盛名,我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先生总是耐 心开导、主动帮助。先生德高望重,但在生活中却简约而朴素,从来不向研究所 和组织提任何要求。为了祖国的气象科技事业,先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不求 索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发自内心地评价道。 陶诗言曾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医院的诊断设备很多,像B 超、CT等等,但最后下判断的是医生。天气预报也如此,数值结果出来后,最 终要靠预报员根据经验给出结论。因此,一个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 “陶先生,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您对我们的教诲和要求,我们将铭记心中, 牢记一生。我们一定以您为榜样,不断攀登气象科技高峰!”在纪念网页上,学 生们把思念和缅怀化作了前进的力量 愿陶诗言先生的功勋、品德和风范永垂不朽!(《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1 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气象科学非常落后,缺少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时,陶 诗言率领其他人员克服诸多困难,积极开展天气预报工作。 B.文中多次提及人们对陶诗言的评价,这充分说明了他德高望重,注重培养科 技骨干,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C.陶诗言始终能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出了新中国一批又一批 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D.陶诗言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形象的说明了天气预报工作需 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面对一系列数值时,要靠预报员根 据经验给出结论
由于气象部门的正确判断,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斗,武汉人民终于战胜了 无情的洪水,保住了城市安全。 上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两弹”。“两弹”对发射点和爆炸点的气象 条件要求很高,而当时的军委气象预报力量达不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陶诗言 被张爱萍将军“点将”。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为了确保看清原子弹的姿态,要求发射时靶场上不 能有卷云。所以每次执行发射任务时,我都要提早几个月过去,把酒泉周围的几 个寨子什么时候上云的情况摸清。”以后回想起来,陶诗言说自己仍会紧张。 “ 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总结经验” “盼望早日出新人,报准天气保家园”——这是陶诗言对自己七十载风雨兼程路 的另一句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气象科学非常落后,天气预报的水平也很低。当时气象科学的首 要任务是,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及时准确地发布天气预报。为此, 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天气分析预报中心,陶诗言 出任副主任。 由于各种天气资料奇缺,而中国的天气又有着自己的特点,难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陶诗言等人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们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 出了新中国第一批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陶先生长期担任中央气象台和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学顾问,我国许多科技骨干 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和调教,他在我国气象界有着崇高的威望,受到普遍的尊敬和 爱戴。”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徐国昌说。 “先生爱护、提携晚辈在学界负有盛名,我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先生总是耐 心开导、主动帮助。先生德高望重,但在生活中却简约而朴素,从来不向研究所 和组织提任何要求。为了祖国的气象科技事业,先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不求 索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发自内心地评价道。 陶诗言曾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医院的诊断设备很多,像 B 超、CT 等等,但最后下判断的是医生。天气预报也如此,数值结果出来后,最 终要靠预报员根据经验给出结论。因此,一个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 “陶先生,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您对我们的教诲和要求,我们将铭记心中, 牢记一生。我们一定以您为榜样,不断攀登气象科技高峰!”在纪念网页上,学 生们把思念和缅怀化作了前进的力量。 愿陶诗言先生的功勋、品德和风范永垂不朽! (《光明日报》2012 年 12 月 21 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气象科学非常落后,缺少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时,陶 诗言率领其他人员克服诸多困难,积极开展天气预报工作。 B.文中多次提及人们对陶诗言的评价,这充分说明了他德高望重,注重培养科 技骨干,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C.陶诗言始终能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出了新中国一批又一批 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D.陶诗言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形象的说明了天气预报工作需 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面对一系列数值时,要靠预报员根 据经验给出结论
E.陶诗言曾多次承担重大事件的天气预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本职工 作、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2).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风雨兼程人生路”的理解。(6分) 答 (3)“预报这行饭不好吃”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答 (4)有人认为“气象预报”仅仅是个“预报”,准确率不高也没有什么。陶诗 言也说:“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败四六开。”但气象学家陶诗言等气象人仍 历尽艰辛,力求准确预报。你如何看待?(8分) 答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 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B.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 影,而在全球推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 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 个个奇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 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 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E.陶诗言曾多次承担重大事件的天气预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本职工 作、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2).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风雨兼程人生路”的理解。(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预报这行饭不好吃”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有人认为“气象预报”仅仅是个“预报”,准确率不高也没有什么。陶诗 言也说:“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败四六开。”但气象学家陶诗言等气象人仍 历尽艰辛,力求准确预报。你如何看待?(8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 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 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B.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 影,而在全球推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 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 一个个奇迹。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 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 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C.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 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D.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 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15.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 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6.根据语意填空(5分)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代中国作家,其作品的言说方式固是白话文。但在 其笔下,若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若他的“文笔” 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 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 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 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余光中先生为文的八字箴言是 [来源:学科网] 17.仔细揣摩下面例句的内容和写法,另写一个句子。(6分 例句: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 呢 六、写作(6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 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 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D.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 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15.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 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6. 根据语意填空(5 分)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代中国作家,其作品的言说方式固是白话文。但在 其笔下,若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若他的“文笔” 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 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 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 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余光中先生为文的八字箴言是: “ , 。[来源:学科网] 17.仔细揣摩下面例句的内容和写法,另写一个句子。(6 分) 例句: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 呢。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 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