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2008.3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拗口/执拗重复/安土重迁省悟/反躬自省 B.露脸/雨露塞外/茅塞顿开咀嚼/含英咀华 C.稽首/稽查屏障/敛声屏气气度/审时度势 D.徘徊/低徊纤细/纤毫毕见和诗/和衷共济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从1月15日起启动临时价格 机制,主要涉及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 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 ②翻翻日历数着回家过年的日子,张丹丹和男友 着要在年三十这天从北京赶回哈尔滨,带 父母品尝一顿西餐厅里的年夜饭 ③然而,在时尚的潮流中,新年的春联、中秋的月饼、街市上 掠过的大红 唐装,还是让我们依稀看到传统的倔强身影。 A.干预合计偶尔B.干涉核计偶尔C.干预核计偶然D.干涉合计偶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它的原理多见于各种医学书刊,临床使用又屡试 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B.名著续写难似乎是世界级难题,除《飘》的续集《斯佳丽》赢得赞誉外,像髙鹗续书之于《红楼梦》, 果戈理付之一炬的《死魂灵(二)》之于原著,都难逃画虎类犬的命运 C.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品足,称赞该剧将近年来花样男 子的娇柔一扫而光,重新定位了中国男人应有的气质。 D.《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 韵味全失,中国读者对此简直不可理喻。 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3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在笫一次对媒体谈论华南虎照事件后,将由哪家国家权威鉴定机构 鉴定华商南虎照片真伪备受公众关注。 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 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C.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的河商焦作矿业集团职工谢延信几十年如一日 无微不至地照顾岳父一家人,在中原大地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
内蒙古赤峰市 2008 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2008.3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5 页,第Ⅱ卷 6 至 1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笫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拗.口/执拗. 重.复/安土重.迁 省.悟/反躬自省. B.露.脸/雨露. 塞.外/茅塞.顿开 咀.嚼/含英咀.华 C.稽.首/稽.查 屏.障/敛声屏.气 气度./审时度.势 D.徘徊./低徊. 纤.细/纤.毫毕见 和.诗/和.衷共济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从 1 月 15 日起启动临时价格 机制,主要涉及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 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 ②翻翻日历数着回家过年的日子,张丹丹和男友 着要在年三十这天从北京赶回哈尔滨,带 父母品尝一顿西餐厅里的年夜饭。 ③然而,在时尚的潮流中,新年的春联、中秋的月饼、街市上 掠过的大红 唐装,还是让我们依稀看到传统的倔强身影。 A.干预 合计偶尔 B.干涉 核计 偶尔 C.干预 核计 偶然 D.干涉 合计 偶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它的原理多见于各种医学书刊,临床使用又屡试 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B.名著续写难似乎是世界级难题,除《飘》的续集《斯佳丽》赢得赞誉外,像高鹗续书之于《红楼梦》, 果戈理付之一炬的《死魂灵(二)》之于原著,都难逃画虎类犬的命运。 C.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品足,称赞该剧将近年来花样男 子的娇柔一扫而光,重新定位了中国男人应有的气质。 D.《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 韵味全失,中国读者对此简直不可理喻。 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3 月 4 日,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在笫一次对媒体谈论华南虎照事件后,将由哪家国家权威鉴定机构 鉴定华商南虎照片真伪备受公众关注。 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 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C.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的河商焦作矿业集团职工谢延信几十年如一日 无微不至地照顾岳父一家人,在中原大地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
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口香糖因其能够“口中留香″而成为糖果业中销售最为可观的产品之一,而且口香糖还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糖果之一。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都有嚼“树胶”——最原始的“口香糖”一的习 惯。比如,古希腊的妇女喜欢从乳香树上采集树胶状的物质,用以清洁牙齿:古印度人通过咀嚼种蜂蜜 和树胶的混合物来去除口腔异味;中美洲的玛雅人则爱嚼糖胶树胶。据报道,考古人员不久前在芬兰发现 一块迄今最古老的“口香糖”,距今超过5000年,上面甚至还留有牙印。这块“口香糖”由白桦树皮反复 烧制而成柔软状,其中还含有杀菌物质。 而我们今天吃的现代口香糖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30-40年代。它其实是一个“歪打正着”的 发明。墨西哥有一种能长出树胶的人心果树,当地人常把这种树胶放在嘴里嚼来嚼去。后来,一位墨西哥 将军把这种树胶带到了美国,想让发明家把这种树胶变成橡胶的代用品,经过多次试验仍以失败告终。但 是,托马斯亚当斯和他的儿子是有心人,他们仿效着这位将军,把树胶放在嘴里嚼,觉得挺好玩。后来, 亚当斯父子又把这种树胶掺进热水,搅拌成黏稠状,再加入香料,揉成-个个小圆球,送刭药店去卖,很 多人都买回咬嚼,并称这些小圆球叫作亚当斯的口香糖。从此,各种各样的口香糖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除了能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新,强健脸鄂肌肉外,科学家还给口香糖开发岀一些新功效。比如“药 用″口香糖,就是在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让口香糖中加入的药用成分慢慢释放岀来。此外,口香糖对人 起的心理作用也不少。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喜欢嚼口吞糖有三个原因:其一,排除孤独和烦躁;其二,解 除紧张感;其三,通过嚼咬发泄内心的恼怒。不管解释是否正确,反正对许多人来讲,口香糖是他们一时 一刻也离不开的亲密伴侣。 然而,人们对口香糖的态度又是爱恨交织的,因为它不单单是个人的口味爱好,而已然成为个全球 性的环境问题。城市街道上、公垬座椅上,到处都能碰到恼人的口香糖残留物,以至于环卫部门不得不耗 费巨资清理它们,除非像新加坡政府那样根本就把口香糖拒之境外。 口香糖的黏性是源自成分中的胶基物质,它大约占1/4,也是咀嚼后剩下的部分。这个基质成分对 口香糖的弹性、可塑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早的胶质取自于植物中的树胶,现在则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
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 口香糖因其能够“口中留香”而成为糖果业中销售最为可观的产品之一,而且口香糖还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糖果之一。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都有嚼“树胶”——最原始的“口香糖”——的习 惯。比如,古希腊的妇女喜欢从乳香树上采集树胶状的物质,用以清洁牙齿:古印度人通过咀嚼一种蜂蜜 和树胶的混合物来去除口腔异味;中美洲的玛雅人则爱嚼糖胶树胶。据报道,考古人员不久前在芬兰发现 一块迄今最古老的“口香糖”,距今超过 5000 年,上面甚至还留有牙印。这块“口香糖”由白桦树皮反复 烧制而成柔软状,其中还含有杀菌物质。 而我们今天吃的现代口香糖的历史,可追溯到 19 世纪 30—40 年代。它其实是一个“歪打正着”的 发明。墨西哥有一种能长出树胶的人心果树,当地人常把这种树胶放在嘴里嚼来嚼去。后来,一位墨西哥 将军把这种树胶带到了美国,想让发明家把这种树胶变成橡胶的代用品,经过多次试验仍以失败告终。但 是,托马斯·亚当斯和他的儿子是有心人,他们仿效着这位将军,把树胶放在嘴里嚼,觉得挺好玩。后来, 亚当斯父子又把这种树胶掺进热水,搅拌成黏稠状,再加入香料,揉成一个个小圆球,送刭药店去卖,很 多人都买回咬嚼,并称这些小圆球叫作亚当斯的口香糖。从此,各种各样的口香糖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除了能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新,强健脸鄂肌肉外,科学家还给口香糖开发出一些新功效。比如“药 用”口香糖,就是在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让口香糖中加入的药用成分慢慢释放出来。此外,口香糖对人 起的心理作用也不少。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喜欢嚼口吞糖有三个原因:其一,排除孤独和烦躁;其二,解 除紧张感;其三,通过嚼咬发泄内心的恼怒。不管解释是否正确,反正对许多人来讲,口香糖是他们一时 一刻也离不开的亲密伴侣。 然而,人们对口香糖的态度又是爱恨交织的,因为它不单单是个人的口味爱好,而已然成为一个全球 性的环境问题。城市街道上、公共座椅上,到处都能碰到恼人的口香糖残留物,以至于环卫部门不得不耗 费巨资清理它们,除非像新加坡政府那样根本就把口香糖拒之境外。 口香糖的黏性是源自成分中的胶基物质,它大约占 1/4,也是咀嚼后剩下的部分。这个基质成分对 口香糖的弹性、可塑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早的胶质取自于植物中的树胶,现在则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
醋酸酯。它们都具有很强的黏合性,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一些有机溶剂如丙酮等拿它也没有办法,这就是 为什么地上的口吞糖痕迹不容易清洗的原因。 不过,现在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不粘且能自动降解的口香糖,其奥秘在于基质中加入了一种新型聚 合物,让它给本不溶于水的胶质穿上一件“亲水”的外衣,让它易溶于水,且易于从物体上脱落。测试表 明,咀嚼这种口香糖20分钟后,把它们粘到街道路面上,24小时内就全部消失。这种不粘口香糖有望明 年即可投产,将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之需,又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百科知识》2007年第20期) 5.下列有关“口香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香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糖果之一,也是糖果业中销售最为可观的产品之 B.我们吃的现代口香糖的历史距今超过5000年 C.现代的口香糖是托马斯·亚当斯父子“歪打正着”的发明。 D.现代的口香糖最初是用墨西哥的人心果树的树胶掺进热水,搅拦成黏稠状,再加入香料做成的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口香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所以英国科学家已经发明并生产了一种不粘且能自动降 解的口香糖 B.人们喜欢口香糖可能是因为他能排除孤独和烦躁,解除紧张,通过咬嚼发泄内心的恼怒。 C.现在口香糖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它的胶质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醋酸酯 D.口香糖的功效有很多,如能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新,强健脸部肌肉,还有一些具有“药用”功效。 7.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们不能解决好口香糖的残留物,那么各国政府就将把口香糖拒之境外 B.因为现代的口香糖的胶质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醋酸酯,所以有机溶剂都拿它没有办法。 C.科学家们给口香糖内加入了一种新型聚合物,使它易溶于水,又易从物体上脱落,因此可以解决它污 染环境的问题。 D.只要多多增设公共垃圾箱,就可以解决口香糖污染环境的问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小题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日:“贼臣作乱 朝廷播荡。身备(作为〉宗室遗老,今欲遺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土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 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 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虞自出祖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改遏)上西关。出塞,傍 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 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征召做官),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 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专报
醋酸酯。它们都具有很强的黏合性,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一些有机溶剂如丙酮等拿它也没有办法,这就是 为什么地上的口吞糖痕迹不容易清洗的原因。 不过,现在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不粘且能自动降解的口香糖,其奥秘在于基质中加入了一种新型聚 合物,让它给本不溶于水的胶质穿上一件“亲水”的外衣,让它易溶于水,且易于从物体上脱落。测试表 明,咀嚼这种口香糖 20 分钟后,把它们粘到街道路面上,24 小时内就全部消失。这种不粘口香糖有望明 年即可投产,将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之需,又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百科知识》 2007 年第 20 期) 5.下列有关“口香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香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糖果之一,也是糖果业中销售最为可观的产品之一。 B.我们吃的现代口香糖的历史距今超过 5OOO 年。 C.现代的口香糖是托马斯·亚当斯父子“歪打正着”的发明。 D.现代的口香糖最初是用墨西哥的人心果树的树胶掺进热水,搅拦成黏稠状,再加入香料做成的。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口香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所以英国科学家已经发明并生产了一种不粘且能自动降 解的口香糖。 B.人们喜欢口香糖可能是因为他能排除孤独和烦躁,解除紧张,通过咬嚼发泄内心的恼怒。 C.现在口香糖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它的胶质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醋酸酯。 D.口香糖的功效有很多,如能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新,强健脸部肌肉,还有一些具有“药用”功效。 7.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们不能解决好口香糖的残留物,那么各国政府就将把口香糖拒之境外。 B.因为现代的口香糖的胶质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醋酸酯,所以有机溶剂都拿它没有办法。 C.科学家们给口香糖内加入了一种新型聚合物,使它易溶于水,又易从物体上脱落,因此可以解决它污 染环境的问题。 D.只要多多增设公共垃圾箱,就可以解决口香糖污染环境的问题。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小题。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 朝廷播荡。身备(作为〉宗室遗老,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 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 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虞自出祖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改遏)上西关。出塞,傍 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 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征召做官),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 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专报
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 进也。”瓒牡其对,释不诛,后乃纵遣之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 深险平敝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干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盜、诤讼之法, 又制为婚姻嫁婜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芝,至适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 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共孑尚又辟焉,畴终不行。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百姓),有欲 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丸,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心 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尽将其家属及宗人 百余家居邺。 (《三国志·魏书十一》略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自出祖而遣之 祖:祭路神,引申为送别,饯行 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 趣:通“趋” C.购求获畴 购:讲和 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夺:强行改变 9.下面的材料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畴“义”(为正义,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②三府并辟,皆不就。 ③谒祭虞墓,陈发章袁,哭泣而去。④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 ⑤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⑥踌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畴奉命出使,不事排场,轻装简从,避开大道,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的确不辱使命 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政治远见:他已看出这个朝廷 寿命不会太长了 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置,为刘虞报仇。他在徐无山中表 现出很高的管理才能 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主动出谋划策,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 力量报他欲报之仇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霉命之士乎?(3分) 译文: (2)章报所盲,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4分) 译文
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 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后乃纵遣之。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 深险平敝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 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芝,至适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 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共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百姓),有欲 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丸,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心, 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尽将其家属及宗人 三百余家居邺。 (《三国志•魏书十一》略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自出祖而遣之 祖:祭路神,引申为送别,饯行 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 趣:通“趋” C.购求获畴 购:讲和 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强行改变 9.下面的材料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畴“义”(为正义,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 ②三府并辟,皆不就。 ③谒祭虞墓,陈发章袁,哭泣而去。 ④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 ⑤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⑥踌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畴奉命出使,不事排场,轻装简从,避开大道,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的确不辱使命。 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政治远见;他已看出这个朝廷 寿命不会太长了。 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置,为刘虞报仇。他在徐无山中表 现出很高的管理才能。 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主动出谋划策,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 力量报他欲报之仇。 第Ⅱ卷(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O 分) ⑴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霉命之士乎? (3 分) 译文: ⑵章报所盲,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4 分) 译文:
(3)营深险平敝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柁洒汨,舂λ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 明。辇下风兑,山中岁月,海上⑨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从事著 述。②银花:元宵的花灯。③辇下:京师。④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 守节。 (1)词的上阙从哪些角度表现“城”之“愁”?(4分) (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落霞与孤騖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2)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五、(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8分 死是生者的事 陈蓉霞 阴阳相隔,生死两界,这是人们常用来描述死亡的说法。活人永远都无法见证自己的死亡,然而,恰 是自己至亲的死亡,才让我们体悟到上述说法的痛心彻肺。从这一点上来说,死亡,永远都是生者的事。 据考证,甲骨文中“死”的含义,就是一个活人跪在死者旁边。正如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只有人才 有死亡,动物只是生命的终结。人类面对死亡,沉思死亡)这就有了葬礼。举行葬礼,正是人类史前文明 一块重要的文化界碑。 在我看来,葬礼的意义非同小可。首先,它提供了一种情感的慰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除了智 商,还有情商。真正的情商,或者说情感,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本真表达。黛玉为葬花而落泪,悲的对 象乃是由落花而及天下所有的生命,这样的情感流露足以打动所有的生者。更何况当失去我们的至爱亲朋 此刻生者对死者无尽的痛惜、思念、追忆、缅怀,若是没有某种形式的葬礼,又该如何宣泄、表达?
(3)营深险平敝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3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汨,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 明。辇下③风兑,山中岁月,海上④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从事著 述。②银花:元宵的花灯。③辇下:京师。④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 守节。 (1)词的上阙从哪些角度表现“城”之“愁”? 〈4 分) (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l)落霞与孤鶩齐飞, 。 , ; , 。 (王勃《滕王阁序》) (2)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18 分) 死是生者的事 陈蓉霞 阴阳相隔,生死两界,这是人们常用来描述死亡的说法。活人永远都无法见证自己的死亡,然而,恰 是自己至亲的死亡,才让我们体悟到上述说法的痛心彻肺。从这一点上来说,死亡,永远都是生者的事。 据考证,甲骨文中“死”的含义,就是一个活人跪在死者旁边。正如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只有人才 有死亡,动物只是生命的终结。人类面对死亡,沉思死亡)这就有了葬礼。举行葬礼,正是人类史前文明 一块重要的文化界碑。 在我看来,葬礼的意义非同小可。首先,它提供了一种情感的慰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除了智 商,还有情商。真正的情商,或者说情感,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本真表达。黛玉为葬花而落泪,悲的对 象乃是由落花而及天下所有的生命,这样的情感流露足以打动所有的生者。更何况当失去我们的至爱亲朋, 此刻生者对死者无尽的痛惜、思念、追忆、缅怀,若是没有某种形式的葬礼,又该如何宣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