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本试卷共六道大道,18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这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指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内容包 括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一整套修身之道。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人性 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 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讲人性是 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人为什么要修身的问题;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修身, 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境界论是关于追求 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理论,它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途径,最终目标是实 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当一个人的修身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时,就会保持内心的淡 泊与宁静,不会在物欲之海中随波逐流,对身外之物,则“来也不御,去也不追, 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在得失之间顺其自然。当一个人修身到挣脱物欲的束缚, 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也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无论做什么,都能与做人统 起来,做官讲官德,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非常注重 修身之道,认为树立并保持一个人的形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功 治国,是指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义利统一作为治国的伦理准则,以任人唯贤 作为治国的关键环节,以民本文化作为治国的核心内容。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 基础,也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关系治国遵循什么样的 伦理准则问题。义利统一思想作为确立道义与利益关系的原则,引导人们在物质 利益面前以道义为重,使治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伦理准则。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还 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 成吏治之道。在用人之道上,主张任贤选能,认为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治国 的关键环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讲治国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民为本,形成了 内容丰富的民本文化。民本文化主张国以民为本,以安民为务,治国应爱民、重 民、宽民、足民、富民,通过对民的治理,实现社会稳定,从而达到长治久安 平天下,是修身、治国的最终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是实现世界大同。中国 古代政治思想所讲的“天下”,意在普天之下,也就是古代意义上的“全世界”。 梁启超讲“中国则于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而其理想固 以全世界为鹄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讲“平天下”的含义有三个层面:第 是指天下公平。《礼记·礼运》中论述“天下为公”,黄宗羲谈到“天下之大公” 王夫之也论述“天下之公”,都是指天下公平。第二是指天下均平。《礼记·乐 记》中阐发“平均天下”,朱熹认为“平天下,谓均平也”,赵南星谈到“齐治 均平”,都是指天下均平。第三是指天下和平。《礼记·乐记》讲“天下皆宁” 荀子主张“一天下”,丘浚讲“天下享和平之治”,都是指天下和平。中国古代 政治思想论平天下,就是追求天下公平、天下均平、天下和平,实现世界大同的 理想目标
湖南省郴州市 2016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本试卷共六道大道,18 道小题,共 8 页。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这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指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内容包 括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一整套修身之道。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人性 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 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讲人性是 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人为什么要修身的问题;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修身, 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境界论是关于追求 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理论,它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途径,最终目标是实 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当一个人的修身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时,就会保持内心的淡 泊与宁静,不会在物欲之海中随波逐流,对身外之物,则“来也不御,去也不追, 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在得失之间顺其自然。当一个人修身到挣脱物欲的束缚, 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也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无论做什么,都能与做人统一 起来,做官讲官德,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非常注重 修身之道,认为树立并保持一个人的形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功。 治国,是指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义利统一作为治国的伦理准则,以任人唯贤 作为治国的关键环节,以民本文化作为治国的核心内容。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 基础,也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关系治国遵循什么样的 伦理准则问题。义利统一思想作为确立道义与利益关系的原则,引导人们在物质 利益面前以道义为重,使治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伦理准则。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还 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 成吏治之道。在用人之道上,主张任贤选能,认为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治国 的关键环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讲治国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民为本,形成了 内容丰富的民本文化。民本文化主张国以民为本,以安民为务,治国应爱民、重 民、宽民、足民、富民,通过对民的治理,实现社会稳定,从而达到长治久安。 平天下,是修身、治国的最终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是实现世界大同。中国 古代政治思想所讲的“天下”,意在普天之下,也就是古代意义上的“全世界”。 梁启超讲“中国则于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而其理想固 以全世界为鹄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讲“平天下”的含义有三个层面:第一 是指天下公平。《礼记•礼运》中论述“天下为公”,黄宗羲谈到“天下之大公”, 王夫之也论述“天下之公”,都是指天下公平。第二是指天下均平。《礼记•乐 记》中阐发“平均天下”,朱熹认为“平天下,谓均平也”,赵南星谈到“齐治 均平”,都是指天下均平。第三是指天下和平。《礼记•乐记》讲“天下皆宁”, 荀子主张“一天下”,丘浚讲“天下享和平之治”,都是指天下和平。中国古代 政治思想论平天下,就是追求天下公平、天下均平、天下和平,实现世界大同的 理想目标
深入探索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弘扬其积极因素,清理其消极因素, 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对于今天加强官德修养、发展社会民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乃至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修身”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修身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即人性论、修身论、境界论,境界论以实现理 想的道德境界为目标,更高远 B.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 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 C.讲人性是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为什么要修身;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 修身,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 D.挣脱物欲束缚,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能做官讲官德, 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民本文化主张国以民为本,以安民为务,治国必须爱民、重民、宽民、足民、 富民,通过对民的治理,实现社会稳定,来达到长治久安。 B.任人唯贤是治国关键,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 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成吏治之道。 C.“平天下”就是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目标,就是追求天下公平、天下均平、 天下和平。黄宗羲谈到的“天下之大公”体现了天下公平。 D.弘扬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对于今天加强官德修养、发展社会民生、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乃至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下列各项中,不能表现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中的积极因素的一项 是(3分) A.《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孟子》中的“以五十步笑百步” C.《大学》中的“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D.《中庸》中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 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 子!”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日讨求国家典故,徐阶辈皆器重 之 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 也。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迁右中允,领 国子司业事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 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 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 可支十年
深入探索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弘扬其积极因素,清理其消极因素, 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对于今天加强官德修养、发展社会民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乃至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修身”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关于修身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即人性论、修身论、境界论,境界论以实现理 想的道德境界为目标,更高远。 B.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 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 C. 讲人性是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为什么要修身;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 修身,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 D.挣脱物欲束缚,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能做官讲官德, 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民本文化主张国以民为本,以安民为务,治国必须爱民、重民、宽民、足民、 富民,通过对民的治理,实现社会稳定,来达到长治久安。 B. 任人唯贤是治国关键,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 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成吏治之道。 C. “平天下”就是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目标,就是追求天下公平、天下均平、 天下和平。黄宗羲谈到的“天下之大公”体现了天下公平。 D.弘扬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对于今天加强官德修养、发展社会民生、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乃至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下列各项中,不能表现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中的积极因素的一项 是(3 分) A. 《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B. 《孟子》中的“以五十步笑百步”。 C.《大学》中的“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D.《中庸》中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 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 子!”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日讨求国家典故,徐阶辈皆器重 之。 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 也。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迁右中允,领 国子司业事。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 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 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 可支十年
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俺答款塞,久不为害;独小王子部 众十余万,东北直辽左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 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世 称居正知人,然持法严。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 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十子额隘艰于进取。亦多怨之者 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 醮为祈祷:南都、秦、晋、楚、豫诸大吏,亡不建醮。帝令四维等理阁中细务, 大事即家令居正平章。居正始自力,后惫甚,不能遍阅,及病革,乞归。及卒, 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 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 注①醮jiao: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犀不足溷子溷:使……受污浊 B.课吏职 课:考核 C.请贷其死贷:判处 D.居正皆右之右:通“佑”,支持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 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B、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 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C、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 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D、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 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6、根据文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居正少年时已显现过人的才华,徐阶等人极器重他。张居正为人城府极深, 严嵩任首辅时虽忌恨徐阶,却仍然很器重他。 B.张居正为政雷厉风行,极其严苛。他整顿吏治,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使朝 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C.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任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和戚 继光两人守备设施十分周到,都被封为伯 D.张居正得到神宗器重,在他患病期间,神宗命令张四维等人处理内阁中的小 事,大事仍送到张居正家里由他决断处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 ②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俺答款塞,久不为害;独小王子部 众十余万,东北直辽左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 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世 称居正知人,然持法严。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 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亦多怨之者。 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 醮①为祈祷;南都、秦、晋、楚、豫诸大吏,亡不建醮。帝令四维等理阁中细务, 大事即家令居正平章。居正始自力,后惫甚,不能遍阅,及病革,乞归。及卒, 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 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 注①醮 jiào: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犀不足溷子 溷:使……受污浊 B. 课吏职 课:考核 C. 请贷其死 贷:判处 D. 居正皆右之 右:通“佑”,支持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 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B、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 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C、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 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D、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 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 6、根据文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居正少年时已显现过人的才华,徐阶等人极器重他。张居正为人城府极深, 严嵩任首辅时虽忌恨徐阶,却仍然很器重他。 B.张居正为政雷厉风行,极其严苛。他整顿吏治,明确责任,赏罚分明,使朝 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C.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任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和戚 继光两人守备设施十分周到,都被封为伯。 D.张居正得到神宗器重,在他患病期间,神宗命令张四维等人处理内阁中的小 事,大事仍送到张居正家里由他决断处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 ②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②何处是?我缘应吴兴③。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①陈克:字子髙,号赤城居士,临海人。在职期间,曾撰《东南防守利便》上奏 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无奈朝廷昏弱,奸佞当道,忠言不为所用。②齑(ⅱ)盐 原指切碎了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我缘应吴兴:诗人打算隐居 吴兴。 8.上片写“岁华销尽客心惊”,诗人因何而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 合上片简要分析。(5分) 9.本词的结尾“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列子御风而行,泠然而善,十五天后回来,对于致福也没 有拼命的追求,但庄子对此的评价是 (2)《琵琶行》中表达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3)在《次北固山下》中,诗人描写潮长风起,乘船前行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喊一嗓子 文立 妻子的表弟从山中来,到城里给家餐馆打工。因为合适房子一时半会儿找不到, 便暂寄寓在我们家。开始我还有些顾虑,担心他会搅扰了生活,可慢慢发现,他 很懂事儿,挺有眼力见儿的。比方说吸烟,他会打开窗户探出头去,把烟雾吐在 外面。每天他会早起,绝不肯在家吃饭,即使我们几次特意提前准备,他总推说, 餐馆的饭不吃白不吃啊!然后溜走。他总晚归,不看电视,也不聊天,常常打声 招呼便径直进房间熄灯睡觉。 为此,妻子感到不正常了! 这天等他回来,妻子生气地叫他出来,说,你老这么闷着,老这么见外,老这么 不爱讲话,我们难受你知不知道? 他苦着脸,支吾半天,才说,姐,我想家,不想干了! 咋?干得好好的,怎忽地不想干了?妻子莫名其妙,问,莫非老板待你不好? 不是,姐,老板待我不错,又给我涨钱了! 那,什么原因啊?莫非我们这儿住不惯?妻子继续问。 也不是,姐。一一只是,我觉着憋得慌。他说。 憋得慌?那,怎样你才感到不憋得慌?我接过话 我,我想喊一嗓子,痛痛快快使劲儿喊一嗓子!他说。 喊一嗓子?我瞅着他笑了,说,那还不容易 真的?这会儿,我真可以喊一嗓子?在这儿,能像在我们山里一样,那么随意、 那么无拘无束地喊一嗓子?一瞬间,他兴奋了 我匆忙叉开话题,问,你在山里经常喊一嗓子吗?
①陈克:字子高,号赤城居士,临海人。在职期间,曾撰《东南防守利便》上奏 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无奈朝廷昏弱,奸佞当道,忠言不为所用。②齑(jī)盐, 原指切碎了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我缘应吴兴:诗人打算隐居 吴兴。 8.上片写“岁华销尽客心惊”,诗人因何而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 合上片简要分析。 (5 分) 9.本词的结尾“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列子御风而行,泠然而善,十五天后回来,对于致福也没 有拼命的追求,但庄子对此的评价是 “ , ”。 (2)《琵琶行》中表达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 , !” (3)在《次北固山下》中,诗人描写潮长风起,乘船前行的句子是 “ , 。”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喊一嗓子 文 立 妻子的表弟从山中来,到城里给家餐馆打工。因为合适房子一时半会儿找不到, 便暂寄寓在我们家。开始我还有些顾虑,担心他会搅扰了生活,可慢慢发现,他 很懂事儿,挺有眼力见儿的。比方说吸烟,他会打开窗户探出头去,把烟雾吐在 外面。每天他会早起,绝不肯在家吃饭,即使我们几次特意提前准备,他总推说, 餐馆的饭不吃白不吃啊!然后溜走。他总晚归,不看电视,也不聊天,常常打声 招呼便径直进房间熄灯睡觉。 为此,妻子感到不正常了! 这天等他回来,妻子生气地叫他出来,说,你老这么闷着,老这么见外,老这么 不爱讲话,我们难受你知不知道? 他苦着脸,支吾半天,才说,姐,我想家,不想干了! 咋?干得好好的,怎忽地不想干了?妻子莫名其妙,问,莫非老板待你不好? 不是,姐,老板待我不错,又给我涨钱了! 那,什么原因啊?莫非我们这儿住不惯?妻子继续问。 也不是,姐。——只是,我觉着憋得慌。他说。 憋得慌?那,怎样你才感到不憋得慌?我接过话。 我,我想喊一嗓子,痛痛快快使劲儿喊一嗓子!他说。 喊一嗓子?我瞅着他笑了,说,那还不容易! 真的?这会儿,我真可以喊一嗓子?在这儿,能像在我们山里一样,那么随意、 那么无拘无束地喊一嗓子?一瞬间,他兴奋了。 我匆忙叉开话题,问,你在山里经常喊一嗓子吗?
是啊,姐夫。比方说我感到憋闷了,会跑到山尖上去,很过瘾地喊那么一嗓子。 现在,我特想站到楼顶上去,喊一嗓子,成吗? 这个,我喘一口气,说,当然,不成 我赶紧又解释说,你想啊,现在什么时候?深夜!你深夜里一喊,别人还睡觉不 睡?人家肯定认为发生什么大事儿啦!再说,这是居民区,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全人啊 我观察到,他神情黯淡下去了。 哦,我知道不成,他失落地低下头,说,一段日子,我抽空在城区转悠过好几次 了,想找个能喊一嗓子的地儿,可哪儿也不合适。夜里不行,白天也同样不行 若我真不管不顾喊一嗓子,那肯定,肯定所有人认为我精神病! 哈,我笑了,我试图通过笑来缓解这一尴尬。 唉,太闷了!他叹着气,往自己房间走去。 好办!要不你开车拉他出去,让他喊一嗓子?妻子突发奇想,对我说, 我犹豫了犹豫,答应说,行,要真睡不着,咱这会儿就去! 好啊!他愉悦地应和着 这样,在快进入子夜的时刻,我竟开车拉着妻弟驶向城外了。 到哪儿去呢?我想想,说,干脆,送佛到西天,再走远点,找个有真山的地儿, 让你切实感受感受在老家那种喊一嗓子的感觉! 太好啦!妻弟激动地叫起来 离城四十里,有一孤山,山并不高,应属于太行山余脉吧。我知道它周边几里内 尚未有人居,还有路直通山顶呢。 约半小时后,到了山脚下。我望望黑黢黢的山,说,到啦,你喊吧。 妻弟走下车,说,那我去了,你耐心等! 我坐在车里,静待着妻弟那过瘾的一喊。 然而,好长时间,仍听不到。 我担心了: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下车,我借着星光仰望山上。隐隐约约,似乎有晃动的黑影,却又似乎没有。正 当我想喊妻弟一嗓子时,终于,妻弟的声音在山顶响起来。 他喊着,啊 他喊着:哦 声音粗狂,婉转,悠远,绵长,极具穿透力 仿佛集聚多年的块垒顷刻间完全被吐出般!我听着,也深受感染,猛生出喊一嗓 子的欲望了!我笑着摸着沿着山路登上去,开始回应他的喊声 凑到他身边,我说,痛快了吧?过瘾了吧? 他说,痛快了,也过瘾了!你再让我喊最后一嗓子,咱即回! 哈,好,你尽管喊啊!我说。 想不到,妻弟这最后一嗓子喊得却苍凉异常,沉重异常。他喊的是一一 换一一香油一一来哟 这哪儿跟哪儿啊?我看过去,见他早已然哭得泪流满面。 怎么啦,你?我实在摸不着头脑,问,你不是痛快了吗?过瘾了吗? 他抹着泪,解释说,姐夫,是这样,这句,是替我父亲喊啊,他老人家生前一直 做换香油营生,喊了它大半辈子……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是啊,姐夫。比方说我感到憋闷了,会跑到山尖上去,很过瘾地喊那么一嗓子。 ——现在,我特想站到楼顶上去,喊一嗓子,成吗? 这个,我喘一口气,说,当然,不成! 我赶紧又解释说,你想啊,现在什么时候?深夜!你深夜里一喊,别人还睡觉不 睡?人家肯定认为发生什么大事儿啦!再说,这是居民区,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全人啊! 我观察到,他神情黯淡下去了。 哦,我知道不成,他失落地低下头,说,一段日子,我抽空在城区转悠过好几次 了,想找个能喊一嗓子的地儿,可哪儿也不合适。夜里不行,白天也同样不行。 若我真不管不顾喊一嗓子,那肯定,肯定所有人认为我精神病! 哈,我笑了,我试图通过笑来缓解这一尴尬。 唉,太闷了!他叹着气,往自己房间走去。 好办!要不你开车拉他出去,让他喊一嗓子?妻子突发奇想,对我说。 我犹豫了犹豫,答应说,行,要真睡不着,咱这会儿就去! 好啊!他愉悦地应和着。 这样,在快进入子夜的时刻,我竟开车拉着妻弟驶向城外了。 到哪儿去呢?我想想,说,干脆,送佛到西天,再走远点,找个有真山的地儿, 让你切实感受感受在老家那种喊一嗓子的感觉! 太好啦!妻弟激动地叫起来。 离城四十里,有一孤山,山并不高,应属于太行山余脉吧。我知道它周边几里内 尚未有人居,还有路直通山顶呢。 约半小时后,到了山脚下。我望望黑黢黢的山,说,到啦,你喊吧。 妻弟走下车,说,那我去了,你耐心等! 我坐在车里,静待着妻弟那过瘾的一喊。 然而,好长时间,仍听不到。 我担心了: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下车,我借着星光仰望山上。隐隐约约,似乎有晃动的黑影,却又似乎没有。正 当我想喊妻弟一嗓子时,终于,妻弟的声音在山顶响起来。 他喊着,啊—— 他喊着:哦—— 声音粗狂,婉转,悠远,绵长,极具穿透力。 仿佛集聚多年的块垒顷刻间完全被吐出般!我听着,也深受感染,猛生出喊一嗓 子的欲望了!我笑着摸着沿着山路登上去,开始回应他的喊声。 凑到他身边,我说,痛快了吧?过瘾了吧? 他说,痛快了,也过瘾了!你再让我喊最后一嗓子,咱即回! 哈,好,你尽管喊啊!我说。 想不到,妻弟这最后一嗓子喊得却苍凉异常,沉重异常。他喊的是—— 换——香油——来哟…… 这哪儿跟哪儿啊?我看过去,见他早已然哭得泪流满面。 怎么啦,你?我实在摸不着头脑,问,你不是痛快了吗?过瘾了吗? 他抹着泪,解释说,姐夫,是这样,这句,是替我父亲喊啊,他老人家生前一直 做换香油营生,喊了它大半辈子……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