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长坡中学 2011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 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3分) (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 (huan)进去,里应(ying)外合,一涌而入,将阿Q抓出来。 B.偌(ruo)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 至狠狠心说一句:宁(ning)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C.孟子开始游说(shui)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和纵连横之际。 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s)杀。 D.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装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 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xiao)像上咂(z)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次赛场上队员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 克服风头主义。 ②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 山雨雾中行。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太阳的活动 ④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了。 A.鉴于曼延监测未免 B.基于蔓延观测不免 C.鉴于曼延观测不免 D.基于蔓延监测未免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 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随着瓦釜雷鸣般的震天巨响,装载“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腾空而起,向太空飞 去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 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广东省高州长坡中学 2011 届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语文试题卷共 8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1 至 10 题为选择题,30 分;第 11 至 22 题 非选择题,120 分,满分 1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2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 (huán)进去,里应(yìnɡ)外合,一涌而入,将阿 Q 抓出来。 B.偌(ruò)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 至狠狠心说一句:宁(nìnɡ)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C.孟子开始游说(shuì)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和纵连横之际。 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sī)杀。 D.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装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 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xiāo)像上咂(zā)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上次赛场上队员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 克服风头主义。 ②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 );九转十八盘, 山雨雾中行。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 8 月就开始密切( )太阳的活动。 ④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 )显得太单薄了。 A.鉴于 曼延 监测 未免 B.基于 蔓延 观测 不免 C.鉴于 曼延 观测 不免 D.基于 蔓延 监测 未免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的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 .... 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随着瓦釜雷鸣 ....般的震天巨响,装载“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腾空而起,向太空飞 去。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 ....,川剧的变脸 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王勃《滕王阁序》中究竟是“飞阁流丹”还是“飞阁翔丹”,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 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 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2008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 查工作 B.商务部近日颁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 和在校中小学生出售酒类商品 C.澳大利亚人麦士数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 去世后,虽然群众很怀念他,但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从瘦肉精、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令人防不胜防,而 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 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 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 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 对称的基准 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 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 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 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 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 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 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 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 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 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
D.王勃《滕王阁序》中究竟是“飞阁流丹”还是“飞阁翔丹”,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 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 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 2008 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 查工作。 B.商务部近日颁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 和在校中小学生出售酒类商品。 C.澳大利亚人麦士数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 去世后,虽然群众很怀念他,但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D.从瘦肉精、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令人防不胜防,而 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5—7 题。 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 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 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 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 对称的基准. 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 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 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 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 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 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 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 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 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 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
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 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 会变得荒唐不堪。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 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 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 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 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 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 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庀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 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 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 (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 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 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 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 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 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 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 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 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也决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 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
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 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 会变得荒唐不堪。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 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 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 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 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 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 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 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 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 (选自《科技导报》2008 年第 2 期,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 )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 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 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 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 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 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 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 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 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也决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 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 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日:“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 爰②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日:“此义人也。”扶而 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 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③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 耶非耶?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天。天之报施善人, 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干人橫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 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 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 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土乃见。岂以其 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有改动。) 注⑩①木主:死人的牌位。②爱:于是;就。③徂:通“殂”,死亡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盍往归焉 盍:何不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叩:通“扣”,拉住
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 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 爰②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 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 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③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 耶非耶?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 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 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 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 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 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有改动。) [注]①木主:死人的牌位。②爰:于是;就。③徂:通“殂”,死亡。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盍.往归焉 盍:何不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叩:通“扣”,拉住
C.左右欲兵之 兵:施刑,杀害 D.我安适归矣 适:刚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B.遂饿死于首阳山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D.及饿且死,作歌 彼且奚适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 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就征讨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不“孝”不“仁”,因此不吃 周粮而饿死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这些善人的命运与 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正好相反,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 公正性 D.作者认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成为世俗 之人,轻视富贵就成为清高之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4分) (2)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3分) (3)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3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干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C.左右欲兵.之 兵:施刑,杀害 D.我安适.归矣 适:刚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B.遂饿死于.首阳山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D.及饿且.死,作歌 彼且.奚适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 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就征讨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不“孝”不“仁”,因此不吃 周粮而饿死。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这些善人的命运与 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正好相反,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 公正性。 D.作者认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成为世俗 之人,轻视富贵就成为清高之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4 分) (2)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3 分) (3)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3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