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 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钟 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 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 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 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 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 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 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着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 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的善良。 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 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 错道儿,干错事儿。” 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 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 打发无聊。 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 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 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 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 直到生命的尽头 16.作者在第一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极不普通”。①说这盏灯“极 普通”是因为(不超过15个字)(4分)②说这盏灯“极不普通”是因为(不超 过20个字) 17.第四段划线部分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其作用是(不超过18个字)(6 分) 18.“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的意思是(不超过15个字)(5分 实用类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人物通讯,完成19-21题。 一种坚持:灾难接踵而至,他决不放弃诺言 谢延信替亡妻照顾多难的家32年 1973年4月16日,21岁的滑县青年谢延信与同乡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1974 年7月份,谢兰娥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40天后,因产后风离开人世 妻子不在了,谢延信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岳母有肺气肿、胃溃疡,丧失了 基本劳动能力,唯一的内弟先天呆傻,连生活都难以自理 看着老人痛不欲生的样子,想着爱妻临终时的嘱托,善良的谢延信“扑通” www.yuwen123.com
www.yuwen123.com 燃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 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钟 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 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 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 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 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 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 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着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 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的善良。 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 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 错道儿,干错事儿。” 17 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 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 打发无聊。 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 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 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 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 直到生命的尽头。 16.作者在第一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 “极不普通”。①说这盏灯“极 普通”是因为(不超过 15 个字)(4 分)②说这盏灯“极不普通”是因为(不超 过 20 个字) 17.第四段划线部分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其作用是(不超过 18 个字)(6 分) 18.“油灯已经溶进了我的生命”的意思是(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实用类阅读 本大题 3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人物通讯,完成 19—21 题。 一种坚持:灾难接踵而至,他决不放弃诺言 ——谢延信替亡妻照顾多难的家 32 年 1973 年 4 月 16 日,21 岁的滑县青年谢延信与同乡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1974 年 7 月份,谢兰娥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40 天后,因产后风离开人世。 妻子不在了,谢延信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岳母有肺气肿、胃溃疡,丧失了 基本劳动能力,唯一的内弟先天呆傻,连生活都难以自理。 看着老人痛不欲生的样子,想着爱妻临终时的嘱托,善良的谢延信“扑通
声跪在两位老人面前:“爹、娘,兰娥不在了,我就是您的亲儿子,你们有病 我伺候,百年以后我送终!” 快起来!快起来!孩子,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有这份心我们就知足了。我 们不敢有这种想法,也不该耽误你的前程。孩子,你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啊!”岳父母一边一个去搀女婿谢延信 “爸!妈!我决定了!”谢延信又磕了一个头坚定地说。 给妻子办完丧事,岳父一个人去了300多里外的焦作煤矿上班。谢延信把岳 母和内弟都接到家里,安顿下来。那时是挣工分吃饭,他每天忙完外头忙里头, 岳父有时也捎点钱来,一家人虽然困苦,但生活还算温馨平静 然而,这种温馨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1979年春天,岳父在煤矿宿舍深 度中风,被工友送到医院抢救。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7天7夜后,老人从昏迷中 苏醒过来,却永远地失去了站立的能力,成了瘫痪病人 现在,家里一病、一瘫、一傻、一幼,没有一个不需要照料的。面对苦难, 谢延信没有怨言,他用肩膀扛起残破的家。 为了方便给岳父治病,在岳父单位的帮助下,他们在职工临时招待所找到两 间9平方米的小房,开始了异地的艰难生活。岳父每月60多元的病休工资养活 不了全家4口人。延信就一边伺候岳父,一边抽空到附近的砖窑场打零工。 老人患病后,大便时常干结,延信就用手一点一点地给岳父抠;岳父患肝硬 化引起双腿浮肿,他每天用热水给老人烫脚、按摩。怕岳父躺久了得褥疮,他定 期给老人翻身,每天背老人晒一次太阳。老人卧床18年,从未生过褥疮。为从 嘴里省点钱给两位老人看病,谢延信他春天到地里挖面条菜,夏天挖马齿苋,秋 天到地里拾红薯叶、红薯梗,冬天拾别人扔掉的白菜帮,自己腌制的十余种四季 小菜成了他一日三餐的菜 1996年8月,69岁的岳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8月28日下午,已昏迷两天 两夜的老人突然睁开眼睛盯着谢延信,嘴张了张却发不出声音。谢延信知道岳父 还有两件事放心不下,他把岳父的头放到自己怀里,对老人说:“爹,您放心, 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娘和弟弟饿着。娘百年后,让弟弟跟着我,决不让 弟弟受一点委屈!”听罢他的话,老人两行热泪从深陷的眼窝里流了出来,带着 无尽的依恋和感激,安然地走了 2003年,谢延信自己也因脑出血住院,后来虽然抢救过来,但落下了行动迟 缓的后遗症。生活的不幸折磨了延信32年,经济的拮据伴随了他32年,然而谢 延信从来没有向困难低过头。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但承诺的 誓言决不改变,不管千难万难,只要有能力去做,就要尽心尽责。 谢延庆以超常的爱心,在漫长的32年中,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段感人的人 间真情。 (摘自《大河报》有改动) www.yuwen123.com
www.yuwen123.com 一声跪在两位老人面前:“爹、娘,兰娥不在了,我就是您的亲儿子,你们有病 我伺候,百年以后我送终!” “快起来!快起来!孩子,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有这份心我们就知足了。我 们不敢有这种想法,也不该耽误你的前程。孩子,你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啊!”岳父母一边一个去搀女婿谢延信。 “爸!妈!我决定了!”谢延信又磕了一个头坚定地说。 给妻子办完丧事,岳父一个人去了 300 多里外的焦作煤矿上班。谢延信把岳 母和内弟都接到家里,安顿下来。那时是挣工分吃饭,他每天忙完外头忙里头, 岳父有时也捎点钱来,一家人虽然困苦,但生活还算温馨平静。 然而,这种温馨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1979 年春天,岳父在煤矿宿舍深 度中风,被工友送到医院抢救。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 7 天 7 夜后,老人从昏迷中 苏醒过来,却永远地失去了站立的能力,成了瘫痪病人。 现在,家里一病、一瘫、一傻、一幼,没有一个不需要照料的。面对苦难, 谢延信没有怨言,他用肩膀扛起残破的家。 为了方便给岳父治病,在岳父单位的帮助下,他们在职工临时招待所找到两 间 9 平方米的小房,开始了异地的艰难生活。岳父每月 60 多元的病休工资养活 不了全家 4 口人。延信就一边伺候岳父,一边抽空到附近的砖窑场打零工。 老人患病后,大便时常干结,延信就用手一点一点地给岳父抠;岳父患肝硬 化引起双腿浮肿,他每天用热水给老人烫脚、按摩。怕岳父躺久了得褥疮,他定 期给老人翻身,每天背老人晒一次太阳。老人卧床 18 年,从未生过褥疮。为从 嘴里省点钱给两位老人看病,谢延信他春天到地里挖面条菜,夏天挖马齿苋,秋 天到地里拾红薯叶、红薯梗,冬天拾别人扔掉的白菜帮,自己腌制的十余种四季 小菜成了他一日三餐的菜。 1996 年 8 月,69 岁的岳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8 月 28 日下午,已昏迷两天 两夜的老人突然睁开眼睛盯着谢延信,嘴张了张却发不出声音。谢延信知道岳父 还有两件事放心不下,他把岳父的头放到自己怀里,对老人说:“爹,您放心, 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娘和弟弟饿着。娘百年后,让弟弟跟着我,决不让 弟弟受一点委屈!”听罢他的话,老人两行热泪从深陷的眼窝里流了出来,带着 无尽的依恋和感激,安然地走了。 2003 年,谢延信自己也因脑出血住院,后来虽然抢救过来,但落下了行动迟 缓的后遗症。生活的不幸折磨了延信 32 年,经济的拮据伴随了他 32 年,然而谢 延信从来没有向困难低过头。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但承诺的 誓言决不改变,不管千难万难,只要有能力去做,就要尽心尽责。 谢延庆以超常的爱心,在漫长的 32 年中,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段感人的人 间真情。 (摘自《大河报》 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