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器的哲学家。…历史早已作出评价:马赫事实上既是科学家,也 是哲学家,而且他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历史已经颇为明显地作出定论 了。”①然而,马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或专业)哲学家,而是作 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或哲人科学家。他的哲学也不是思辨哲学家的有 体系的、有专门名词(或生造术语)的、与科学尤缘的哲学,而是科学家 的科学哲学(请注意:它不等同于哲学家的科学哲学),即是与科学的 基本问题水乳交融、血肉相关的科学哲学,是科学家喜闻乐见的、能够 从中受到启迪的科学哲学。历史已经一而再地表明,正是这些很少进 入哲学史教科书的哲人科学家的思维成果,大大推进了人类思想的进 程,成为思想史上的一个个路标。 马赫是从科学经过科学史走向科学哲学的,他的哲学思想也是从 科学中生发和提炼出来的,这本身就决定了它的独创性和新颖性。但 是,马赫在形成自己的哲学时也吸收了众多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贝克 菜、休谟、康德、利希滕贝格、赫尔巴特、费希纳、达尔文等等)以及诸多 哲学流派的观点,加之经验事实给他规定的外部条件不容许他过分拘 泥于一种认识论体系,而面对的问题又迫使他必须从各种视角关照, 因此他在构筑自己的哲学时不得不采取一种卓有成效的“机会主义” 观点,在各种两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⑤。鉴于这种现实状况,那些 仅仅从自己体系出发的“哲学揣度人”,那些抓住只言片语就恣意发挥 引申的“哲学幻想家”,那些东拉一句、西扯一段就胡乱拼凑的“哲学裁 缝匠”,那些出于革命仇恨和战斗激情的“哲学革命者”,便依据自己的 “职业特点、环境气候和喜怒哀乐,动辄给马赫贴上各色哲学“标签”, ④M.石里克:(哲学家马赫),洪谦译,《自然辩证法通),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⑤李醒民:(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一种卓有成效的科学认识论和方 法论准则》,《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3
或扣上各种政治“帽子”。这种简单化、庸俗化、政治化的作法,根本不 是哲学研究! 虽说马赫哲学一马赫说:“尤其是,不存在马赫哲学,而至多只 存在科学方法论和认知心理学,这.“者像所有科学理论一样是暂定 的、不完善的尝试。”©一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自造的术语,但只 要认真研读一下他的原著并加以冷静的思考,其结构和脉胳还是清晰 可辨的。马赫哲学的目标很明确,这就是把认识论从思辨的、空泛的 哲学议论提高到科学的层次加以研究。为此,他把他的哲学奠定在要 素一元论(广义的)或感党一元论(狭义的)的根基上,其主题自然落入 感觉经验论的范畴。与目标相联系,马赫哲学的特色充分表现在他的 进化认识论和思维经济原理上。这一切进而作用于马赫哲学的反形 而上学和统一科学的总意向,这种总意向也反作用于马赫哲学的根基 和主题。不用说,作为哲人科学家,马赫哲学的本体是科学方法论和 探究心理学,但是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驱使他在社 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漫游,从而形成了马赫哲学的侧枝一社会哲学 和与自然主义联姻的人道主义。马赫哲学不是静态的知识之学和僵 化的教条,而是动态的智慧之学和鲜活的沉思哲学,从而显示出现实 的和特有的精神气质。马赫哲学仿佛是一株“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 通”⑦的哲学之树一一株拔地而起、枝叶繁茂的智慧和文化之树! 有人武断马赫哲学是“大杂烩”,“只是一些矛盾的没有联系的认识论 命题的堆砌”,只能说明他对马赫哲学并无认真的研究和确切的把握。 马赫的主导哲学思想是要素一元论和感党经验论。“要素”一词 是要素一元论的核心概念。马赫虽然暂定地赋予要素以基元地位,但 ⑥同前注③,P.xxxi. ⑦《汉乐府.孔衡东南飞)。 4
并不认为它是最终的和万能的。他的目的是为了以此消除心物二元 论一自我与世界、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属性与实体一的人为 的绝对对立,把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统一起来。马赫给予感觉在 认识论中以很高的地位,把感觉置于科学认识的起点(唯一源泉)和终 点(最后检验),而且把科学认识的对象也限于感觉世界一一马赫所谓 的感觉仿佛是“经验原子”。因此,马赫的经验论可以称之为感觉论的 经验论或感觉经验论,它带有实证论、现象论、操作论、工具论、描述 论、呈现论(presentationism或presentationalism)和实用主义的色彩。 但是,务必认清的是,马赫的经验论虽然激进和彻底,但并不是狭隘的 或极端的经验论。其理由在于:马赫的主导哲学包含反经验论即理性 论的成分:溶进了非经验论的约定论的因素;对经验论的方法论即归 纳主义持强烈的保留意见;多次为科学的抽象本性辨护,强调普遍概 念和数学概括在科学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推崇、赞美思想和观 念:在论述有关具体问题和关系时,注意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 力,而没有囿于经验论的一极:马赫本人也反对把他的哲学划入极端 的或狭隘的经验论。马赫在当时采取激进的或彻底的经验论并不是 无缘无故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合理的:这既是他抵海新康德主 义的先验论和黑格尔的思辨的自然哲学的需要,也是他反对力学神话 (力学先验论和力学自然观)的要求。此外,马赫哲学也不是所谓的 “主观唯心论”、“唯我论”和“折衷主义”⑧。 思维经济原理是马赫哲学的重要原则,其涵盖之广泛,内容之丰 富,意蕴之深远、真谛之微妙,也许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⑨ ⑧李醒民:“恩斯特·马赫:启蒙哲学家和自由思想家”,《大自然探索),一九九○年第 二期。另外可参见①中的(马赫》一书第207-223页。 ⑨唐·陈子吊:(登脚州台歌) 5
的,难怪费耶阿本德认为它是“知识进步史上的一个理论的富有成果 的开端"。根据布莱克默的研究和分类,马赫的该原理大体包含以 下诸多涵义:思维的经济,精力的经济,功和时间的经济,方法论的经 济,作为数学简单性的经济,作为缩路的经济,作为抽象的经济,作为 不完备的经济的逻辑,本体论的经济,自然界中没有经济,语言的经 济。①思维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在于:它是科学的目的,方法论的原 则,评价科学理论的理智标准,反形而上学的武器,关于知识(认识)的 生物经济学。把思维经济原理视为主观的、先验的、浅薄的,以为它要 求人们停止思维和随心所欲地设想,都是无知的误解或有意的曲 解。 在科学方法论和探究心理学方面,马赫提出了实在原理、连续性 原理、充足分化原理、恒久性原理、概念嬗变原理等方法论原则,讨论 了类比(类似)、假设、思想实验、直觉、幻想、审美等科学发现方法,还 就探索动机、感觉、记忆、联想、观念、概念、抽象、意识、意志和意图、思 想、语言、问题、洞察、判断预设等科学探索的心理元素或智力元素探 幽入微,留下了一个个的智慧小岛。 马赫是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名副其实的和当之无愧的先驱。 在马赫看来,世界或自然(界)是一个自然的、统一的整体;思想适应事 实和思想彼此适应是生物反应现象;科学是一种生物的、有机的现象: 人生来不是一块“白板”,而具有天生的倾向和“观念”,它们是生物进 ①转引自R.哈勒尔:"诗人的想像和经济:科学理论家马赫”,昌忠译,《科学与哲 学),一九八四年第五辑。 J.T.Blackmore,Ernst Mach His Work,Life,and Influe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pp.173-174. 李腿民:(略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自然辩证法研究),·九八九年第二期。也 可参见①中的(马赫)-书第111一137页。 6
化的立物:所有知识和理论都是可错的、暂定的、不完备的、其形成具 有稱然性。马赫的科学哲学和科学观其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马 赫的颇其特色的和独创的进化认识论即是自然主义思想在认识论和 科学中的具体运用种还现,实际上乜是进化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也 可以说是马赫对待世界(包括人、人所形成的社会和人为的最系统的 知识体系一科学)的一种平实的态度和探究的进路。 马赫不是眼光狭小的专家和关在书斋里的学者,而是一位具有人 文主义精神的科学家和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思想家,是·一位身体力 行、勇于进行社会探索和实践的伟大战士。他坚信科学技术对文明的 促进作用,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充满信心,他关心人类的前 途和命运,他热爱真理主持正义,他拥护和平反对战争。一言以蔽之, 他对真善美满腔热忱,对假恶丑疾首蹙额。马赫的人道主义的最高宗 旨在于,他把全人类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倡导社会公正、平等,呼吁 社会成员互助、博爱,并在坚持个人自由的原则下反对利己主义。马 赫甚至把人道主义精神扩展到整个有机界和无机界,发出了当代生态 伦理学的先声。马赫终生坚持不懈地反对强权和暴力,拥护公理与和 平,是一位虔诚的和平主义者。他始终对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反犹主 义,阶级偏见持否定和反对态度,没有像德奥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染 上时代病一一民族狂热病。马赫的科学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于,相 信科学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相信科学具有神奇的威力,能推动社 会文明的进步,给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带来幸福,而自身却不要求回报。 但是,他并没有陶醉于科学的胜利进军和慷慨赐福中,他在当时就清 我这里所谓的“科学主义”(scientism)是采用的该词的第一义,即对自然科学家来说 是典型的方法和态度,或认为是自然科学家具有的方法和态度;其第二义是过分信 赖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所有研究领域的功效,这与“科学(方法)万能论”相返。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