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性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具有典型的虫媒病 毒特性。病毒呈球形,20面体对称,核酸为十 SSRNA,衣壳外有脂蛋白包膜。已知其结构蛋白 有三种,即M、C和E。M位于病毒包膜的内面,C 在衣壳中,E是壤嵌在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具 有血疑活性,能疑集雏鸡、鸽和鹅的红细胞,其 相应抗体能抑制血疑并有中和病毒的作用
一 、生物学性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具有典型的虫媒病 毒特性。病毒呈球形,20面体对称,核酸为+ ssRNA,衣壳外有脂蛋白包膜。已知其结构蛋白 有三种,即M、C和E。M位于病毒包膜的内面,C 在衣壳中,E是镶嵌在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具 有血凝活性,能凝集雏鸡、鸽和鹅的红细胞,其 相应抗体能抑制血凝并有中和病毒的作用
病毒在动物、鸡胚及组织细胞内均能增殖。 最敏感动物是小鼠、乳鼠。鼠龄越小,易感性 越高。幼鼠脑内接种病毒后,经3-5d潜伏期, 出现耸毛、蜷伏、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肢体 痉挛等症状,不久转入麻痹期而死亡。受感染 的鼠脑组织含有大量病毒。在地鼠及猪肾原代 细胞中增殖3引起明显的CPE
病毒在动物、鸡胚及组织细胞内均能增殖。 最敏感动物是小鼠、乳鼠。鼠龄越小,易感性 越高。幼鼠脑内接种病毒后,经3-5d潜伏期, 出现耸毛、蜷伏、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肢体 痉挛等症状,不久转入麻痹期而死亡。受感染 的鼠脑组织含有大量病毒。在地鼠及猪肾原代 细胞中增殖引起明显的CPE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抵抗力弱,对热敏感, 56℃30min可灭活。对乙谜、丙酮也较敏感, 低温中能较长时间保存。该病毒抗原性稳定, 抗原性单一,因此疫苗预防效果较好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抵抗力弱,对热敏感, 56℃30min可灭活。对乙醚、丙酮也较敏感, 低温中能较长时间保存。该病毒抗原性稳定, 抗原性单一,因此疫苗预防效果较好
二传播途径 (一)传播媒介在我国主要是3带喙库蚊、 致乏库蚊和白伊蚊。在广东、福建等地蠛蠓也可 能是传播媒介之一。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南方 的流行高峰是6-7月,华北为7-8月,东北为8-9 月,均与各地蚊虫密度高蜂相一致
二 传播途径 (一)传播媒介 在我国主要是3带喙库蚊、 致乏库蚊和白伊蚊。在广东、福建等地蠛蠓也可 能是传播媒介之一。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南方 的流行高峰是6-7月,华北为7-8月,东北为8-9 月,均与各地蚊虫密度高峰相一致
(二)传染源与储存宿主 流行环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自然界 中主要存在于蚊及家畜体内。蚊是传播媒介 ,蚊可携带病毒越冬及经卵传代,因此蚊又 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病毒在蚊肠与 唾液腺内增殖至一定数量后,蚊(带毒期14d) 叮咬猪(幼猪多见)、牛、羊、马等家畜使之 感染。家畜感染一般仅有短暂的(4d左右)病 毒血症,不出现明显症状。在猪体内增殖的 病毒再经3节吻库蚊传给人
(二)传染源与储存宿主 流行环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自然界 中主要存在于蚊及家畜体内。蚊是传播媒介 ,蚊可携带病毒越冬及经卵传代,因此蚊又 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病毒在蚊肠与 唾液腺内增殖至一定数量后,蚊(带毒期14d) 叮咬猪(幼猪多见)、牛、羊、马等家畜使之 感染。家畜感染一般仅有短暂的(4d左右)病 毒血症,不出现明显症状。在猪体内增殖的 病毒再经3节吻库蚊传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