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是与节肢动物有密切关系的严格 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一个被发现的立克次体病是斑疹伤寒。 为了纪念因研究斑疹伤寒被感染而牺牲的年仅 39岁的立克次医师,将这类微生物统称为立克 次体
第18章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是与节肢动物有密切关系的严格 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一个被发现的立克次体病是斑疹伤寒。 为了纪念因研究斑疹伤寒被感染而牺牲的年仅 39岁的立克次医师,将这类微生物统称为立克 次体
立克次体具有下列共同征 ①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见到,大小介于 病毒和细菌之间; ②都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引起人类发 热出疹性疾病; ③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增 殖于宿主细胞浆内增殖; ④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 ⑤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⑥对抗生素敏感
立克次体具有下列共同征 ① 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见到,大小介于 病毒和细菌之间; ② 都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引起人类发 热出疹性疾病; ③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增 殖 于宿主细胞浆内增殖; ④ 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 ⑤ 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⑥ 对抗生素敏感
立克次体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呈世界 性或地方性流行。人类多因节支动物吸血时而 受到感染。历史上历次大规模战争都有斑疹伤 寒大流行,死亡数以百万计。我国发现的立克 次体病主要有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
立克次体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呈世界 性或地方性流行。人类多因节支动物吸血时而 受到感染。 历史上历次大规模战争都有斑疹伤 寒大流行,死亡数以百万计。 我国发现的立克 次体病主要有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立克次体大小为0.3一 0.6×0.8-2.0um,呈多形性,在不同的发育阶 段和不同的宿主内可出现球形、哑铃形、长杆状 或丝状等不同形态。常用Giemsa.或马氏染色法染 色,前者可将立克次体染成紫色或蓝色,后者将 立克次体染成红色。普氏立克次体常散在于细胞 浆中、恙虫病立克次体多在核旁成堆排列;而斑 点热立克次体则在胞浆或核内均可见到
一.生物学性状 ( 一) 形态 与染色 立克 次体 大小 为 0 . 3 - 0.6×0.8-2.0μm,呈多形性,在不同的发育阶 段和不同的宿主内可出现球形、哑铃形、长杆状 或丝状等不同形态。常用Giemsa或马氏染色法染 色,前者可将立克次体染成紫色或蓝色,后者将 立克次体染成红色。普氏立克次体常散在于细胞 浆中、恙虫病立克次体多在核旁成堆排列;而斑 点热立克次体则在胞浆或核内均可见到
(三)培养 立克次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 只在活细胞内增殖。繁殖一代需要6-10h常用的 培养方法有: 鸣胚卵黄囊内接种 组织细胞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L929细 胞、Vero单层细胞 动物接种:常采用豚鼠、小鼠腹腔接种 是最常用的方法
(二) 培养 立克次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 只在活细胞内增殖。繁殖一代需要6-10h常用的 培养方法有: 鸡胚卵黄囊内接种 组织细胞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L929细 胞、Vero单层细胞 动物接种 :常采用豚鼠、小鼠腹腔接种 是最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