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结果仅以身免。可是腰部以下的半身,从此永久成了疯瘫。 一九二零年,克利福和康士丹斯回到他的世代老家勒格贝去。他的父亲己死了:克利福 承袭了爵位,他是克利福男爵,康士丹斯便是查太莱男爵夫人了。他们来到这有点零丁的查 太莱老家里,开始共同的生活,收入是不太充裕的。克利福除了一个不在一起住的姊妹外, 并没有其他的近亲,他的长兄在大战中阵亡了。克利福明知自己半身残疾,生育的希望是绝 灭了,因此回到烟雾沉沉的米德兰家里来,尽人事地使查泰莱家的烟火维持下去。 他实在并不颓丧。他可以坐在一轮椅里,来去优游。他还有一个装了发动机的自动椅, 这一来,他可以自己驾驶着,慢慢地绕过花园而到那美丽的凄清的大林园里去:他对于这个 大林园,虽然表示得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他是非常得意的。 他曾饱经苦难,致他受苦的能力都有点穷乏了。可是他却依然这样奇特、活泼、愉快, 红润的健康的脸容,挑拨人的闪光的灰蓝眼晴,他简直可说是个乐天安命的人。他有宽大强 壮的肩膊,两只有力的手。他穿的是华贵的衣服,结的是帮德街买来的讲究的领带。可是他 的脸上却仍然表示着一个残废者的呆视的状态和有点空虚的样子。 他因为曾离死只间一发,所以这剩下的生命,于他是十分可贵的。他的不安地闪着光的 眼晴,流露着死里生还的非常得意的神情,但是他受的伤是太重了,他里面的什么东西己经 死灭了,某种感情己经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个无知觉的空洞。 康士丹斯是个健康的村姑样儿的女子,软软的褐色的头发,强壮的身体,迟缓的举止, 但是富有非常的精力。她有两只好奇的大眼睛。温软的声音,好象是个初出乡庐的人,其实 不然。她的父亲麦尔·勒德爵士,是个曾经享有鼎鼎大名的皇家艺术学会的会员。母亲是个 有教养的费边社社员。在艺术家与社会主义者的渲染中,康士丹斯和她的姐妹希尔达,受了 一种可以称为美育地非传统的教养。她们到过巴黎、罗马、佛罗伦斯呼吸艺术的空气,她们 也到过海牙、柏林去参加社会主义者的大会,在这些大会里,演说的人用着所有的文明语言, 毫无羞愧。 这样,这姐妹俩从小就尽情地生活在美术和政治的氛围中,她们已习惯了。她们一方面 是世界的,一方面又是乡土的。她们这种世界而又乡土的美术主义,是和纯洁的社会理想相 吻合的。 她们十五岁的时候,到德国德累斯顿学习音乐。她们在那里过的是快活的日子。她们无 拘无束地生活在学生中间,她们和男子们争论着哲学、社会学和艺术上的种种问题。她们的 学识并不下于男子:因为是女子,所以更胜于他们了。强壮的青年男子们,带着六弦琴和她 们到林中漫游。她们歌唱着,歌喉动人的青年们,在旷野间,在清晨的林中奔窜,自由地为 所欲为,尤其是自由地谈所欲谈。最要紧的还是谈话,热情的谈话,爱情不过是件小小的陪 衬品。 希尔达和康士丹斯姐妹俩,都曾在十八岁的时候初试爱情。那些热情地和她们交谈,欢 快地和她们歌唱,自由自在地和她们在林中野宿的男子们,不用说都欲望勃勃地想更进一步。 她们起初是踌躇着:但是爱情这问题己经有过许多的讨论,而且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了, 况且男子们又是这样低声下气地央求。为什么一个少女不能以身相就,象一个王后似的赐予 恩惠呢? 于是她们都赐身与平素最微妙、最亲密在一起讨论的男子了。辩论是重要的事情,恋爱 和性交不过是一种原始的本能:一种反应,事后,她们对于对手的爱情冷淡了,而且有点憎 很他们的倾向,仿佛他们侵犯了她们的秘密和自由似的。因为一个少女的尊严,和她的生存 意义,全在获得绝对的、完全的、纯粹的、高尚的自由。要不是摆脱了从前的污秽的两性关 系和可耻的主奴状态,一个少女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无论人怎样感情用事,性爱总是各种最古老、最污秽的结合和从属状态之一。歌颂性爱 的诗人们大都是男子。女子们一向就知道有更好更高尚的东西。现在她们知之更准确了。一
了,结果仅以身免。可是腰部以下的半身,从此永久成了疯瘫。 一九二零年,克利福和康士丹斯回到他的世代老家勒格贝去。他的父亲已死了;克利福 承袭了爵位,他是克利福男爵,康士丹斯便是查太莱男爵夫人了。他们来到这有点零丁的查 太莱老家里,开始共同的生活,收入是不太充裕的。克利福除了一个不在一起住的姊妹外, 并没有其他的近亲,他的长兄在大战中阵亡了。克利福明知自己半身残疾,生育的希望是绝 灭了,因此回到烟雾沉沉的米德兰家里来,尽人事地使查泰莱家的烟火维持下去。 他实在并不颓丧。他可以坐在一轮椅里,来去优游。他还有一个装了发动机的自动椅, 这一来,他可以自己驾驶着,慢慢地绕过花园而到那美丽的凄清的大林园里去;他对于这个 大林园,虽然表示得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他是非常得意的。 他曾饱经苦难,致他受苦的能力都有点穷乏了。可是他却依然这样奇特、活泼、愉快, 红润的健康的脸容,挑拨人的闪光的灰蓝眼睛,他简直可说是个乐天安命的人。他有宽大强 壮的肩膊,两只有力的手。他穿的是华贵的衣服,结的是帮德街买来的讲究的领带。可是他 的脸上却仍然表示着一个残废者的呆视的状态和有点空虚的样子。 他因为曾离死只间一发,所以这剩下的生命,于他是十分可贵的。他的不安地闪着光的 眼睛,流露着死里生还的非常得意的神情,但是他受的伤是太重了,他里面的什么东西已经 死灭了,某种感情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个无知觉的空洞。 康士丹斯是个健康的村姑样儿的女子,软软的褐色的头发,强壮的身体,迟缓的举止, 但是富有非常的精力。她有两只好奇的大眼睛。温软的声音,好象是个初出乡庐的人,其实 不然。她的父亲麦尔·勒德爵士,是个曾经享有鼎鼎大名的皇家艺术学会的会员。母亲是个 有教养的费边社社员。在艺术家与社会主义者的渲染中,康士丹斯和她的姐妹希尔达,受了 一种可以称为美育地非传统的教养。她们到过巴黎、罗马、佛罗伦斯呼吸艺术的空气,她们 也到过海牙、柏林去参加社会主义者的大会,在这些大会里,演说的人用着所有的文明语言, 毫无羞愧。 这样,这姐妹俩从小就尽情地生活在美术和政治的氛围中,她们已习惯了。她们一方面 是世界的,一方面又是乡土的。她们这种世界而又乡土的美术主义,是和纯洁的社会理想相 吻合的。 她们十五岁的时候,到德国德累斯顿学习音乐。她们在那里过的是快活的日子。她们无 拘无束地生活在学生中间,她们和男子们争论着哲学、社会学和艺术上的种种问题。她们的 学识并不下于男子;因为是女子,所以更胜于他们了。强壮的青年男子们,带着六弦琴和她 们到林中漫游。她们歌唱着,歌喉动人的青年们,在旷野间,在清晨的林中奔窜,自由地为 所欲为,尤其是自由地谈所欲谈。最要紧的还是谈话,热情的谈话,爱情不过是件小小的陪 衬品。 希尔达和康士丹斯姐妹俩,都曾在十八岁的时候初试爱情。那些热情地和她们交谈,欢 快地和她们歌唱,自由自在地和她们在林中野宿的男子们,不用说都欲望勃勃地想更进一步。 她们起初是踌躇着;但是爱情这问题已经有过许多的讨论,而且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了, 况且男子们又是这样低声下气地央求。为什么一个少女不能以身相就,象一个王后似的赐予 恩惠呢? 于是她们都赐身与平素最微妙、最亲密在一起讨论的男子了。辩论是重要的事情,恋爱 和性交不过是一种原始的本能;一种反应,事后,她们对于对手的爱情冷淡了,而且有点憎 很他们的倾向,仿佛他们侵犯了她们的秘密和自由似的。因为一个少女的尊严,和她的生存 意义,全在获得绝对的、完全的、纯粹的、高尚的自由。要不是摆脱了从前的污秽的两性关 系和可耻的主奴状态,一个少女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无论人怎样感情用事,性爱总是各种最古老、最污秽的结合和从属状态之一。歌颂性爱 的诗人们大都是男子。女子们一向就知道有更好更高尚的东西。现在她们知之更准确了。一
个人的美丽纯洁的自由,是比任何性爱都可爱的。不过男子对于这点的看法太落后了,他们 象狗似的坚持性的满足。 可是女人不得不退让,男于是象孩子般的嘴馋的,他要什么女人便得会什么,否则他便 孩子似的讨厌起来,暴躁起来把好事弄糟。但是一个女人可以顺从男子,而不恨让她内在的、 自由的自我。那些高谈性爱的诗人和其他的人好象不大注意到这点。一个女人是可以有个男 子,而不真正委身让他支配的。反之,她可以利用这性爱去支配他。在性交的时候,她自己 忍持着,让男子尽先尽情地发泄完了,然而她便可以把性交延长,而把他当作工具去满足她 自己的性欲。 当大战爆发,她们急忙回家的时候,姐妹俩都有了爱情的经验了。她们所以恋爱,全是 因为对手是可以亲切地、热烈地谈心的男子。和真正聪明的青年男子,一点钟又一点钟地, 一天又一天地,热情地谈话,这种惊人的、深刻的、意想不到的美妙,是她们在经验以前所 不知道的,天国的诺言:“您将有可以谈心的男子。"还没有吐露,而这奇妙的诺言却在她们 明白其意义之前实现了。 在这些生动的、毫无隐讳的、亲密的谈心过后,性行为成为不可避免的了,那只好忍受。 那象是一章的结尾,它本身也是令人情热的:那是肉体深处的一种奇特的、美妙的震颤,最 后是一种自我决定的痉挛。宛如最后个奋激的字,和一段文字后一行表示题意中断的小点 子一样。 一九一三年暑假她们回家的时候,那时希尔达二十岁,康妮①十八岁,她们的父亲便看 出这婉妹俩已有了爱的经验了。 ①康妮,康士丹斯的呢称。 好象谁说的:"爱情己在那儿经历过了。"但是他自已是个过来人,所以他听其自然。至 于她们的母亲呢,那时她患着神经上的疯疾,离死不过几月了,她但愿她的女儿们能够"自 由",能够"成就"。但是她自己从没有成就过什么,她简直不能。上代知道那是什么缘故, 因为她是个不上进和意志坚强的人。她埋怨她的丈夫。其实只是因为她不能摆脱心灵上的某 种强有力的压制罢了。那和麦尔肯爵士是无关的,他不理她的埋怨和仇视,他们各行其事。 所以妹妹俩是"自由"的。她们回到德累斯顿,重度往日学习音乐,在大学听讲,与年青男子 们交际的生活。她们各自恋着她们的男子,她们的男子也热恋着她们。所有青年男子所能想, 所能说所能写的美妙的东西,他们都为这两个少妇而想、而说、而写。康妮的情人是爱音乐 的,希尔达的情人是技术家。至少在精神方面,他们全为这两个少妇生活着。另外的什么方 面,他们是被人厌恶的: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很明显:爱情-肉体的爱-己在他们身上经过了。肉体的爱,使男子身体发生奇异的、 微妙的、显然的变化。女子是更艳丽了,更微妙地圆满了,少女时代的粗糙处全消失了,脸 上露出渴望的或胜利的情态。男子是更沉静了,更深刻了,即肩膊和臀部也不象从前硬直了。 这姊妹俩在性的快感中,几乎在男性的奇异的权力下面屈服了。但是很快她们便自拨了, 把性的快感看作一种感觉,而保持了她们的自由。至于她们的情人呢,因为感激她们所赐与 的性的满足,便把灵魂交给她们。但是不久,他们又有点觉得得不偿失了。康妮的男子开始 有点负气的样子,希尔达的对手也渐渐态度轻蔑起来。但是男子们就是这样的:忘恩负义而 永不满足!你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憎恨你,因为你要他们。你不睬他们的时候,他们还是憎 恨你,因为没别的什么理由。或者毫无理由。他们是不知足的孩子,无论得到什么,无论女 子怎样,都不满意的。 大战爆发了。希尔达和康妮又匆匆回家她们在五月己经回家一次,那时是为了母亲的 丧事。她们的两个德国情人,在一九一四年圣诞节都死了,姊妹俩恋恋地痛哭了一场,但是 心里却把他们忘掉了,他们再也不存在了。 她们都住在新根洞她们父亲的-其实是她们母亲的家里。她们和那些拥护"自由",穿法
个人的美丽纯洁的自由,是比任何性爱都可爱的。不过男子对于这点的看法太落后了,他们 象狗似的坚持性的满足。 可是女人不得不退让,男于是象孩子般的嘴馋的,他要什么女人便得会什么,否则他便 孩子似的讨厌起来,暴躁起来把好事弄糟。但是一个女人可以顺从男子,而不恨让她内在的、 自由的自我。那些高谈性爱的诗人和其他的人好象不大注意到这点。一个女人是可以有个男 子,而不真正委身让他支配的。反之,她可以利用这性爱去支配他。在性交的时候,她自己 忍持着,让男子尽先尽情地发泄完了,然而她便可以把性交延长,而把他当作工具去满足她 自己的性欲。 当大战爆发,她们急忙回家的时候,姐妹俩都有了爱情的经验了。她们所以恋爱,全是 因为对手是可以亲切地、热烈地谈心的男子。和真正聪明的青年男子,一点钟又一点钟地, 一天又一天地,热情地谈话,这种惊人的、深刻的、意想不到的美妙,是她们在经验以前所 不知道的,天国的诺言:"您将有可以谈心的男子。"还没有吐露,而这奇妙的诺言却在她们 明白其意义之前实现了。 在这些生动的、毫无隐讳的、亲密的谈心过后,性行为成为不可避免的了,那只好忍受。 那象是一章的结尾,它本身也是令人情热的;那是肉体深处的一种奇特的、美妙的震颤,最 后是一种自我决定的痉挛。宛如最后-个奋激的字,和一段文字后一行表示题意中断的小点 子一样。 一九一三年暑假她们回家的时候,那时希尔达二十岁,康妮①十八岁,她们的父亲便看 出这婉妹俩已有了爱的经验了。 ①康妮,康士丹斯的呢称。 好象谁说的:"爱情已在那儿经历过了。"但是他自已是个过来人,所以他听其自然。至 于她们的母亲呢,那时她患着神经上的疯疾,离死不过几月了,她但愿她的女儿们能够"自 由",能够"成就"。但是她自己从没有成就过什么,她简直不能。上代知道那是什么缘故, 因为她是个不上进和意志坚强的人。她埋怨她的丈夫。其实只是因为她不能摆脱心灵上的某 种强有力的压制罢了。那和麦尔肯爵士是无关的,他不理她的埋怨和仇视,他们各行其事。 所以妹妹俩是"自由"的。她们回到德累斯顿,重度往日学习音乐,在大学听讲,与年青男子 们交际的生活。她们各自恋着她们的男子,她们的男子也热恋着她们。所有青年男子所能想, 所能说所能写的美妙的东西,他们都为这两个少妇而想、而说、而写。康妮的情人是爱音乐 的,希尔达的情人是技术家。至少在精神方面,他们全为这两个少妇生活着。另外的什么方 面,他们是被人厌恶的;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很明显;爱情--肉体的爱--已在他们身上经过了。肉体的爱,使男子身体发生奇异的、 微妙的、显然的变化。女子是更艳丽了,更微妙地圆满了,少女时代的粗糙处全消失了,脸 上露出渴望的或胜利的情态。男子是更沉静了,更深刻了,即肩膊和臀部也不象从前硬直了。 这姊妹俩在性的快感中,几乎在男性的奇异的权力下面屈服了。但是很快她们便自拨了, 把性的快感看作一种感觉,而保持了她们的自由。至于她们的情人呢,因为感激她们所赐与 的性的满足,便把灵魂交给她们。但是不久,他们又有点觉得得不偿失了。康妮的男子开始 有点负气的样子,希尔达的对手也渐渐态度轻蔑起来。但是男子们就是这样的;忘恩负义而 永不满足!你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憎恨你,因为你要他们。你不睬他们的时候,他们还是憎 恨你,因为没别的什么理由。或者毫无理由。他们是不知足的孩子,无论得到什么,无论女 子怎样,都不满意的。 大战爆发了。希尔达和康妮又匆匆回家--她们在五月已经回家一次,那时是为了母亲的 丧事。她们的两个德国情人,在一九一四年圣诞节都死了,姊妹俩恋恋地痛哭了一场,但是 心里却把他们忘掉了,他们再也不存在了。 她们都住在新根洞她们父亲的--其实是她们母亲的家里。她们和那些拥护"自由",穿法
兰绒裤和法兰绒开领衬衣的剑桥大学学生们往来。这些学生是一种上流的感情的无政府主义 者,说起话来,声音又低又浊,仪态力求讲究。希尔达突然和一个比她大十岁的人结了婚。 她是这剑桥学生团体的一个老前辈,家财富有,而且在政府里有个好差事,他也写点哲学上 的文章。她和他住在威士明斯泰的一所小屋里,来往的是政府人物,他们虽不是了不起的人, 却是或希望是-国中有权威的知识分子。他们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什么或者装做知道。 康妮得了个暂时轻易的工作,和那些嘲笑一切的,穿法兰绒裤的剑桥学生常在一块。她 的朋友是克利福·查太莱,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他原在德国被恩研究煤矿技术,那时他刚 从德国匆匆赶回来,他以前也在剑桥大学待过两年,现在,他是个堂堂的陆军中尉,穿上了 军服,更可以目空一切了。 在社会地位上看来,克利福·查太莱是比康妮高的,康妮是属于小康的知识阶级:但他 却是个贵族。虽不是大贵族,但总是贵族。他的父亲是个男爵,母亲是个子爵的女儿。 克利福虽比康妮出身高贵,更其上流,但却没有她磊落大方。在地主贵族的狭小的上流 社会里,他便觉得安适,但在其他的中产阶级、民众和外国人所组合的大社会里,他却觉得 怯懦不安了。说实话,他对于中下层阶级的大众和与自己不同阶级的外国人,是有点惧怕的。 他自己觉得麻木了似的毫无保障:其实他有着所有优先权的保障。这是可怪的,但这是我们 时代的一种稀有的现象。 这是为什么,一个雍容自在的少女康士丹斯·勒德使他颠倒了。她在那复杂浑沌的社会 上,比他自然得多了。 然而,他却是个叛徒,甚至反叛他自己的阶级。也许反叛这字用得过火了,太过火了。 他只是跟着普通一般青年的愤恨潮流,反对旧习惯,反对任何权势罢了。父辈的人都是可笑 的,他自己的顽固的父亲,尤其可笑。一切政府都是可笑的,投机主义的英国政府,特别可 笑,车队是可笑的,尤其是那些老而不死的将军们,至于那红脸的吉治纳将军②更是可笑之 至了。甚至战争也是可笑的,虽然战争要杀不少人。 ②吉治纳(itchener)一九一四一一六年英国陆军部长。 总之,一切都有点可笑,或十分可笑,一切有权威的东西,无论军队、政府或可笑到绝 点。自命有统治能力的统治阶级,也可笑。佐佛来男爵,克利福的父亲,尤其可笑。砍伐着 他园里的树木,调拨着他煤矿场里的矿工,和败草一般地送到战场上去,他自己便安然在后 方,高喊救国,可是他却入不敷出地为国花钱。 当克利福的姊妹爱玛·查太莱小姐从米德兰到伦敦去做看护工作的时候,她暗地里嘲笑 着佐佛来男爵和他的刚愎的爱国主义。至于他的长子哈白呢,却公然大笑,虽然砍给战壕里 用的树木是他自己的。但是克利福只是有点不安的微笑。一切都可笑,那是真的:但这可笑 若挨到自己身上来的时候?其他阶级的人们,如康妮,是郑重其事的:他们是有所信仰的。 他们对于军队,对于征兵的恐吓,对于儿童们的糖与糖果的缺乏,是颇郑重其事的。这 些事情,当然,都是当局的罪过。但是克利福却不关心,在他看来,当局本身就是可笑的, 而不是因为糖果或军队问题。 当局者自己也觉得可笑,却有点可笑地行动着,一时紊乱得一塌糊涂。直至前方战事严 重起来,路易·佐治出来救了国内的局面,这是超乎可笑的,于是目空一切的青年们不再嘲 笑了。 一九-六年,克利福的哥哥哈白阵亡了。因此克利福成了唯一的继承人。甚至这个也使 他害怕起来。他早就深知生在这查太莱世家的勒格贝,作佐佛来男爵儿子,是多么重要的, 他决不能逃避他的命运。可是他知道在这沸腾的外面世界的人看来,也是可笑的。现在他是 继承人,是勒格贝世代老家的负责人,这可不是骇人的事?这可不是显赫而同时也许是十分 荒唐的事?
兰绒裤和法兰绒开领衬衣的剑桥大学学生们往来。这些学生是一种上流的感情的无政府主义 者,说起话来,声音又低又浊,仪态力求讲究。希尔达突然和一个比她大十岁的人结了婚。 她是这剑桥学生团体的一个老前辈,家财富有,而且在政府里有个好差事,他也写点哲学上 的文章。她和他住在威士明斯泰的一所小屋里,来往的是政府人物,他们虽不是了不起的人, 却是--或希望是--国中有权威的知识分子。他们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什么或者装做知道。 康妮得了个暂时轻易的工作,和那些嘲笑一切的,穿法兰绒裤的剑桥学生常在一块。她 的朋友是克利福·查太莱,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他原在德国被恩研究煤矿技术,那时他刚 从德国匆匆赶回来,他以前也在剑桥大学待过两年,现在,他是个堂堂的陆军中尉,穿上了 军服,更可以目空一切了。 在社会地位上看来,克利福·查太莱是比康妮高的,康妮是属于小康的知识阶级;但他 却是个贵族。虽不是大贵族,但总是贵族。他的父亲是个男爵,母亲是个子爵的女儿。 克利福虽比康妮出身高贵,更其上流,但却没有她磊落大方。在地主贵族的狭小的上流 社会里,他便觉得安适,但在其他的中产阶级、民众和外国人所组合的大社会里,他却觉得 怯懦不安了。说实话,他对于中下层阶级的大众和与自己不同阶级的外国人,是有点惧怕的。 他自己觉得麻木了似的毫无保障;其实他有着所有优先权的保障。这是可怪的,但这是我们 时代的一种稀有的现象。 这是为什么,一个雍容自在的少女康士丹斯·勒德使他颠倒了。她在那复杂浑沌的社会 上,比他自然得多了。 然而,他却是个叛徒,甚至反叛他自己的阶级。也许反叛这字用得过火了,太过火了。 他只是跟着普通一般青年的愤恨潮流,反对旧习惯,反对任何权势罢了。父辈的人都是可笑 的,他自己的顽固的父亲,尤其可笑。一切政府都是可笑的,投机主义的英国政府,特别可 笑,车队是可笑的,尤其是那些老而不死的将军们,至于那红脸的吉治纳将军②更是可笑之 至了。甚至战争也是可笑的,虽然战争要杀不少人。 ②吉治纳(itchener)一九一四一一六年英国陆军部长。 总之,一切都有点可笑,或十分可笑,一切有权威的东西,无论军队、政府或可笑到绝 点。自命有统治能力的统治阶级,也可笑。佐佛来男爵,克利福的父亲,尤其可笑。砍伐着 他园里的树木,调拨着他煤矿场里的矿工,和败草一般地送到战场上去,他自己便安然在后 方,高喊救国,可是他却入不敷出地为国花钱。 当克利福的姊妹爱玛·查太莱小姐从米德兰到伦敦去做看护工作的时候,她暗地里嘲笑 着佐佛来男爵和他的刚愎的爱国主义。至于他的长子哈白呢,却公然大笑,虽然砍给战壕里 用的树木是他自己的。但是克利福只是有点不安的微笑。一切都可笑,那是真的;但这可笑 若挨到自己身上来的时候?其他阶级的人们,如康妮,是郑重其事的;他们是有所信仰的。 他们对于军队,对于征兵的恐吓,对于儿童们的糖与糖果的缺乏,是颇郑重其事的。这 些事情,当然,都是当局的罪过。但是克利福却不关心,在他看来,当局本身就是可笑的, 而不是因为糖果或军队问题。 当局者自己也觉得可笑,却有点可笑地行动着,一时紊乱得一塌糊涂。直至前方战事严 重起来,路易·佐治出来救了国内的局面,这是超乎可笑的,于是目空一切的青年们不再嘲 笑了。 一九-六年,克利福的哥哥哈白阵亡了。因此克利福成了唯一的继承人。甚至这个也使 他害怕起来。他早就深知生在这查太莱世家的勒格贝,作佐佛来男爵儿子,是多么重要的, 他决不能逃避他的命运。可是他知道在这沸腾的外面世界的人看来,也是可笑的。现在他是 继承人,是勒格贝世代老家的负责人,这可不是骇人的事?这可不是显赫而同时也许是十分 荒唐的事?
佐佛来男爵却不以为有什么荒唐的地方。他脸色苍白地、紧张地固执着要救他的祖国和 他的地位,不管在位的是路易·佐治或任何人。他拥护英国和路易·佐治,正如他的祖先们 拥护英国和圣佐治一样:他永不明白那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所以佐佛来男爵吹伐他的树木, 拥护英国和路易·佐治。 他要克利福结婚,好生个嗣子,克利福觉得他的父亲是个不可救药者,顽固。但是他自 己,除了会嘲笑一切,和极端嘲笑他自己的处境外,还有什么比他父亲更新颖的呢?因为不 管他心愿与否,他是十分郑重其事地接受这爵衔和勒格贝家产了。 大战起初时的狂热消失了。死灭了。因为死的人太多了,恐怖太大了。男子需要扶持和 安慰,需要一个铁锚把他碇泊在安全地下,需要一个妻子。 从前,查太莱兄弟姊妹三人,虽然认识的人多,却怪孤独地住在勒格贝家里,他们三人 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为他们三人觉得孤独,虽然有爵位和土地(也许正因为这个),他们却 觉得地位不坚,毫无保障。他们和生长地的米德兰工业区完全隔绝:他们甚至和同阶级的人 也隔绝了,因为佐佛来男爵的性情是古怪的,"固执的,不喜与人交往的。他们嘲笑他们的 父亲,但是他们却不愿人嘲笑他。 他们说过要永久的住在一块,但是现在哈白己死了。而佐佛来男爵又要克利福成婚。父 亲这欲望并不正式表示,他是很少说话的人,但是他的无言的、静默地坚持,是使克利福难 以反抗的。 但是,爱玛却反对这事!她比克利福大十岁,她觉得克利福如果结婚,那便是离叛他们 往日的约言。 然而,克利福终于娶了康妮,和她过了一个月的蜜月生活。那正在可怕的一九一七那一 年:夫妇俩亲切得恰如正在沉没的船上的两个难人。结婚的时候,他还是个童男,所以性的 方面,于他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他们只知相亲相爱,康妮觉得这种超乎性欲的男子不求"满 足"的相亲相爱,是可喜的。而克利福也不象别的男子般的追求"满足”。不,亲情是比性交 更深刻,更直接的。性交不过是偶然的、附带的事,不过是一种笨拙地坚持着的官能作用, 并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可是康妮却希翼着生些孩子,好使自己的地位强国起来,去反抗爱 玛。 然而,一九一八年开始的时候,克利福伤得一身破碎。被运了回来,孩子没有生成。佐 佛来男爵也忧愤中死去了。 第二章 一九二零年的秋天,康妮和克利福回勒格贝老家来,爱玛因为仍然憎恶她弟弟的失信, 己到伦敦租了间小房子住下。 勒格贝是个褐色石筑的长而低的老屋。建筑于十八世纪中期,后来时加添补,直至成了 一座无甚出色的大房屋,它坐落在一高丘上,在一个够优美的满是橡树的老林园中。可惜得 很,从这儿看见附近煤矿场的烟雾成云的烟囱,和远处湿雾朦胧中的小山上的达娃斯哈村落, 这村落差不多挨着园门开始,极其丑恶地蔓延一里之长,一行行的寒酸肌脏的砖墙小屋,黑 石板的屋顶,尖锐的屋角,带着无限悲伤的气概。 康妮是住惯了根新洞,看惯了苏格兰的小山,和苏色克斯的海岸沙丘的人,那便是她心 目中的英格兰,她用年轻的忍耐精神,把这无灵魂的、丑恶的煤铁区的米德兰浏览了一遍, 便撒开不顾了,那是令人难信的可怕的环境,是不必加以思索的。以勒格贝那些阴森的房屋 里,她听得见矿坑里筛子机的轹轹声,起重机的喷气声。载重车换轨时的响声,和火车头粗 哑的汽笛声。达娃斯哈的煤堤在燃烧着,已经燃烧好几年了,要熄灭它非一宗大款不可,所 以只好任它烧着。风从那边吹来的时候这是常事一屋里便充满了腐土经焚烧后的硫磺臭味。 甚至无风的时候,空气里也带着一种地窖下的什么恶味。甚至在毛黄花上,也铺着一层煤灰
佐佛来男爵却不以为有什么荒唐的地方。他脸色苍白地、紧张地固执着要救他的祖国和 他的地位,不管在位的是路易·佐治或任何人。他拥护英国和路易·佐治,正如他的祖先们 拥护英国和圣佐治一样;他永不明白那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所以佐佛来男爵吹伐他的树木, 拥护英国和路易·佐治。 他要克利福结婚,好生个嗣子,克利福觉得他的父亲是个不可救药者,顽固。但是他自 己,除了会嘲笑一切,和极端嘲笑他自己的处境外,还有什么比他父亲更新颖的呢?因为不 管他心愿与否,他是十分郑重其事地接受这爵衔和勒格贝家产了。 大战起初时的狂热消失了。死灭了。因为死的人太多了,恐怖太大了。男子需要扶持和 安慰,需要一个铁锚把他碇泊在安全地下,需要一个妻子。 从前,查太莱兄弟姊妹三人,虽然认识的人多,却怪孤独地住在勒格贝家里,他们三人 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为他们三人觉得孤独,虽然有爵位和土地(也许正因为这个),他们却 觉得地位不坚,毫无保障。他们和生长地的米德兰工业区完全隔绝;他们甚至和同阶级的人 也隔绝了,因为佐佛来男爵的性情是古怪的,"固执的,不喜与人交往的。他们嘲笑他们的 父亲,但是他们却不愿人嘲笑他。 他们说过要永久的住在一块,但是现在哈白已死了。而佐佛来男爵又要克利福成婚。父 亲这欲望并不正式表示,他是很少说话的人,但是他的无言的、静默地坚持,是使克利福难 以反抗的。 但是,爱玛却反对这事!她比克利福大十岁,她觉得克利福如果结婚,那便是离叛他们 往日的约言。 然而,克利福终于娶了康妮,和她过了一个月的蜜月生活。那正在可怕的一九一七那一 年;夫妇俩亲切得恰如正在沉没的船上的两个难人。结婚的时候,他还是个童男,所以性的 方面,于他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他们只知相亲相爱,康妮觉得这种超乎性欲的男子不求"满 足"的相亲相爱,是可喜的。而克利福也不象别的男子般的追求"满足"。不,亲情是比性交 更深刻,更直接的。性交不过是偶然的、附带的事,不过是一种笨拙地坚持着的官能作用, 并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可是康妮却希翼着生些孩子,好使自己的地位强国起来,去反抗爱 玛。 然而,一九一八年开始的时候,克利福伤得一身破碎。被运了回来,孩子没有生成。佐 佛来男爵也忧愤中死去了。 第二章 一九二零年的秋天,康妮和克利福回勒格贝老家来,爱玛因为仍然憎恶她弟弟的失信, 已到伦敦租了间小房子住下。 勒格贝是个褐色石筑的长而低的老屋。建筑于十八世纪中期,后来时加添补,直至成了 一座无甚出色的大房屋,它坐落在一高丘上,在一个够优美的满是橡树的老林园中。可惜得 很,从这儿看见附近煤矿场的烟雾成云的烟囱,和远处湿雾朦胧中的小山上的达娃斯哈村落, 这村落差不多挨着园门开始,极其丑恶地蔓延一里之长,一行行的寒酸肌脏的砖墙小屋,黑 石板的屋顶,尖锐的屋角,带着无限悲伤的气概。 康妮是住惯了根新洞,看惯了苏格兰的小山,和苏色克斯的海岸沙丘的人,那便是她心 目中的英格兰,她用年轻的忍耐精神,把这无灵魂的、丑恶的煤铁区的米德兰浏览了一遍, 便撇开不顾了,那是令人难信的可怕的环境,是不必加以思索的。以勒格贝那些阴森的房屋 里,她听得见矿坑里筛子机的轹轹声,起重机的喷气声。载重车换轨时的响声,和火车头粗 哑的汽笛声。达娃斯哈的煤堤在燃烧着,已经燃烧好几年了,要熄灭它非一宗大款不可,所 以只好任它烧着。风从那边吹来的时候--这是常事--屋里便充满了腐土经焚烧后的硫磺臭味。 甚至无风的时候,空气里也带着一种地窖下的什么恶味。甚至在毛黄花上,也铺着一层煤灰
好象是恶天降下的黑甘露。 然而,世事就是这样,一切都是命定的!这是有点可怕的,但是为什么要反抗呢?反抗 是无用的,事情还是一样继续下去。这便是生活,和其它一切一样!在晚上,那低低的黝黑 的云天,浮动着一些斑斑的红点,肿涨着,收缩着,好象令人痛苦的火伤:那是煤地的一些 高炉。起初,这种景色使康妮深深恐怖,她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窖里。以后,她渐渐习惯了。 早晨的时候,天又下起雨来。 克利福自称勒格贝比伦敦可爱。这地方有一种特有的坚强的意志,居民有一种强大的欲 望,康妮奇怪着,他们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尝试的东西。无论如何,见解和思想他们是没有 的。这些居民和这地方一样,形容枯搞,丑陋,阴森而不和睦。不过在他们的含糊不清的土 话里和他们在沥青路上曳着钉底鞍。一群一群的散工回家时候的嘈杂声里,却有些什么可怕 而有点神秘的东西。 当这年轻的贵族归家时,谁也没有来欢迎他。没有宴会,没有代表,甚至一朵花也没有。 只是当他的汽车在阴森的林中的潮湿空气里开过,经过那有些灰色绵羊在那里吃着草的园圃 斜坡,来到那高丘上黑褐色的屋门前时,一个女管家和她的丈夫在那里等着,预备支吾几句 欢迎的话。 勒格贝和达娃斯哈村落是毫无来往的。村里人见了他们,也不脱帽,也不鞠躬。矿工们 见了只是眼睁地望着。商人见了康妮举举帽子,和对一个任何熟人一样,对克利福相通的深 渊,双方都抱着一种沉静的仇恨。起初,康妮对于村人这种淫雨似的下个不尽的仇恨,很觉 痛苦。后来她忍耐下来了,反而觉得那是一服强身剂,是予人以一种生趣的什么东西,这并 不是因为她和克利福不孚众望,仅仅是因为他们和矿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罢了。在特兰以 南的地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极端隔绝也许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中部和北部的工业区,他们 间的隔绝是言语所难形容的。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奇怪的相克的人类感情! 虽然,在无形中,村人对于克利福和康妮还有点同情,但是在骨子里,双方都抱着“别 管我们罢"的态度。 这儿的牧师,是个勤于职务的约模六十岁的和蔼的人。村人的"别管我们罢“"的无言态度 把他克服了,差不多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物,矿工的妻子们几乎都是监理会教徒,面矿工们却 是无所信仰的,但是即使这牧师所穿的那套制服,也就够使村人把他看成一个异常的人了。 是的,他是个异常的人,他是亚士比先生,一种传道和祈祷的机械。 "管你是什么查太莱男爵夫人,我们并不服你!"村人的这种固执的本能的态度,起初是 很使康妮十分不安而沮丧的。当她对矿工的妻子们表示好感的时候,她们那种奇怪的、猜疑 的、虚伪的亲热,使她觉得真难忍受。她常常听见这些女人们用着半阿谀的鼻音说:"啊! 别小看我,查太莱男爵夫人和我说话来着呢!可是她却不必以为因此我便不如此!"这种奇 异的冒犯的态度,也使康妮觉得怪难忍受。这是不能避免的。这些都是不可救药的离叛国教 的人。 克利福并不留心他们,康妮也不学样。她经过村里时,目不旁视,村人呆望着她,好象 她是会走的蜡人一样。当克利福有事和他们交谈的时候,他的态度是很高傲的,很轻蔑的, 这不是讲亲爱的时候了,事实上,他对于任何不是同一阶级的人,总是很傲慢而轻蔑的。坚 守着他的地位,一点也不想与人修好。他们不喜欢他。也不讨厌他,他只是世事的一部分, 象煤矿场和勒格贝屋予一样。 但是自从半躯残废以来,克利福实在是很胆怯的。他除了自己的仆人外,谁也不愿见。 因为他得坐在轮椅或小车里,可是他的高价的裁缝师,依旧把他穿得怪讲究的。他和往日一 样,系着帮德街买来的讲究的领带。他的上半截和从前一样的时髦动人。他一向就没有近代 青年们的那种女性模样:他的红润的脸色,阔大的肩膊,反而有牧人的粗壮神气。但是他的 宁静而犹豫的声音,和他的勇敢却又惧怕,果断却又疑惑的眼睛,却显示着他的天真性。他
好象是恶天降下的黑甘露。 然而,世事就是这样,一切都是命定的!这是有点可怕的,但是为什么要反抗呢?反抗 是无用的,事情还是一样继续下去。这便是生活,和其它一切一样!在晚上,那低低的黝黑 的云天,浮动着一些斑斑的红点,肿涨着,收缩着,好象令人痛苦的火伤;那是煤地的一些 高炉。起初,这种景色使康妮深深恐怖,她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窖里。以后,她渐渐习惯了。 早晨的时候,天又下起雨来。 克利福自称勒格贝比伦敦可爱。这地方有一种特有的坚强的意志,居民有一种强大的欲 望,康妮奇怪着,他们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尝试的东西。无论如何,见解和思想他们是没有 的。这些居民和这地方一样,形容枯搞,丑陋,阴森而不和睦。不过在他们的含糊不清的土 话里和他们在沥青路上曳着钉底鞍。一群一群的散工回家时候的嘈杂声里,却有些什么可怕 而有点神秘的东西。 当这年轻的贵族归家时,谁也没有来欢迎他。没有宴会,没有代表,甚至一朵花也没有。 只是当他的汽车在阴森的林中的潮湿空气里开过,经过那有些灰色绵羊在那里吃着草的园圃 斜坡,来到那高丘上黑褐色的屋门前时,一个女管家和她的丈夫在那里等着,预备支吾几句 欢迎的话。 勒格贝和达娃斯哈村落是毫无来往的。村里人见了他们,也不脱帽,也不鞠躬。矿工们 见了只是眼睁地望着。商人见了康妮举举帽子,和对一个任何熟人一样,对克利福相通的深 渊,双方都抱着一种沉静的仇恨。起初,康妮对于村人这种淫雨似的下个不尽的仇恨,很觉 痛苦。后来她忍耐下来了,反而觉得那是一服强身剂,是予人以一种生趣的什么东西,这并 不是因为她和克利福不孚众望,仅仅是因为他们和矿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罢了。在特兰以 南的地方,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极端隔绝也许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中部和北部的工业区,他们 间的隔绝是言语所难形容的。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奇怪的相克的人类感情! 虽然,在无形中,村人对于克利福和康妮还有点同情,但是在骨子里,双方都抱着"别 管我们罢"的态度。 这儿的牧师,是个勤于职务的约模六十岁的和蔼的人。村人的"别管我们罢"的无言态度 把他克服了,差不多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物,矿工的妻子们几乎都是监理会教徒,面矿工们却 是无所信仰的,但是即使这牧师所穿的那套制服,也就够使村人把他看成一个异常的人了。 是的,他是个异常的人,他是亚士比先生,一种传道和祈祷的机械。 "管你是什么查太莱男爵夫人,我们并不服你!"村人的这种固执的本能的态度,起初是 很使康妮十分不安而沮丧的。当她对矿工的妻子们表示好感的时候,她们那种奇怪的、猜疑 的、虚伪的亲热,使她觉得真难忍受。她常常听见这些女人们用着半阿谀的鼻音说:"啊! 别小看我,查太莱男爵夫人和我说话来着呢!可是她却不必以为因此我便不如此!"这种奇 异的冒犯的态度,也使康妮觉得怪难忍受。这是不能避免的。这些都是不可救药的离叛国教 的人。 克利福并不留心他们,康妮也不学样。她经过村里时,目不旁视,村人呆望着她,好象 她是会走的蜡人一样。当克利福有事和他们交谈的时候,他的态度是很高傲的,很轻蔑的, 这不是讲亲爱的时候了,事实上,他对于任何不是同一阶级的人,总是很傲慢而轻蔑的。坚 守着他的地位,一点也不想与人修好。他们不喜欢他。也不讨厌他,他只是世事的一部分, 象煤矿场和勒格贝屋予一样。 但是自从半躯残废以来,克利福实在是很胆怯的。他除了自己的仆人外,谁也不愿见。 因为他得坐在轮椅或小车里,可是他的高价的裁缝师,依旧把他穿得怪讲究的。他和往日一 样,系着帮德街买来的讲究的领带。他的上半截和从前一样的时髦动人。他一向就没有近代 青年们的那种女性模样;他的红润的脸色,阔大的肩膊,反而有牧人的粗壮神气。但是他的 宁静而犹豫的声音,和他的勇敢却又惧怕,果断却又疑惑的眼睛,却显示着他的天真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