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苏轼 [词人简介] SUN > 苏轼(1037一一1101) 字子瞻,一字和仲,仁宗景祐三年(1037) 生于四川眉山,嘉祐二年(1056)与弟同榜进士,名动四方。中年 YAT-SEN 始号东坡居士,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享年66岁。 谥文忠。 UNIVERSITY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伟人之 一,他是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思想 家,是蜀学的代表人物,通达古今,儒、道、释融会贯通,兼收并 SUN 蓄。他留下2700多首诗,340多首词,4800余篇文章,当之无愧是 两宋文学最优秀、最杰出的代表。 YAT -SEN >苏轼在传统词风之外,开拓出新的风格和意境,即后世所称豪放词 派。他以诗为词,大凡纪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等,皆入词 中,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他的词风格多样,有婉约,有豪放, UNIVERSITY 有旷达,有清新,有博雅,不拘一格。 1
苏 轼 [词人简介] Ø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仁宗景祐三年(1037) 生于四川眉山,嘉祐二年(1056)与弟同榜进士,名动四方。中年 始号东坡居士,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享年66岁。 谥文忠。 Ø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伟人之一,他是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思想 家,是蜀学的代表人物,通达古今,儒、道、释融会贯通,兼收并 蓄。他留下2700多首诗,340多首词,4800余篇文章,当之无愧是 两宋文学最优秀、最杰出的代表。 Ø 苏轼在传统词风之外,开拓出新的风格和意境,即后世所称豪放词 派。他以诗为词,大凡纪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等,皆入词 中,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他的词风格多样,有婉约,有豪放, 有旷达,有清新,有博雅,不拘一格。 1
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词作鉴赏] 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 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 无一点尘随马。 SUN YAT-SEN UNIVERSITY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 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 昏雪意云垂野。 SUN YAT-SEN ①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因有观灯之风俗,亦称 灯节。密州,今山东诸城县。 ②钱塘:此处代指杭州。三五即十五,此指元宵节。 ③香吐麝:意谓富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麝香气。 UNIVERSITY ④形容密州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祭时才有鼓箫乐 曲。 2
[词作鉴赏] 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 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 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 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 昏雪意云垂野。 2 ①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因有观灯之风俗,亦称 灯节。密州,今山东诸城县。 ②钱塘:此处代指杭州。三五即十五,此指元宵节。 ③香吐麝:意谓富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麝香气。 ④形容密州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祭时才有鼓箫乐 曲
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SUN [导读] ● 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苏轼离开杭州到密州任上不 YAT-SEN 久,词题是“密州上元”,却先写钱塘上元夜景,形成 对比结构,托出“寂寞山城人老也”的寂寥与感伤。这 是“以乐景写哀”(王夫之语)的笔法。 UNIVERSITY SUN 0 写钱塘上元夜的热闹繁华,有视觉之灯、月、人,有嗅 觉之香气扑人,有感觉之清新无尘。密州的上元夜寂寞 YAT-SEN 萧条,“火冷灯稀”,全然农村景象,随着社祭的几声 箫鼓结束,灯昏云密,山城欲雪,令太守备觉寂寞。 UNIVERSITY 3
[导读] • 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苏轼离开杭州到密州任上不 久,词题是“密州上元” ,却先写钱塘上元夜景,形成 对比结构,托出“寂寞山城人老也”的寂寥与感伤。这 是“以乐景写哀”(王夫之语)的笔法。 • 写钱塘上元夜的热闹繁华,有视觉之灯、月、人,有嗅 觉之香气扑人,有感觉之清新无尘。密州的上元夜寂寞 萧条, “火冷灯稀” ,全然农村景象,随着社祭的几声 箫鼓结束,灯昏云密,山城欲雪,令太守备觉寂寞。 3
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词作鉴赏]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SUN YAT-SEN UNIVERSITY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SUN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①乙卯:神宗熙宁八年(1075) ②据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王弗于治平二年(1065)五月去世。 I YAT-SEN UNIVERSITY 4
[词作鉴赏]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4 ①乙卯:神宗熙宁八年(1075)。 ②据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王弗于治平二年(1065)五月去世
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SUN [导读] YAT-SEN 这是词史上最早的悼亡词。苏轼十九岁时娶十六岁的王弗为妻。王 氏性情温顺、孝敬翁姑,敏敬而颇知诗书,二十七岁病逝。十年后 苏轼在密州梦见亡妻,遂作此篇悼念。 UNIVERSITY 上阕写现实,述说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自己的坎坷境遇。全用叙述 、 白描笔法,朴实无华而真切感人。下阕述梦中相见的情景,描绘 了一帧日常生活画面,平淡真切。语言在此时已经“载不动许多愁 ”,只有相对落泪,一切归于无言。结尾重归梦醒,预料思念和祭 YAT 奠将年复一年。 -SEN 全篇白描,平实叙述,但时间和空间既有序又交错,生者与死者既 睽隔又会晤,场景时真时幻。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真情郁 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若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 UNIVERSITY 彻泉’。” 5
[导读] • 这是词史上最早的悼亡词。苏轼十九岁时娶十六岁的王弗为妻。王 氏性情温顺、孝敬翁姑,敏敬而颇知诗书,二十七岁病逝。十年后 苏轼在密州梦见亡妻,遂作此篇悼念。 • 上阕写现实,述说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自己的坎坷境遇。全用叙述 、白描笔法,朴实无华而真切感人。下阕述梦中相见的情景,描绘 了一帧日常生活画面,平淡真切。语言在此时已经“载不动许多愁 ” ,只有相对落泪,一切归于无言。结尾重归梦醒,预料思念和祭 奠将年复一年。 • 全篇白描,平实叙述,但时间和空间既有序又交错,生者与死者既 睽隔又会晤,场景时真时幻。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真情郁 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若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 彻泉’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