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前言· 反思历史 呼唤人性 薛君智 1958年10月23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 奖授予《日瓦戈医生》的作者一一苏联作家帕斯特尔纳克。从 这以后,在苏联和西方之间展开了一场冷战,形成所谓“帕斯 特尔纳克事件”。 ·早在1948年,帕斯特尔纳克就动笔写作《日瓦戈医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进度很慢。1954年,《旗》杂志第4期 刊出了尤利,日瓦戈的诗20首,并登出作者附宣,声明:小说 《日瓦戈医生》可能在1954年夏天完成,它的故事包括1903至 1929年阶段,其尾声则写到卫国战争时期。附言说:日瓦戈医 生是一个探索真理、善于思考的人,并且爱好创作和艺术,死 于1929年,这10首诗被发现于他的遗物中,将作为小说的最后 一章。事实上,小说完成于1955一56年冬。帕斯特尔纳克将 书稿送给了《新世界》杂志主编西蒙诺夫,《旗》杂志主编科 热夫尼柯夫和国家文学出版局。在此之前,1956年3月间,来 到其斯科电台工作的意大利共产党员记者安杰利奥早已注意到 这部小说,通过他的周旋,帕斯特尔纳克于同年6月间和意大 01●
·译本前言· 利共产党员出版商菲尔特里涅利签订了合同,允许后者以各种 文字出版小说(但应该在苏联本国出版之后,并不允许改拍、 改编,不允许出版作家的其他作品)。在当时苏联政治形势似 乎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作家原以为小说是可以先在国内出版 的。1956年9月,《新世界》编委们给帕斯特尔纳克复信指 出,由于小说对于俄国知识分子中大部分人和人民一起投身革 命的问题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因此该杂志不可能刊出小说。这 时,苏联当局得知意大利出版商手中已另有小说的原稿,党中 央文化部便指示国家文学出版局建议帕斯特尔纳克修改小说。 作家同意进行商榷,但1958年初作家重病多月,事情拖延了下 来。在此期间,苏联作家协会利用苏、意诗人晤谈的机会,并 通过苏联驻意大利使馆及意共领导人的协助,多方劝说菲尔特 里涅利延期出版此书。同时,还说服啪斯特尔纳克给菲尔特里 涅利写信,以小说须作修改为理由索回原稿。但据说,出版商 同时也收到了作家让意大利记者转给他的条子,请他自己作出 决定。于是,在几次延期之后,1957年11月,《日瓦戈医生》 的意大利文译本在米兰首次问世。此后不到一年时间内,法 国、联邦德国、英国、美国、波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陆 续用十五种文字出版了这部小说。菲尔特里涅利并同意荷兰出 版了俄文版。苏联国内报刊从1956年起重新发表批判帕斯特尔 纳克的文章,·但为避免国内群众知道小说的存在,这些文章只 提到作家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缺点。… 早在1947年英国几位作家就曾建议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在 现代诗歌创作和翻译西欧古典名著方面有卓越成就的苏联作家 帕斯特尔纳克,但瑞典皇家学院讨论达五次之多都未作出决 定。'1953年曾以帕斯特尔纳克是“生活在俄国的俄国作家”为 ·.2●
一·反思历史呼映人性· 理由否定授奖的可能性。然面,当《日瓦戈医生》在苏联境外 出版后,瑞典皇家学院即重新考虑授奖,并通过外交途径所取 美苏两方面意见,但最后还是否定了苏联认为授予肖洛霍夫更 合适的表示。帕斯特尔纳克最初得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通 知后,立即欣然复电表示接受和致谢,他写道:“我非常感 谢,我感到激动、光荣、惶恐和羞愧。”当时苏联驻瑞典使馆 发言人声明,帕斯特尔纳克作为翻译家比作家更知名。苏联文化 部长则表示,须由作家协会讨论是否领奖。但正当苏联政府对 《日瓦戈医生》在国外出版并被授予奖金一事尚未作出明确决 定时,西方政界、文化界及各通讯社、新闻报刊已蜂涌而起, 进行了大量政治性宣传,把小说问世称作是“自由俄国之声的 重新崛起”,对小说断章取义作了许多不符实际的解释,正如 帕斯特尔纳克本人指出的那样,他们总是“从七百多页书中仅 仅引用那么三页”。此外,还大肆宣扬这部“惊人的小说”、 ·“杰作”,“立刻成为畅销书”的盛况。在这一片喧豁声中, 只有少数评论家和斯拉夫学者对小说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 1958年10月25日,苏联《文学报》发表《国际反动派的一 次挑畔性出击》一文,认为这次向《日瓦戈医生》的作者授奖 是西方“一次怀有敌意的政治行动”多该报同时刊出1956年9 月《新世界》编委给作家的那封退稿信。10月26日《真理报》 文章指出,《日瓦戈医生》“恶毒嘲讽社会主义革命、苏联人 民和苏联知识分子”,谴责作家“缺乏公民的良心和对人民的 责任感”。10月27日苏联作家协会宣布,鉴于作家“政治上和 道德上的堕落以及对苏联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和平与进 步的背叛行为”,决定开除他的会籍。在接踵而至的压力下, 帕斯特尔纳克于10月29日独自发出另一电报给瑞典皇家学院: ·3'·
·译本前有·一 “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 绝这份已经决定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金。请勿因我自愿拒绝 而不快”。这时,苏联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谢米恰特纳依在庆 祝共青团成立四十一周年大会上讽刺作家说,帕斯特尔纳克应 该离开苏联去“领略资本主义天堂的妙处”,并声称如果作家采 取这个行动,苏联政府和人民将鼓掌欢迎。谢米恰特纳依将作家 比喻为一头弄脏自己食糟的猪。此时,莫斯科作家也集会建议开 除帕斯特尔纳克的国籍。接着,11月1日《文学报》以整版篇 幅发表没有读过小说的读者谴责作家及其作品的来信。在这种 情况下,作家开始进行检讨。11月2日塔斯社发表帕斯特尔纳 克于10月31日写给赫鲁晓夫的信,11月5日《真理报》又发表 作家给该报编辑部的信。在这两封信中,帕斯特尔纳克声明, 他不能离开他生长、生活和工作所在的俄罗斯祖国,他请求赫 鲁晓夫不要对他采取极端的措施。他承认他在自己的小说中似 乎支持了将十月革命看成不合理、使知识分子遭到毁灭的错误 观点。而小说获得诺贝尔奖金正好给这种解释以口实,所以他拒 绝接受奖金。最后,他表示他会找到力量来恢复自己的名誉和 同志们的信任。 “帕斯特尔纳克事件”之后,到六十年代初,在苏联境 外,出现了《日瓦戈医生》的二十五种以上的外文译文,除俄 文版外,有波斯文、希伯来文、阿拉伯文、日文、朝鲜文、印 地文等等,还有在香港和台湾印行的汉语译本。在西方,这部 作品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灵魂的纯洁和尊贵的小说”,它的问 世被称作“人类文学和道德史上的伟大事件之一”。但是,在 苏联,近三十年来,这部小说却只是悄悄流传于民间,也有人 为它曾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而感到自豪,然而小说始终没有公 •4·
一·反思历史呼映人性· 开出版,奥论界的态度一直是或噤若寒蝉,或全盘否定,如在 小说头上的“反革命、反人民、反艺术”的帽子长期没有摘除。 可喜的是,不久前,1986年6月,在第八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 上,已提出应该及早出版这部作品。 经过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是西方的宣扬,或者是苏联 的贬斥,都未能使广大读者很好地理解和正确地评价帕斯特尔 纳克的这部名作。感谢我国翻译家力冈、冀刚同志的辛勤劳 作,今天,《日瓦戈医生》终于与中国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 应该如何看待这部闻名世界的作品呢?我想,首先应该屏弃过 去围绕小说所进行的非文学色彩的冷战的彰响,而对小说本身 及其创作背景进行认真严肃、实事求是的分析。 小说描写了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05年 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晚争,新 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尤利·日瓦戈在他不到四十年的短 短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几乎所有这些复杂、动乱的阶段,他对所 有这些历史事件作出了反应。 日瓦戈自幼丧母,和舅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在一起。 舅舅是个哲学家,向往自由和新事物,对日瓦戈的影响很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格罗麦科教授家长大后成为医生的日 瓦戈,在沙皇军队供职。他亲眼目睹沙皇的虚弱无能以及旧军 队中的腐败现象。他聪颖的心灵预感到革命力量日益成熟,他 期待革命的爆发将使一切事物改观、每个人得到新生。他向护 士拉莉萨(后来的情侣)倾吐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他盼塑自 己能成为这总觉醒的一分子。二月革命的消息将日瓦戈带回莫 斯科。在返回故里的路途上,他思潮起伏回荡,形成两股纠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