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护理康复学院门教研室;康复基础吴庆文教师姓名教授专业技术职称:神经病学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
1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护理康复学院 教研室 : 康复基础 教 师 姓 名 : 吴庆文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课 程 名 称 : 神经病学 授 课 学 期 :20 12~ 20 13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神经病学中文课程名称Neurology英文授课对象20 11级及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层次2 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7教学周西三202教室周二第 3-4大节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授课章节第二节脑梗死第三节脑出血教学目标:了解脑血管病的种类和名称。教学目标熟悉脑部的解剖和生理;与要求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教学要求:注意回忆系统解剖学的知识,把解剖知识与临床症状联系起来。教学重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脑部不同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与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举例说明,结合神经系统解部,多用图片制作PowerPoint课件,采用计算机辅与手段助教学(CAI)、多媒体教学教材与教材: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脑卒中Strok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专业词汇ischemicattack,TIA、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5分钟引言部分:复习总论中相应的神经解剖知识基本部分:第八章脑血管疾病10分钟概述及血管分布15分钟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第二节脑梗死教学内容概述10分钟与脑血栓形成15分钟时间分配颈内动脉系统10分钟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15分钟第三节脑出血15分钟结束部分:5分钟2
2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神经病学 英 文 Neurology 授课对象 20 11 级 康复治疗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7 教学周 周 二 第 3-4 大节 上课教室 西三 202 教室 授课章节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二节 脑梗死 第三节 脑出血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了解脑血管病的种类和名称。 熟悉脑部的解剖和生理; 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教学要求:注意回忆系统解剖学的知识,把解剖知识与临床症状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脑部不同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 教学手段:举例说明,结合神经系统解剖,多用图片制作 PowerPoint 课件,采用计算机辅 助教学(CAI)、多媒体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贾建平主编 神经病学 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 5 月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脑血管疾病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脑卒中 Strok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复习总论中相应的神经解剖知识 5 分钟 基本部分: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概述及血管分布 10 分钟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5 分钟 第二节 脑梗死 概述 10 分钟 脑血栓形成 颈内动脉系统 15 分钟 椎基底动脉系统 10 分钟 脑栓塞 15 分钟 第三节 脑出血 15 分钟 结束部分: 5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时间注解授课内容教法PowerPoint使学生5m举例说明使引信言部分:对脑血课件、讲授学生对脑血复习总论相应解部学知识管病有法管病有个全基本部分:个全面面了解,以及第八章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了解与康复专业一、概念:概念:脑血管病是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的关系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三大致死疾病使学生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了解脑讲授法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血管病5m提问学生,了互动式、二、流行病学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三解对脑血管的概况大致死疾病。发病率约为120~180/10万,死亡率约为60病知识的认~120/10万。知情况发病率与环境\饮食习惯\气候(纬度)等因素有关,总体分布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纬度每增高5°脑卒中发病率增加64.0/10万\死亡率增加6.6/10万。三、脑血管疾病分类脑血管疾病根据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或病理性质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我国1995年将CVD分为10类。三、 脑部的血液供应以顶枕沟为界。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分支供血后1/3和部分间脑、小脑、脑干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两个供血系统,每个系统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使学生1、颈内动脉系统了解脑讲授法、讨!5m幻灯片.-眼动脉:眼部论法、的血液-脉络膜前动脉:纹状体、海马、外膝、大脑脚、乳头供应系体和灰结节3
3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 复习总论相应解剖学知识 基本部分: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一、概念 : 概念 : 脑血管病是各种病因使脑血管 发 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 瘤构成了三大致死疾病。 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 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二、流行病学: 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三 大致死疾病。发病率约为 120 ~180/10 万,死亡率约为 60 ~ 120/10 万。 发病率与环境\饮食习惯\气候(纬度)等因素有关,总体分 布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纬度每增高 5°脑卒中发 病率增加 64.0/10 万\死亡率增加 6.6/10 万。 三、脑血管疾病分类 脑血管疾病根据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或病理性质的不同, 有多种分类方法,我国 1995 年将 CVD 分为 10 类。 三、脑部的血液供应 以顶枕沟为界。前 2/3 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分支供血 后 1/3 和部分间脑、小脑、脑干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两个 供血系统,每个系统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 1、颈内动脉系统 -眼动脉:眼部 -脉络膜前动脉:纹状体、海马、外膝、大脑脚、乳头 体和灰结节 使学生 对 脑 血 管 病 有 个全面 了解 使学生 了 解 脑 血管病 的概况 使学生 了 解 脑 的血液 供 应 系 PowerPoint 课件、讲授 法 讲授法 互动式、 讲授法、讨 论法、 5m 5m 5m 举例说明使 学生对 脑 血 管 病 有个全 面了解,以及 与康复专业 的关系 提问学生,了 解 对 脑血管 病 知识的认 知情况 幻灯片
统-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终支--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延续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叶、颢叶、顶叶及基底节的血液2、椎-基底动脉系统---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即枕叶及叶的基底面,枕叶的内侧及丘脑等。3、脑静脉(1)浅静脉:上矢状窦---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海绵窦--大脑下静脉海绵窦和大脑大静脉(2)深静脉:---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基底静脉四、病因1、血管壁病变---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动脉炎:结核性梅毒、结缔组织疾病、钩端螺旋体---先天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狭窄幻灯片---血管损伤:外伤、颅脑手术、导管插入以及药物、毒物、肿瘤造成的血管损伤2、心脏病和血液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心功能障碍、心房纤颤等。3、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高粘血症、凝血机制异常4、其他:空气、脂肪、癌细胞和寄生虫栓子第二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 )一、概念使学生讲授法、讨1、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掌握短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论法、互动3m式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暂性脑能缺损,CT\MRI大多正常。凡临床症状持续超过1小时缺血发且遗留神经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TIA。TIA作概念、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机制及临床表2、病因及发病机制4
4 -后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终支 -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延续 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 3/5 部分即额叶、颞叶、顶 叶 及基底节的血液 2、椎-基底动脉系统 -小脑后下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 脑桥支 - 内听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供应大脑 半球后 2/5 部分即枕叶及颞叶的基底面,枕 叶的内侧及丘脑等。 3、脑静脉 ⑴浅静脉: -大脑上静脉 上矢状窦 -大脑中静脉 海绵窦 -大脑下静脉 海绵窦和大脑大静脉 ⑵深静脉: -大脑大静脉(Galen 静脉) -基底静脉 四、病因 1、血管壁病变 -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动脉炎:结核性梅毒、结缔组织疾病、钩端螺旋体。 -先天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狭窄 -血管损伤:外伤、颅脑手术、导管插入以及药物、 毒物、肿瘤造成的血管损伤。 2、心脏病和血液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心功 能障碍、心房纤颤等。 3、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高粘血症、凝血 机制异常 4、其他:空气、脂肪、癌细胞和寄生虫栓子。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一、概念 1、TIA 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 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 10-20 分钟, 多在 1 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 24 小时,不遗留神经功 能缺损, CT\MRI 大多正常。凡临床症状持续超过 1 小时 且遗留神经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灶者,不宜称为 TIA。TIA 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2、病因及发病机制 统 使学生 掌 握 短 暂性脑 缺血发 作概念、 机制及 临床表 讲授法、讨 论法、互动 式 3m 幻灯片
目前有多种学说:现和治微栓塞疗方法血管痉挛血液成分改变血液动力学改变颈椎病导致椎动脉受压其它-盗血二、临床表现1、TIA 基本临床特征--发作性;---短暂性,症状24小时内完全缓解;--可逆性,症状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神经功能缺损;---反复性,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的血管供应区。--年龄多在50岁以上;2、颈动脉系统TIA5m(1)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上肢多见)或轻偏瘫,可伴有面部轻瘫。(2)特征性症状:--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或失明,对侧偏瘫。---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3)可能出现的症状:对侧偏身麻木、感觉减退、对侧同向性偏盲。3、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多不伴有耳鸣。(2)特征性症状--跌倒发作(dropattack)--双眼视力障碍---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3)可能出现的症状:咽障碍、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复视、意识障碍伴或不伴瞳孔缩小。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在诊断TIA之前,医生需对下面6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①发作的临床特点应是局灶性的神经功能损害而非弥漫性的(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②已除外局灶性癫痫或偏头痛;③神经损害的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应小于24小时;③其他脑和眼的结构性损伤已除外,如脑肿瘤、血管瘤、巨动脉瘤、硬膜下血肿等。这些病变均可导致短暂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而单眼视力丧失,要考虑除外青5
5 目前有多种学说: 微栓塞 血管痉挛 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动力学改变 颈椎病导致椎动脉受压 其它-盗血 二、临床表现 1、TIA 基本临床特征 -发作性; -短暂性,症状 24 小时内完全缓解; -可逆性,症状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神经功能缺损; -反复性,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的血管 供应区。 -年龄多在 50 岁以上; 2、颈动脉系统 TIA ⑴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上肢多见)或轻偏瘫,可伴有 面部轻瘫。 ⑵特征性症状: -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朦或失明,对侧 偏瘫。 -Horner 征交叉瘫:病变侧 Horner 征,对侧偏瘫。 -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 ⑶可能出现的症状:对侧偏身麻木、感觉减退、 对侧同向性偏盲。 3、椎-基底动脉系统 TIA ⑴ 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多不伴有耳 鸣。 ⑵特征性症状 -跌倒发作(drop attack) -双眼视力障碍 -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 ⑶可能出现的症状:咽障碍、构音不清、 共济失调、复 视、意识障碍伴或不伴瞳孔缩小。 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在诊断 TIA 之前,医生需对下面 6 个问题作出肯定的 回答:①发作的临床特点应是局灶性的神经功能损害而非 弥漫性的(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②已除外局灶性癫痫或偏头痛; ③神经损害的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应小于 24 小时; ④其他脑和眼的结构性损伤已除外,如脑肿瘤、血管 瘤、巨动脉瘤、硬膜下血肿等。这些病变均可导致短暂局 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而单眼视力丧失,要考虑除外青 现和治 疗方法 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