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护理康复学院门教研室;康复基础吴庆文教师姓名教授专业技术职称:神经病学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
1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护理康复学院 教研室 : 康复基础 教 师 姓 名 : 吴庆文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课 程 名 称 : 神经病学 授 课 学 期 :20 12~ 20 13 学年春季学期
教案首页神经病学中文课程名称Neurology英文授课对象2011级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层次2 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8教学周周二西三202教室第3-4大节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授课章节第五节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第七章头痛教学目标: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发病机制教学目标熟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与要求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教学要求:注意回忆系统解剖学的知识,把解剖知识与临床症状联系起来。教学重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与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举例说明,结合神经系统解部,多用图片制作PowerPoint课件,采用计算机辅与手段助教学(CAI)、多媒体教学教材与教材: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专业词汇spasm,Cvs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头痛Headache5分钟引言部分:复习总论中相应的神经解剖知识基本部分:第八章脑血管疾病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10分钟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15分钟教学内容辅助检查及治疗15分钟与第五节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5分钟时间分配第七章头痛偏头痛概述105分钟10分钟偏头痛病因及机制10分钟临床表现及治疗鉴别诊断10分钟结束部分:5分钟2
2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神经病学 英 文 Neurology 授课对象 20 11 级 康复治疗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8 教学周 周 二 第 3-4 大节 上课教室 西三 202 教室 授课章节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第七章 头痛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发病机制 熟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教学要求:注意回忆系统解剖学的知识,把解剖知识与临床症状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 教学手段:举例说明,结合神经系统解剖,多用图片制作 PowerPoint 课件,采用计算机辅 助教学(CAI)、多媒体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贾建平主编 神经病学 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 5 月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脑血管痉挛 cerebrovascular spasm, CVS 脑出血 Cerebral hemorrhage、头 痛 Headache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复习总论中相应的神经解剖知识 5 分钟 基本部分: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10 分钟 临床表现 15 分钟 辅助检查及治疗 15 分钟 第五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5 分钟 第七章 头痛 偏头痛概述 105 分钟 偏头痛病因及机制 10 分钟 临床表现及治疗 10 分钟 鉴别诊断 10 分钟 结束部分: 5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时间注解授课内容教法使学生PowerPoint5m引言部分:对脑的课件、讲授复习总论相应解剖学知识被膜有法基本部分:个全面第六节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了解hemorrhage,SAH )使学生一、概念:了解蛛讲授法以赵本山的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网膜下互动式、10m病例引出本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症腔出血病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病因1、病因①颅内动脉瘤:约占50-80%,年发病率6/10万②血管畸形:约占10%,多见于青年人,90%以上位于幕上,大脑中动脉区常见③Moyamoya病:占儿童SAH的20%,颅内肿瘤,垂体卒中,血液病&凝血障碍疾病,颅内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并发症等④原因不明占10%2、发病机制①粟粒样动脉瘤可能与遗传有关幻灯片约80%患者Willis环动脉壁弹力层&中膜发育异常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涡流冲击影响动脉壁向外膨胀突出,形成囊状动脉瘤动脉瘤直径5~7mm易出血,<3mm较少出血3
3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 复习总论相应解剖学知识 基本部分: 第 六 节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一、概念: 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 血液直接流入蛛网 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①颅内动脉瘤: 约占 50-80%, 年发病率 6/10 万 ②血管畸形: 约占 10%, 多见于青年人,90%以上位于 幕上, 大脑中动脉区常见 ③Moyamoya 病: 占儿童 SAH 的 20%,颅内肿瘤,垂 体卒中,血液病&凝血障碍疾病,颅内静脉血栓,抗凝治 疗并发症等 ④原因不明占 10% 2、发病机制 ①粟粒样动脉瘤 可能与遗传有关 约 80%患者 Willis 环动脉壁弹力层&中膜发育异常 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涡流冲击影响 动脉壁向外膨胀突出,形成囊状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 5~7mm 易出血, <3mm 较少出血 使学生 对 脑 的 被 膜 有 个全面 了解 使学生 了 解 蛛 网膜下 腔出血 的病因 PowerPoint 课件、讲授 法 讲授法 互动式、 5m 10m 以赵本山的 病例引出本 病 幻灯片
②脑动静脉畸形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激动&不明诱因可导致破裂③动脉炎&颅内炎症引起而管壁病变使学生讲授法、讨15m肿瘤&转移癌侵蚀血管三、临床表现了解蛛论法、一般表现网膜下腔出血1、头痛: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的临床动脉瘤性SAH经典表现约1/3患者发病前数日&数周有轻微头痛表现动静脉畸形破裂头痛常不严重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常提示破裂动脉瘤部位头痛再发常提示再次出血2、脑膜刺激征患者出现颈强、Kernig征、Brudzinski征等,以颈强多见,年老者可无脑膜刺激征。3、眼部症状20%出现玻璃体下片状出血,急性颅内压增高和眼静脉回流受阻所致。4、精神症状25%患者出现欣快、妄和幻觉,2-3W内消失。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脑心综合症、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等动脉瘤的定位症状后交通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颈内A海绵窦段动脉瘤--损伤Ⅲ,IV,V,VI幻灯片脑神经,破裂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大脑前动脉瘤--精神症状大脑中动脉瘤--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瘤--面瘫等脑神经瘫痪动静脉畸形病人癫痫发作伴轻偏瘫失语视野缺损6、常见并发症①再出血(recurrenceofhemorrhage)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g征加重复查CSF鲜红色20%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d发生再出血动静脉畸形患者急性期再出血较少见②脑血管挛(cerebrovascularspasm,cvs)门蛛网膜下腔血凝块环绕的血管,挛程度与4
4 ②脑动静脉畸形 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 激动&不明诱因可导致破裂 ③动脉炎&颅内炎症引起血管壁病变 肿瘤&转移癌侵蚀血管 三、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1、头痛: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 动脉瘤性 SAH 经典表现 约 1/3 患者发病前数日&数周有轻微头痛 动静脉畸形破裂头痛常不严重 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 常提示破裂动脉瘤部位 头痛再发常提示再次出血 2、脑膜刺激征 患者出现颈强、Kernig 征、Brudzinski 征等,以颈强 多见,年老者可无脑膜刺激征。 3、眼部症状 20%出现玻璃体下片状出血,急性颅内压增高和眼静脉 回流受阻所致。 4、精神症状 25%患者出现欣快、谵妄和幻觉, 2-3W 内消失。 5、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脑心综合症、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等 动脉瘤的定位症状 后交通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颈内 A 海绵窦段动脉瘤-损伤Ⅲ, Ⅳ,Ⅴ,Ⅵ 脑神经, 破裂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大脑前动脉瘤-精神症状 大脑中动脉瘤-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痫性发作 椎-基底动脉瘤-面瘫等脑神经瘫痪 动静脉畸形病人 癫痫发作 伴轻偏瘫 失语 视野缺损 6、常见并发症 ①再出血(recurrence of hemorrhage) 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 脑强直发作 颈强\Kernig 征加重 复查 CSF 鲜红色 20%动脉瘤患者病后 10~14d 发生再出血 动静脉畸形患者急性期再出血较少见 ②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 CVS) 蛛网膜下腔血凝块环绕的血管,痉挛程度与 使学生 了 解 蛛 网膜下 腔出血 的临床 表现 讲授法、讨 论法、 15m 幻灯片
出血量相关病后3~5d开始发生,5~14d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2~4w逐渐消失可确诊用TCD&DSA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hydrocephalus)分别发生于发病当日或数周后是蛛网膜下腔CSF吸收障碍所致:进行性嗜睡、上视受限、外展神经瘫痪、下肢腱反射亢进等可提示诊断5%~10%的患者发生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发生低钠血症使学生讲授法、互15m四、辅助检查动式蛛网膜1、腰穿:最可靠的诊断依据,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下腔出血的辅呈均匀一致的血性,可见邹缩红细胞,一周后脑脊液黄变2、CT:脑沟、脑池内高密度灶,对鉴别无肢体瘫痪的助检查脑出血有帮助,观察有无脑室积血。及治疗3、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部位、大小,决定能否手术五、诊断:主要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三主征: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腰穿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六、鉴别诊断:脑出血:有无定位体征。无肢体瘫痪的脑出血靠CT鉴别;脑膜炎:腰穿CSF可鉴别。有精神症状者与精神病鉴别七、治疗原则: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去除出血的原因和防止复发。1、绝对卧床4~6周,避免一切能引起血压和颅压增高的因素2、止血药: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形成。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止血环酸等。3、钙拮抗剂:防止血管痉挛。尼莫地平等。4、脱水,减轻脑水肿。5、对症治疗6、手术八、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关,急性期死亡率30%,两周内最易复发,存活时间愈长,复发机会愈少。第十四章头痛(Headache)第一节概述使学生讲授法5m学习头一、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指局限于透露上半部,痛的致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5
5 出血量相关 病后 3~5d 开始发生, 5~14d 为迟发性血 管痉挛高峰期,2~4w 逐渐消失 确诊用 TCD & DSA 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hydrocephalus) 分别发生于发病当日或数周后,是蛛网膜下腔 CSF 吸收 障碍所致:进行性嗜睡、上视受限、外展神经瘫痪、下肢 腱反射亢进等可提示诊断 ④5%~10%的患者发生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发生低钠血 症 四、辅助检查 1、腰穿: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 呈均匀一致的血性,可见邹缩红细胞,一周后脑脊液黄变 2、CT:脑沟、脑池内高密度灶,对鉴别无肢体瘫痪的 脑出血有帮助,观察有无脑室积血。 3、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部位、大小, 决定能否手术 五、诊断: 主要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三主征:头痛、恶心、呕吐; 脑膜刺激征阳性;腰穿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 六、鉴别诊断: 脑出血:有无定位体征。无肢体瘫痪的脑出血靠 CT 鉴别; 脑膜炎:腰穿 CSF 可鉴别。 有精神症状者与精神病鉴别 七、治疗原则: 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去除出血的原因 和防止复发。 1、绝对卧床 4~6 周,避免一切能引起血压和颅压增高 的因素 2、止血药: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形成。6-氨基己酸、 止血芳酸、止血环酸等。 3、钙拮抗剂:防止血管痉挛。尼莫地平等。 4、脱水,减轻脑水肿。 5、对症治疗 6、手术 八、预后: 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 治疗有关,急性期死亡率 30%,两周内最易复发,存活时 间愈长 ,复发机会愈少。 第十四章 头 痛(Headache) 第一节 概述 一、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指局限于透露上半部, 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 使学生 蛛网膜 下腔出 血 的 辅 助检查 及治疗 使学生 学习头 痛的致 讲授法、互 动式 讲授法 15m 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