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教学部护理学与康复学院门:教研室;康复基础学科吴庆文教师姓名:教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名称:康复医学概论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护理学与康复学院 教研室 : 康复基础学科 教 师 姓 名 : 吴庆文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课 程 名 称 : 康复医学概论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秋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文康复医学概论课程名称英文The Introduction of RehabilitationMedicine授课对象2012级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西三202教室第八教学周周三第7-8大节康复伦理授课章节康复伦理的历史与发展,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教学目标:(一)掌握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教学目标(二)熟悉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与要求(三)了解康复伦理的历史与发展教学要求:查阅医学伦理相关资料教学重点: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与难点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手段教材:康复医学概论王宁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教材与教具:课件、多媒体教具专业词汇道德morality,伦理学ethics,职业道德professionalethics,职责responsibility引言部分:5分钟基本部分:第七章康复伦理问题第一节康复伦理的历史与发展20分钟第二节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20分钟第三节政策法规10分钟20分钟第四节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教学内容第五节宣传教育10分钟与结束部分:5分钟时间分配2
2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康复医学概论 英 文 The Introd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授课对象 20 12 级 康复治疗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八 教学周 周 二 第 7-8 大节 上课教室 西三 202 教室 授课章节 康复伦理 康复伦理的历史与发展,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一)掌握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 (二)熟悉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 (三)了解康复伦理的历史与发展 教学要求:查阅医学伦理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 教学难点:康复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互动式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康复医学概论 王宁华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第一版 教具:课件、多媒体 专业词汇 道德 morality , 伦理学 ethics,职业道德 professional ethics,职责 responsibility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5 分钟 基本部分: 第七章 康复伦理问题 第一节 康复伦理的历史与发展 20 分钟 第二节 临床实践的伦理关系 20 分钟 第三节 政策法规 10 分钟 第四节 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职责 20 分钟 第五节 宣传教育 10 分钟 结束部分: 5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介绍伦引言部分讲授5min理学的重要性康复伦理学介绍伦讲授提问学生职业与职业第一节道德、职业道德、医学道德5min理学的道德的相关问题,依一、道德的涵义和特征起源据回答情况进一步讲道德一词在中国古典籍中最早是分开使用的,是中国古代解哲学、伦理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范畴。“道”在先秦时代就被广泛使用,原义是指人行走的道路,以后逐渐转化为一个表达事物发展规律性的哲学概念。”德”的涵义往往与”道”相联系,与”得”相通,是对”道”的获得,意为具体事物得之于”道”而形成的特殊性质。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做人之道,即为人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道”与”德”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把“道”与“德”二字合起来作为一个概念使用,始于战国时期的苟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习惯。该词的单数mos则指个人的性格、品性。从mores一词创造了一个形容词moralis,指国家生活的道德和人们的道德个性。以后英文的morality则沿袭了这一含义。因此,西方的道德一词也兼有社会风俗和个人品性,类似于中国古代道与德的含义。说明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道德一词都包含了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两方面的内容。今天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行为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内容,包含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二、职业与职业道德讲解职讲授|10min举例职业与职业道1、职业就是一个人赖以谋生的社会劳动岗位。业与职德,如教师、医生业道德作为职业,应该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给予就业者合理的报酬,满足就业者的生活需求;赋予就业者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其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才能;提供就业者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舞台,使其在工作中赢得尊严、荣誉、声望和影响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在现代社会的前提下,职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其一,谋生手段3
3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 康复伦理学 第一节 道德、职业道德、医学道德 一、道德的涵义和特征 道德一词在中国古典籍中最早是分开使用的,是中国古代 哲学、伦理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范畴。 “道”在先秦时代就被广泛使用,原义是指人行走的道路, 以后逐渐转化为一个表达事物发展规律性的哲学概念。 "德"的涵义往往与"道"相联系,与"得"相通,是对"道"的 获得,意为具体事物得之于"道"而形成的特殊性质。在伦理 学意义上,道指做人之道,即为人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 "道"与"德"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把“道”与“德”二字合起来作为 一个概念使用,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况。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摩里 斯"(mores)意为风俗习惯。 该词的单数 mos 则指个人的性格、品性。从 mores 一词创 造了一个形容词 moralis,指国家生活的道德和人们的道德个 性。以后英文的 morality 则沿袭了这一含义。因此,西方的 道德一词也兼有社会风俗和个人品性,类似于中国古代道与 德的含义。说明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道德一词都包含了社会 的道德原则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两方面的内容。 今天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决定 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 惯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 的行为准则、行为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内容,包含道德理想、道德标准、 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 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 二、职业与职业道德 1、职业就是一个人赖以谋生的社会劳动岗位。 作为职业,应该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给予就业者合理的报酬, 满足就业者的生活需求;赋予就业者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其 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和才能;提供就业者体 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舞台,使其在工作中赢得尊严、荣誉、 声望和影响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的前提下,职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 其一,谋生手段 介绍伦 理学的 重要性 介绍伦 理学的 起源 讲解职 业与职 业道德 讲授 讲授 讲授 5min 5min 10min 提问学生职业与职业 道德的相关问题,依 据回答情况进一步讲 解 举例职业与职业道 德,如教师、医生
其二,社会角色其三,自我实现之路。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适应特定职业的要求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表现在特定职业工作中的道德品质状况。有两方面的含义:客观而言,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观而言,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经过职业活动实践和职业道德理想、意志培训,能达到的表现在职业工作上的道德品质。3、医学道德及其作用维护作用医德水准之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安全。所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关心病人、爱岗敬业,有高度负责精神的医务人员,就会真正起到人类健康“守护神”的作用。协调作用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医学原则和规范,调节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约束作用医务人员具备高尚医学道德修养,表现在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神圣义务的内心信息,因而能形成为一种自觉的、自我约束的医学行为。促进作用医学道德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它既是医学三、伦理学讲授康讲授20min提间学生关于伦理学1、伦理学是什么?复伦理的认识,举例讲解伦理追求的是人类关系的和谐。学的发展伦理学是以人们的行为为对象,研究人们行为的是与非、好与坏、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标准,而人们的这些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道德。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是关于道德的科学。伦理学研究道德意识现象,揭示道德的产生和发展、道德的本质、道德的社会作用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等研究道德的规范体系,揭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的产生形成和作用,从而明确人们行为的标准。2、医学伦理学及其研究对象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来解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际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一门科学
4 其二,社会角色 其三,自我实现之路。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适应特定职业的要求所应遵守的行为 规范的总和,及其表现在特定职业工作中的道德品质状况。 有两方面的含义: 客观而言,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 劳动中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主观而言,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经过职业活动实 践和职业道德理想、意志培训,能达到的表现在职业工作上 的道德品质。 3、医学道德及其作用 维护作用 医德水准之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安 全。所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关心病人、爱岗敬业,有高 度负责精神的医务人员,就会真正起到人类健康“守护神” 的作用。 协调作用 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医学原则和规范,调 节医务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约束作用 医务人员具备高尚医学道德修养,表现在把救死扶伤作为自 己神圣义务的内心信息,因而能形成为一种自觉的、自我约 束的医学行为。 促进作用 医学道德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它既是医学 三、 伦理学 1、伦理学是什么? 伦理追求的是人类关系的和谐。 伦理学是以人们的行为为对象,研究人们行为的是与非、 好与坏、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标准,而人们的这些行为规 范的总和就是道德。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是关于道德的科 学。 伦理学研究道德意识现象,揭示道德的产生和发展、道德 的本质、道德的社会作用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等 研究道德的规范体系,揭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 的产生形成和作用,从而明确人们行为的标准。 2、医学伦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医 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来解 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际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的 关系问题而形成的一门科学。 讲授康 复伦理 学的发 展 讲授 20min 提问学生关于伦理学 的认识,举例讲解
医学伦理学以医学领域中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即医患关系。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即医际关系。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系。医学科研领域中的医德现象。医学伦理学的新进展(生命伦理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的崇高使命决定了对医务人员道德品质的特殊要求:它要求不仅要牢牢掌握现代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而且要求医务工作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良好的修养,有吃苦奉献的精神,有较高的道德水准。3、康复伦理的特点讲授康讲授讲解康复中可能涉及10min较长的时间内接受一系列专业人员的治疗,无人对伦理负复实践的康复伦理有专职。中的伦专业人员的责任;专业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家理问题庭成员的角色和期望;医疗护理的目标康复伦理的原则:患者获得最大受益:尊重患者自主权;社会医疗资源的平均分配和均等享受。康复伦理的特点康复伦理的原则:患者获得最大受益、尊重患者自主权、社会医疗资源的平均分配和均等享受。第二节、临床康复实践问题讲解临讲授10min身体结构和器官功能受损,不能按正常方式进行各种活床康复动,其承担社会角色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受损。实践间功能再训练题环境改造一、患者的选择以临床实例讲解患者1、影响患者选择的因素:的选择医疗保险赔付的不同患者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医患比例的不协调康复资源的不均衡个人负担费用的能力不同个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同2、疾病因素:脊髓损伤、截肢等比进行性疾病患者更易获得功能改善非医疗因素:社会支持患者的负担能力5
5 医学伦理学以医学领域中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 动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即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即医际关系。 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系。 医学科研领域中的医德现象。 医学伦理学的新进展(生命伦理学 )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医学的崇高使命决定了对医务人员道德品质的特殊要求:它 要求不仅要牢牢掌握现代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能独立分析 和解决各种问题,而且要求医务工作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良好的修养,有吃苦奉献的精神, 有较高的道德水准。 3、康复伦理的特点 较长的时间内接受一系列专业人员的治疗,无人对伦理负 有专职。 专业人员的责任;专业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家 庭成员的角色和期望;医疗护理的目标 康复伦理的原则: 患者获得最大受益;尊重患者自主权;社会医疗资源的 平均分配和均等享受。 康复伦理的特点 康复伦理的原则:患者获得最大受益、尊重患者自主权、社 会医疗资源的平均分配和均等享受。 第二节、临床康复实践问题 身体结构和器官功能受损,不能按正常方式进行各种活 动,其承担社会角色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受损。 功能再训练 环境改造 一、患者的选择 1、影响患者选择的因素: 医疗保险赔付的不同 患者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 医患比例的不协调 康复资源的不均衡 个人负担费用的能力不同 个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同 2、疾病因素: 脊髓损伤、截肢等比进行性疾病患者更易获得功能改善 非医疗因素: 社会支持 患者的负担能力 讲授康 复实践 中的伦 理问题 讲解临 床康复 实践问 题 讲授 讲授 10min 10min 讲解康复中可能涉及 的康复伦理 以临床实例讲解患者 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