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知织点复习资料·彭玉松Z 指南录后序 文学常识: 文天祥(1236-1283),字,一字,号,庐陵人,著名的爱国诗人,本文选自 《》。《指南录》是其出使到被扣留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臣心一片 磁针石,”的句意命名的。 二、重点实虚词释义 1、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 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 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除都督诸迫萃会 纾意觇不拜以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 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 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 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慷慨颇遽构恶献谄 羁縻前诟数但貌以 3、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 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 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迴,号呼靡及。已而得 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诣并目分当间具 庶几诡草露迥 4、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 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 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 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 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髙邮,迷失道,几陷 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髙邮,制府檄下,几以捕 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 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 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 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 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 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 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之诋去为……所物色如 竟使殆例巡徼陵质明
【必修三文言知识点复习资料·彭玉松】 指南录后序 一、 文学常识: 文天祥(1236-1283),字,一字,号,庐陵人,著名的爱国诗人,本文选自 《》。《指南录》是其出使到被扣留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臣心一片 磁针石,”的句意命名的。 二、重点实虚词释义: 1、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 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 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除都督诸迫萃会 纾意觇不拜以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 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 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 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慷慨颇遽构恶献谄 羁縻前诟数但貌以 3、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 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 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 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诣并目分当间具 庶几诡草露迥 4、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 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 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 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 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 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 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 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 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 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 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 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 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之诋去为……所物色如 竟使殆例巡徼陵质明
「必修三文言知织点复习资料·彭玉松Z 邂逅见堪手自来者悲 5、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 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 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 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 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 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 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幸僇以遗体殆许 修从俱已向微 文诚意料想日月复是序 五人墓碑记 、文学常识: 张溥(1602-1641),字,号,江苏太仓人。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崇祯时组 、重点实虚词释义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 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 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凡 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 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盖之于焉之于 且以旌夫去之 墓焉止有凡疾病 足草野之之皦皦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 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 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 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然在墓 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 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 全乎为五人也。 望行为声赀缇骑前 仆以抚私人痛心匿 以按儇然之詈颜色 少发函卒
【必修三文言知识点复习资料·彭玉松】 邂逅见堪手自来者悲 5、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 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 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 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 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 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 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幸僇以遗体殆许 修从俱已向微 文诚意料想日月复是序 五人墓碑记 一、 文学常识: 张溥(1602-1641),字,号,江苏太仓人。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崇祯时组 织“”,批评朝政。有《》。 二、重点实虚词释义: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 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 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凡 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 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盖之于焉之于 且以旌夫去之 墓焉止有凡疾病 足草野之之皦皦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 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 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 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 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 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 全乎为五人也。 望行为声赀缇骑前 仆以抚私人痛心匿 以按傫然之詈颜色 少发函卒
「必修三文言知织点复习资料·彭玉松Z 3、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 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 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编伍素曷矫诏钩党之 以复逡巡猝投缳 4、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 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抵罪或远近佯辱人 贱行固是以暴谥过 固户牖隶诸徒 离骚 文学常识: 屈原,名,字,时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代表作《离骚》、《》、《》、《》 等。本文选自《楚辞》,为西汉所编。 《离骚》是中国最长的主义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体长诗,共373句,2477字。 二、重点实虚词释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 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 吾与;朝搴吡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 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苗裔朕考贞览揆 肇锡嘉重修能扈 辟纫与搴揽日月 忽淹代序迟暮不抚 秽度道 烛之武退秦师 文学常识 《左传》又名《》、《》,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 作的传 、重点实虚词释义
【必修三文言知识点复习资料·彭玉松】 3、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 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 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编伍素曷矫诏钩党之 以复逡巡猝投缳 4、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 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抵罪或远近佯辱人 贱行固是以暴谥过 固户牖隶诸徒 离骚 一、 文学常识: 屈原,名,字,时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代表作《离骚》、《》、《》、《》 等。本文选自《楚辞》,为西汉所编。 《离骚》是中国最长的主义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体长诗,共 373 句,2477 字。 二、重点实虚词释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 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 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 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苗裔朕考贞览揆 肇锡嘉重修能扈 辟纫与搴揽日月 忽淹代序迟暮不抚 秽度道 烛之武退秦师 一、 文学常识: 《左传》又名《》、《》,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 作的传。 二、重点实虚词释义:
「必修三文言知织点复习资料·彭玉松Z 1、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以于贰军 若之犹是之许 2、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 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既敢越国鄙焉陪 之行李共乏困尝为 赐济设版厌之封 肆阙图说盟 3、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微夫人因敝所与 整其去 谏太宗十思疏 文学常识 魏徵(580-643),字,巨鹿人。代政治家。 谏:疏 二、重点实虚词释义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 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 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闻之虽当崇极天 休斯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 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 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凡百景命殷克待下 傲物虽董貌宜 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 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必修三文言知识点复习资料·彭玉松】 1、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以于贰军 若之犹是之许 2、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 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既敢越国鄙焉陪 之行李共乏困尝为 赐济设版厌之封 肆阙图说盟 3、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微夫人因敝所与 整其去 谏太宗十思疏 一、 文学常识: 魏徵(580-643),字,巨鹿人。代政治家。 谏:疏:。 二、重点实虚词释义: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 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 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闻之虽当崇极天 休斯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 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 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凡百景命殷克待下 傲物虽董貌宜 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 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必修三文言知织点复习资料·彭玉松Z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 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 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 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 君诚作自牧下壅蔽 纳黜谬宏兹简拣 善尽豫游役亏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文学常识 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至汉武帝末年三千多年的历史。由 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组成,130篇,52万余字。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二、重要实虚词释义: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 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 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 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 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 智谋,宜可使。” 拜以遗书诸 徒尝束窃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 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 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 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不宁以负必 奉完西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 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 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
【必修三文言知识点复习资料·彭玉松】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 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 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 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 亏无为之大道哉? 君诚作自牧下壅蔽 纳黜谬宏兹简拣 善尽豫游役亏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一、 文学常识: 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本文选自《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至汉武帝末年三千多年的历史。由 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10 表、8 书组成,130 篇,52 万余字。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二、重要实虚词释义: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 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 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 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 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 智谋,宜可使。” 拜以遗书诸 徒尝束窃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 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 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 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不宁以负必 奉完西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 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 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