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专题综合测试卷 拟题、审订:祁有理语文工作室 第Ⅰ卷(共42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眸子(mu)憋进(bie 媲美(pi)泾渭分明(jing) B睨视(ni)孱头(can)威慑(she)并行不悖(bei) C.慰藉(jie)契约(qie)咀嚼jue)怒不可遏(e) D.暴戾(1i)吝啬(se) 奚落(x)伤痕累累(l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诩伎俩犀利难以置信 B盘诘拙劣糟粕不可理喻 C.华裔卡壳推搡 礼 尚往来 D理睬阐明沮丧和言悦色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叫作“发扬国光。” B.反过来说,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人类才能最 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C.在前一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衣衫褴褛是不文明的表现,在后一种意义 上,我们却不能说穿中山装是没有文化的标志 D.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 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 道德等制度 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 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必修三第三专题综合测试卷 拟题、审订:祁有理语文工作室 第Ⅰ卷(共 42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眸子(móu) 憋进(bié) 媲美 ( pì) 泾渭分明(jīng) B.睨视(nì) 孱头(càn) 威慑 (shè) 并行不悖(bèi) C.慰藉(jiè) 契约(qiè) 咀嚼(jué ) 怒不可遏(è) D.暴戾(lì) 吝啬(sè) 奚落(xī) 伤痕累累(lě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诩 伎俩 犀利 难以置信 B.盘诘 拙劣 糟粕 不可理喻 C.华裔 卡壳 推搡 礼尚往来 D.理睬 阐明 沮丧 和言悦色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叫作“发扬国光。” B.反过来说,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人类才能最 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C.在前一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衣衫褴褛是不文明的表现,在后一种意义 上,我们却不能说穿中山装是没有文化的标志。 D.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 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 道德等制度 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 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 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②如果不理解这种不同文化结构之间的重要差异,就有可能用一种文化结构 的标准来衡量另外一种文化结构的价值,甚至徒劳无功地将一种文化结构中 的要素生搬硬套地 到另一种文化结构中去。 A.调节协调 迁移 B协调调节 迁移 C.协调调节 移植 D.调节协调 移植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 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 B.要不然,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 残羹冷炙做奖赏 C.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发生一蹴而就的奇 迹:虽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D.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 境迁,或与时俱进,或抱残守阙,成为昨日黄花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些年来,生物物种的减少,究竞是由于过度捕杀引起的,还是由于水电 站建设引起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B镶嵌在大碑座四周的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前,聚集的一大群外地游人,正 在对浮雕精湛的雕琢艺术赞叹不已。 C.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斗争生活,奔放的革命热情,高超的文字技巧,深厚的 文化底蕴,一跃而为文坛新星。 D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让我既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也有一种拂之 不去的困惑。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拿来主义》选段,完成7—10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②如果不理解这种不同文化结构之间的重要差异,就有可能用一种文化结构 的标准来衡量另外一种文化结构的价值,甚至徒劳无功地将一种文化结构中 的要素生搬硬套地 到另一种文化结构中去。 A.调节 协调 迁移 B.协调 调节 迁移 C.协调 调节 移植 D.调节 协调 移植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 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 B.要不然,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 残羹冷炙做奖赏。 C.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发生一蹴而就的奇 迹;虽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D.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 境迁,或与时俱进,或抱残守阙,成为昨日黄花。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些年来,生物物种的减少,究竟是由于过度捕杀引起的,还是由于水电 站建设引起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B.镶嵌在大碑座四周的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前,聚集的一大群外地游人,正 在对浮雕精湛的雕琢艺术赞叹不已。 C.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斗争生活,奔放的革命热情,高超的文字技巧,深厚的 文化底蕴,一跃而为文坛新星。 D.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让我既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也有一种拂之 不去的困惑。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拿来主义》选段,完成 7—10 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 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 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 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 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 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 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 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 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 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 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 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 些危机。 7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B.“放出眼光”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 C.“自己来拿”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主动去拿,不能坐等人家 送来。 D这句话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8对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和“‘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 同态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孱头”对文化遗产采取逃避主义的态度,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B.“昏蛋”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对文化遗产采 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C.“废物”对文化遗产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且专门喜欢吸收遗产中的消 极因素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 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 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 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 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 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 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 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 “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 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 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 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 些危机。 7.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运用脑髓”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应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B.“放出眼光”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鉴别。 C.“自己来拿”是指在实行“拿来主义”时要自己主动去拿,不能坐等人家 送来。 D.这句话强调了“拿来主义”者应有博大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 8.对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和“‘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 同态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孱头”对文化遗产采取逃避主义的态度,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B.“昏蛋”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对文化遗产采 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C.“废物”对文化遗产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且专门喜欢吸收遗产中的消 极因素
D.“‘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9对文中有关文化遗产的比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大宅子”比喻整个文化遗产 B.“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C.“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应全部抛弃的部分。 D.“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 10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这几段文字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阐明了“拿来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 B这几段文字批判了穷青年对待祖上遗留下来的大宅子的三种态度,阐明了 “拿来主义”者的具体标准 C这几段文字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阐明了“拿来主义”的 具体标准 D这几段文字批判了穷青年对待祖上遗留下来的大宅子的三种态度,阐明了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 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 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 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 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 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 敬从子计。”光武南还宛,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及光 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 为从事 更始数欲遣光武徇河北,诸将皆以为不可。是时左丞相曹竟子诩为尚书,父 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及度河北,诩有力焉。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
D.“‘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9.对文中有关文化遗产的比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大宅子”比喻整个文化遗产。 B.“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C.“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应全部抛弃的部分。 D.“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 10.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这几段文字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阐明了“拿来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 B.这几段文字批判了穷青年对待祖上遗留下来的大宅子的三种态度,阐明了 “拿来主义”者的具体标准。 C.这几段文字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阐明了“拿来主义”的 具体标准。 D.这几段文字批判了穷青年对待祖上遗留下来的大宅子的三种态度,阐明了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 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 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 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 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 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 敬从子计。”光武南还宛,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及光 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 为从事。 更始数欲遣光武徇河北,诸将皆以为不可。是时左丞相曹竟子诩为尚书,父 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及度河北,诩有力焉。自伯升之败,光武不敢
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 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 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 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 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 齐。每所至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 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吕晏 从兄:堂兄 B及度河北,诩有力焉 有力:起很大的作用 C.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 方面:地方,地区 D异为人谦退不伐 不伐:不攻击他人 12.以下不包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 B.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 C光武署异为主薄,苗萌为从事 D.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冯异才能卓异的一组是 ①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 ②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 ③时左丞相曹竞子诩为尚书,父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 ④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 ⑤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⑥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 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 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 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 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 齐。每所至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 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吕晏 从兄:堂兄 B.及度河北,诩有力焉 有力:起很大的作用 C.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 方面:地方,地区 D.异为人谦退不伐 不伐:不攻击他人 12.以下不包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 B.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 C.光武署异为主薄,苗萌为从事 D.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冯异才能卓异的一组是 ①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 ②更始诸将攻父城者前后十余辈,异坚守不下 ③时左丞相曹竟子诩为尚书,父子用事,异劝光武厚结纳之 ④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 ⑤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⑥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