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气体物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气体的物态参量 状态参量平衡态的描述 确定平衡态的宏观性质的量称为状态参量。 常用的状态参量有四类: 几何参量(如:气体体积) 力学参量(如:气体压强) 化学参量(如:混合气体各化学组 分的质量和摩尔数等) 电磁参量(如:电场和磁场强度, 电极化和磁化强度等 热学参量(如:温度) 力学中的基本量:长度(1)、时间(t)和质量(m)
§6-1 气体物态参量 平衡态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一、气体的物态参量 状态参量——平衡态的描述 确定平衡态的宏观性质的量称为状态参量。 常用的状态参量有四类: 几何参量(如:气体体积) 力学参量(如:气体压强) 化学参量(如:混合气体各化学组 分的质量和摩尔数等) 电磁参量(如:电场和磁场强度, 电极化和磁化强度等) 热学参量(如:温度) 力学中的基本量:长度(l)、时间(t)和质量(m)
热学中气体的物态参量(宏观态):气体的体积V 压强p和热力学温度T三个物理量。 其中:体积V和压强P是力学量,而温度T是气体冷热 程度的量度,属热学量 二、p、V、T的单位 1.气体体积V: 指气体所能达到的空间。对于处在容器中的气 体,容器的体积就是气体的体积。 国际单位制(SI单位:立方米,符号:m3 常用其它单位:立方分米,即升( Liter),符号:L LL=1dm3=10-3m 2气体压强p: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正压 力,即p=F/S
其中:体积V和压强P是力学量,而温度T是气体冷热 程度的量度,属热学量。 热学中气体的物态参量(宏观态):气体的体积V、 压强p和热力学温度T三个物理量。 二、p、V、T的单位 1.气体体积V: 指气体所能达到的空间。对于处在容器中的气 体,容器的体积就是气体的体积。 国际单位制(SI)单位:立方米,符号:m 3 常用其它单位:立方分米,即升(Liter),符号:L 1L=1dm3=10-3m 3 2.气体压强p: 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正压 力,即p=F/S
国际单位制(SI)单位:帕斯卡,符号:Pa 常用其它单位:标准大气压,符号:atm: 厘米汞柱高,符号:cmHg 标准大气压:450纬度海平面处测得0时大气压的值 lam=76cm=1.01325×10°Pa 3.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温标( Temperature Scale定义: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热力学温枟是建立在第二定律基础上,不依赖于任 何物质的特性的温标 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开尔文( Kelvin),符号:K 工程上和日常生活中,目前常使用摄修斯温标,简 称摄氏温标。温度的符号:t,单位符号:0C
国际单位制(SI)单位:帕斯卡,符号:Pa 常用其它单位:标准大气压,符号:atm; 厘米汞柱高,符号:cmHg 3.温度: 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5 1 76 1.01325 10 atm cmHg Pa = = 标准大气压:450纬度海平面处测得0 0C时大气压的值。 温标(Temperature Scale)定义: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热力学温标是建立在第二定律基础上,不依赖于任 何物质的特性的温标。 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开尔文(Kelvin),符号:K 工程上和日常生活中,目前常使用摄修斯温标,简 称摄氏温标。温度的符号:t,单位符号: 0C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T-273.15或T=273.15+t 三、平衡态 1.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在给定范围内,由大量微观粒子所组成的宏观物体 2.系统的外界(简称外界) 与所研究的热力学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它物体 开放系统与外界有m、E交换 系统了封闭系统与外界有E交换,无m交换 孤立系统与外界无E、m交换
1.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 在给定范围内,由大量微观粒子所组成的宏观物体。 t T T t = − = + 273.15 273.15 或 2.系统的外界(简称外界) 与所研究的热力学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它物体。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三、平衡态 与外界有 m、E 交换 与外界有 E 交换,无 m 交换 与外界无 E、m 交换 开放系统 孤立系统 系统 封闭系统
3.热力学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宏观性质不 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或孤立系统达到的稳定状态。 说明:①指外界对系统既不作功,又不传热; ②理想模型,实际中不存在; ③若气体状态变化很微小,可略去~近似 平衡态 本章所订论的气体状态,除特别声明者外,均为平衡态 4.平衡过程: 由于外界的影响,气体的状态会从某一初始平衡 状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的平衡状态,变化到另一平 衡态的过程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宏观性质不 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或孤立系统达到的稳定状态。 说明:①指外界对系统既不作功,又不传热; 本章所讨论的气体状态,除特别声明者外,均为平衡态。 ②理想模型,实际中不存在; ③若气体状态变化很微小,可略去~近似 平衡态。 4.平衡过程: 由于外界的影响,气体的状态会从某一初始平衡 状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的平衡状态,变化到另一平 衡态的过程。 3.热力学平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