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纲要 ●引论: ●第一讲课程的历史 ●第二讲课程的涵义与理解 ●第三讲课程的基础 ●第四讲课程的主要设计模式 ●第五讲课程的基本类型 ●第六讲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讲授纲要 ⚫ 引论: ⚫ 第一讲 课程的历史 ⚫ 第二讲 课程的涵义与理解 ⚫ 第三讲 课程的基础 ⚫ 第四讲 课程的主要设计模式 ⚫ 第五讲 课程的基本类型 ⚫ 第六讲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目标模式 (一)目标的确立 (二)内容的选择 ●(三)内容的组织 ●(四)课程的实施 (五)课程的评价
一、 目标模式 ⚫(一)目标的确立 ⚫(二)内容的选择 ⚫(三)内容的组织 ⚫(四)课程的实施 ⚫(五)课程的评价
设计原理 泰勒原则 ●美国的泰勒( Ralph w. tyler,1902-)认为,如果我们 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下列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即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设计原理 一、泰勒原则 ⚫ 美国的泰勒(Ralph W. Tyler, 1902-)认为,如果我们 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下列问题: ⚫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 即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目标的确定 ●1、泰勒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来源于:对学 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 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对学生的研究包括:(1)了解学生身心发 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 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的 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可以将学生的需要分为:(1)健身的需要; (2)认识的需要;(3)物质享受的需要 (4)审美的需要;(5)社交的需要;(6 了解自我的需要;(7)创造的需要;(8 道德的需要
⚫ 1、 泰勒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来源于:对学 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 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 对学生的研究包括:(1)了解学生身心发 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 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的 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 可以将学生的需要分为:(1)健身的需要; (2)认识的需要;(3)物质享受的需要; (4)审美的需要;(5)社交的需要;(6) 了解自我的需要;(7)创造的需要;(8) 道德的需要 (一)目标的确定
(9)自尊自主的需要;(10)成就的需要 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弗吉尼亚州课程研究 会”对社会的分类:(1)生命的保护与维持; (2)自然资源;(3)物品的生产与分配 (4)物品与劳务的消费;(5)物品与人员的 沟通与运输;(6)娱乐;(7)审美冲动的表 现;(8)宗教冲动的表现:(9)教育;(10) 自由的范围;(11)个体的整合:(12)探索 学科专家的建议;学科专家一般比较熟悉自 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领域,能够准确地选择本 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性知识,因此应成为重要的 来源
⚫ (9)自尊自主的需要;(10 )成就的需要 ⚫ 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弗吉尼亚州课程研究 会”对社会的分类:(1)生命的保护与维持; (2)自然资源;(3)物品的生产与分配; (4)物品与劳务的消费;(5)物品与人员的 沟通与运输;(6)娱乐;(7)审美冲动的表 现;(8)宗教冲动的表现:(9)教育;(10) 自由的范围;(11)个体的整合:(12)探索 ⚫ 学科专家的建议;学科专家一般比较熟悉自 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领域,能够准确地选择本 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性知识,因此应成为重要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