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四校2019届高三六月份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龙泉中学钟祥一中京山一中沙洋中学)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 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 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 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 也包括物品。 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 的。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 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 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 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 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 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 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 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 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 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 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 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 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 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 自己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 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 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也包 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 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 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 (3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湖北省荆门市四校 2019 届高三六月份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龙泉中学 钟祥一中 京山一中 沙洋中学)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 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 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 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 也包括物品。 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 的。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 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 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 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 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 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 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 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 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 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 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 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 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 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 自己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 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 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也包 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 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 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 (3 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 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A. 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 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 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 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 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需要加入诗意的 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一一想象力的问题, 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B.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 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C.文章的第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 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D.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 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启蒙时代的收藏家 与学者们在重建过往文化的过程中,就发挥出了他们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 力 B.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时,运用想象推测其用途,这种认知方法是值得 肯定的。这可以看作是“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一个例子 C.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 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 D.诗意地重构是我们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了解遥远世界的全新认知方式,有时 甚至是我们了解过去或现在世界的最佳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各题。 材料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 区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 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一机一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 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 “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 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 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 场革命加速。 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 机一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
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 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 A. 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 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 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 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 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需要加入诗意的 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 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B.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 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C.文章的第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 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D.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 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启蒙时代的收藏家 与学者们在重建过往文化的过程中,就发挥出了他们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 力。 B.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时,运用想象推测其用途,这种认知方法是值得 肯定的。这可以看作是“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一个例子。 C.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 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 D.诗意地重构是我们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了解遥远世界的全新认知方式,有时 甚至是我们了解过去或现在世界的最佳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各题。 材料一: 自 5G 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 技术跟传统的 3G、4G 技术有什么 区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 3G、4G 技术主要影响人 们的通信方式,而 5G 主要应用于“人一机一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 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 “5G 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 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 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 场革命加速。 2019 年将是 5G 元年,也将是 5G 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一 机一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
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 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2019年3月 3日,人民网)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类别 特点 规模 1G语音时代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 着移动语音通话的1G时代到来 不详 2G文本时代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截止2012年底。用户 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达8.7亿。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 3G图片时代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 截止2014年,用户达 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4.85亿 速度更快、通讯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 4G视频时代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 截止2018年底,用户 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达117亿。 G物联网时代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 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 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 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 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 来重大变革。 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 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 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 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 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 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 短信。 B.从l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 来越丰富。 C.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 倍还多
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 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 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2019 年 3 月 3 日,人民网) 材料二: 我国 1G-5G 的发展历程 类别 特点 规模 1G 语音时代 1987 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 着移动语音通话的 1G 时代到来。 不详 2G 文本时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 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截止 2012 年底。用户 达 8.7 亿。 3G 图片时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 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 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截止 2014 年,用户达 4.85 亿。 4G 视频时代 速度更快、通讯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 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 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截止 2018 年底,用户 达 11.7 亿。 5G 物联网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 年 3 月 6 日)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 2 月 28 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 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 5G 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 5G 技术 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 4G 向 5G 过渡的关键时刻。5G 具 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 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 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 来重大变革。 目前,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 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 5G 商用的 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 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 5G 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 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 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 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 1G 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 短信。 B.从 1G 时代到 3G 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 来越丰富。 C.4G 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 3G 时代的两 倍还多
D.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促使 万物互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 新提供可能。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技术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 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 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技术信息安全和用户 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 6.5G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 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 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 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 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 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 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 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 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 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 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 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 有听见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 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 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 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 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 现在他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 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 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 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 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
D.5G 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促使 万物互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5G 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 新提供可能。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 5G 商用技术的国家,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 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 年是 5G 元年,拉开了 5G 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 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 5G 技术打开大门 D.5G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技术信息安全和用户 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 6.5G 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 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 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9 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 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 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 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 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 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 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 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 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 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 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 有听见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 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 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 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 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 现在他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 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 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 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 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
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还是要上山水 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 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 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 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 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 也登过东海的崂山,上过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 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 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 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 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 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 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 赏者了。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 观流转变化,姿态万千。 B.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 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C.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 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D.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 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8.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9.文章第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 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 及高祖初起沛,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 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绾封为 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 汉五年冬,以破项籍,乃使卢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破之。七月还,从 击燕王臧荼,臧荼降。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欲王卢绾,为群 臣觖望。及虏臧荼,乃下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 卢绾,皆言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诏许之。 汉五年八月,乃立卢绾为燕王。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汉十一年秋,陈稀反代地,高祖如邯郸击稀兵,燕王绾亦击其东北。当是时,陈 稀使王黄求救匈奴。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於匈奴,言稀等军破。张胜至胡,故燕 王臧茶子衍出亡在胡,见张胜曰:“公所以重於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
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还是要上山水 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 川上,就觉悟到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 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 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得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 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 也登过东海的崂山,上过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 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 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从前有一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过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 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 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 都市里寄住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 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 赏者了。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 观流转变化,姿态万千。 B.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 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C.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 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D.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 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8.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 分) 9.文章第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 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 及高祖初起沛,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 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绾封为 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 汉五年冬,以破项籍,乃使卢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破之。七月还,从 击燕王臧荼,臧荼降。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欲王卢绾,为群 臣觖望。及虏臧荼,乃下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 卢绾,皆言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诏许之。 汉五年八月,乃立卢绾为燕王。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汉十一年秋,陈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郸击豨兵,燕王绾亦击其东北。当是时,陈 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於匈奴,言豨等军破。张胜至胡,故燕 王臧茶子衍出亡在胡,见张胜曰:“公所以重於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