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学科说明 、考试目的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 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 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全区、全市教育大会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考试要有利于推进语文 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 化传统,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三、命题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 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师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教学的衔接,为学生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 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考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状况,考查阅读与 语言积累的质与量,考查语感形成水平与思维品质,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与形式科学 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规范; 试题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四)综合性原则。试题内容要课内外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 技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特 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柳州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学科说明 语文 一、考试目的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 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 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全区、全市教育大会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考试要有利于推进语文 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 化传统,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三、命题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 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师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教学的衔接,为学生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 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考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状况,考查阅读与 语言积累的质与量,考查语感形成水平与思维品质,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与形式科学, 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规范; 试题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四)综合性原则。试题内容要课内外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 技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特 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自己的见闻、见解 (五)教育性原则。发挥试题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引领作用。引导关注现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珍视人类优秀文化,继 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四、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ll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第四学段(7~9年 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参照柳州市本届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7~9年 级)。 五、考试要求与内容 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一)书写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积累 积累的内容可以包括:常用字的字音及正确书写、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句的 规范表达(含标点符号)、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及经典篇段的默写等 字词、语句的考查宜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语法、常见修辞手法,选材兼顾课內外;文学 文化常识考查为教材涉及的内容;默写主要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文以及“课标 中推荐的背诵篇目(含1~9年级,共136篇段)选材。 (三)阅读 1.古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的考查,侧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情感;欣赏、品味 富于表现力的诗歌语言;分析诗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2.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能根据语境翻译 文言句子;理解文章内容。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 阅读方法(如浏览、摘录、批注、制作读书卡片等)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 的阅读。 阅读记叙类文章,要求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能感受、评价作品中的形象
自己的见闻、见解。 (五)教育性原则。发挥试题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引领作用。引导关注现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珍视人类优秀文化,继 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四、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第四学段(7~9 年 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参照柳州市本届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7~9 年 级)。 五、考试要求与内容 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一)书写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积累 积累的内容可以包括:常用字的字音及正确书写、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句的 规范表达(含标点符号)、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及经典篇段的默写等。 字词、语句的考查宜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语法、常见修辞手法,选材兼顾课内外;文学 文化常识考查为教材涉及的内容;默写主要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文以及“课标” 中推荐的背诵篇目(含 1~9 年级,共 136 篇段)选材。 (三)阅读 1.古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的考查,侧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情感;欣赏、品味 富于表现力的诗歌语言;分析诗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2.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能根据语境翻译 文言句子;理解文章内容。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 阅读方法(如浏览、摘录、批注、制作读书卡片等)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 的阅读。 阅读记叙类文章,要求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能感受、评价作品中的形象
品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要求把握文章说明对象,提取文本信息,掌握常 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把握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 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事实 论证)以及它们的作用。 阅读材料文字规范,力求文质兼美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 力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和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考查通过对信息和资料的分析判断,提 出假设或观点等语文综合能力 (五)写作 要求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作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要 求做到文体规范、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书写 清楚,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的命题力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 六、考试形式与时长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50分钟。 七、试卷结构 内容分值:书写,1题,3~5分;积累,5题左右,约18分;古诗文阅读,7题左右, 约15分;现代文阅读,7题左右,约24分;综合性学习,3题左右,8~10分;写作,1题, 50分。 全卷满分120分。共21~25小题,试卷长度8000个字符左右 八、题型示例 书写 例1.请你在下面(全卷)的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评卷老师将根据 你的卷面书写情况评书写分。(X分) (本题难度系数约071。) 例2.古诗文默写(含书写ⅹ分,请你在本题的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卷面书写情况评书写分。)
品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要求把握文章说明对象,提取文本信息,掌握常 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把握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 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事实 论证)以及它们的作用。 阅读材料文字规范,力求文质兼美。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 力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和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考查通过对信息和资料的分析判断,提 出假设或观点等语文综合能力。 (五)写作 要求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作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要 求做到文体规范、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书写 清楚,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的命题力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 六、考试形式与时长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七、试卷结构 内容分值:书写,1 题,3~5 分;积累,5 题左右,约 18 分;古诗文阅读,7 题左右, 约 15 分;现代文阅读,7 题左右,约 24 分;综合性学习,3 题左右,8~10 分;写作,1 题, 50 分。 全卷满分 120 分。共 21~25 小题,试卷长度 8000 个字符左右。 八、题型示例 一、书写 例 1.请你在下面(全卷)的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评卷老师将根据 你的卷面书写情况评书写分。(X 分) (本题难度系数约 0.71。) 例 2.古诗文默写(含书写 X 分,请你在本题的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卷面书写情况评书写分。)
(本题难度系数约091。 例3作文(含书写ⅹ分,请你在本题的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评卷 老师将根据你的卷面书写情况评书写分。) (本题难度系数约081 、积累 例1.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泥沼、走tσu()无路,但内心始终 翻腾着一股zaσ()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脱山峦的围缚,越过无 垠的原野,迸()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 A.头燥 zheng bing B.投躁 zheng beng C.投燥 zheng beng D.头躁 zheng bing 答案为B,本题难度系数约0.80。)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 蚀/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冤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 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①。花瓣左右对 称,向外弯曲,②。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③_。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 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精华)。 (1)文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字后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贫瘠(j)无人问津B.寂寞(m)无冤无悔 对称( cheng)清新淡雅D.弯曲(q)自惭形秽 (答案为A,本题难度系数约078。)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侵蚀反而精华B.侵袭而且精华 C.侵蚀而且精彩D.侵袭反而精彩 (答案为D,本题难度系数约0.74)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B.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本题难度系数约 0.91。)[www.~z@zstep.c%o#m*] 例 3.作文(含书写 X 分,请你在本题的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评卷 老师将根据你的卷面书写情况评书写分。) (本题难度系数约 0.81。) 二、积累 例 1.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泥沼、走 tóu( )无路,但内心始终 翻腾着一股 zào( )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 )脱山峦的围缚,越过无 垠的原野,迸( )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 A.头 燥 zhèng bìng B.投 躁 zhèng bèng[中国教#育^出@版网*&] C.投 燥 zhēng bèng D.头 躁 zhēng bìng (答案为 B,本题难度系数约 0.80。) 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 蚀/侵袭)和无人问津 ....的寂寞..,却也无冤无悔 ....;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 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 ① 。花瓣左右对. 称.,向外弯曲.., ②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 ...., ③ 。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 ....,(而且/ 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精华)。 (1)文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字后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贫瘠(jí) 无人问津 B. 寂寞(mò) 无冤无悔 C. 对称(chèng) 清新淡雅 D. 弯曲(qǔ) 自惭形秽 (答案为 A,本题难度系数约 0.78。)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侵蚀 反而 精华 B. 侵袭 而且 精华 C. 侵蚀 而且 精彩 D. 侵袭 反而 精彩 (答案为 D,本题难度系数约 0.74。)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B. 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D.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答案为C,本题难度系数约071。) 例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 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 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热闹! A.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拍手称快B.因地制宜迫不及待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迫在眉睫欢声雷动D.因人而异迫不及待拍手称快 (答案为B,本题难度系数约08。) 例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 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C.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春日的柳州,和风佛面,细雨如丝,紫 荆花含苞欲放,到处 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匚苣苣 (答案为A,本题难度系数约0.70) 匚巨 例5.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 明牌上的文字。阅读 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煕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 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_⑩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 越桃花洞,进入“②”。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淸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 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摹(m)“巨”字的笔顺是 B.摹(m)“巨”字的笔顺是 C.摹(m)“巨”字的笔顺是: D.摹(m6)“巨”字的笔顺是 (答案为D,本题难度系数约080)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答案为 C,本题难度系数约 0.71。) 例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 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 已 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好不 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答案为 B,本题难度系数约 0.8。) 例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 ....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 了。 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 C.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D.春日的柳州,和风佛面,细雨如丝,紫 荆花含苞欲放 ....,到处 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ww&~w@.zzstep.#c^om] (答案为 A,本题难度系数约 0.70。) 例 5.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 明牌上的文字。阅读 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 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 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 越桃花洞,进入“ 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 南北长 220 米,东西宽 105 米,占地 2.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 D.摹(mó)“巨”字的笔顺是: (答案为 D,本题难度系数约 0.80。)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