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实验班)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 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 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 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 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 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 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 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 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 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 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 不会被千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 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 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所谓“初级 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 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 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 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 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 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 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 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 度加以理解。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 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 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 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一首40个汉字的短 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 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 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 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 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
广东省深圳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实验班)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 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 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 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 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 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 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 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 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 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 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 不会被千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 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 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所谓“初级 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 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 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 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 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 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 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 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 度加以理解。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 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 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 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一首 40 个汉字的短 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 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 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 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 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
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 有删改) 1、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3分) A.贝多芬的《月光》之所以被千古称颂,不在于伦理成分的强弱。 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 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 的价值。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3分) A.艺术价值表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品。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 慰藉。 3、下列理解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3分) A、本文中所谓“形而上”,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指超越了一切物质存在的本源 所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唯有 古典艺术,才能治疗异化的痛苦。 C、凡·高的名画《星夜》,画面上11颗星星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像炽热燃 烧的火球,这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精神 D、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 动加以实现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6题 情无赝 周海亮 四二年逃荒,爷爷把什么都扔了,包括那把壶。一路上九死一生,待回来,壶仍 然躺在自家院子里,染满尘埃。擦了擦,釉黑,斑蓝;敲了敲,音色沉美 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时间越久,越有感情。 可是现在父亲病了,很严重。他需要一笔钱 唐钧就想到了执壶。 与妻子商量,妻子说,卖掉执壶,等于要了爸的命。唐钧说,也许卖掉执壶,能 救爸的命。妻子说,你能保证不让爸知道?唐钧说,不告诉他就行。妻子说,你 以为你能瞒过去?唐钧长叹一声,说,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唐钧找到朋友,说他有意出手那把执壶。朋友听了,眼珠子当时就直了 朋友也許比父亲更喜欢那把壶。朋友是小城有名的收藏家,他知道一把品相极佳 的执壶的价值。几年前他曾有意买下这把壶,却被唐钧的父亲骂了一顿
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 有删改) 1、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3 分) A.贝多芬的《月光》之所以被千古称颂,不在于伦理成分的强弱。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 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 的价值。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3 分) A.艺术价值表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品。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 慰藉。 3、下列理解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是 (3 分) A、本文中所谓“形而上”,是一个哲学概念,是指超越了一切物质存在的本源 所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唯有 古典艺术,才能治疗异化的痛苦。 C、凡·高的名画《星夜》,画面上 11 颗星星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像炽热燃 烧的火球,这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精神。 D、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 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 动加以实现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4~6 题。 情无赝 周海亮 四二年逃荒,爷爷把什么都扔了,包括那把壶。一路上九死一生,待回来,壶仍 然躺在自家院子里,染满尘埃。擦了擦,釉黑,斑蓝;敲了敲,音色沉美。 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时间越久,越有感情。 可是现在父亲病了,很严重。他需要一笔钱。 唐钧就想到了执壶。 与妻子商量,妻子说,卖掉执壶,等于要了爸的命。唐钧说,也许卖掉执壶,能 救爸的命。妻子说,你能保证不让爸知道?唐钧说,不告诉他就行。妻子说,你 以为你能瞒过去?唐钧长叹一声,说,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 唐钧找到朋友,说他有意出手那把执壶。朋友听了,眼珠子当时就直了。 朋友也許比父亲更喜欢那把壶。朋友是小城有名的收藏家,他知道一把品相极佳 的执壶的价值。几年前他曾有意买下这把壶,却被唐钧的父亲骂了一顿
真打算出?朋友问。 真打算。唐钧说 老爷子同意了? 同意了 拿来!价钱好商量。 壶就卖了。唐钧查过很多资料,价钱绝对是对得起这把壶的价钱。现在父亲住进 医院,他不知道父亲还能不能熬过来。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万一熬不过 来,他想用这笔钱带父亲到处转转。之前,父亲一直想去一趟西藏 可是父亲突然很想看看那把执壶。 你哪儿来这么多钱?父亲问他。 借的 我怀疑你把它卖了。病床上的父亲说,这几天,我总是心神不宁的。 壶在家里呢。他低着眼睛,不敢看父亲的脸,您那么喜欢它,我不会卖掉它的 我想看看壶。父亲固执地说。 没办法,唐钧只好再一次找到朋友。朋友说,君子不夺人之爱一一要不这样,壶 你先拿回去,钱你也送回来。唐钧只得把父亲病重的事情跟他仔细说了。朋友想 了想,说,君子不乘人之危一一还可以这样,壶你拿回去,钱算我借给你的,你 给我补张借条就行。 最终,唐钧既没有给朋友补一张借条,也没有把壶拿回去。不过他捧回了一把执 壶的赝品。他问朋友,这样行吗?朋友说,相信我,别说你爸,就连业界专家, 都很难分辨出来。 父亲捧着壶,细细地看,笑了。他说,是咱家那把,看来你果然没有说谎。唐钧 笑笑说,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怎会卖掉呢?心里,却隐隐地痛。 再痛,也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他不否认执壶的价值,但他还认为,无论什么样的 无价之宝,在父亲的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 父亲没能熬过来。但父亲安然地死去,几乎没有痛苦。 父亲走后第九天,他将执壶还给朋友。朋友细细看了看,擦过,小心地把壶收起 唐钧问他,哪儿弄来的赝品?朋友说,这不是赝品,这就是你卖给我的那把执壶。 唐钧有些吃惊,忙问,为什么不弄个赝品?朋友笑笑说,你父亲对这把执壶的感 情这样深,假如真是赝品,我相信他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他虽非专家,但是自家 的东西,他绝不会看错的。 不会吧?唐钧有些不太相信。 找个世界上最像你的男人冒充你,你认为他能不能看出来?朋友说,当他发现你 拿了赝品给他,他会怎么想?或许直到离去,他都不会安心。 可是万一我把它弄坏了呢?磕了,碰了,或者不小心打碎… 我相信你肯定不会的。朋友笑笑说,在你心里,只要父亲喜欢,哪怕它是赝品, 也价值千金,需要小心呵护 万一我发现它不是赝品,死不认账呢?难道你不怕我昧下它? 你肯定不会。认识这么多年,我对你的这点信任还是有的。朋友笑着说,这世上 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的孝心更有价值呢? (摘自《小说月刊》2017年 第10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于运用侧面描写,如借助唐钧妻子之口和朋友之口表达主人公的孝 借唐钧父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衬托主人公心理
真打算出?朋友问。 真打算。唐钧说。 老爷子同意了? 同意了。 拿来!价钱好商量。 壶就卖了。唐钧查过很多资料,价钱绝对是对得起这把壶的价钱。现在父亲住进 医院,他不知道父亲还能不能熬过来。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万一熬不过 来,他想用这笔钱带父亲到处转转。之前,父亲一直想去一趟西藏。 可是父亲突然很想看看那把执壶。 你哪儿来这么多钱?父亲问他。 借的。 我怀疑你把它卖了。病床上的父亲说,这几 天,我总是心神不宁的。 壶在家里呢。他低着眼睛,不敢看父亲的脸,您那么喜欢它,我不会卖掉它的。 我想看看壶。父亲固执地说。 没办法,唐钧只好再一次找到朋友。朋友说,君子不夺人之爱——要不这样,壶 你先拿回去,钱你也送回来。唐钧只得把父亲病重的事情跟他仔细说了。朋友想 了想,说,君子不乘人之危——还可以这样,壶你拿回去,钱算我借给你的,你 给我补张借条就行。 最终,唐钧既没有给朋友补一张借条,也没有把壶拿回去。不过他捧回了一把执 壶的赝品。他问朋友,这样行吗?朋友说,相信我,别说你爸,就连业界专家, 都很难分辨出来。 父亲捧着壶,细细地看,笑了。他说,是咱家那把,看来你果然没有说谎。唐钧 笑笑说,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怎会卖掉呢?心里,却隐隐地痛。 再痛,也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他不否认执壶的价值,但他还认为,无论什么样的 无价之宝,在父亲的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 父亲没能熬过来。但父亲安然地死去,几乎没有痛苦。 父亲走后第九天,他将执壶还给朋友。朋友细细看了看,擦过,小心地把壶收起。 唐钧问他,哪儿弄来的赝品?朋友说,这不是赝品,这就是你卖给我的那把执壶。 唐钧有些吃惊,忙问,为什么不弄个赝品?朋友笑笑说,你父亲对这把执壶的感 情这样深,假如真是赝品,我相信他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他虽非专家,但是自家 的东西,他绝不会看错的。 不会吧?唐钧有些不太相信。 找个世界上最像你的男人冒充你,你认为他能不能看出来?朋友说,当他发现你 拿了赝品给他,他会怎么想?或许直到离去,他都不会安心。 可是万一我把它弄坏了呢?磕了,碰了,或者不小心打碎…… 我相信你肯定不会的。朋友笑笑说,在你心里,只要父亲喜欢,哪怕它是赝品, 也价值千金,需要小心呵护…… 万一我发现它不是赝品,死不认账呢?难道你不怕我昧下它? 你肯定不会。认识这么多年,我对你的这点信任还是有的。朋友笑着说,这世上 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的孝心更有价值呢? (摘自《小说月刊》2017 年 第 10 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善于运用侧面描写,如借助唐钧妻子之口和朋友之口表达主人公的孝心, 借唐钧父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衬托主人公心理
B.插叙唐钩朋友被唐钓父亲骂了一顿,既说明唐钧父亲对执壶十分珍惜,又让 朋友产生疑问的情节合情合理。 C.“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这句话既体现了唐钓对友情的珍视,又体现 了唐钧对父亲的一份孝心。 D.文章以“情无赝”为题,揭示了主题,充分说明人的一切情感都是真挚的, 不像商品那样有真假。 5.简要分析执壶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6.小说有效使用了延迟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2012年,我国开始研发中国标准动车组;2014年完成方案设计;2015年,中国 标准动车组下线,开展了标准动车组试验和运用考核。如今,中国标准动车组正 式投入使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研究员赵红卫表示,未来中国高 铁将全面更新替换。如果目前2586组“和谐号”全部替代为“复兴号”,记者 粗略估算,替代空间将达到4000亿。而“十三五”规划政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预期新增1.1万公里铁路建设,意味着将新增1320个组“复兴号”,增加2000 亿空间。总体看来,“复兴号”将推进6000亿国产替代。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走出去’的战略。”赵红卫说。相比于日、法、德等国 的高铁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关键优势有三点:一是 轨道、隧道建造技术更髙,具备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譬如中国髙铁技术能 够保证在很大温差情况下铁轨不变形;二是中国的高铁技术团队过硬,整体人马 能够做到随调随用;三是中国高铁的修建造价比发达国家更低。 英国广播公司在2014年“中国的高铁革命”报道中援引数据指出,中国高铁建 设成本不超过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每公里基础设施单位建设成本通常为1700 万至2100万美元,而欧洲这一数字为2500万至3800万美元,美国则估计高达 5600万美元。(摘编自《中国报道》2017年8期) 材料二 随着“复兴号”陆续为“和谐号”顶岗,中国标准“国产替换”将开启经济増长 新里程,值得期待。首先,中国标准直接惠顾动车组发展,车型更换带来巨大产 业机遇。我国动车组是从2006年开始大规模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引进技术, 基本上是合资生产,使用外方技术。虽然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动车组,但有些技术 还是打着外方的“胎记”,知识产权依然不在掌握中,包括车轮、轴承,还有制 动刹车系统等都依旧采用外国标准,由国内零部件商进口组装。 其次,中国标准带动产品全面升级,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产品的升级换代主要是 标准的提升,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是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倘若 全国各行各业的产品都进行中国标准的全面升级,一定能够带动经济,克服眼前 徘徊状态,提高增长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标准体系,完善标 准管理,着力改变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 水平“低”的状况,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 增效升级。(摘编自《产权导刊》2017年8期) 材料三
B.插叙唐钩朋友被唐钓父亲骂了一顿,既说明唐钧父亲对执壶十分珍惜,又让 朋友产生疑问的情节合情合理。 C.“熬过来,他欠着朋友一份情”这句话既体现了唐钓对友情的珍视,又体现 了唐钧对父亲的一份孝心。 D.文章以“情无赝”为题,揭示了主题,充分说明人的一切情感都是真挚的, 不像商品那样有真假。 5.简要分析执壶在小说中的作用。(5 分) 6.小说有效使用了延迟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2 年,我国开始研发中国标准动车组;2014 年完成方案设计;2015 年,中国 标准动车组下线,开展了标准动车组试验和运用考核。如今,中国标准动车组正 式投入使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研究员赵红卫表示,未来中国高 铁将全面更新替换。如果目前 2586 组“和谐号”全部替代为“复兴号”,记者 粗略估算,替代空间将达到 4000 亿。而“十三五”规划政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预期新增 1.1 万公里铁路建设,意味着将新增 1320 个组“复兴号”,增加 2000 亿空间。总体看来,“复兴号”将推进 6000 亿国产替代。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走出去’的战略。”赵红卫说。相比于日、法、德等国 的高铁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关键优势有三点:一是 轨道、隧道建造技术更高,具备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譬如中国高铁技术能 够保证在很大温差情况下铁轨不变形;二是中国的高铁技术团队过硬,整体人马 能够做到随调随用;三是中国高铁的修建造价比发达国家更低。 英国广播公司在 2014 年“中国的高铁革命”报道中援引数据指出,中国高铁建 设成本不超过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每公里基础设施单位建设成本通常为 1700 万至 2100 万美元,而欧洲这一数字为 2500 万至 3800 万美元,美国则估计高达 5600 万美元。 (摘编自《中国报道》2017 年 8 期) 材料二 随着“复兴号”陆续为“和谐号”顶岗,中国标准“国产替换”将开启经济增长 新里程,值得期待。首先,中国标准直接惠顾动车组发展,车型更换带来巨大产 业机遇。我国动车组是从 2006 年开始大规模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引进技术, 基本上是合资生产,使用外方技术。虽然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动车组,但有些技术 还是打着外方的“胎记”,知识产权依然不在掌握中,包括车轮、轴承,还有制 动刹车系统等都依旧采用外国标准,由国内零部件商进口组装。 其次,中国标准带动产品全面升级,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产品的升级换代主要是 标准的提升,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是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倘若 全国各行各业的产品都进行中国标准的全面升级,一定能够带动经济,克服眼前 徘徊状态,提高增长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标准体系,完善标 准管理,着力改变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 水平“低”的状况,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 增效升级。(摘编自《产权导刊》2017 年 8 期) 材料三
2003年,中国高铁走上了“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研发路 径,使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弯道超车”如同一把 双刃剑,在争取时间优势的同时,也留下了兼容性难题。 我们当初从海外引进了1型车、2型车、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 这些车型技术路径不同,使咱们用最短的时间博采众长,造出商铁并投入使用, 让经济社会尽快受益。但是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车型,并不能互联互通。“和 谐号”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不仅司机操作台不同,车厢定员座位数与布局不同, 有些车甚至车厢连挂处的高度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如果车 型不同,也不可能重联运输。如果某节车出现故障,需要组织乘客换乘,临时调 来的车一旦车型不同,就会出现要么“挂不上”,要么“缺座位”。 标准不一,不仅增加了运营难度,也提高了运营和维保成本。因此,我国急需针 对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用维 护上的统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摘编自《新湘评论·下半月》2017年9期)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告诉我们要从机遇中发现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产品和服 务的标准,激发活力。 B.材料一介绍了中国高铁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巨大的价值空间,以及“走出去” 具有关键优势。 C.三则材料介绍的新闻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出了目前高铁面临的问题,且都有 评论性的语言说明。 D.材料三介绍我国当初从海外引进四种不同技术平台,并整合创新,有效促进 经济发展。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兴号”动车组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研发制造,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中 国高铁的科技优势。 B.我国动车组现在虽然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但有些技术依然要靠外国引进,但 中国标准“国产替换”将开启经济增长新里程毋庸置疑。 C.中国高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大力进行自主创新,“复兴号”就 是自主创新的鲜明典型 D.建设成本低是中国高铁的优势之一。从2014年的数据看,中国高铁建设成本 不超过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 9.我国的高铁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高铁如何再创新 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 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髙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道 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荆州刺史表上之,再迁, 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 “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著姓也。”帝报曰: “吾故欲今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昱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永平五
2003 年,中国高铁走上了“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研发路 径,使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弯道超车”如同一把 双刃剑,在争取时间优势的同时,也留下了兼容性难题。 我们当初从海外引进了 1 型车、2 型车、3 型车和 5 型车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 这些车型技术路径不同,使咱们用最短的时间博采众长,造出商铁并投入使用, 让经济社会尽快受益。但是基于不同平台研发出的车型,并不能互联互通。“和 谐号”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不仅司机操作台不同,车厢定员座位数与布局不同, 有些车甚至车厢连挂处的高度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如果车 型不同,也不可能重联运输。如果某节车出现故障,需要组织乘客换乘,临时调 来的车一旦车型不同,就会出现要么“挂不上”,要么“缺座位”。 标准不一,不仅增加了运营难度,也提高了运营和维保成本。因此,我国急需针 对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用维 护上的统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摘编自《新湘评论·下半月》2017 年 9 期)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二告诉我们要从机遇中发现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产品和服 务的标准,激发活力。 B.材料一介绍了中国高铁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巨大的价值空间,以及“走出去” 具有关键优势。 C.三则材料介绍的新闻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出了目前高铁面临的问题,且都有 评论性的语言说明。 D.材料三介绍我国当初从海外引进四种不同技术平台,并整合创新,有效促进 经济发展。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复兴号”动车组按照时速 350 公里运营研发制造,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中 国高铁的科技优势。 B.我国动车组现在虽然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但有些技术依然要靠外国引进,但 中国标准“国产替换”将开启经济增长新里程毋庸置疑。 C.中国高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大力进行自主创新,“复兴号”就 是自主创新的鲜明典型 D.建设成本低是中国高铁的优势之一。从 2014 年的数据看,中国高铁建设成本 不超过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 9.我国的高铁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高铁 如何再创新 高。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 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道 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荆州刺史表上之,再迁, 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 “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著姓也。”帝报曰: “吾故欲今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昱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永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