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花结荚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干物质积累很快, 这时是小豆需氮高峰期,又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虽然此时根瘤菌 固氮活动最盛,但满足不了小豆对氮的全部需要,所以供应氮素是 个重点。花期施用氮肥,能提高坐荚率,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百粒重, 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②、磷:磷肥通常多作为基肥施入。 ※磷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因而提高对旱、涝、盐和贫瘠的抗力 还能促进氮的同化作用,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加有效分枝和 结荚数,提早成熟。 ※P32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吸收量占一生中的0004%,初花期占 138%,结荚期占50.7%,成熟期占35.5%。结荚期积累磷量与产量呈 直线相关,鼓粒期积累的磷量与产量不显著相关。鼓粒期积累的氮量 与产量呈直线相关,对产量影响最大 ③、钾:多数地区的土壤不缺钾,施用钾肥效果不明显,但若土壤中 有效钾的含量比较少,施钾肥增产效果明显。在开花结荚期适量地施 用钾肥,可增强茎秆韧性,减轻倒伏以及病害,对促进早熟和增加j 量都有明显效果。 ④微量元素:钼能促进根瘤的形成与生长,增加固氮量,还能增加叶 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促进氮的代谢和磷的吸收,所以给小豆施钼可以 提高产量。 、小豆各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小豆与其他豆类作物一样,全生育过程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分枝 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成熟期。全生育日数和营养生长各阶段的日数, 同一品种因为播种期的先后而有不同。一般是愈早播,全生育日数愈 长,各营养生长阶段的日数也较长。反之,则愈短。但不论早播和迟 播,生殖生长的的日数变化较小 出苗期:小豆播种后,只要土壤温度和水分适合,多在5~7天就可 以出苗。出苗时先是种子吸水膨胀,胚根先开始生长,穿过珠孔突破 种皮而出,这就是发芽。发芽后上胚轴伸长,两片真叶出土,就是出 苗。每个播种行有50%的种子出苗就是出苗期。因为小豆发芽出土时 是上胚轴(两片子叶上面的胚轴)伸长使幼苗出土,而两片子叶不出 土,这种现象叫子叶留土。小豆发芽出苗时要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的 15倍以上的水分,同时土壤温度要在10~14℃时才能发芽出苗。在30℃ 时出苗快,但幼苗细弱
※ 在开花结荚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干物质积累很快, 这时是小豆需氮高峰期,又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虽然此时根瘤菌 固氮活动最盛,但满足不了小豆对氮的全部需要,所以供应氮素是一 个重点。花期施用氮肥,能提高坐荚率,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百粒重, 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②、磷:磷肥通常多作为基肥施入。 ※ 磷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因而提高对旱、涝、盐和贫瘠的抗力, 还能促进氮的同化作用,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加有效分枝和 结荚数,提早成熟。 ※ P32 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吸收量占一生中的 0.004%,初花期占 13.8%,结荚期占 50.7%,成熟期占 35.5%。结荚期积累磷量与产量呈 直线相关,鼓粒期积累的磷量与产量不显著相关。鼓粒期积累的氮量 与产量呈直线相关,对产量影响最大。 ③、钾:多数地区的土壤不缺钾,施用钾肥效果不明显,但若土壤中 有效钾的含量比较少,施钾肥增产效果明显。在开花结荚期适量地施 用钾肥,可增强茎秆韧性,减轻倒伏以及病害,对促进早熟和增加产 量都有明显效果。 ④微量元素:钼能促进根瘤的形成与生长,增加固氮量,还能增加叶 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促进氮的代谢和磷的吸收,所以给小豆施钼可以 提高产量。 三、小豆各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小豆与其他豆类作物一样,全生育过程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分枝 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成熟期。全生育日数和营养生长各阶段的日数, 同一品种因为播种期的先后而有不同。一般是愈早播,全生育日数愈 长,各营养生长阶段的日数也较长。反之,则愈短。但不论早播和迟 播,生殖生长的的日数变化较小。 1、出苗期:小豆播种后,只要土壤温度和水分适合,多在 5~7 天就可 以出苗。出苗时先是种子吸水膨胀,胚根先开始生长,穿过珠孔突破 种皮而出,这就是发芽。发芽后上胚轴伸长,两片真叶出土,就是出 苗。每个播种行有 50%的种子出苗就是出苗期。因为小豆发芽出土时 是上胚轴(两片子叶上面的胚轴)伸长使幼苗出土,而两片子叶不出 土,这种现象叫子叶留土。小豆发芽出苗时要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的 1.5 倍以上的水分,同时土壤温度要在 10~14℃时才能发芽出苗。在30℃ 时出苗快,但幼苗细弱
2、幼苗期:从出苗到分枝是幼苗期。幼苗期一般可长出4-5片复叶。 幼苗可耐o℃低温,可抗02%的盐量,这是临界含量。以中性土壤为 好,幼苗虽有一定耐渍能力,但渍水时间不能过长。土壤水分以田间 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好,不宜过多 3、分枝期:分枝期即叶腋间出现分枝的时期。分枝的多少与品种、播 期、密度等因素有关。夏播小豆,随播期延长和密度加大,分枝数减 少。分枝期营养生长旺盛,干物质累积较快,花芽也开始分化,需要 有较好的养分和水分条件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增加有效分枝。这个时期 土壤水分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为宜,此时容易发生虫害,要注意 防虫。 4、开花结荚期:这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的时期,生长发育最旺, 所需养分和水分也最多。小豆一般开花期为30天左右,蕾、花和荚的 脱落率为70-75%,在比较干旱或阴雨天较多,光照不足时,脱落率会 增加。开花结荚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对光照、温度、水分、养 分的要求都比较高。水涝和倒伏不利开花结荚 5、鼓粒成熟期:荚内籽粒开始鼓大到叶片逐渐发黄是鼓粒成熟期。在 适时播种条件下,一般是开花第8天开始鼓粒,第11天荚和粒长到最 大长度和粗度,约在开花后24天即完成生理成熟。成熟期若气温较低, 成熟期的日数会增加。鼓粒成熟期以生殖生长为主,前期对水分、养 分、光照和温度的要求仍然较高,后期主要对光照和温度敏感。 §1-4小豆的栽培技术 小豆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筹原则是采取促进与控制相结合的措施, 小豆髙产长相:植株生长整齐一致;植株繁茂不倒;前期生长迅速, 中期生长稳健,后期成熟加快。在栽培技术上采取促一控—促措施, 即前期抓齐苗壮苗,中期抓增花保荚,后期抓增重防倒。 、轮作倒茬 ※小豆忌重茬和迎茬,必须实行轮作,而以间隔3~4年轮种1年为 好。小豆前茬以小麦、高粱、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宜。小豆不耐涝, 比较耐瘠薄,应选排水良好的中等肥力的平岗地,前茬没有普施特 广灭灵、豆磺隆等农药残留影响。东北三省小豆产区主要轮作方式有: ①小豆一一玉米(或高粱)一一谷子②小豆—一小麦—一小麦 ③小豆一—玉米一一高粱④小豆—一春小麦(或亚麻)一一玉米 ⑤小豆一—谷子一一玉米一一小麦
2、幼苗期:从出苗到分枝是幼苗期。幼苗期一般可长出 4~5 片复叶。 幼苗可耐 0℃低温,可抗 0.2%的盐量,这是临界含量。以中性土壤为 好,幼苗虽有一定耐渍能力,但渍水时间不能过长。土壤水分以田间 最大持水量的 60~65%为好,不宜过多。 3、分枝期:分枝期即叶腋间出现分枝的时期。分枝的多少与品种、播 期、密度等因素有关。夏播小豆,随播期延长和密度加大,分枝数减 少。分枝期营养生长旺盛,干物质累积较快,花芽也开始分化,需要 有较好的养分和水分条件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增加有效分枝。这个时期 土壤水分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0%为宜,此时容易发生虫害,要注意 防虫。 4、开花结荚期:这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的时期,生长发育最旺, 所需养分和水分也最多。小豆一般开花期为 30 天左右,蕾、花和荚的 脱落率为 70~75%,在比较干旱或阴雨天较多,光照不足时,脱落率会 增加。开花结荚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对光照、温度、水分、养 分的要求都比较高。水涝和倒伏不利开花结荚。 5、鼓粒成熟期:荚内籽粒开始鼓大到叶片逐渐发黄是鼓粒成熟期。在 适时播种条件下,一般是开花第 8 天开始鼓粒,第 11 天荚和粒长到最 大长度和粗度,约在开花后 24 天即完成生理成熟。成熟期若气温较低, 成熟期的日数会增加。鼓粒成熟期以生殖生长为主,前期对水分、养 分、光照和温度的要求仍然较高,后期主要对光照和温度敏感。 §1—4 小豆的栽培技术 小豆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筹原则是采取促进与控制相结合的措施, 小豆高产长相:植株生长整齐一致;植株繁茂不倒;前期生长迅速, 中期生长稳健,后期成熟加快。在栽培技术上采取促—控—促措施, 即前期抓齐苗壮苗,中期抓增花保荚,后期抓增重防倒。 一、轮作倒茬 ※ 小豆忌重茬和迎茬,必须实行轮作,而以间隔 3~4 年轮种 1 年为 好。小豆前茬以小麦、高粱、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宜。小豆不耐涝, 比较耐瘠薄,应选排水良好的中等肥力的平岗地,前茬没有普施特、 广灭灵、豆磺隆等农药残留影响。东北三省小豆产区主要轮作方式有: ①小豆——玉米(或高粱)——谷子 ②小豆——小麦——小麦 ③小豆——玉米——高粱 ④小豆——春小麦(或亚麻)——玉米 ⑤小豆——谷子——玉米——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