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使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其使用量占烟用内衬纸使用总量的75%左右。湖南中烟 年产近100万箱的芙蓉王(硬)已基本全部使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其他卷烟工业企 业如红塔、红云、广东、江西、深圳、上海等工业企业已经使用或者准备使用直接真 空镀铝内衬纸,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虽然属于烟用内衬纸的一个产品类别,但是与传统复合 铝箔内衬纸相比原料要求及生产工艺存在较大差异。行业内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关于 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标准,现行的YC264-2008《烟用内衬纸》的标准适用范围 是“用于复合、压纹、真空镀铝(转移)、镭射、印刷以及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工艺 组合生产的烟用内衬纸”,缺少对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产品特有特性的描述和要求,对 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生产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随着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在行业内 逐步推广和大范围的使用,需要一个专门的技术标准对供需双方提供指导,不断提高 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水平。 国烟科[201]161号文件将《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行业标准制定项目列入 2011年度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2标准条文释义 2.1范围 在范围一章明示标准规定的内容,即“本标准规定了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 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抽样、测定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使用GB/T1.1-2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 引导语:“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标准引用的注日期文件有: GB/T10342-200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YC/T209.2-2008烟用材料编码第2部分:烟用材料物流单元代码与条码标签 YC264-2008烟用内衬纸 本标准引用的不注日期文件有
3 已经使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其使用量占烟用内衬纸使用总量的75%左右。湖南中烟 年产近100万箱的芙蓉王(硬)已基本全部使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其他卷烟工业企 业如红塔、红云、广东、江西、深圳、上海等工业企业已经使用或者准备使用直接真 空镀铝内衬纸,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虽然属于烟用内衬纸的一个产品类别,但是与传统复合 铝箔内衬纸相比原料要求及生产工艺存在较大差异。行业内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关于 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标准,现行的YC 264-2008《烟用内衬纸》的标准适用范围 是“用于复合、压纹、真空镀铝(转移)、镭射、印刷以及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工艺 组合生产的烟用内衬纸”,缺少对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产品特有特性的描述和要求,对 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生产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随着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在行业内 逐步推广和大范围的使用,需要一个专门的技术标准对供需双方提供指导,不断提高 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水平。 国烟科[2011]161号文件将《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行业标准制定项目列入 2011年度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2 标准条文释义 2.1 范围 在范围一章明示标准规定的内容,即“本标准规定了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 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抽样、测定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使用GB/T1.1-2009《标准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 引导语:“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标准引用的注日期文件有: GB/T 10342-2002 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YC/T 209.2-2008 烟用材料编码 第2部分:烟用材料物流单元代码与条码标签 YC 264-2008 烟用内衬纸 本标准引用的不注日期文件有:
B/T451.1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GB/T451.2-2002, egv Is0536:1995) GB/T451.3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GB/T451.3-2002, idt Is0534:1998) GB/T 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GB/T462-2008:IS0287:1985,MOD;IS0 638:1978,MOD) GB/T5009.78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7975纸和纸板颜色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10739-2002, egv Is0 187:1990) GB11680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T12914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GB/T12914-2008:IS01924-1:1992,MOD;IS0192 4.2:1994,MOD) 2.3术语和定义 本章第一段为引导语:“YC2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按 GB/T1.1-2009规则编写)。即YC264标准的所有术语和定义及以下六个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之所以引用YC264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主要有以下原因:1、国家局同意《烟 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标准单独立项,主要目的是体现直镀衬纸在安全卫生和清洁 生产方面的优势,推动行业生产水平提高。但直镀衬纸从大类上分仍然属于烟用内衬 纸的范畴,因此可以引用其术语和定义;2、本标准中,对YC264的术语和定义都有使 用,本部分因此不再赘述。 2.3.1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 Vacuum direct metal lization inner I iner for cigarette] 采用在真空条件下,固态铝经熔化、蒸发后,气态铝直接在纸表面凝固沉积的工 艺方法生产的烟用内衬纸。 直接真空镀铝需要真空和髙温条件,使固态铝熔化、蒸发后在预涂有底涂层的纸 面(不需要借助其他转移基材)凝固沉积完成直镀过程。 2.3.2层间附着力[ inter layer adhes ion] 涂层、铝层及底纸间的附着程度。即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用特定粘度的胶带和 内衬纸正面粘合,以一定的速度将胶带剥离后,涂层、铝层脱落总面积与有效粘合面
4 GB/T 451.1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 GB/T 451.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GB/T 451.2-2002,eqv ISO 536:1995) GB/T 451.3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GB/T 451.3-2002,idt ISO 534:1998) GB/T 462 纸、纸板和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GB/T 462-2008;ISO 287:1985,MOD;ISO 638:1978,MOD) GB/T 5009.78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7975 纸和纸板 颜色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10739 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 10739-2002,eqv ISO 187:1990)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T 12914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GB/T 12914-2008;ISO 1924-1:1992,MOD;ISO 192 4.2:1994,MOD) 2.3 术语和定义 本章第一段为引导语:“YC 2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按 GB/T1.1-2009规则编写)。即YC 264标准的所有术语和定义及以下六个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之所以引用YC 264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主要有以下原因:1、国家局同意《烟 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标准单独立项,主要目的是体现直镀衬纸在安全卫生和清洁 生产方面的优势,推动行业生产水平提高。但直镀衬纸从大类上分仍然属于烟用内衬 纸的范畴,因此可以引用其术语和定义;2、本标准中,对YC 264的术语和定义都有使 用,本部分因此不再赘述。 2.3.1 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Vacuum direct metallization inner liner for cigarette] 采用在真空条件下,固态铝经熔化、蒸发后,气态铝直接在纸表面凝固沉积的工 艺方法生产的烟用内衬纸。 直接真空镀铝需要真空和高温条件,使固态铝熔化、蒸发后在预涂有底涂层的纸 面(不需要借助其他转移基材)凝固沉积完成直镀过程。 2.3.2 层间附着力[interlayer adhesion] 涂层、铝层及底纸间的附着程度。即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用特定粘度的胶带和 内衬纸正面粘合,以一定的速度将胶带剥离后,涂层、铝层脱落总面积与有效粘合面
积之比,以%表示。 BB/Tr0054-2010《真空镀铝纸》标准设置了“铝层附着力”指标,没有对其进行解 释。本标准设定的“层间附着力”指标与BB丌0054-2010“铝层附着力”测试原理一致, 但测试用的仪器不同。 色层或保护层 铝层 底涂层 纸 图1直镀衬纸基本结构端面图 由于直镀衬纸是由底纸、铝层、涂层(底涂层、表面着色层或保护层)组成,在 使用胶带粘合进行剥离时脱落的不仅仅是铝层,因此“铝层附着力”的表述不够准确。 而“层间附着力”是指直镀衬纸结构中各层的附着能力,即涂层或铝层的掉落均计入 测试结果,更全面反映了生产工艺对镀铝效果的影响。 2.3.3成型度[ mo l ding degree] 纸张经折叠90°后松开后反弹的角度,以表示 直镀衬纸生产过程中不易折叠成型,造成“烂头”现象,影响设备有效作业率。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改造包装设备的折叠器来适应纸张,同时也有必要控制直镀衬 纸本身的折叠性能。因此标准设置了“成型度”这一指标,模拟直镀衬纸在包装时的 折叠状态,以成型后纸张的反弹角度表示 23.4热粘连性[ therma| cong lutinat ion] 在受热条件下,内衬纸正面与正面接触一定时间后,产生的粘连程度 软包卷烟生产过程中,小包折叠成型后在包装机组通道内运行时,会接触到一定 温度及时间的美容器熨烫,因此直镀衬纸的耐热性能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不会产生 粘连、露白的质量缺陷。 2.4技术要求及测定方法 本部分内容在“3技术指标及分析方法的确定”一章详述。 2.5抽样
5 积之比,以%表示。 BB/T 0054-2010《真空镀铝纸》标准设置了“铝层附着力”指标,没有对其进行解 释。本标准设定的“层间附着力”指标与BB/T 0054-2010“铝层附着力”测试原理一致, 但测试用的仪器不同。 底涂层 铝层 纸 著色层或保护层 图1 直镀衬纸基本结构端面图 由于直镀衬纸是由底纸、铝层、涂层(底涂层、表面着色层或保护层)组成,在 使用胶带粘合进行剥离时脱落的不仅仅是铝层,因此“铝层附着力”的表述不够准确。 而“层间附着力”是指直镀衬纸结构中各层的附着能力,即涂层或铝层的掉落均计入 测试结果,更全面反映了生产工艺对镀铝效果的影响。 2.3.3 成型度[molding degree] 纸张经折叠90º后松开后反弹的角度,以º表示。 直镀衬纸生产过程中不易折叠成型,造成“烂头”现象,影响设备有效作业率。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改造包装设备的折叠器来适应纸张,同时也有必要控制直镀衬 纸本身的折叠性能。因此标准设置了“成型度”这一指标,模拟直镀衬纸在包装时的 折叠状态,以成型后纸张的反弹角度表示。 2.3.4 热粘连性[thermal conglutination] 在受热条件下,内衬纸正面与正面接触一定时间后,产生的粘连程度。 软包卷烟生产过程中,小包折叠成型后在包装机组通道内运行时,会接触到一定 温度及时间的美容器熨烫,因此直镀衬纸的耐热性能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不会产生 粘连、露白的质量缺陷。 2.4 技术要求及测定方法 本部分内容在“3 技术指标及分析方法的确定”一章详述。 2.5 抽样
YC264按检验类型分为将抽样分为不同的三种情况:交收检验按GB/2828,进 行,样本单位为盘;型式检验随机抽取5盘;监督检验随机抽取3盘。在日常的交收检 验中,如果按GB28281规则进行抽样的样本量较大,实际操作比较困难且浪费很多, 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本标准参考YC171《烟用接装纸》的抽样方法,以“一次生产或交货的同 类型、同一规格的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为一个检査批”,从检査批中随机抽取三个 包装单位,每个包装单位中随机抽取一盘为技术指标的实验室样品。检测用试样在从 实验室样品中抽取。 抽样检验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仅仅靠増加取样量消除潜在的风险既不经济也不 现实。因此,在保证抽样具有代表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抽样量,可以有效减轻检验人 员的劳动强度,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平衡。 2.6检验规则 2.6.1检验的分类 本标准的第7章规定了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型式检验和监督检验三种 1、交收检验:主要涉及供需双方,因此只要双方达成一致,任何形式的检验都是 可接受的,因此抽样方案、检验项目及判定复检规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包含标准技术要求部分的所有内容,并规定了应进行型式 检验的七种情况 3、监督检验:由国家或或行业质量监督机构确定 26.2判定复检规则 1、结果修约:规定了在进行合格判定时,有效数字应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 约,避免出现测试结果有效位数不同对判定结果造成差异。 2、单项指标判定:进行各单项指标判定时,应将各单项测定结果与第4章技术要 求部分进行对照,若两者相符则判定该项指标合格,否则判不合格 3、复检规则:若单项指标判定为不合格后需从备用复检样品中取样,对不合格项 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判该项指标不合格。若复检结果合格,应从另外 份备用复检样品中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二次复检,最终以二次复检结果为准 批质量判定:完成单项检验和判定后进行批质量判定,判定规则按标准中规定 的四个层次进行
6 YC 264 按检验类型分为将抽样分为不同的三种情况:交收检验按GB/T 2828.1进 行,样本单位为盘;型式检验随机抽取5盘;监督检验随机抽取3盘。在日常的交收检 验中,如果按GB/T 2828.1规则进行抽样的样本量较大,实际操作比较困难且浪费很多, 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本标准参考YC 171《烟用接装纸》的抽样方法,以“一次生产或交货的同一 类型、同一规格的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为一个检查批”,从检查批中随机抽取三个 包装单位,每个包装单位中随机抽取一盘为技术指标的实验室样品。检测用试样在从 实验室样品中抽取。 抽样检验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仅仅靠增加取样量消除潜在的风险既不经济也不 现实。因此,在保证抽样具有代表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抽样量,可以有效减轻检验人 员的劳动强度,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平衡。 2.6 检验规则 2.6.1 检验的分类 本标准的第7章规定了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型式检验和监督检验三种。 1、交收检验:主要涉及供需双方,因此只要双方达成一致,任何形式的检验都是 可接受的,因此抽样方案、检验项目及判定复检规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包含标准技术要求部分的所有内容,并规定了应进行型式 检验的七种情况。 3、监督检验:由国家或或行业质量监督机构确定。 2.6.2 判定复检规则 1、结果修约:规定了在进行合格判定时,有效数字应按GB/T 8170的规定进行修 约,避免出现测试结果有效位数不同对判定结果造成差异。 2、单项指标判定:进行各单项指标判定时,应将各单项测定结果与第4章技术要 求部分进行对照,若两者相符则判定该项指标合格,否则判不合格。 3、复检规则:若单项指标判定为不合格后需从备用复检样品中取样,对不合格项 进行复检。若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判该项指标不合格。若复检结果合格,应从另外 一份备用复检样品中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二次复检,最终以二次复检结果为准。 4、批质量判定:完成单项检验和判定后进行批质量判定,判定规则按标准中规定 的四个层次进行
2.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7.1标志的要求 1、在托盘或箱体上以及每盘衬纸卷芯内壁上应标明相应的产品名称、规格、生产 企业等信息,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混用 2、按照YC/209.2-2008《烟用材料编码第2部分:烟用材料物流单元代码与条 码标签》规定的编码规则,推荐直镀衬纸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统一编码,便于物流运 输和质量追踪 2.7.2包装、运输和贮存 、在标准8.2包装要求中,明确提出“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每盘应采用防潮 材料包装”,主要是考虑纸张水分对其上机适应性有较大的影响 2、运输和贮存中为一般的通用性要求。 3技术指标及分析方法的确定 项目组在技术指标的硏究和方法确立过程中,以“提升安全卫生指标、突出物理 性能指标、完善尺寸外观指标”为原则,充分体现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环保安全的特 性,增加反映其特殊性的物理指标,修改部分一般物理指标要求。项目组根据烟用直 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原料、生产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生产使用实际状况,通过试验研 究,确定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卫生指标、特性物理指标、 般物理指标、尺寸及外观指标四大类。 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技术指标 卫生指标 特性物理指标 一般物理指标 尺寸及外观指标 荧光性物质 层间附着力 定量 长度 异味 成型度 厚度及厚度变异系数 宽度 热粘连性 交货水分 卷盘卷芯内径 抗张能量吸收指数(纵向)纸张外观 动摩擦系数 标准卷外观 色差 接头要求 3.1卫生指标 3.1.1荧光性物质
7 2.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7.1 标志的要求 1、在托盘或箱体上以及每盘衬纸卷芯内壁上应标明相应的产品名称、规格、生产 企业等信息,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混用。 2、按照YC/T 209.2-2008《烟用材料编码 第2部分:烟用材料物流单元代码与条 码标签》规定的编码规则,推荐直镀衬纸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统一编码,便于物流运 输和质量追踪。 2.7.2 包装、运输和贮存 1、在标准8.2包装要求中,明确提出“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每盘应采用防潮 材料包装”,主要是考虑纸张水分对其上机适应性有较大的影响。 2、运输和贮存中为一般的通用性要求。 3 技术指标及分析方法的确定 项目组在技术指标的研究和方法确立过程中,以“提升安全卫生指标、突出物理 性能指标、完善尺寸外观指标”为原则,充分体现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环保安全的特 性,增加反映其特殊性的物理指标,修改部分一般物理指标要求。项目组根据烟用直 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原料、生产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生产使用实际状况,通过试验研 究,确定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卫生指标、特性物理指标、 一般物理指标、尺寸及外观指标四大类。 3.1 卫生指标 3.1.1 荧光性物质 烟用直接真空镀铝内衬纸技术指标 荧光性物质 异味 层间附着力 成型度 热粘连性 定量 厚度及厚度变异系数 交货水分 抗张能量吸收指数(纵向) 动摩擦系数 色差 长度 宽度 卷盘卷芯内径 纸张外观 标准卷外观 接头要求 卫生指标 特性物理指标 一般物理指标 尺寸及外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