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的世俗化危险。当代中国世俗文化的俩面性。中国隐逸的世俗 化与印度、西方隐逸的孤寂境界。隐途是“我”与神的对话。 结语 当代中国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分式微消沉背后新人文主义 的历史契机。当代中国对人文主义的三种基本客观需要。既非主 观修养亦非吁求社会,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只有阐释并守护可:国 现代化意义的过程中才能生成自身。 附论:百姓日用是否即道一一-关于中国世俗主义 传统的检讨。 世俗主义将本体内化与同一化子世俗生活。儒道释共同的世 俗化倾向。明末以来泛滥的世俗主义及其当代遗产。中国人文知 识分子重建当代意义结构的历史使命。 1 。7…
·中国知识分子丛书· 序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 知识分子固然可以从社会学角度加以统计归类,也可以就某 一特定时代的知识分子状况进行历史学的研究,但本书坚持认为: 知识分子职能最独特的那一部分已越出了实证领域,它关乎人性 本质;因此,知识分子独特的本质主要由人文知识分子承担,它儒 要从人文哲学角度来把握。 但是,人文哲学并不提供普遍适用的科学知识,它只是一种阐 释,如现代阐释学所揭示的,阐释总是基于特定阐释者生活境况: 对对象的阐发,它已含有特定的价植意向。因此,本书愿意坦然承 认:本书的观点并非纯知识论意义上的客规真理,它不是无可争辮 的科学结论,而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一种寻求方间,或 者毋宁说是一种期望与召唤一期望与贫唤着世纪之交的中图与 世界能有一批知识分子坚强地成为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本 书试图为这样一种知识分子观念提供学理上的论证。它设有 知识分子观念,实际上一直流行着的倒是与之不阀的技术型或权 力型的知识分于观念。 人文阐释蕴含着历史与逻辑的张力:基于特定生活境况的 释者却要援引与追求普遍的理性逻各斯。作为学理阐释,本书势必 ▣1
把论题推向人类全景、征引中外论。这种学理论证模式依据着逻 辑普遍性。何谓逻辑普遍性?本书同意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研究 结论,将之)结为劳动技术(含语言)的普遍性。本书不同于非理性 主义或极端的后现代消解主义,而坚持逻辑语言论证,这也就是坚 持技术操劳的生存世界对于人文意义的基础性。但这当然不是将 人文意义视作技术的派生物,如贬抑个体选择与评价的黑格尔总 体理性花义同唯经济论的第二国际学派所主张:,,本书基本题旨 之一正是为人文意义的非自发性质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文知识分子 不可或缺的职能地位作辩。这表现出本书的价值意向与问题背景。 因此,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浸 染着20世纪末叶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焦虑与忧患;就其阐释意向 与问题背景而言,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 子思潮录:启蒙与救亡、学术独立与社会关怀、中心自居与边缘化、 个性本体与普遍价值、导师传统与痞子化、学者与“下海”…这些 自本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开始急剧困扰中国知识分子、而且迄今尚 在争辩中、甚而激化为思潮对立的问题,均构成本书的阐释境况。 本书无权居高临下地裁判各种思潮,它自身即属于这诸种思潮中 一种,因而本书又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直接论战的性质:作为本书雏 形的同名论纲,写作于中国大陆第二次金民经商高潮的1988年, 它为回答周围友人的图惑与痛苦而曾以手稿形式流传过。1992 年,对子中国当代思想史而言,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件事是,北京大 学与复.王大学这两所人文传统最深厚的中国高等学府首次招生欠 员:它着未着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失去自己的角色位蟹或 者说正在被一个不再需要他的杜会排挤出去,而自198&年以来, 关于知识分子境遇的种种具体问题议论又决非偶然地一再周期性 地回湖如下基本理论问题:“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究竟是什么?” “究意什么人是知识分子?”它表明,关于知识分子基本理论或原理 的研究在今日中国已具有极为现实而紧迫的意义。正是基子这种 。2*
逼迫性的时代背景一-不只是指人文知识分子自身的安身立命, 面且首先是20世纪末叶历史转型期中国特殊的精神意义危机 一本书才不避简陋匆匆成书,以及时地参与当代中国重建精神 价值的对话。 阐释本质上就是对话。一种人文知识分·子的理想观念哪怕享 有人类总体进程中更高的真理位置,那也从不意味着拥有教阶或 权柄的高贵地位;一切真正的人文阐释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它只 是以向往与憧憬的态度诉说,以吸引那些从自身生存经历中有幸 看见过洞穴之外太阳光的人(柏拉图的著名比喻),吸引他(她)们 不断走向人性境界,使他(她)们手中的劳动工具不只具有谋生手 段的涵义(meaning),而且有可能开拓出超越于动物式生存的人 所独有的意义(Significance)。 ◆3•
一·中国知识分子丛书· 目 录 序小 (1) 导论:知识分子的当代含义 一、知识分子观念的历史演变… (一)脑体分工的巫术文化背景以…(3) (二)科技专家:近现代知识分子观念…(5) (三)对知识分子观念的多重当代挑战…(8) 1.人文价值理性对科技工具知牲的批判4…(8) 2.现代科技对脑体分工的改塑d… (13) 3.无产阶级专政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 (16) 4.后现代主义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消解 (20) 二、知识分子观念的当代阐释… (24) (一)作为西方“知识分子”原型的俄国 “hHTe.HTCHLI⅓” (24) (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自我定位的困境… (27) 三、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 (35) (一)人文学科的历史演化……… (36) (“)人文学科的界定方法 (39) (三)人文知识分子的内涵… (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