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丛书 主 坞许明 阐释 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 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龙而林客
·中时知识分子丛将· 《中国知识分字丛书》总序 许明 河南人民出版社组织的这套大型丛书接近完成的时候,将是 本世纪的最后一二年了。作为编者,我们感到幸运的是,我们有了 一个机会在充满风风雨雨的百年中国的一个转折点上,回顾和展 望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辛的然而又是十分辉煌的路程。 应当说,在20世纪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力图全面地在思 想、学术、理论上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足迹,特别是近百年来, 在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动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 历程、价值取向种人生:追求,探求他们在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的巨 大作用,是十分适时的。这不仅仅因为,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特的 社会群体,过去在理论上缺少相应的研究,从而削弱了知识分子的 社会角色的认定和知识分主体意识的觉醒,而月也因为,我们深 信,这项系列工程的展开是对百年中国文化运动的次自觉的反 省和展望。 “五四”以来,苦难的中国在各种阵痛中终于迈开了向现代化 前进的历史步伐。然而,或许是我们这个民族因袭的历史包袱太沉 重,或许是客观的社会条件不允许,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路途,特别 艰难和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切进步的、爱国的、民族主义的中国 *1
:识分子无不在力体现方史要求的同时又啮咬着自已的灵魂, 急匆匆地锻造自的“批判的武器”、历史没有准备·个成熟的经 过现代社会选礼的知识群体.恰恰相反、中国知识分子是在传统与 现代化之间背负着责任,探索着前进的。而80年代,所有这些内在 的不盾:历史要求与知识准备、文化传统与社会批判、政治理念与 大众心理…都充分地暴露了出来。知识分子的敏感心灵义·次 经坊了深刻的洗礼 在:这个复杂的历史变动中,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选择的改造 落后和分裂的国的社会]程获得了初步城功尽管经历」深 重的坎坷和曲折,“五四”时期诞生的青牛马克主义者,是批朝 气鲨嘞的真E的理想主义知识分子,他们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的耧沈,深刻地影响和宰了百年中国的社会生活的变革。然而, 与“椎翻H世界”的方史任务不同,80年代所提出的历史要求是在 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建设-个经济一·政治…一文化的现代 中同。所以,80年代义化与社会的变化、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的矛 盾和困惑,对所有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讲,也都是全新的课题, 在沉重的史负荷面前,素有“以天下为己任”传统的中国知 识分子是不能无动于子衷的。《中国知识分子从书》将为有志于中国 现代化事业的学者提供机会,研究在历史变革中知识主体的思想 轨迹与社:会功能,研穷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知识心灵的自我调 整、白我完善的坊程、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研究中国文化的现代转 刊 担当起这套从书编辑任务的是“群40岁上下的中青年学者, 其中人多数扶得了博士学位。他们经历j过“文革”以及80年代的开 放改革,与同时代人二样,经历了思想上的种种动荡和痛苦的反 复。然而,他有执著地求索着者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性之路。有了80 年代那段特殊的经历,就如他]的年龄所标忐的那样,在思想上开 始走向成熟了,对现代中国来讲。·一种沉稳的理性比之激情更为需 ·2*
要。清理极为复杂的中因文化国知识子走过的路程,提高 到学术理的层而上去认识…个社会文化的载体一识者的社 会价值与h能,是建设新文化所急而的.此·本着“仟放、求实、建 设”的精神.我祈望·切关不当代中国命运的明及有」攴特这项 并提供意儿,惠赐作。 到本世纪术,80牛代成长起来的这…代中青年学折将进入 “知天命”之华,然、有什么能比参与中同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建设 吏能激起生命的热忱呢?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充成什么但币要的是 他们在做什么、、天行鞋,沿子以自强不息。 是为序, 1992年6月6日于北京钟鼓楼 ·3
·中国知识分子丛书· 内容提要 导论:知识分子的当代含义 1.对划定知识分子原则的脑体分工须作历史性考察。古代脑 体分T并非单纯的劳动自然分工。脑体活动的对象及目的有着深 刻的区别,这一区荆被近现代知识观念所湮没。 2.近现代形成了以科技专业为典范的知识及知识分子观念, 这一观念下的知识分子仅仅是技术工具。 3.人文学科现代复兴思潮表明,关于技术工具主体的人文知 识,在对象、方法与功能上有别于科技知识。人文知识羈于价值理 性。近现代材会危机表明,科技知识只是工具理性,它术能保证社 会价值目的真正合理。 4.现代科技社会的系统化使传统脑体分工下的个体差别耳趋 缩小。操作涵盖思考。唯有价值目的不被同化于操作系统。当代 知识分子只有在人文价值意义下才保留着知识分子的独特含义。 5.20世纪专政型意识形态对人文价值理性与人文知识分子 这垄断同化,使独立的知识分子只在工具理性含义下被认可。 6.后现代主义以否定性消解取代肯定性理想,人文知识分子 被视为精神现念专制者而受到批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