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当时中共中央 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维护 和坚持“左”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致使党 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全国范 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 想的僵化局面被冲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当时中共中央 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维护 和坚持“左”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致使党 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全国范 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 想的僵化局面被冲破。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2月18日至22白,竞的千二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 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 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 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 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 解决历史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 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 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 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 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 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 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 解决历史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 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 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历史新时期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同时, 对毛泽东的功绩、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 分析和概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同时, 对毛泽东的功绩、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 分析和概括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 在全面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 展开并形成轮廓。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也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 在全面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 展开并形成轮廓。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也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