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电阻 U输入电阻 5 反馈电阻 32 R33 5 U 输出电压 B34 R39 反馈电阻 3 U输入电阻 cm2 基准电压 输出电阻 导线电阻 导线电阻电压
6 Rcm1 Ucm1 U i R32 R33 Rcm2 Ucm2 R39 UB R51 R52 R53 A Uo1 5 -△ + Us R34 R35 Ui输入电阻 Us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反馈电阻 反馈电阻 导线电阻 导线电阻 基准电压 输出电压 导线电阻电压
A,一理想IC IC的静态 IC同相输 偏置电流 入端和反 相输入端 之间的阻 抗 差模输入阻抗=∞ 偏置电流1、20 共摸增益=0 IC输出电 差模增益=∞ IC输出电 压和共模 压和差模 输入电压 输入电压 之间的增 之间的直 量比 流增量比
7 A5—理想IC 差模输入阻抗=∞ 偏置电流Ib1、Ib2≈0 共模增益=0 差模增益=∞ IC同相输 入端和反 相输入端 之间的阻 抗 IC的静态 偏置电流 IC输出电 压和差模 输入电压 之间的直 流增量比 IC输出电 压和共模 输入电压 之间的增 量比
(二)工作原理 1、为何是偏差? 调节器应接受偏差信号U,一U 采用了Ui和Us并联比较 实现的方法 的方式获得偏差信号
8 (二)工作原理 1、为何是偏差? ——调节器应接受偏差信号Ui-Us 采用了Ui和Us并联比较 实现的方法 的方式获得偏差信号
R32 差模输入阻抗 -→00 As 35 UR UR e 三 R+R R+R U Us R=R32+R3 R=R34+R35 2 2 →00 28=Ui-Us 偏差信号 9
9 R=R32+R33 R=R34+R35 U i Us - + →∞ 偏差信号 i s i s i s 2 U - U 2 U 2 U R R U R R R U R = = − + − + = ε ε R35 + 差模输入阻抗 →∞ A5 ε - R33 U i Us R34 R32
2、为何是差动? 消除导线电阻压降可 响 采用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实现的方法 转换的方式消除影响 10
10 2、为何是差动? ——消除导线电阻压降Ucm1和Ucm2的影响 采用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实现的方法 转换的方式消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