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 (Enzyme (一)
酶 (Enzyme) (一)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的调节 ■ 酶的命名与分类 酶与医学的关系
◼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 酶促反应动力学 ◼ 酶的调节 ◼ 酶的命名与分类 ◼ 酶与医学的关系
酶的概念 酶(enzyme):是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 的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核酶(ribozyme):是近年来发现的对RNA 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RNA,其作用主要 参与RNA的剪接。 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 DNA
酶的概念 ◼ 酶(enzyme):是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 的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核酶(ribozyme):是近年来发现的对RNA 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RNA,其作用主要 参与RNA的剪接。 ◼ 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 DNA
酶学研究的历史 酶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我国4干多年 前的夏禹时代就酿酒盛行,周朝已开始制醋、 酱,并用曲来治疗消化不良。 酶的系统研究起始于19世纪中叶对发酵本 质的研究
酶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我国4千多年 前的夏禹时代就酿酒盛行,周朝已开始制醋、 酱,并用曲来治疗消化不良。 酶的系统研究起始于19世纪中叶对发酵本 质的研究。 酶学研究的历史
1857年,巴斯德(Pasteur):酒精发酵是酵母细胞活动的结果: 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库恩提出酶(源自希腊语“在酵母中”) 的概念。 1897年,Buchner兄弟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实现了发酵 证明发酵无需活细胞: 1913年,Michaelisi和Menten提出酶促动力学原理-米氏学说; 1926年,Sumner首次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本质是蛋白质; 1982年,Cech首次发现RNA也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提出核酶 (ribozyme)的概念。 1995年,Jack W.Szostak研究室首先报道了具有DNA连接酶活 性DNA片段,称为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
• 1857年,巴斯德(Pasteur):酒精发酵是酵母细胞活动的结果; • 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库恩提出酶(源自希腊语“在酵母中”) 的概念。 • 1897年,Büchner兄弟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实现了发酵, 证明发酵无需活细胞; •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酶促动力学原理-米氏学说; • 1926年,Sumner首次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本质是蛋白质; • 1982年,Cech首次发现RNA也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提出核酶 (ribozyme)的概念。 • 1995年,Jack W.Szostak研究室首先报道了具有DNA连接酶活 性DNA片段,称为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