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糖异生 。糖异生的概念 ·糖异生途径 糖异生的调节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第六节 糖异生 • 糖异生的概念 • 糖异生途径 • 糖异生的调节 •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异生:非糖物质合成糖原或糖原。 ·部位:肝脏 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提问:哪些物质可以转变成G或糖原? ·答案:凡能转变成糖代谢中间产物的物质。 包括 有机酸:乳酸、丙酮酸,TAC中各种羧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 异生:非糖物质合成糖原或糖原。 • 部位:肝脏 主要在肝、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提问:哪些物质可以转变成G或糖原? • 答案:凡能转变成糖代谢中间产物的物质。 包括 有机酸:乳酸、丙酮酸,TAC中各种羧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
糖异生的桡念 ·糖异生: 非糖化合物(如乳酸、甘油、生糖氨 基酸等)在肝脏中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 或糖原的过程。 ,糖异生途径: 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
糖异生的概念 • 糖异生: 非糖化合物(如乳酸、甘油、生糖氨 基酸等)在肝脏中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 或糖原的过程。 •糖异生途径: 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
糖异生途在 乳酸→葡萄糖:糖异生 丙酮酸一→葡萄糖:糖异生途径 •葡萄糖一丙酮酸: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乳酸:糖酵解
糖异生途径 •乳 酸→葡萄糖:糖异生 •丙酮酸→葡萄糖:糖异生途径 •葡萄糖→丙酮酸: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乳 酸:糖酵解
Glu ATP ADP 一、 G-6-P 糖异生途径 F-6-P ATP ADP F.1,6-2P *过程 磷酸二 3-磷酸 >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 羟丙酮■ 甘油醛 是共有的、可逆的;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酵解途径中有3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 2-磷酸甘油酸 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须由另外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的反应和酶代替。 ADP ATP 丙酮酸
一、糖异生途径 * 过程 ➢ 酵解途径中有3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 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须由另外 的反应和酶代替。 ➢ 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 是共有的、可逆的; Glu G-6-P F-6-P F-1,6-2P ATP ADP ATP ADP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丙酮酸 磷酸二 羟丙酮 3-磷酸 甘油醛 NAD+ NADH+H+ ADP ATP ADP A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