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学时4 章节 §4 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防治策略与方法, 和要求 并学会以此为基础指导生产实践。 重点 1、柯赫氏法则 难点 2、不同病害的诊断要点 3、不同防治方法的优缺点 54-1植物病害诊断 柯赫氏法则 三、植物病害诊断要点 教学进稻 (含章节 54-2植物病害防治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三、农业防治 辅助手段) 四、抗病品种利用 五、生物防治 六、物理防治 七、化学防 1、柯赫氏法则的内容。 本章思考题 2、不同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3、不同防治方法有何优缺点?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
教案 学时 4 章 节 §4 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防治策略与方法, 并学会以此为基础指导生产实践。 重 点 难 点 1、 柯赫氏法则 2、 不同病害的诊断要点 3、 不同防治方法的优缺点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4-1 植物病害诊断 一、植物病害诊断程序 二、柯赫氏法则 三、植物病害诊断要点 §4-2 植物病害防治 一、植物病害防治原理 二、植物检疫 三、农业防治 四、抗病品种利用 五、生物防治 六、物理防治 七、化学防治 本章思考题 1、 柯赫氏法则的内容。 2、 不同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3、 不同防治方法有何优缺点?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
教案 学时4 章节 §5小麦病害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麦主要病害的生发规律及特点,并掌握其防治策略与方法。 和要求 1、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 2、小麦条锈病的越受特点 3、 小麦全蚀病发生的特点 4、小麦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及其与介体昆虫的关系 5-1小麦锈病 一、锈病发生与危害 症状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三、传播: 典型的远种气传病害。 四、侵染循环 五、防治 采取以抗锈病为主,以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为辅的措施。 55-2小麦全蚀病 一、症状:(根腐,茎腐性病害)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1.越冬及传播:以菌丝于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学时分配、 2.侵染 教学方法、 四、发病条件 辅助手段) 55-3小麦病毒病 一、黄矮病 (一)症状:叶片发黄,植株矮化,叶片黄化 (二)病原:由蚜虫传播, 为半持久性介体关系 (三)侵染循环: (四)发病条件 二、小麦丛矮病 (一)症状叶之间的想绿或叶其发描 (二)病源:传播介体主要为灰飞虱,为持久性关系 (三)侵染循环 (四)防治
教案 学时 4 章 节 §5 小麦病害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小麦主要病害的生发规律及特点,并掌握其防治策略与方法。 重 点 难 点 1、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 2、小麦条锈病的越夏特点 3、小麦全蚀病发生的特点 4、小麦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及其与介体昆虫的关系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5-1 小麦锈病 一、锈病发生与危害 二、症状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三、传播; 典型的远种气传病害。 四、侵染循环 五、防治 采取以抗锈病为主,以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为辅的措施。 §5-2 小麦全蚀病 一、症状:(根腐,茎腐性病害) 二、病原(子囊菌亚门,球壳目,禾顶囊壳属) 三、侵染循环 1.越冬及传播:以菌丝于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2.侵染 四、发病条件 五、自然衰退:TAD 六、防治 §5-3 小麦病毒病 一、黄矮病 (一)症状:叶片发黄,植株矮化,叶片黄化 (二)病原;由蚜虫传播,为半持久性介体关系。 (三)侵染循环: (四)发病条件 二、小麦丛矮病 (一)症状:叶脉之间的褪绿或叶基发黄 (二)病源:传播介体主要为灰飞虱,为持久性关系。 (三)侵染循环 (四)防治
1、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 本章思考题 2、小麦条锈病的越夏有何要求 3、小麦全蚀病发生的特点是什么? 4、小麦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及其与介体昆虫的关系有哪些?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
本章思考题 1、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 2、小麦条锈病的越夏有何要求 3、小麦全蚀病发生的特点是什么? 4、小麦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及其与介体昆虫的关系有哪些?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