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国际化与国内政治 政治》一书中,基欧汉和米尔纳则强调国际服务、商品和资本流动带 来的跨国经济力量,用他们的概念来说,也就是“国际化”,是如何塑 造和影响国内政策与偏好的。 跨国关系一国内政治分析模式的要素 概括而言,跨国关系一国内政治分析所要探讨的问题除了前面述 及的国际变量的选择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国内结构、沟通 行为体的意义、国际力量如何被内部以及对国际力量的抵抗。 国内结构 国际力量要对国内政治施加影响,必须能够进入一国内部的政 治体系,且能在内部赢得特定议题上的政治联盟,进而影响目标国的 政治决策。同样的国际力量在不同的国内结构背景下,可能会产生 不同的效果,所以如此,与各国国内结构的差异有关系。无论在《跨 国关系研究的回归》,还是在国际化与国内政治》或者其他跨国关系 一国内政治分析文献中,国内结构都是一个关键概念。原因有二: 第一,国内结构为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提供了基本的渠道;第二, 国内结构的变迁也是观察国际力量是否作用国内政治的一个重要指 标。那么何为国内结构?比较政治学意义上的各国国内结构有哪些 不同的模式?不同模式的国内结构会对同样的国际力量干预做出如 何反应,或者说,为什么同样的国际力量在不同的国内结构中发挥的 作用有所不同? 与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例如在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里)只把 国家看做“同类行为体”(unitary actor)不同,跨国关系一国内政治范 式中的国内政治内涵是丰富的。如果说古勒维奇将国际力量作为独 立变量对跨国关系研究的概念化工做贡献巨大的话,那么,20世纪 80年代以来国内政治的被概念化同样对跨国关系研究的进步功不 可没。在跨国关系一国内政治范式中,国家不再被视为是同类的行 为体了,国家的概念也不再具有必要的研究价值,国内政治的特征及 其在国际压力下的变迁才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与国内政治相关
政治》一书中, 基欧汉和米尔纳则强调国际服务、商品和资本流动带 来的跨国经济力量, 用他们的概念来说, 也就是“国际化”, 是如何塑 造和影响国内政策与偏好的。 跨国关系—国内政治分析模式的要素 概括而言,跨国关系—国内政治分析所要探讨的问题除了前面述 及的国际变量的选择外, 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国内结构、沟通 行为体的意义、国际力量如何被内部以及对国际力量的抵抗。 国内结构 国际力量要对国内政治施加影响, 必须能够进入一国内部的政 治体系,且能在内部赢得特定议题上的政治联盟, 进而影响目标国的 政治决策。同样的国际力量在不同的国内结构背景下, 可能会产生 不同的效果,所以如此, 与各国国内结构的差异有关系。无论在《跨 国关系研究的回归》, 还是在《国际化与国内政治》或者其他跨国关系 —国内政治分析文献中, 国内结构都是一个关键概念。原因有二: 第一, 国内结构为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提供了基本的渠道; 第二, 国内结构的变迁也是观察国际力量是否作用国内政治的一个重要指 标。那么何为国内结构 ? 比较政治学意义上的各国国内结构有哪些 不同的模式 ? 不同模式的国内结构会对同样的国际力量干预做出如 何反应,或者说, 为什么同样的国际力量在不同的国内结构中发挥的 作用有所不同 ? 与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例如在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里) 只把 国家看做“同类行为体”( unitary actor )不同, 跨国关系—国内政治范 式中的国内政治内涵是丰富的。如果说古勒维奇将国际力量作为独 立变量对跨国关系研究的概念化工做贡献巨大的话, 那么,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政治的被概念化同样对跨国关系研究的进步功不 可没。在跨国关系—国内政治范式中, 国家不再被视为是同类的行 为体了,国家的概念也不再具有必要的研究价值, 国内政治的特征及 其在国际压力下的变迁才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与国内政治相关 8 国际 化与国 内政治
跨国关系与国内政治:导读9 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国内结构。 按照标准的解释,国内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 以及结合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的政策网络。国内结构涵盖了政治和 社会制度中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惯例,结合在法律与惯例中的决策 规则与程序,以及深嵌于政治文化中的价值与规范。①或者如有些学 者指出的,国内结构是由两个结构性部分组成的,即“决策权威组织 与国家一社会关系的模式”②。比较政治研究中有多种对国内结构 模式的划分,而不同的国内结构在面对同样的国际压力时当然会有 不同的反应,反过来说,国际力量要对国内结构施加影响,也脱离不 了既有国内结构框架的限制,即使国际力量最终在国内结构变迁中 扮演关键作用,但是在初始进入国内政治时,它仍然要在既定的国内 结构框架下活动。因此,辨别并区分国内结构的类型就非常重要。 在早期古勒维奇的研究中,他按照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内结构分 为强国家一弱社会的国家主导型国内结构和弱国家一强社会的社会 主导型国内结构。®考太尔和戴维斯则依据决策权威的集中程度与 国家一社会关系的松紧程度关系,把国内结构分为四种类型,也即集 权式的但国家一社会关系较为分离的国内结构、集权式的但国家一 社会关系较为紧密的国内结构、分权式的但国家一社会关系较为分 离的国内结构、分权式的但国家一社会关系较为紧密的国内结构。④ 在里斯一卡彭的研究中,则把国内结构分为六种类型,分别为国家控 制型(state-controlled)、国家主导型(state-dominated)、僵局型(stale- mate)、社团主义型(corporatist)、社会主导型(society-dominated)以及 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p 20. 2 Andr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How D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r: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p 454. 3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 mestic Politics,”pp897~898有关国内结构意义的更早分析还可参考:Peter Katzenste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Structures:Foreign Economics Policies of Advanced In- dustrial Stat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Vol.30,No.1(Winter 1976).卡曾斯坦基本 也是按照国家一社会关系来区别国内结构类型的。 ④参见Andr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How D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r:: 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pp 455
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国内结构。 按照标准的解释,国内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 以及结合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的政策网络。国内结构涵盖了政治和 社会制度中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惯例, 结合在法律与惯例中的决策 规则与程序,以及深嵌于政治文化中的价值与规范。① 或者如有些学 者指出的, 国内结构是由两个结构性部分组成的, 即“决策权威组织 与国家—社会关系的模式”②。比较政治研究中有多种对国内结构 模式的划分, 而不同的国内结构在面对同样的国际压力时当然会有 不同的反应, 反过来说, 国际力量要对国内结构施加影响, 也脱离不 了既有国内结构框架的限制, 即使国际力量最终在国内结构变迁中 扮演关键作用,但是在初始进入国内政治时, 它仍然要在既定的国内 结构框架下活动。因此, 辨别并区分国内结构的类型就非常重要。 在早期古勒维奇的研究中, 他按照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内结构分 为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主导型国内结构和弱国家—强社会的社会 主导型国内结构。③ 考太尔和戴维斯则依据决策权威的集中程度与 国家—社会关系的松紧程度关系,把国内结构分为四种类型, 也即集 权式的但国家—社会关系较为分离的国内结构、集权式的但国家— 社会关系较为紧密的国内结构、分权式的但国家—社会关系较为分 离的国内结构、分权式的但国家—社会关系较为紧密的国内结构。④ 在里斯—卡彭的研究中,则把国内结构分为六种类型, 分别为国家控 制型(state-controlled) 、国家主导型 (state-dominated )、僵局型 (stalemate )、社团主义型( corporatist)、社会主导型(society-dominated) 以及 ① ② ③ ④ 参见 Andr 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 “How Do Inte 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 r: 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 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 ”pp .455 . Pete r Gourevit ch,“ The Second Image Reve rse d: The Inte 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 ”pp .897~898 .有 关国 内结构 意义的 更早 分析 还 可参 考: Pet er Katze nst ein, “Inte rn 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Struc tur es: For eign Economics Policies of Advan ced Industrial Sta tes, ” Inter national O rganiz ations, Vol .30 , No .1 ( Winter 1976 ) .卡 曾斯坦 基本 也是按 照国 家—社 会关系 来区 别国内 结构 类型的 。 Andr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 “ How Do Int 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 r: 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 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 ”p .454 . Thomas Risse-Kappe n, ed .,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 p .20 . 跨 国关系与 国内政 治 : 导读 9
10国际化与国内政治 脆弱型(fragile)国内结构。°尽管在《国际化与国内政治》中缺少对国 内结构的细致区分,但是从各篇论文的主旨来看,作者们仍然借助了 国内结构概念,探讨国际化压力下工业化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制度、社会结构与决策网络的反应。 这里需要对三个与国内结构相关的问题做一概述,以便于我们更好 地掌握国内结构区分的尺度。第一个与政治制度的特征及其集中化的 程度有关。也就是说,行政权力是否集中在一个能够控制整个官僚体系 中政府各部门的决策者(例如总统、首相或者总理)手中,以及政府能够 多大程度上控制立法过程?其次,在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社会组织的 强弱如何,及其社会压力的被动员程度:社会在意识形态和阶级分层上 的异质性是怎样的?社会联盟和组织在表达其欲求的能力上有何差别? 最后,在连接社会与国家的政策网络上,社会和政治联盟构建过程的特 点是什么?概言之,在高度集权且社会组织很弱的国家,政策网络更可 能表现为国家主导型的:相反,在社会力量控制政策网络的国家,一般具 有高度同质的社会和社会动员能力,且国家结构是很弱的。®上述三个 与国内结构相关的问题在理解跨国关系一国内政治分析模式中具有 重要的意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国际力量在不同的国内 结构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与影响,不同的国内结构面对同样的国际 力量或者不同的国际力量时,它们的反应为什么不一样,以及国内结 构在某些情况下是如何抵抗国际力量的。 沟通行为体(linkage agents)的意义⑧ 国内结构为外部力量在国内发挥作用提供了渠道,但是这一作 ① 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pp 23~25 2Thomas Risse-Kappen,"Public Opinion,Domestic Structure,and Foreign Policy in Liberal Democracies,World Politics,Vol.43,No 4 (July 1991),pp 485~486. ③感谢David Zweig和Kim Nossal教授在对我的论文“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Domestic Structure:The Domestic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on China's Politics,1979~2000" 中使我注意到沟通行为体在联结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中的意义。这篇论文是提交给2002年5 月复旦大学和加拿大女王大学联合举办的“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Globalizatoin and China's Reformes:IPE Approach)国际会议的论文,论文的中文稿以《仲国与国 际制度:一项研究议为名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上
脆弱型(fragile )国内结构。①尽管在《国际化与国内政治》中缺少对国 内结构的细致区分,但是从各篇论文的主旨来看, 作者们仍然借助了 国内结构概念,探讨国际化压力下工业化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制度、社会结构与决策网络的反应。 这里需要对三个与国内结构相关的问题做一概述,以便于我们更好 地掌握国内结构区分的尺度。第一个与政治制度的特征及其集中化的 程度有关。也就是说,行政权力是否集中在一个能够控制整个官僚体系 中政府各部门的决策者(例如总统、首相或者总理)手中,以及政府能够 多大程度上控制立法过程 ? 其次,在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 社会组织的 强弱如何,及其社会压力的被动员程度;社会在意识形态和阶级分层上 的异质性是怎样的 ? 社会联盟和组织在表达其欲求的能力上有何差别 ? 最后,在连接社会与国家的政策网络上,社会和政治联盟构建过程的特 点是什么 ? 概言之,在高度集权且社会组织很弱的国家,政策网络更可 能表现为国家主导型的;相反,在社会力量控制政策网络的国家,一般具 有高度同质的社会和社会动员能力,且国家结构是很弱的。② 上述三个 与国内结构相关的问题在理解跨国关系—国内政治分析模式中具有 重要的意义,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国际力量在不同的国内 结构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与影响, 不同的国内结构面对同样的国际 力量或者不同的国际力量时,它们的反应为什么不一样, 以及国内结 构在某些情况下是如何抵抗国际力量的。 沟通行为体(linkage agents) 的意义③ 国内结构为外部力量在国内发挥作用提供了渠道, 但是这一作 ① ② ③ 感谢 David Zweig 和 Kim Nossal 教授在对我的论文“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Domestic Structure : The Domestic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on China’s Politics, 1979~2000”的评论 中使我注意到沟通行为体在联结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中的意义。这篇论文是提交给 2002 年 5 月复旦大学和加拿大女 王大 学联合 举办的“ 全球 化与 中国 的改 革:国 际 政治 经济 学的 视角” (Globalizatoin and China’s Reformes: IPE Approach)国际会议的论文 , 论文的 中文稿以《中 国与国 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为名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 年第 10 期上。 Thomas Risse- Kappen,“ Public Opinion, Domestic Structure , and For eign Policy in Libe ral Democ racies, ” World Politics, Vol . 43, No .4 (July 1991 ) , pp .485~486 . Thomas Risse-Kappen, ed .,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pp .23~25 . 10 国际 化与国 内政治
跨国关系与国内政治:导读11 用过程的主体(agent)是什么呢?在跨国关系与国内政治分析模式 中,沟通行为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在罗斯瑙编辑的《沟 通政治》一书中,linkage被定义为“一个系统内部产生的会引起另外 一个系统做出相应反应的周期性行为后果”0。这样,所谓跨国沟通 行为体,是指那些为着特定的政治目标,起着沟通内部政治与外部政 治环境,从而使价值、规范、新的观念、政策条例、商品以及服务能够 跨越边界地进行流动的那些行为体。按照这个定义,跨国沟通行为 体包括跨国公司、政府内部涉及管理跨国交流的官僚部门、跨政府联 盟②、媒体、文化组织、工会和商会,以及促进观念与价值流动的认知 共同体(epistemic community)。 国际化与国内政治》一书中的相关文章尽管没有直接论述沟通 行为体对国际化在国内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但是我们可以间接地 看到沟通行为体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本书相关的沟通行为 体包括跨国公司、经济领域的跨政府联盟、工会或者商会等。在其他 相关的跨国关系一国内政治分析著作中,有的独自论述跨国人才交 流(移民因素)或者认知共同体的意义®,有的阐述非国家行为体特 别是非政府组织在国内结构变动中的意义④,还有的专门论述观念 的跨国流动在国内政治经济变迁中的作用⑤。 跨国沟通行为体在沟通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 介性作用。它们的出现是国际相互依赖加强的结果,也是当前世界 James Rosenau,Toward the Study of National-International Linkage,"in James Rosenau,ed.,Linkage Politics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9),p 45. ②跨政府联盟(trans--govern mental coalitions))特指那些在国际政治中的行动有独立 于较高当局的相对自主性的各国政府下属单位之间的联盟。这个概念见基欧汉与奈:《跨 政府关系与国际组织,载西里尔·布莱克编,杨豫等译:《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年,第600页。 David Zweig,Internationalizing China:Domestic Interests and Global Link- age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2). ④例如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一书 中收录的许多论文。, ⑤例如Thomas Risse-Kappen,“Ideas Do Not Float Freely:Transnational Coalitions, Domestic Structure,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8, No.2(Spring1994),pp.185214
用过程的主体( agent) 是什么呢 ? 在跨国关系与国内政治分析模式 中,沟通行为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在罗斯瑙编辑的《沟 通政治》一书中, linkage 被定义为“一个系统内部产生的会引起另外 一个系统做出相应反应的周期性行为后果”① 。这样, 所谓跨国沟通 行为体,是指那些为着特定的政治目标, 起着沟通内部政治与外部政 治环境,从而使价值、规范、新的观念、政策条例、商品以及服务能够 跨越边界地进行流动的那些行为体。按照这个定义, 跨国沟通行为 体包括跨国公司、政府内部涉及管理跨国交流的官僚部门、跨政府联 盟② 、媒体、文化组织、工会和商会, 以及促进观念与价值流动的认知 共同体( epistemic community)。 《国际化与国内政治》一书中的相关文章尽管没有直接论述沟通 行为体对国际化在国内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 但是我们可以间接地 看到沟通行为体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本书相关的沟通行为 体包括跨国公司、经济领域的跨政府联盟、工会或者商会等。在其他 相关的跨国关系—国内政治分析著作中, 有的独自论述跨国人才交 流(移民因素) 或者认知共同体的意义③ , 有的阐述非国家行为体特 别是非政府组织在国内结构变动中的意义④ , 还有的专门论述观念 的跨国流动在国内政治经济变迁中的作用⑤ 。 跨国沟通行为体在沟通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 介性作用。它们的出现是国际相互依赖加强的结果, 也是当前世界 ① ② ③ ④ ⑤ 例如 Thomas Risse-Kappen,“ Ideas Do Not Float Freely: Tr ansnational Coalitions, Domestic Structure ,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 r, ” International Organiz ation , Vol . 48 , No . 2 (Spring 1994 ) , pp .185~214 . 例如 Thomas Risse-Kappen, ed .,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 n 一 书 中收录 的许 多论文 。. 例 如 David Zweig, Inter nationalizing China: Domestic I nterests an d Global Lin k - age (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 . 跨 政府联 盟( tr ans-govern mental coalitions) 特 指 那 些在 国 际 政 治 中的 行 动 有 独 立 于较高 当局 的相对 自主性 的各 国政府 下属 单位之 间的 联盟。 这个概 念 见基 欧 汉与 奈:《跨 政府关 系与国 际组 织》, 载 西里 尔·布莱 克 编 , 杨 豫 等 译:《比 较 现 代 化》, 上海 译 文 出 版 社 1996 年 , 第 600 页 。 James Rose nau, “ Toward the Study of National-Interna tion al Link age ,”in James Rosenau, ed ., Lin kage Politics ( New York: Th e Free Press, 1969) , p .45 . 跨 国关系与 国内政 治 : 导读 11
12国际化与国内政治 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作为非常活跃的行为体,其本身已经引起 越来越多国际关系学者的分析兴趣。它们的活动从根本上跨越并打 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的界限,推动着内外政治经济的一 体化,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一支激进变革力量。跨国沟通行为体 可以自由进出一国的内部政治经济体系,既可以摆脱正统政治体制 的控制,也可以被视为国内政治经济社会角色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将 外部政治经济议程引入内部决策层次,或者把内部政治经济议题上 升到国际层次,使国内决策权威出现分散及被分享,进而对封闭的国 内决策形成巨大的挑战。跨国沟通行为体拥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 向,少有以国家为忠诚对象的,它们或者以追求全球商业利润为目的 (跨国公司),或者以传播观念与意识形态为己任(许多国际非政府组 织),有出于扩大本位权力的官僚机构(跨政府联盟),也有间接从事 社会动员的许多认知共同体,它们正在成为全球和各国内部非常重 要的政治力量。 国际力量如何被内部化? 国际力量在国内施加影响,除了借助国内制度性的渠道(国内结 构)以外,还需要依赖其被内部化以及在国内获得合法性认同的程 度。传统上说,能够对国内政治产生作用的外部力量都是一种干预 性力量。在主权的认知限定下,有些对内部政治形成影响的国际力 量在法律上是被看做“干涉性力量”的,因而并不为国际法所肯定。 在以往所有的跨国关系一国内政治分析中,对介入国内政治的国际 力量所形成的行为与所产生的后果,都尽量避免使用“干涉”一词,大 多的文献都隐含地假定,要么主权人为分割开来的国内政治事务与 国际政治事务在国际相互依赖的世界中是没有意义的,要么在传统 主权认识下,将那些对内部政治构成明显的直接的非法干涉力量(例 如武装入侵)排除在分析之外。所以,已有的文献关注的不是国际力 量对国内政治的“干涉”,而是国际力量如何在国内政治中被内部化, 或者被合法化。 那么国际力量是如何被内部化与合法化的呢?以国际规范为例 子。国际规范是当前世界政治迈向组织化与秩序化的关键力量,以
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作为非常活跃的行为体, 其本身已经引起 越来越多国际关系学者的分析兴趣。它们的活动从根本上跨越并打 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的界限, 推动着内外政治经济的一 体化,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一支激进变革力量。跨国沟通行为体 可以自由进出一国的内部政治经济体系, 既可以摆脱正统政治体制 的控制,也可以被视为国内政治经济社会角色的一部分, 它们可以将 外部政治经济议程引入内部决策层次, 或者把内部政治经济议题上 升到国际层次,使国内决策权威出现分散及被分享, 进而对封闭的国 内决策形成巨大的挑战。跨国沟通行为体拥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 向,少有以国家为忠诚对象的, 它们或者以追求全球商业利润为目的 (跨国公司) ,或者以传播观念与意识形态为己任( 许多国际非政府组 织) ,有出于扩大本位权力的官僚机构( 跨政府联盟) , 也有间接从事 社会动员的许多认知共同体, 它们正在成为全球和各国内部非常重 要的政治力量。 国际力量如何被内部化 ? 国际力量在国内施加影响,除了借助国内制度性的渠道( 国内结 构) 以外, 还需要依赖其被内部化以及在国内获得合法性认同的程 度。传统上说, 能够对国内政治产生作用的外部力量都是一种干预 性力量。在主权的认知限定下, 有些对内部政治形成影响的国际力 量在法律上是被看做“干涉性力量”的, 因而并不为国际法所肯定。 在以往所有的跨国关系—国内政治分析中,对介入国内政治的国际 力量所形成的行为与所产生的后果,都尽量避免使用“干涉”一词, 大 多的文献都隐含地假定, 要么主权人为分割开来的国内政治事务与 国际政治事务在国际相互依赖的世界中是没有意义的, 要么在传统 主权认识下,将那些对内部政治构成明显的直接的非法干涉力量( 例 如武装入侵)排除在分析之外。所以, 已有的文献关注的不是国际力 量对国内政治的“干涉”,而是国际力量如何在国内政治中被内部化, 或者被合法化。 那么国际力量是如何被内部化与合法化的呢 ? 以国际规范为例 子。国际规范是当前世界政治迈向组织化与秩序化的关键力量, 以 12 国际 化与国 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