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油田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题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4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 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 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 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第一个特色,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直观与体 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 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 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 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 “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第二个特色,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以 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 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 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 改。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第三个特色,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 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 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 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 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 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第四个特色,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 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 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 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四项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三项只是 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 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 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日中则仄, 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 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 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正如海边冲浪的并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 的动作。在满湖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 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晢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 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读者》2009年12期16页)
吉林省油田高中 2012 届高三上学期 10 月质量检测题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 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 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 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第一个特色,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直观与体 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 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 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 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 “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第二个特色,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以 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 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 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 改。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第三个特色,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 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 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 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 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 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第四个特色,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 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 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 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四项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三项只是 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 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 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日中则仄, 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 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 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正如海边冲浪的并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 的动作。在满湖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 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 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读者》2009 年 12 期 16 页)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以悟为代表,比较重视直观体会,这是与具有缜密逻辑 的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而言的。 B.中国人观察事物不注重局部分析,观察事物的方式通常是重视统摄全面,中 医与绘画就是这一思考方式的例证。 C.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与 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截然不同。 D.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表达了中国 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 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是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的一个例证 B.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所以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 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 C.“文化”一词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它的语根是“人文化成”,太极 图就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 D.直观的悟性是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有机、全面与动态三个思考的角度,而这 三个思考的角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因为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每一种 文化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 B.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直指 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而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 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四个特色之间互相加强、彼此相关,这些思考方式落实 在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中就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D.中国人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理解,说明了具有乐观的命运论,随时准 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种智慧是由深度的哲学探讨浓缩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 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 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①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 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 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 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 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以悟为代表,比较重视直观体会,这是与具有缜密逻辑 的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而言的。 B.中国人观察事物不注重局部分析,观察事物的方式通常是重视统摄全面,中 医与绘画就是这一思考方式的例证。 C.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与 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截然不同。 D.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表达了中国 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 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是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的一个例证。 B.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所以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 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 C.“文化”一词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它的语根是“人文化成”,太极 图就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 D.直观的悟性是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有机、全面与动态三个思考的角度,而这 三个思考的角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因为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每一种 文化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 B.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直指 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而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 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四个特色之间互相加强、彼此相关,这些思考方式落实 在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中就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D.中国人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理解,说明了具有乐观的命运论,随时准 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种智慧是由深度的哲学探讨浓缩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7 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 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 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①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 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 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 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 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
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 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 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复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世以是高之 高:崇敬 B.御史遂将云去 将:带领 C.以旌直臣 旌:表彰 D.云自是之后不复仕 仕:做官 5.以下四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朱云不惧权势的一组是()(3分) ①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②摄衣登堂,抗首而请 ③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④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⑤小生乃欲相吏邪 ⑥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 A.①③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云少时尚武,后又修文。他年轻时与侠士交往,凭勇力而闻名。四十岁时, 才改变行节,从师学习《易经》和《论语》,都能传承老师的学问 B.朱云有胆有识,能言善辩。他被人推荐与五鹿充宗辩论时,毫不胆怯,毅然 前往;辩论展开后,连连驳倒五鹿充宗,故儒生很佩服他,朱云也由此升迁 C.朱云忠心为国,直言进谏。他因在公卿面前指责张禹为佞臣而触怒汉成帝, 成帝要杀他,幸亏辛庆忌冒死求情,陈述理由,皇上的怒气才消,免去了他的死 D.朱云为官时是正直之臣,不复出仕后一心教授学生。他时常带着学生们乘牛 车出门,对所探访的人都能做到恭敬侍奉,但是和丞相薛宣相见时拒绝了薛宣的 盛情挽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5分) (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 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 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 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复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世以是高之 高:崇敬 B.御史遂将云去 将:带领 C.以旌直臣 旌:表彰 D.云自是之后不复仕 仕:做官 5.以下四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朱云不惧权势的一组是( )(3 分) ①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②摄衣登堂,抗首而请 ③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④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⑤小生乃欲相吏邪 ⑥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 A.①③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朱云少时尚武,后又修文。他年轻时与侠士交往,凭勇力而闻名。四十岁时, 才改变行节,从师学习《易经》和《论语》,都能传承老师的学问。 B.朱云有胆有识,能言善辩。他被人推荐与五鹿充宗辩论时,毫不胆怯,毅然 前往;辩论展开后,连连驳倒五鹿充宗,故儒生很佩服他,朱云也由此升迁。 C.朱云忠心为国,直言进谏。他因在公卿面前指责张禹为佞臣而触怒汉成帝, 成帝要杀他,幸亏辛庆忌冒死求情,陈述理由,皇上的怒气才消,免去了他的死 罪。 D.朱云为官时是正直之臣,不复出仕后一心教授学生。他时常带着学生们乘牛 车出门,对所探访的人都能做到恭敬侍奉,但是和丞相薛宣相见时拒绝了薛宣的 盛情挽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5 分) (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 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诗句简要分析。(5分) 9.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 抽象的“春寒”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 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 (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 壁赋》)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 宫赋》) (5)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青衣花旦 海飞 村主任在县剧团找到青衣和花旦的时候是下午,她们正在练功房里练功。她们看 到斜阳把村主任的脸劈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半。村主任很年轻,但是穿得很土。村 主任说我是球山村的村主任。她们就问球山村在哪儿?村主任说球山村在很高的 山上。她们这才看到年轻的村主任脚上的解放鞋沾满了黄泥。村主任看到了她们 的目光,就很局促地移了移自己的脚步。村主任又说想请青衣和花旦去村里唱 场戏,清唱就行了。青衣和花旦相互看了看,她们不愿意去,她们就说我们要收 钱的。村主任说收就收吧。她们说很贵的,村主任问多少?她们就说了多少。沉 吟了许久,村主任说,贵就贵吧。她们说,我们怎么去,得坐车吧,还有山路怎 么吃得消走?村主任说,我们早就有人等在山脚了,我们准备了轿子。如果你们 不去,那么我也不回去了,请不到你们村里人不准我再回去。青衣和花旦对视了 一眼,只好点点头 于是她们就去球山村。跟着村主任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一座山脚时,看到了两 乘简陋的轿子,她们就上了轿。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她们终于到了那个叫球 山村的地方。许多村民围过来看,他们的表情很蒺然,他们没有看过穿得这么光 鲜又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青衣和花旦往山脚下一看,怎么也没见底,云雾 片。青衣和花旦就面面相觑,吐了吐舌头 村主任指挥着大家干这干那,村主任说去把大爷、大婶接来,那两乘小轿就又开 始工作了。简易的戏台已经搭了起来,村主任在家里招待青衣花旦吃过晚饭后, 就陪着她们去了晒场戏台上点起了松明灯,台下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全村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 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诗句简要分析。(5 分) 9.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 抽象的“春寒”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 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 (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 壁赋》)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 宫赋》) (5)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6)人生如梦,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青衣花旦 海飞 村主任在县剧团找到青衣和花旦的时候是下午,她们正在练功房里练功。她们看 到斜阳把村主任的脸劈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半。村主任很年轻,但是穿得很土。村 主任说我是球山村的村主任。她们就问球山村在哪儿?村主任说球山村在很高的 山上。她们这才看到年轻的村主任脚上的解放鞋沾满了黄泥。村主任看到了她们 的目光,就很局促地移了移自己的脚步。村主任又说想请青衣和花旦去村里唱一 场戏,清唱就行了。青衣和花旦相互看了看,她们不愿意去,她们就说我们要收 钱的。村主任说收就收吧。她们说很贵的,村主任问多少?她们就说了多少。沉 吟了许久,村主任说,贵就贵吧。她们说,我们怎么去,得坐车吧,还有山路怎 么吃得消走?村主任说,我们早就有人等在山脚了,我们准备了轿子。如果你们 不去,那么我也不回去了,请不到你们村里人不准我再回去。青衣和花旦对视了 一眼,只好点点头。 于是她们就去球山村。跟着村主任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一座山脚时,看到了两 乘简陋的轿子,她们就上了轿。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她们终于到了那个叫球 山村的地方。许多村民围过来看,他们的表情很蒺然,他们没有看过穿得这么光 鲜又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青衣和花旦往山脚下一看,怎么也没见底,云雾一 片。青衣和花旦就面面相觑,吐了吐舌头。 村主任指挥着大家干这干那,村主任说去把大爷、大婶接来,那两乘小轿就又开 始工作了。简易的戏台已经搭了起来,村主任在家里招待青衣花旦吃过晚饭后, 就陪着她们去了晒场戏台上点起了松明灯,台下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全村
人都赶来了。青衣花旦就上台,她们是收钱的,而且也不便宜,所以她们唱得很 认真很卖力。 她们唱了很多折子戏,从《楼台会》到《送凤冠》,又从《宝玉哭灵》到《黛玉 葬花》。她们看到台下第一排坐着一对老夫妇,四周站满了人。演出快结束的时 候,村主任站到了台上,松明灯噼噼啪啪的响声中,村主仼中气很足地说:乡亲 们,从今后,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球山村人的爹妈!台下一片寂静,一会儿,呼 声如潮: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的爹妈!青衣和花旦被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想干 什么。她们看到坐头排的老夫妇的眼里泪光一闪一闪。 然后她们接着唱,唱到月上中天,就结束了。村里人渐渐散去。村主任安排青衣 和花旦住他对象家。村主任的对象长得很俊,一双大眼睛,两根大辫子。在对象 家门口,村主任对她们说,你们先住下,明天-一早我和你们结了账,然后派轿 子送你们下山。青衣和花旦就说,好的。 青衣和花旦与村主任的对象很聊得来,对象送给她们自己剪的剪纸,说可以贴窗 花。青衣和花旦家里的铝合金窗不需要贴窗花,但是她们还是收下了 第二天早上村主任来对象家送青衣和花旦下山,却四处没找到人。村主任的对象 也急了,说,怎么会找不到?村主任说,你们昨天什么时候睡的?对象说不知道反 正睡得很迟。村主任说你们说什么了吧。对象说她们问我桂子是谁,我就说桂子 是我们村的小伙子,去外面当了兵,在洪水里救一个女人时被淹死了。骨灰送回 来,明天就要下葬。桂子爹妈爱看戏,我们全村人凑钱请了你们来唱戏,算是代 桂子孝敬他们二老的。村主任说,她们两个嫩女娃子,这么高的山,她们能走到 哪儿去? 后来村主任的对象在八仙桌上看到了一小沓钱,旁边还留了字:桂子和我们一样, 也是20岁。桂子爹妈也是我们的爹妈。演出的钱我们不能收,这点钱就算是桂 子孝敬爹妈的。不用再找我们了,我们自己能下山。落款是:青衣花旦, 村主任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蹿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乘小轿出现在弯弯的山 道上,快得像风一样 (选自((中 国小小说300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青衣花旦一开始不愿答应去球山村演出,主要是对村主任这位不速之客不信 任,存有戒心,其实她们内心还是很想挣这笔演出费的。 B.小说以“青衣花旦”为题,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既点明了主要人物的职业、 角色,又非常简明、醒目。 C.村民们对青衣花旦的到来“表情很漠然”,是因为她们穿着打扮过于光鲜时 尚,致使纯朴的村民们本能地反感她们这种做派 D.小说主题健康,格调高昂向上,所看力翅造的人物如青衣花旦、村主任、桂 子父母,个个形象糊栩如生,构成了鲜活丰满的艺术群像 E.小说构思巧妙,在对青衣花旦的形象塑造上欲扬先抑,设置伏笔不露痕迹, 后面揭开谜底方让读者深受感动 2)小说开篇用主要笔墨写村主任与青衣花旦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诸简 要说明。(6分) (3)“青衣花旦”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人都赶来了。青衣花旦就上台,她们是收钱的,而且也不便宜,所以她们唱得很 认真很卖力。 她们唱了很多折子戏,从《楼台会》到《送凤冠》,又从《宝玉哭灵》到《黛玉 葬花》。她们看到台下第一排坐着一对老夫妇,四周站满了人。演出快结束的时 候,村主任站到了台上,松明灯噼噼啪啪的响声中,村主任中气很足地说:乡亲 们,从今后,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球山村人的爹妈!台下一片寂静,一会儿,呼 声如潮: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的爹妈!青衣和花旦被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想干 什么。她们看到坐头排的老夫妇的眼里泪光一闪一闪。 然后她们接着唱,唱到月上中天,就结束了。村里人渐渐散去。村主任安排青衣 和花旦住他对象家。村主任的对象长得很俊,一双大眼睛,两根大辫子。在对象 家门口,村主任对她们说,你们先住下,明天-一早我和你们结了账,然后派轿 子送你们下山。青衣和花旦就说,好的。 青衣和花旦与村主任的对象很聊得来,对象送给她们自己剪的剪纸,说可以贴窗 花。青衣和花旦家里的铝合金窗不需要贴窗花,但是她们还是收下了。 第二天早上村主任来对象家送青衣和花旦下山,却四处没找到人。村主任的对象 也急了,说,怎么会找不到?村主任说,你们昨天什么时候睡的?对象说不知道反 正睡得很迟。村主任说你们说什么了吧。对象说她们问我桂子是谁,我就说桂子 是我们村的小伙子,去外面当了兵,在洪水里救一个女人时被淹死了。骨灰送回 来,明天就要下葬。桂子爹妈爱看戏,我们全村人凑钱请了你们来唱戏,算是代 桂子孝敬他们二老的。村主任说,她们两个嫩女娃子,这么高的山,她们能走到 哪儿去? 后来村主任的对象在八仙桌上看到了一小沓钱,旁边还留了字:桂子和我们一样, 也是 20 岁。桂子爹妈也是我们的爹妈。演出的钱我们不能收,这点钱就算是桂 子孝敬爹妈的。不用再找我们了,我们自己能下山。落款是:青衣花旦。 村主任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蹿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乘小轿出现在弯弯的山 道上,快得像风一样。 (选自((中 国小小说 300 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青衣花旦一开始不愿答应去球山村演出,主要是对村主任这位不速之客不信 任,存有戒心,其实她们内心还是很想挣这笔演出费的。 B.小说以“青衣花旦”为题,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既点明了主要人物的职业、 角色,又非常简明、醒目。 C.村民们对青衣花旦的到来“表情很漠然”,是因为她们穿着打扮过于光鲜时 尚,致使纯朴的村民们本能地反感她们这种做派。 D.小说主题健康,格调高昂向上,所看力翅造的人物如青衣花旦、村主任、桂 子父母,个个形象糊栩如生,构成了鲜活丰满的艺术群像。 E.小说构思巧妙,在对青衣花旦的形象塑造上欲扬先抑,设置伏笔不露痕迹, 后面揭开谜底方让读者深受感动。 (2)小说开篇用主要笔墨写村主任与青衣花旦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诸简 要说明。(6 分) (3)“青衣花旦”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