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文,酶 二 、酶浓度的影响:正比 三、温度影响:最适温度 四、pH值影响:最适pH 五、抑制剂影响 2 1、不可逆抑制剂 2、可逆抑制剂 冬竞争性抑制:丙二酸;磺胺药,等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刘新文,酶 二、酶浓度的影响:正比 三、温度影响:最适温度 四、pH值影响:最适pH 五、抑制剂影响 竞争性抑制:丙二酸;磺胺药,等 1、不可逆抑制剂 2、可逆抑制剂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刘新文,酶 1/ 非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无抑制 1/S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结合部位 活性中心 活性中心以外 活性中心以外 抑制剂结合组分 E E、ES ES 增加底物浓度 消除抑制 不能消除抑制 不能消除抑制 对Vm的影响 不变 降低 降低 对Km的影响 增加 不变 降低
刘新文,酶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无抑制 1/v 1/[S]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结合部位 活性中心 活性中心以外 活性中心以外 抑制剂结合组分 E E、ES ES 增加底物浓度 消除抑制 不能消除抑制 不能消除抑制 对Vm的影响 不变 降低 降低 对Km的影响 增加 不变 降低
刘新文, 酶 第五节调节酶 >调节对象:关键酶 酶活性的调节(快速调节) >调节方式{ 酶数量的调节(缓慢调节) 酶位置的调节(缓慢调节)
刘新文,酶 第五节 调节酶 调节对象:关键酶 酶活性的调节(快速调节) 调节方式 酶数量的调节(缓慢调节) 酶位置的调节(缓慢调节)
刘新文,酶 一、 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变构酶) >酶分子通过活性中心以外的特异调节位点与小 分子调节物(效应物)结合后,酶分子的构象改 变,从而调节酶活性 1、结构特点: (1)多数为寡聚蛋白,具有多个亚基 (2)双中心:活性中心、调节中心(别构中心) (3)调节物多为小分子 (4)动力学特点:不符合米氏方程,V-[S]曲线为S形 (5)调节部位多为代谢途径的第一步或交汇点 (6)稳定特性:室温稳定,0℃不稳定
刘新文,酶 一、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变构酶) 酶分子通过活性中心以外的特异调节位点与小 分子调节物(效应物)结合后,酶分子的构象改 变,从而调节酶活性 1、结构特点: (1)多数为寡聚蛋白,具有多个亚基 (2)双中心:活性中心、调节中心(别构中心) (3)调节物多为小分子 (4)动力学特点:不符合米氏方程,v-[S]曲线为S形 (5)调节部位多为代谢途径的第一步或交汇点 (6)稳定特性:室温稳定,0℃不稳定
刘新文, 酶 二、共价调节酶 三、酶原(zymogen;proenzyme)激活 ■无活性的酶前体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四、同工酶(isoenzyme) ■同工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特性等 不同,但可以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的一组酶。 【经典举例】乳酸脱氢酶:由四个亚基组成,亚 基有两种类型(H型和L型),组成5种同工酶。 LDH1(心)、LDH5(骨骼肌)
刘新文,酶 二、共价调节酶 四、同工酶(isoenzyme) 三、酶原(zymogen;proenzyme)激活 同工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特性等 不同,但可以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的一组酶。 【经典举例】乳酸脱氢酶:由四个亚基组成,亚 基有两种类型(H型和L型),组成5种同工酶。 LDH1 (心)、LDH5 (骨骼肌) 无活性的酶前体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