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文,酶 一 般催化剂的共性 二、酶促反应的特点 1、高效:降低活化能 2、特异:绝对特异、相对特异、立体异构特异 3、易失活 4、 受调控 5、活力常与辅助成分有关 三、酶促反应的机制 1、特异性和灵活性的机理
刘新文,酶 二、酶促反应的特点 1、高效:降低活化能 2、特异:绝对特异、相对特异、立体异构特异 3、易失活 4、受调控 5、活力常与辅助成分有关 一、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三、酶促反应的机制 1、特异性和灵活性的机理
刘新文,酶 2、高效性的机理 (1)诱导契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相互诱导、形变 (2)邻近效应及定向排列 (3)多元催化:酸碱催化、共价催化(亲 核、亲电子攻击) (4)表面效应(低价电区域):排除 水分子干扰
刘新文,酶 (1)诱导契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相互诱导、形变 (2)邻近效应及定向排列 (3)多元催化:酸碱催化、共价催化(亲 核、亲电子攻击) (4)表面效应(低价电区域):排除 水分子干扰 2、高效性的机理
刘新文,酶 第四节反应动力学 >底物浓度的影响 >酶浓度的影响 >温度、pH的影响 >抑制剂、激活剂的影响
刘新文,酶 第四节 反应动力学 底物浓度的影响 酶浓度的影响 温度、pH的影响 抑制剂、激活剂的影响
刘新文,酶 底物浓度的影响 1、一种现象:酶被底物饱和 2、一种假说:酶-底物复合物中间产物学说 3、米氏方程: Vmax [S] V- Km +[S] (1)V-[S]曲线:近似双曲线 (2)[s]<<Km([s]很小时),v与[s]成正比 (3)[s]>>Km([S]很大时),v=Vm,酶被底 物饱和
刘新文,酶 V= Vmax [S ] Km + [S] 一、底物浓度的影响 1、一种现象:酶被底物饱和 2、一种假说:酶-底物复合物中间产物学说 3、米氏方程: (1)v-[S]曲线:近似双曲线 (2)[s]<<Km([S]很小时),v与[s]成正比 (3)[s]>>Km([S]很大时),v=Vm,酶被底 物饱和
刘新文,酶 (4)v=(1/2)Vm时,[s]=Km 冬米氏常数Km: >酶的特征性常数; >物理意义: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 时的底物浓度; >近似等于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可用作酶与底物亲和能力的度量指标:K 越大、亲和力越小;Km越小、亲和力越大
刘新文,酶 米氏常数Km: 酶的特征性常数; 物理意义: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 时的底物浓度; 近似等于酶-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可用作酶与底物亲和能力的度量指标:Km 越大、亲和力越小;Km越小、亲和力越大 (4)v=(1/2)Vm时,[s]=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