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检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15304 课程名称:纳税检查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时:64 学 分:4 适用对象:财政税务 考核方式:集中 先修课程:财务会计、税法一、税法 二、课程简介 《纳税检查》是一门政策性,业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课程。在学习过程中 既要求掌握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又要求掌握和灵活运用纳税检查的基本业务 知识和技能技巧。为配合《纳税检查》教学的需要,我们编写了《纳税检查》教学力 纲。本大钢分章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按学习目的与要求、内容提要 重点及难点、复习思考题、实务练习五部分编写。适用于税务专业本(专)科教育。 任课教师一定要按本大纲规定开展教学活动。修读本课程的学生,必须按大纲要 求完成《纳税检查》学习任务。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纳税检查为财政、税收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掌握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纳税检查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纳税检查必要性、重要意义、要求、特点、内容和权限,掌 握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纳税检查的概念和意义 1、纳税检查概念 纳税检查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 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亦称税务检查、税务查帐。 2、纳税检查的必要性
1 《纳税检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15304 课程名称:纳税检查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64 学 分:4 适用对象:财政税务 考核方式:集中 先修课程:财务会计、税法一、税法二 二、课程简介 《纳税检查》是一门政策性,业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课程。在学习过程中, 既要求掌握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又要求掌握和灵活运用纳税检查的基本业务 知识和技能技巧。为配合《纳税检查》教学的需要,我们编写了《纳税检查》教学大 纲。本大纲分章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按学习目的与要求、内容提要、 重点及难点、复习思考题、实务练习五部分编写。适用于税务专业本(专)科教育。 任课教师一定要按本大纲规定开展教学活动。修读本课程的学生,必须按大纲要 求完成《纳税检查》学习任务。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纳税检查为财政、税收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掌握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纳税检查概述 (一)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纳税检查必要性、重要意义、要求、特点、内容和权限,掌 握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纳税检查的概念和意义 1、纳税检查概念 纳税检查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 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亦称税务检查、税务查帐。 2、纳税检查的必要性
国家整体利益与纳税人局部经济利益的矛盾:税收改革不断深化及新旧体制转 轨,尚有一个完善过程:税收征管改革和征管工作的滞后;税务人员及企业财会人员 的业务素质等因素。偷逃税现象存在,必须加强纳税检查 3、纳税检查的意义 有利于严肃纳税纪律,确保财政收入:有利于公平税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纳税意见:有利于促进纳税人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税务机关征管工作水平。 第二节纳税务检查特点和内容 1、纳税检查的特点 (1)综合性检查 (2)品先性拾查 (3)帐内检查与帐外检查的密切配合的检查 2、纳税检查与会计、审计检查的关系 共同之处:都是采用查帐方法进行检查。 区别在于: (1)检查的目的不同 (2)检查的范围不同 (3)检查的依据不同 (4)检查的主体不同 3、纳税检查的内容 (1)纳税检查的基本内容 ①检查纳税人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法令的情况: ②检查纳税人遵守和执行财务通则、会计准则及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 ③检查纳税人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的情况: (2)检查税务人员的税收征管水平 (3)纳税检查的具体内容 纳税检查的具体内容因不同税类、不同税种而不同 第三节纳税检香的范围和权限及要求 1、纳税检查的范围 纳税检查的范围界定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之内。 2、纳税检查的权限 纳税检查的权限是指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税务检 查权力限制的能力。《征管法》中规定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税务检查权限主要有: (1)查帐的权限 (2)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的权限
2 国家整体利益与纳税人局部经济利益的矛盾;税收改革不断深化及新旧体制转 轨,尚有一个完善过程;税收征管改革和征管工作的滞后;税务人员及企业财会人员 的业务素质等因素。偷逃税现象存在,必须加强纳税检查。 3、纳税检查的意义 有利于严肃纳税纪律,确保财政收入;有利于公平税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纳税意见;有利于促进纳税人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税务机关征管工作水平。 第二节 纳税务检查特点和内容 1、纳税检查的特点 (1)综合性检查 (2)强制性检查 (3)帐内检查与帐外检查的密切配合的检查 2、纳税检查与会计、审计检查的关系 共同之处:都是采用查帐方法进行检查。 区别在于: (1)检查的目的不同 (2)检查的范围不同 (3)检查的依据不同 (4)检查的主体不同 3、纳税检查的内容 (1)纳税检查的基本内容 ①检查纳税人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法令的情况; ② 检查纳税人遵守和执行财务通则、会计准则及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 ③检查纳税人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的情况; (2)检查税务人员的税收征管水平 (3)纳税检查的具体内容 纳税检查的具体内容因不同税类、不同税种而不同 第三节 纳税检查的范围和权限及要求 1、纳税检查的范围 纳税检查的范围界定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之内。 2、纳税检查的权限 纳税检查的权限是指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税务检 查权力限制的能力。《征管法》中规定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税务检查权限主要有: (1)查帐的权限 (2)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的权限
(3)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资料的权限 (4)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询问的权限 (5)在交通要道和邮政部门进行查证的权限 (6)检查纳税人在银行等金融单位存款帐户的权限 3、纳税检查的要求 (1)对税务人员的要求 (2)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要求 (3)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员的要求 (三)思考与实践 1、纳税检查存在和加强有何必要性? 2、如何做好纳税检查工作? 3、纳税检查的基本权限和要求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第二章纳税检查的形式、方法和步骤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纳税检查的形式,掌握纳税检查的基本方法,为学习查帐业 务打下基础:掌握对会计报表、帐簿、凭证的检查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培养分析问 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纳税检查的形式 1.企业检查的形式 (1)企业自查 (2)企业互查 2.税务机关专业检查形式 (1)日常检查 (2)重点检查 (3)专项检查 (4)专案检查 (5)联合大检查 第二节纳税检查的方法 纳税检查的方法是税务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总称,包括工作方 法和技术方法。 1,纳税检查的工作方法 (1)查对数宁
3 (3)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资料的权限 (4)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询问的权限 (5)在交通要道和邮政部门进行查证的权限 (6)检查纳税人在银行等金融单位存款帐户的权限 3、纳税检查的要求 (1)对税务人员的要求 (2)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要求 (3)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员的要求 (三) 思考与实践 1、纳税检查存在和加强有何必要性? 2、如何做好纳税检查工作? 3、纳税检查的基本权限和要求是什么?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第二章 纳税检查的形式、方法和步骤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纳税检查的形式,掌握纳税检查的基本方法,为学习查帐业 务打下基础;掌握对会计报表、帐簿、凭证的检查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培养分析问 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纳税检查的形式 1.企业检查的形式 (1)企业自查 (2)企业互查 2.税务机关专业检查形式 (1)日常检查 (2)重点检查 (3)专项检查 (4)专案检查 (5)联合大检查 第二节 纳税检查的方法 纳税检查的方法是税务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总称,包括工作方 法和技术方法。 1.纳税检查的工作方法 (1)查对数字
(2)验证资料 (3)验征数据 (4)询问情况 (5)现场直观 (6)盘存点物 2.纳税检查的技术方法 (1)顺查法和逆查法 (2)详查法和抽查法 (3)核对法和询查法 (4)比较分析法和程控计算法 第三节会计报表的检查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检查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的财务状况报表。 检查分析资产负债表,应注意下列与税收关系密切的项目的审查: (1)应收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项目的检查分析 (2)各项存货项目的检查分析 (3)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的检查分析 (4)未交税金项目和检查分析 (5)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的检查分析 (6)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项目的检查分析 2.损益表的检查分析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月份、年度内利润(亏损)的实现情况的报表 检查分析损益表,应注意下列项目: (1)主营业务利润的检查分析 (2)营业利润的检查分析 (3)利润总额的检查分析 第四节会计帐簿的检查分析 1.总分类帐的检查分析 2.明细分类长的检查分析 3.主要帐户检查分析侧重点 帐户检查的侧重点,一是指对检查的帐户有所侧重,即应有重点地检查与纳税有 密切关系的帐户:其次是指对所检查的帐户,应根据其性质和对纳税所发生的具体影 响,按照帐户结构,侧重检查借方、贷方或余额,或借贷余并重。 (1)侧重检查借方发生额的帐户
4 (2)验证资料 (3)验征数据 (4)询问情况 (5)现场直观 (6)盘存点物 2.纳税检查的技术方法 (1)顺查法和逆查法 (2)详查法和抽查法 (3)核对法和询查法 (4)比较分析法和程控计算法 第三节 会计报表的检查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检查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的财务状况报表。 检查分析资产负债表,应注意下列与税收关系密切的项目的审查: (1)应收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项目的检查分析 (2)各项存货项目的检查分析 (3)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的检查分析 (4)未交税金项目和检查分析 (5)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的检查分析 (6)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项目的检查分析 2.损益表的检查分析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月份、年度内利润(亏损)的实现情况的报表。 检查分析损益表,应注意下列项目: (1)主营业务利润的检查分析 (2)营业利润的检查分析 (3)利润总额的检查分析 第四节 会计帐簿的检查分析 1.总分类帐的检查分析 2.明细分类帐的检查分析 3.主要帐户检查分析侧重点 帐户检查的侧重点,一是指对检查的帐户有所侧重,即应有重点地检查与纳税有 密切关系的帐户;其次是指对所检查的帐户,应根据其性质和对纳税所发生的具体影 响,按照帐户结构,侧重检查借方、贷方或余额,或借贷余并重。 (1)侧重检查借方发生额的帐户
(2)侧重检查贷方发生额的帐户 (3)侧重检查余额的帐户 第五节会计凭证的检查分析 1.原始凭证的检查分析 2.汇帐凭证的检查分析 (三)思考与实践 1.检查分析会计报表有何意义? 2.怎样检查分析资产负债表? 3.怎样检查分析损益表? 4.怎样检查分析分类帐 5.怎样检查分析明细分类帐? 6.如何确定主要帐户检查分析的侧重点? 7.怎样拾杳原始凭证和T帐凭证? 8.纳税检查的方法有哪些?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 9.纳税检查的形式有哪几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 第三章增值税纳税检查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增值税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明确检查的有关审定依据、 重点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增值税征税范围和税率检查 1.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检查 (1)征税范围检查的政策依 (②)增值税征税范围常见的错误 (3)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检查方法 2,增值税税率的检香 增值税税率检查的政策依据 3.增值税税率使用常见的错误 4.增值税税率的检查方法 第二节销售额及销项税额的检杳香 1.销售额构成内容的检查 2.销售额实现标志的检查 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不同,销售额实现的标志不同 5
5 (2)侧重检查贷方发生额的帐户 (3)侧重检查余额的帐户 第五节 会计凭证的检查分析 1.原始凭证的检查分析 2.汇帐凭证的检查分析 (三)思考与实践 1.检查分析会计报表有何意义? 2.怎样检查分析资产负债表? 3.怎样检查分析损益表? 4.怎样检查分析分类帐? 5.怎样检查分析明细分类帐? 6.如何确定主要帐户检查分析的侧重点? 7.怎样检查原始凭证和汇帐凭证? 8.纳税检查的方法有哪些?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 9.纳税检查的形式有哪几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 第三章 增值税纳税检查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增值税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明确检查的有关审定依据、 重点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增值税征税范围和税率检查 1.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检查 (1)征税范围检查的政策依据 (2)增值税征税范围常见的错误 (3)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检查方法 2.增值税税率的检查 增值税税率检查的政策依据 3.增值税税率使用常见的错误 4.增值税税率的检查方法 第二节 销售额及销项税额的检查 1.销售额构成内容的检查 2.销售额实现标志的检查 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不同,销售额实现的标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