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 三、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凯恩斯提倡采取保护贸易措施 (二)凯恩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四)其他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观点 1.国内市场失灵 2.改善贸易条件 维持高水平工资 4.增加国内就业 5.反倾销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6.改善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 7.作为报复手段与谈判手段 8.国家安全 第五节第五节贸易自由化政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自由化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政策的产生背景 (二)贸易自由化政策的主要表现 1.大幅度削减关税 2.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三)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 1.美国是最大的经济强国 2.战后贸易自由化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有着本质的区别 3.战后贸易自由化是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4.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相结合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背景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1,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2.保护措施转向非关税壁垒 3.奖出限入的重点由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4.贸易保护制度转向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重点掌握)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1.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2.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3.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哪些部分? 3.重商主义有哪些观点? 4.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6.什么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7.贸易自由化的表现有哪些? 8.管理贸易政策含义、特点、成因分别是什么? 第六章关税措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关税的概念、关税的种类、名义关税与 有效关手关税的征收以及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基本知识点:关税的概念、分类以及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1 (五)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 三、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凯恩斯提倡采取保护贸易措施 (二)凯恩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四)其他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观点 1.国内市场失灵 2.改善贸易条件 3.维持高水平工资 4.增加国内就业 5.反倾销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6.改善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 7.作为报复手段与谈判手段 8.国家安全 第五节 第五节 贸易自由化政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贸易自由化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政策的产生背景 (二)贸易自由化政策的主要表现 1.大幅度削减关税 2.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三)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 1.美国是最大的经济强国 2.战后贸易自由化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有着本质的区别 3.战后贸易自由化是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4.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相结合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新 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背景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1,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2.保护措施转向非关税壁垒 3.奖出限入的重点由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4.贸易保护制度转向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重点掌握)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1.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2.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3.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哪些部分? 3.重商主义有哪些观点? 4.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6.什么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7.贸易自由化的表现有哪些? 8.管理贸易政策含义、特点、成因分别是什么? 第六章 关税措施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关税的概念、关税的种类、名义关税与 有效关手关税的征收以及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基本知识点: 关税的概念、分类以及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难点与重点:有效关税的计算 第一节关税概述 、关税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一一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课征的 种税收 2.特点 (1)强制性、无常性和预定性 (2)征收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 (3)有较强的涉外性 (4)是一种间接税 二、关税的作用 (一)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一一财政关税 (二)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一一保护关税 第二节关税的主要种类 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 (一)进口税 (二)出口税 1.概念 2.征收理由: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限制本国某些产品或自然资源的输出:作为政治或 经济斗争的武器 (三)过境税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一)进口附加税 1.概念 2.征收目的: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对某个国家 实行歧视或报复 3.进口附加税分类 (1)反倾销税:概念、征收目的、征收倾销税应具备的条件 (2)反补贴税:概念、征收目的、 (二)差价税:概念、征收步骤 (三)特惠税:概念 (四)普遍优惠制 1.概念一一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 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2.征收目的 3.普惠制方案包括内容 第三节关税的保护程度 关税水平 1.概念 2.计算方法:(1)简单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 二、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 (一)名义保护率 (1)定义:对某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是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 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二)有效保护率 (1)定义:有效保护率是指征收关税所引起国内加工增加值同国外加工增加值的差额占国 外加工增加值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关税结构
12 难点与重点:有效关税的计算 课 时 数:5 学时 第一节 关税概述 一、关税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课征的 一种税收。 2.特点 (1)强制性、无常性和预定性 (2)征收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 (3)有较强的涉外性 (4)是一种间接税 二、关税的作用 (一)增加本国财政收入——财政关税 (二)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保护关税 第二节 关税的主要种类 一、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 (一) 进口税 (二)出口税 1.概念 2.征收理由: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限制本国某些产品或自然资源的输出;作为政治或 经济斗争的武器 (三)过境税 二、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一)进口附加税 1.概念 2.征收目的: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对某个国家 实行歧视或报复 3.进口附加税分类 (1)反倾销税 :概念、征收目的、征收倾销税应具备的条件 (2)反补贴税:概念、征收目的、 (二)差价税: 概念、征收步骤 (三)特惠税:概念 (四)普遍优惠制 1.概念 ——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 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2 .征收目的 3.普惠制方案包括内容 第三节 关税的保护程度 一、关税水平 1.概念 2.计算方法:(1)简单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 二、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 (一)名义保护率 (1)定义:对某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是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 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二)有效保护率 (1)定义:有效保护率是指征收关税所引起国内加工增加值同国外加工增加值的差额占国 外加工增加值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三、关税结构
第四节关税的征收 关税的征收方法一一从量征收、从价征收、混合征收和选择征收 (一)从量征收 1.概念及计算公式 2.优缺点 最大的优点在于对数量众多、体积庞大、价值低廉的产品征税手续简便,可以节省大量征收 费用。此外,进口货物价格变动时,从量税可以发挥适度保护作用。 缺点:税负不合理、从量税难以普遍采用、在物价上涨时期难以发挥关税保护国内产业的作 二)从价征收 1.概念及计算公式 2.优缺点 优点:税负公平、容易普遍实施、税负明确 缺点:完税价格难以审定、通关缓慢 (三)混合征收 (四)选择征收 在物价上涨时,使用从价税;在物价下跌时选择从量税 (一)关税税则的货物分类 1.《布鲁塞尔税则目录》2.《国际贸易标准分类》3.《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简称协调 制度 (二)税则制度和税率 按照税率设置不同,各国关税税则可以分为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单式税则的特点是无 歧视,复式税则是歧视性 各国复式税则的税率大致有以下四种: (1)普通税率(2)最惠国税率(最惠国待遇)(3)普惠制税率(4)特惠税率 (三)税则制度的制定方式 1.自主税则一—一是一国立法机构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独立自主地制定的关税税则 (1)自主单一税则 (2)自主多重税则 最高和最低税则是自主多重税则的一种形式。这种制度的最高税率表示国家保护本国 产业的最高限度,而最低税率表示本国与外国定理条约时的最大限度的让步 2.协定税则一一是一国政府通过与其他国家订立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关税税率。协 定税则制度分为双边协定、多边协定和片面协定三种形式。 3.混合税则 三、关税的征收程序 关税征收通常包括申报、查验、放行三个环节。 第五节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二、对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影响 三、对商品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一般说来,进口货物课征关税后,会导致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下降,在 定条件下起到了保护和促进本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作用 四、对贸易差额与国际收支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关税?关税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 3.什么是进口附加税? 4.什么是进口附加税?为什么要征收差价税?
13 第四节 关税的征收 一、关税的征收方法——从量征收、从价征收、混合征收和选择征收 (一)从量征收 1.概念及计算公式 2.优缺点 最大的优点在于对数量众多、体积庞大、价值低廉的产品征税手续简便,可以节省大量征收 费用。此外,进口货物价格变动时,从量税可以发挥适度保护作用。 缺点:税负不合理、从量税难以普遍采用、在物价上涨时期难以发挥关税保护国内产业的作 用 二)从价征收 1.概念及计算公式 2.优缺点 优点:税负公平、容易普遍实施、税负明确 缺点:完税价格难以审定、通关缓慢 (三)混合征收 (四)选择征收 在物价上涨时,使用从价税;在物价下跌时选择从量税 二、关税的征收依据 (一)关税税则的货物分类 1.《布鲁塞尔税则目录》2.《国际贸易标准分类》3.《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简称协调 制度。 (二)税则制度和税率 按照税率设置不同,各国关税税则可以分为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单式税则的特点是无 歧视,复式税则是歧视性。 各国复式税则的税率大致有以下四种: (1)普通税率(2)最惠国税率(最惠国待遇)(3)普惠制税率(4)特惠税率 (三)税则制度的制定方式 1.自主税则——是一国立法机构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独立自主地制定的关税税则。 (1)自主单一税则 (2)自主多重税则 最高和最低税则是自主多重税则的一种形式。这种制度的最高税率表示国家保护本国 产业的最高限度,而最低税率表示本国与外国定理条约时的最大限度的让步。 2.协定税则 ——是一国政府通过与其他国家订立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关税税率。协 定税则制度分为双边协定、多边协定和片面协定三种形式。 3.混合税则 三、关税的征收程序 关税征收通常包括申报、查验、放行三个环节。 第五节 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二、对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影响 三、对商品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一般说来,进口货物课征关税后,会导致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下降,在 一定条件下起到了保护和促进本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作用。 四、对贸易差额与国际收支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关税?关税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 3.什么是进口附加税? 4.什么是进口附加税?为什么要征收差价税?
5.什么是普遍优惠制度?一般说来,普惠制方案主要有哪些规定? 6.简要说明名义关税与有效关税? 7.征收关税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8.说明关税对商品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第七章非关税壁垒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非关税壁垒的概念、种类以及技术性贸 易壁垒对经济的影响 基本知识点:非关税壁垒的概念、种类 难点与重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经济的影响 课时数:4学时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概述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非关税壁垒的不同分类 (一)从对进口限制的作用上分类,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大类。 (二)从对进口限制的法令和实施上分类 1.从直接限制进口商品数量和金额的实施上,有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 制等 2.从国家直接参与进出口经营上,有进出口国家垄断、政府采购政策等 3.从外汇管制的措施上,有数量性外汇管制和成本性外汇管制等。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一)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二)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三)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进口配额制 (一)定义: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制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二)分类 1.绝对配额 (1)全球配额 (2)国别配额 a.自主配额 b.协议配额 2.关税配额 (1)按商品进口的来源,可以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性关税配额 (2)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可以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二、“自动”出口配额 (一)定义及其与绝对进口配额制的区别 (二)分类 1.非协定“自动”出口配额 2.协定“自动”出口配额 (1)配额水平 (2)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分类和细则 (3)配额的融通 (4)保护条款 (5)出口管理规定 (6)协定的有效期限 三、进口许可证制 (一)定义
14 5.什么是普遍优惠制度?一般说来,普惠制方案主要有哪些规定? 6.简要说明名义关税与有效关税? 7.征收关税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8.说明关税对商品价格、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第七章 非关税壁垒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非关税壁垒的概念、种类以及技术性贸 易壁垒对经济的影响 基本知识点:非关税壁垒的概念、种类 难点与重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经济的影响 课 时 数:4 学时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概述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一、非关税壁垒的不同分类 (一)从对进口限制的作用上分类,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两大类。 (二)从对进口限制的法令和实施上分类 1.从直接限制进口商品数量和金额的实施上,有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 制等。 2.从国家直接参与进出口经营上,有进出口国家垄断、政府采购政策等。 3.从外汇管制的措施上,有数量性外汇管制和成本性外汇管制等。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一)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二)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三)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一、进口配额制 (一)定义: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制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二)分类 1.绝对配额 (1)全球配额 (2)国别配额 a.自主配额 b.协议配额 2.关税配额 (1)按商品进口的来源,可以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性关税配额 (2)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可以分为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二、“自动”出口配额 (一)定义及其与绝对进口配额制的区别 (二)分类 1.非协定“自动”出口配额 2.协定“自动”出口配额 (1)配额水平 (2)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分类和细则 (3)配额的融通 (4)保护条款 (5)出口管理规定 (6)协定的有效期限 三、进口许可证制 (一)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