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会计记录 主要内容: 复式记帐原理 借贷记账法 会计核算流程和会计记录方法的运用
第三章 会计记录 主要内容: • 复式记帐原理 • 借贷记账法 • 会计核算流程和会计记录方法的运用
第一节帐户与复式记帐法 帐户与会计科目 (一)设置帐户 是对企业的各项会计要素加以分类,并使用 具有一定格式的帐页,将每一笔经济业务对会计 要素的影响连续记录下来的方法。 (二)会计科目 帐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表见教材
第一节 帐户与复式记帐法 一、帐户与会计科目 (一)设置帐户 是对企业的各项会计要素加以分类,并使用 具有一定格式的帐页,将每一笔经济业务对会计 要素的影响连续记录下来的方法。 (二)会计科目 帐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表见教材
(三)帐户的形式和内容 帐户的基本形式象字母“T”,称“T形帐户。如下图: 帐户名称 期初余额 增加额 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减少额合计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增加额 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合计 本期减少额合计 期末余额 (三)帐户的形式和内容 帐户的基本形式象字母“T”,称“T”形帐户。如下图: 帐户名称
帐户名称 期初余额 减少额 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合计本期增加额合 计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初余额 减少额 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合计 本期增加额合 计 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帐户名称
复式记帐法 (一)定义 根据会计等式,会计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 至少要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的帐户 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 理论依据:会计等式 形成的背景:1415世纪,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 优点 (1)完整反映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2)平衡记录有利于检验核算结果的正确性
二、复式记帐法 (一)定义 根据会计等式,会计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 至少要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的帐户 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 理论依据:会计等式 形成的背景:14—15世纪,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 优点 (1)完整反映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2)平衡记录有利于检验核算结果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