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高考作文基本模式 并列式(横式结构) ()基本结构 模式,从思维学的角度看,是“一种反复出现的、以一定格式排列的事物”, 第一步,概括一一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是“以特定方式组合的有规律的系统”。 程。即首先推出可以论述命题的感性材料(如 其实,模式就是一篇作文的基本轮廓、初步框架,一篇作文层次与层次的组合 材料、话题材料、题目等,然后通过挖掘材|「安排。中学生平时习作的一些常规结构类型,诸如所谓的并列论述、递进论述等等 料的内涵,概括出理性判断,表达作文的基本实际上就是作文的定位模式。如能熟练地掌握,临场应试肯定会有好处 观点。 但人人都用,又可能落人俗套,影响得分。有鉴于此,再熟悉一些更加别致 第二步:从两到三个角度阐述基本观点 更有特色也并不难掌握的模式定位,临场应试就更可能从容不迫、应付自如,获得 Al 满意的分数。对于中等作文水平的考生,对于特别发愁作文的考生,掌握这些模式 定位:更是助其闯过难关的技巧法宝,增其必胜信念的心灵支柱。 现在,就针对800字左右的短论、漫谈、杂感一类论述性作文,介绍几种可 第三步:深化议论,感悟升华(要联系现实 以立竿见影的实用模式及其基本定位形态: 要辨证的分析) 第四步:结尾,回扣话题或题目,照应开头 (二)常见的格式 1、并列描述式:把几个事例并列成段,用形 例1 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季节》(福建省07年高考满分作文) 季节是母亲用爱装订成的书写本,一页一页载着我们细细密密的日子。 开头点题,交代线索议论抒情 题记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lec8d53f.doc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1ec8d53f.doc 1 模式,从思维学的角度看,是“一种反复出现的、以一定格式排列的事物”, 是“以特定方式组合的有规律的系统”。 其实,模式就是一篇作文的基本轮廓、初步框架,一篇作文层次与层次的组合 安排。中学生平时习作的一些常规结构类型,诸如所谓的并列论述、递进论述等等, 实际上就是作文的定位模式。如能熟练地掌握,临场应试肯定会有好处。 但人人都用,又可能落人俗套,影响得分。有鉴于此,再熟悉一些更加别致、 更有特色也并不难掌握的模式定位,临场应试就更可能从容不迫、应付自如,获得 满意的分数。对于中等作文水平的考生,对于特别发愁作文的考生,掌握这些模式 定位;更是助其闯过难关的技巧法宝,增其必胜信念的心灵支柱。 现在,就针对 800 字左右的短论、漫谈、杂感一类论述性作文,介绍几种可 以立竿见影的实用模式及其基本定位形态: 例 1: 《季节》(福建省 07 年高考满分作文) 季节是母亲用爱装订成的书写本,一页一页载着我们细细密密的日子。——— 题记 一. 并列式(横式结构): (一)基本结构 第一步,概括——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 程。即首先推出可以论述命题的感性材料(如 材料、话题材料、题目等),然后通过挖掘材 料的内涵,概括出理性判断,表达作文的基本 观点。 第二步:从两到三个角度阐述基本观点 A1 A2 A3 第三步:深化议论,感悟升华(要联系现实, 要辨证的分析) 第四步:结尾,回扣话题或题目,照应开头 (二)常见的格式: 1、并列描述式:把几个事例并列成段,用形 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一.开头点题,交代线索 议论抒情 第一讲 高考作文基本模式
二.把几个事例并列成段,用形 二月,母亲聆听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她慈爱地摸摸肚里调皮的我,我想突然安静下来的我是知 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道的:母亲要把春天送给我做见面礼。于是在那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我嘹亮的哭声映衬着母亲欣慰 片断一:镜头式描述 的笑 母亲说,那一年的春天是她见过的最美丽的春天,而我说,那一年的春天夹带着母亲痛苦的挣 扎,那些花儿是因为母亲的汗水而显得更加娇艳吧! 片断二:镜头式描述 夏天,像母亲亲手烹调的荷包蛋,金灿灿的,让人不忍一口吞咽,怕盛装不下那满满的关心 出嘴角。一口口细细地品尝,那里有母亲香甜的体香 母亲说,夏天是成长的季节,知了也在为我们唱歌加油。我知道,一步一步我成长的足迹,之 所以清晰明了,因为它叠加着母亲遥远的期盼。 片断三:镜头式描述 也许,秋天飘零的落叶,是母亲疲倦的叹息吧! 我看见母亲在寒冷的秋风中叫卖着蔬菜瓜果,一分一分地积攒我的学费,积攒她的希望 轻轻颤抖的落叶呀,如果你是母亲苍白的叹息,请你来年化成美丽的蝴蝶,为我母亲舞出春天 母亲呀,落叶总归根,你的叹息是否也有了着落? 孤独的树枝,像母亲在门口等待的身影,一身的严寒,驱不散母亲双手的温暖 片断四:镜头式描述 冬天的冰冷,无法冻伤我的心,因为我有母亲编织的爱为我驱寒送暖,但是洁白的雪,可不可 各有代表性,有内在联系 以不要染白我母亲柔顺的乌丝?那是我童年最美的梦啊 三.深化议论,感悟升华 四季在更换,春夏秋冬,永不停息,正如母亲的爱,我想要用四季裁成最温柔的衣裳献给母亲。 结尾 季节是因为母亲而更加完美了吧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lec8d53f.doc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1ec8d53f.doc 2 二月,母亲聆听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她慈爱地摸摸肚里调皮的我,我想突然安静下来的我是知 道的:母亲要把春天送给我做见面礼。于是在那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我嘹亮的哭声映衬着母亲欣慰 的笑。 母亲说,那一年的春天是她见过的最美丽的春天,而我说,那一年的春天夹带着母亲痛苦的挣 扎,那些花儿是因为母亲的汗水而显得更加娇艳吧! 夏天,像母亲亲手烹调的荷包蛋,金灿灿的,让人不忍一口吞咽,怕盛装不下那满满的关心, 溢出嘴角。一口口细细地品尝,那里有母亲香甜的体香。 母亲说,夏天是成长的季节,知了也在为我们唱歌加油。我知道,一步一步我成长的足迹,之 所以清晰明了,因为它叠加着母亲遥远的期盼。 也许,秋天飘零的落叶,是母亲疲倦的叹息吧! 我看见母亲在寒冷的秋风中叫卖着蔬菜瓜果,一分一分地积攒我的学费,积攒她的希望。 轻轻颤抖的落叶呀,如果你是母亲苍白的叹息,请你来年化成美丽的蝴蝶,为我母亲舞出春天 吧! 母亲呀,落叶总归根,你的叹息是否也有了着落? 孤独的树枝,像母亲在门口等待的身影,一身的严寒,驱不散母亲双手的温暖。 冬天的冰冷,无法冻伤我的心,因为我有母亲编织的爱为我驱寒送暖,但是洁白的雪,可不可 以不要染白我母亲柔顺的乌丝?那是我童年最美的梦啊! 四季在更换,春夏秋冬,永不停息,正如母亲的爱,我想要用四季裁成最温柔的衣裳献给母亲。 季节是因为母亲而更加完美了吧! 二.把几个事例并列成段,用形 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片断一:镜头式描述 片断二:镜头式描述, 片断三:镜头式描述 片断四:镜头式描述 各有代表性,有内在联系 三.深化议论,感悟升华 结尾
2、并列联想式 例 《怀想天空》(07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 这类作文的构思模式为“概 括——联想—一解析”三步定位。 概括:解题 被细细的窗棂剪辑成四四方方的蔚蓝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长长的绿树枝丫分 割成闪亮遥远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二、联想 1、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罗坐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中一望无垠的夜空繁 1、天空的投影:水、明眸一梭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国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诵奇丽诡谲的《天问》。哲人的 天空,孕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因此有了天空般辽阔的情思与胸襟 2、天空的眼睛一一星辰 2、星晨是天空的眼睛,天空的脸颊上生满了无数只大大小小的眼睛。太阳是一只炽热的 眼睛,让我们不敢直视它的烈焰金光,有如人们对炙手可热的权贵的向往与敬畏。月亮是一只 温柔的眼睛,不论阴晴圆缺,悄然看着从古到今的人们。“今月曾经照古人”’静谧流淌的淡黄 色光芒中,人们获得了安宁温和的一刻。至于数不尽的星辰,则如同昆虫的复眼中呈现的景象 《小王子》中写道,我们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许在亿万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们的光芒到达 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外。 3、天空的粉妆一一云朵 3、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清晨的云被染成鲜嫩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的脸颊,血色柔 黄昏的云被镀上金橙色,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有一个成语叫做“白云苍 狗”,天空每日便上演着一部《白云苍狗》的电影,观众有稚嫩的孩童,有迟暮的老人,他们从 变幻莫测的云朵中,或找到了童年时品尝的甜蜜的棉花糖,或找到了童话故事里云的国度。 4、天空好的眼泪一一兩 4、孟浩然诗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天空的粉妆融化了,晶莹的雨水便落了下 来。我们无法亲吻辽远的天空,却能亲吻到天空的眼泪一一雨。点点滴滴的雨,愁煞过词人李 清照,愁煞过贺铸:梅子黄时雨。我们坚硬却裂缝百出的心,被雨润泽,然后从心灵的旱地上 长出一株新绿,从心灵的尘埃上开出一朵洁白。这柔弱的植物吸饱了天空的泪,在风中摇曳生 长,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 三、解析:点明主旨天空是无边际 凭着日晷上的投影,我们可以知道天空在走向永恒。宇宙多大,银河多宽?此刻都已不重 的,它只存在我们对它的怀想中。要。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lec8d53f.doc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1ec8d53f.doc 3 2、并列联想式 这类作文的构思模式为“概 括——联想——解析”三步定位。 一、概括:解题 二、联想: 1、天空的投影:水、明眸——梭 罗、屈原 2、天空的眼睛——星辰; 3、天空的粉妆——云朵; 4、天空好的眼泪——雨 三、解析:点明主旨天空是无边际 的,它只存在我们对它的怀想中。 例 2 《怀想天空》(07 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 被细细的窗棂剪辑成四四方方的蔚蓝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长长的绿树枝丫分 割成闪亮遥远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1、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罗坐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中一望无垠的夜空繁 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国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诵奇丽诡谲的《天问》。哲人的 天空,孕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因此有了天空般辽阔的情思与胸襟。 2、星晨是天空的眼睛,天空的脸颊上生满了无数只大大小小的眼睛。太阳是一只炽热的 眼睛,让我们不敢直视它的烈焰金光,有如人们对炙手可热的权贵的向往与敬畏。月亮是一只 温柔的眼睛,不论阴晴圆缺,悄然看着从古到今的人们。“今月曾经照古人”,静谧流淌的淡黄 色光芒中,人们获得了安宁温和的一刻。至于数不尽的星辰,则如同昆虫的复眼中呈现的景象。 《小王子》中写道,我们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许在亿万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们的光芒到达 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外。 3、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清晨的云被染成鲜嫩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的脸颊,血色柔和。 黄昏的云被镀上金橙色,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有一个成语叫做“白云苍 狗”,天空每日便上演着一部《白云苍狗》的电影,观众有稚嫩的孩童,有迟暮的老人,他们从 变幻莫测的云朵中,或找到了童年时品尝的甜蜜的棉花糖,或找到了童话故事里云的国度。 4、孟浩然诗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天空的粉妆融化了,晶莹的雨水便落了下 来。我们无法亲吻辽远的天空,却能亲吻到天空的眼泪——雨。点点滴滴的雨,愁煞过词人李 清照,愁煞过贺铸:梅子黄时雨。我们坚硬却裂缝百出的心,被雨润泽,然后从心灵的旱地上 长出一株新绿,从心灵的尘埃上开出一朵洁白。这柔弱的植物吸饱了天空的泪,在风中摇曳生 长,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 凭着日晷上的投影,我们可以知道天空在走向永恒。宇宙多大,银河多宽?此刻都已不重 要
我们何曾看清了天空?不过是在怀想中,梦见永恒。 评点:此文文彩飞扬,联想丰富,上下古今,融于一炉,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和审美的雅趣 亲吻天空的眼泪一一雨”,显得何等多情,何等美妙!“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引发 了多少遐思!高考作文,就得有这种“文眼”,这种“亮点”(潘大春) 例3 3、并列对照式 《还原汉语的甘醇》(07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 这类作文的构思模式为: 我看到书院里的学子摇头晃脑吟诵着四书五经,我听到酒肆里的词客骚人吐了一串串的佳词 “立论一一正述一一反述一一归‖妙句,我嗅到泛黄史书里经久不散的墨香… 纳”四步定位。 自仓颉造字,自先民将生活的记录铭刻在兽骨龟壳上,至始皇帝统一六国文字,至蔡伦造纸 为文字的书写寻找更便捷的载体,汉文字的历史演变早已融入黄河的浩浩荡荡,长江的源远流 、立论 长。炎黄子孙受黄河的哺育长大,也受汉语的滋养长大,我们的血液里流传着先民对原始生活 的热爱,也留存着血脉传承的根 美”是“羊”和“大”的结合,从中我们能捕获看游牧生活的先民朴素的生活愿望:“家” 是一间房子里养着一头猪(豕),从中我们也能了解到先民安适富足的生活形态。汉字不仅是华 夏民族对先民原始生活的热爱和纪念,还承载着血脉的传承。“五百年前是一家”是我们经常听 到的同姓人氏的寒暄话,但这并非戏谑,而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真实。(正) 然而时至今日,汉语的纯粹性正受到外来语的侵蚀 类如“κK”“菜鸟”的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广泛流传,在说汉语时夹杂英语的做法在主流媒 反述 体中大肆横行 我不知道汉字的方方正正怎样由西文字母的曲折圆滑构建,我不知道汉语的字正腔圆怎样靠 英语的高音低音变换,我不知道流传千年的文字怎样由风行一时的网络语言替代。维护汉语的纯 粹,保护母语的完整,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母语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是复兴中华 传承文化之根。(反)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lec8d53f.doc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1ec8d53f.doc 4 3、并列对照式 这类作文的构思模式为: “立论——正述——反述——归 纳”四步定位。 一、立论: 二、正述: 三、反述: 我们何曾看清了天空?不过是在怀想中,梦见永恒。 评点:此文文彩飞扬,联想丰富,上下古今,融于一炉,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和审美的雅趣。 “亲吻天空的眼泪——雨”,显得何等多情,何等美妙!“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引发 了多少遐思!高考作文,就得有这种“文眼”,这种“亮点”(潘大春) 例 3: 《还原汉语的甘醇》(07 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 我看到书院里的学子摇头晃脑吟诵着四书五经,我听到酒肆里的词客骚人吐了一串串的佳词 妙句,我嗅到泛黄史书里经久不散的墨香…… 自仓颉造字,自先民将生活的记录铭刻在兽骨龟壳上,至始皇帝统一六国文字,至蔡伦造纸 为文字的书写寻找更便捷的载体,汉文字的历史演变早已融入黄河的浩浩荡荡,长江的源远流 长。炎黄子孙受黄河的哺育长大,也受汉语的滋养长大,我们的血液里流传着先民对原始生活 的热爱,也留存着血脉传承的根。 “美”是“羊”和“大”的结合,从中我们能捕获看游牧生活的先民朴素的生活愿望;“家” 是一间房子里养着一头猪(豕),从中我们也能了解到先民安适富足的生活形态。汉字不仅是华 夏民族对先民原始生活的热爱和纪念,还承载着血脉的传承。“五百年前是一家”是我们经常听 到的同姓人氏的寒暄话,但这并非戏谑,而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真实。(正) 然而时至今日,汉语的纯粹性正受到外来语的侵蚀。 类如“PK”“菜鸟”的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广泛流传,在说汉语时夹杂英语的做法在主流媒 体中大肆横行…… 我不知道汉字的方方正正怎样由西文字母的曲折圆滑构建,我不知道汉语的字正腔圆怎样靠 英语的高音低音变换,我不知道流传千年的文字怎样由风行一时的网络语言替代。维护汉语的纯 粹,保护母语的完整,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母语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是复兴中华 传承文化之根。(反)
我们要维护汉语的纯粹性,并非是要彻底否定外来词汇的合理性。精当的翻译是架通汉语与外来语的一座 桥梁。林语堂先生将英语的“ hamor”一词音译为“幽默”,恰到好处地利用汉语丰蕴的涵义向人们揭示了幽 默的实质:它不是粗浅的搞笑,而是内在修养的智慧流露。徐志摩将日文的“再见”音译为“沙扬娜拉”,则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日本女孩子弯腰时“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汉语,这一博大精深的语言,可以凭它 丰厚的底蕴容纳外来语,并将赋予它汉文化的特色,而不能容忍于流行之上的词汇污染它的甘醇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汉语的纯粹和完备。守住母语这一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汉语一一 这坛传承千年的佳酿,才会越陈越香。 【点评】 本文是一篇极富个性特征的考场佳 作者把汉语比喻成甘醇的佳酿,点明了汉语具有厚重的历史。文章开篇用穿越时空的手法截取几个生动的 场面表现汉语丰厚的历史意蕴。其中“书院”、“酒肆”、“泛黄史书”等词语具有特定的符号学意义。在此 基础上,作者回顾汉字的悠远历史,点明汉字独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为下文的进一步阐述张本。 文章在列举汉语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的事实后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维护汉语的纯粹,保障母语的完整,是 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按常规,行文至此,可以收束全篇了。 但作者没有落入俗套,而是笔锋一转,更进一层:“我们要维护汉语的纯粹性,并非是要彻底否定外来词 的合理性。”接着举例说明汉语也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在更深的层面阐明了汉语的博大精深。这睿智的 笔,使文章显得更加大气,境界和格调更为高远。这正是本文最为出彩之处。在考场之中,能有如此严密的 思维、圆熟的文笔、有度的收放,实属难能可贵 和谐的统一(09上海高考) 立论 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一一那孤松 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 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他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 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于了思考。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lec8d53f.doc
b274a5f98acb495580b0ee9c1ec8d53f.doc 5 四、归纳 一、立论 我们要维护汉语的纯粹性,并非是要彻底否定外来词汇的合理性。精当的翻译是架通汉语与外来语的一座 桥梁。林语堂先生将英语的“hamor”一词音译为“幽默”,恰到好处地利用汉语丰蕴的涵义向人们揭示了幽 默的实质:它不是粗浅的搞笑,而是内在修养的智慧流露。徐志摩将日文的“再见”音译为“沙扬娜拉”,则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日本女孩子弯腰时“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汉语,这一博大精深的语言,可以凭它 丰厚的底蕴容纳外来语,并将赋予它汉文化的特色,而不能容忍于流行之上的词汇污染它的甘醇。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汉语的纯粹和完备。守住母语这一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汉语—— 这坛传承千年的佳酿,才会越陈越香。 【点评】 本文是一篇极富个性特征的考场佳作。 作者把汉语比喻成甘醇的佳酿,点明了汉语具有厚重的历史。文章开篇用穿越时空的手法截取几个生动的 场面表现汉语丰厚的历史意蕴。其中“书院”、“酒肆”、“泛黄史书”等词语具有特定的符号学意义。在此 基础上,作者回顾汉字的悠远历史,点明汉字独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为下文的进一步阐述张本。 文章在列举汉语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的事实后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维护汉语的纯粹,保障母语的完整,是 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按常规,行文至此,可以收束全篇了。 但作者没有落入俗套,而是笔锋一转,更进一层:“我们要维护汉语的纯粹性,并非是要彻底否定外来词 汇的合理性。”接着举例说明汉语也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在更深的层面阐明了汉语的博大精深。这睿智的 一笔,使文章显得更加大气,境界和格调更为高远。这正是本文最为出彩之处。在考场之中,能有如此严密的 思维、圆熟的文笔、有度的收放,实属难能可贵。 和谐的统一(09 上海高考) 去黄山旅游,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等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 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 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它们本身或许有特点,略有不足,但他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 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于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