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附 2.6电器的发展简史 2.7电器的分类 28高压申器 2.9低压电器 第三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31电力系统发展简史 3.2电力系统简介 了解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简史: 了解电力 3 33发电 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压等级划分情况, 4 3.4电力网 了解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 35电力应用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点:是电力 3.6电力市场简介 网和电力应用。 3.7电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传动 4】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与发展简史 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简史、特点、 42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 研究内容、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电气传 43申力申子持术的研究内 动技术的特占及发展 4.4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4 重点 4.5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 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和电力电子 4.6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 技术的研究内容。 47电力传动概况 第五章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5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 了解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历史、特 5.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主要内容 点、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主要应用领域。 53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第六章电工新技术 6.1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了解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工 6.2超导电工技术 新技术领域,包括:超导电工技术、聚 63聚变电工技术 变电工技术、磁流体发申技术、磁流体 6.4磁流体发电技术 推进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磁悬浮列 6.5磁流体推进技才 本章重点是 6 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 6.6可再生能源发电 超导电工技术、聚变电工技术和磁流体 6 6.7磁悬浮列车技术 发电技术。 6.8燃料电池技术 重点:可再生能源发电 6.9飞轮储能系统 超导电工技术 6.10脉冲功 磁流体发电 6.11微电机系统 小计 24 四、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结合专家视频专题讲座和性能源发电的科教片教学为辅的教学方 多 作业数量以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与听课时间之比为1:1.5安排,作业内容包括教科书每 3
3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2.6 电器的发展简史 2.7 电器的分类 2.8 高压电器 2.9 低压电器 3 第三章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3.1 电力系统发展简史 3.2 电力系统简介 3.3 发电厂 3.4 电力网 3.5 电力应用 3.6 电力市场简介 3.7 电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了解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简史;了解电力 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压等级划分情况, 了解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 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点:是电力 网和电力应用。 4 4 第四章 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传动 4.1 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与发展简史 4.2 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 4.3 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内容 4.4 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4.5 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 4.6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 4.7 电力传动概况 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简史、特点、 研究内容、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电气传 动技术的特点及发展。 重点: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和电力电子 技术的研究内容。 4 5 第五章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5.1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 5.2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主要内容 5.3 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了解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历史、特 点、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主要应用领域。 2 6 第六章 电工新技术 6.1 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6.2 超导电工技术 6.3 聚变电工技术 6.4 磁流体发电技术 6.5 磁流体推进技术 6.6 可再生能源发电 6.7 磁悬浮列车技术 6.8 燃料电池技术 6.9 飞轮储能系统 6.10 脉冲功率技术 6.11 微电机系统 了解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工 新技术领域,包括:超导电工技术、聚 变电工技术、磁流体发电技术、磁流体 推进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磁悬浮列 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本章重点是 超导电工技术、聚变电工技术和磁流体 发电技术。 重点:可再生能源发电 超导电工技术 磁流体发电 6 小计 24 四、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结合专家视频专题讲座和性能源发电的科教片教学为辅的教学方 法。 作业数量以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与听课时间之比为 1:1.5 安排,作业内容包括教科书每
章后的思考题和布置撰写自学报告、讨论报告以及课堂小测验等,建立电气工程的新概念 提高工程意识。对作业的检查采取教师批注与课内讲评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学中注意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培养学生文献查阅、技术手册使用的能力。 五、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1范瑜编著,电气工程概论,(第二版)高等教有出版社,2006.7 2孙元章编著,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8 3贾文超编著,电气工程导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著,电气科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2006.9 5肖登明编著电气工程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7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课程根据学生作业、上课出勤、平时考核情祝和学生、教学督导等反情,及时对教学 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改进提高,确保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方式 成绩评定: 期末总成绩=期末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中的回 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研讨课等 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见表3 表3革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把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72环墙和可持续发展,具有 期末考试成结占0%、平时成绩 良好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意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课 (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常练习 承担有关健康、安全 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 作业、研讨课)占30%、总分100 福利等事务的责任。 大作业、研讨课)。 分。 10.1能撰写报告和设计文 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 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 回应指令。具备一定沟通和 平时成绩 课堂练习、作业、研讨课)占30% 总分30分。 交流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 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 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 平时成绩 课堂练习、作业、研讨课)占30% 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总分30分 八、说明 本课程讲述电气工程总体概况,无需先修课程 本课程将为《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等后续专业课程起到导引作用
4 章后的思考题和布置撰写自学报告、讨论报告以及课堂小测验等,建立电气工程的新概念, 提高工程意识。对作业的检查采取教师批注与课内讲评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教学中注意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培养学生文献查阅、技术手册使用的能力。 五、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1 范瑜编著,电气工程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 孙元章编著,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8 3 贾文超编著,电气工程导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著,电气科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2006.9 5 肖登明编著 电气工程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7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课程根据学生作业、上课出勤、平时考核情况和学生、教学督导等反馈,及时对教学 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改进提高,确保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方式。 成绩评定: 期末总成绩 = 期末笔试成绩(70%)+ 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中的回 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研讨课等。 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见表 3 表 3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7.2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 良好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意 识,承担有关健康、安全、 福利等事务的责任。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课 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 大作业、研讨课)。 期末考试成绩占 70%、平时成绩 (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研讨课)占 30%、总分 100 分。 10. 1 能撰写报告和设计文 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 回应指令。具备一定沟通和 交流能力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 课堂练习、作业、研讨课)占 30%, 总分 30 分。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 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 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 课堂练习、作业、研讨课)占 30%, 总分 30 分。 八、说明 本课程讲述电气工程总体概况,无需先修课程。 本课程将为《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等后续专业课程起到导引作用
九、课程中英文简介 《电气工程专业概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介绍电气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展历史、 发展前景:电机电器的发展简史、电机电器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简史,电 力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压等级划分情况,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的地位: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内容、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在电气传动技术中的应 用: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工新技术领域:电气工程的电路基础,电气工程的电磁 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专业教有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后续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The main content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is to introduce the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tus,the history,the prospect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e history.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s electric system,the composition of electric system.voltage grading.the status and position of our country's electric industry,the status and research areas and applied fields of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ance in the electric drive:the trend and area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the 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rough this course,the students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pecialty and they will have more clear obiectives on the learning of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专业引领实战训练》 课程编号 0RS03901 学分 总学时 2周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专业引领实战训练 英文名称 Profession Guiding Training 课程类别 选修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执笔人 熊鸣 审核人 付兴建 先修课程 无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专业引领实战训练是包含专业入门知识的综合实践训练,是关于自动控制设备组装、研 发、应用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基 本的开发方法
5 九、课程中英文简介 《电气工程专业概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介绍电气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展历史、 发展前景;电机电器的发展简史、电机电器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简史,电 力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压等级划分情况,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的地位;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内容、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在电气传动技术中的应 用;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工新技术领域;电气工程的电路基础,电气工程的电磁 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后续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The main content of " 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is to introduce the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tus, the history, the prospect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e history,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s electric system, the composition of electric system, voltage grading, the status and position of our country’s electric industry; the status and research areas and applied fields of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ance in the electric drive; the trend and area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e 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rough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pecialty and they will have more clear objectives on the learning of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and specialized courses. 《专业引领实战训练》 课程编号 0RS03901 学分 2 总学时 2 周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0 学时,上机: 0 学时 课程名称 专业引领实战训练 英文名称 Profession Guiding Training 课程类别 选修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执笔人 熊鸣 审核人 付兴建 先修课程 无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专业引领实战训练是包含专业入门知识的综合实践训练,是关于自动控制设备组装、研 发、应用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基 本的开发方法
课程主要面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在学生几乎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起到专业引 导作用,使其通过实践活动将日后的主要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学习和应用,建立电气工 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与技术基础概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1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对由单片机构成的实战训练平台系统进行学习,了解车辆的机 械原理、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检测、控制、驱动三大部件的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控制系统软 件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内涵,明确实战任务 2能力:①通过课下对教学软件了解学习实验平台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步聚,能够按教程 要求将实验平台硬件系统自行配完成,具备系统装配的能力。②进一步学习基础应用实验 了解、学习软件开发步骤,能够自行完成开发软件的开启、关闭、建立简单工程、配置工程 打开己有工程操作,具备研发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用能力。③通过教学课件,认知单片机程 序的基本架构,读懂高级语言书写的简单程序(30行以内),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④学生自行组建3-5人的项目小组,课下完成2个以上基础实验。完成一个高级实验,并进 行组间的竞赛交流,具备基本的技术任务分解、协作能力。 3.认知:通过实验操作和项目学习,让学生了解简单自动控制装置的原理和开发方法, 能够为更复杂控制系统提供技术经验,为今后的更加专业复杂的系统学习提供实践经验。 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论径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课堂讲授:以基本物理学概念讲述控制系统部件的基 11:能将数学 本原理、示其工程应用典型使其在高中物理学知 使学生掌握简单控制 识的基础上,通过原理说明,图片展示等,掌握专业 系统的基本部件的物 基本知识。 术等专业知识远 课外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实验 用到有杂工程问 理学原理和应用场合。 平台的基本功能原理。 预的恰当表述中: 实验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误件,讲行实我 操作,完成实践内容 31:能正确理解 课课堂讲授:以基本物理学概念讲述控制系统部件的 工程系统的设计 基本原理、示例其工程应用典型,使其在高中物理学 目标,应用电气 使学生堂挥简单控制 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原理说明,图片展示等,掌握专 程、控制科学与工 系统的基本部件的物 业基本知识。 程和计算机 理学原理和应用扬合 课外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实验 与 工程等学 的 用途、 明确任务内容 台的基本功能原理 基本理论和方法 实验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课件,进行实践 进行可行性研究: 操作,完成实践内容。 使学生堂据单片机控 课外学习:组建35人项目组,通过查阅课件、背号 5.2:能运用常用 开发环境进行: 制系统软件开发基本 算机软件编程: 步骤,学习C语言的简 实验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课件,进行实践 单知识,应用传感器、 操作,完成实践内容
6 课程主要面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在学生几乎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起到专业引 导作用,使其通过实践活动将日后的主要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学习和应用,建立电气工 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与技术基础概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1.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对由单片机构成的实战训练平台系统进行学习,了解车辆的机 械原理、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检测、控制、驱动三大部件的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控制系统软 件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内涵,明确实战任务。 2.能力:①通过课下对教学软件了解学习实验平台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步骤,能够按教程 要求将实验平台硬件系统自行配完成,具备系统装配的能力。②进一步学习基础应用实验, 了解、学习软件开发步骤,能够自行完成开发软件的开启、关闭、建立简单工程、配置工程、 打开已有工程操作,具备研发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用能力。③通过教学课件,认知单片机程 序的基本架构,读懂高级语言书写的简单程序(30 行以内),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④学生自行组建 3-5 人的项目小组,课下完成 2 个以上基础实验。完成一个高级实验,并进 行组间的竞赛交流,具备基本的技术任务分解、协作能力。 3.认知:通过实验操作和项目学习,让学生了解简单自动控制装置的原理和开发方法, 能够为更复杂控制系统提供技术经验,为今后的更加专业复杂的系统学习提供实践经验。 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如表 1 所示: 表 1 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1.1:能将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 础和电气工程技 术等专业知识运 用到复杂工程问 题的恰当表述中; 使学生掌握简单控制 系统的基本部件的物 理学原理和应用场合。 课堂讲授:以基本物理学概念讲述控制系统部件的基 本原理、示例其工程应用典型,使其在高中物理学知 识的基础上,通过原理说明,图片展示等,掌握专业 基本知识。 课外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实验 平台的基本功能原理。 实验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课件,进行实践 操作,完成实践内容。 3.1:能正确理解 工程系统的设计 目标,应用电气工 程、控制科学与工 程和计算机科学 与工程等学科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 进行可行性研究; 使学生掌握简单控制 系统的基本部件的物 理学原理和应用场合 用途、明确任务内容。 课课堂讲授:以基本物理学概念讲述控制系统部件的 基本原理、示例其工程应用典型,使其在高中物理学 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原理说明,图片展示等,掌握专 业基本知识。 课外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实验 平台的基本功能原理。 实验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课件,进行实践 操作,完成实践内容。 5.2:能运用常用 开发环境进行计 算机软件编程;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控 制系统软件开发基本 步骤,学习 C 语言的简 单知识,应用传感器、 课外学习:组建 3-5 人项目组,通过查阅课件、背景 资料等。 实验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课件,进行实践 操作,完成实践内容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控制器、驱动器,完成 简单的控制装胃,并讲 行功能验证。 91,孰与申 工程相关领域的 使学生能够以团队合 知识,能够在多号 实验操作:组建3-5人项目组,了解项目内容,并进 作的形式,分工合作 科背景下的团队 锻炼项目锻炼合作与 行技术划分、协作完成1个综合控制实验,并进行竞 赛交流。 中进行协调、管 独立分担工作的基本 耀写实战报告」 理、发挥团队积极 能力 作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见表2、表3, 表2理论款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序号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实战平台原理 实验平台部件的原理。 重难点:实战平台的工程背景知识。 了解项目内容与目标,掌握实战平台的开发步骤 实验项目内容与目标 1 重难点说明:线性稳压电源的选择以及使用方法 小计 2 表3实验数学内容与善本要求 序 学 必开/实验 号 实验项目名称及内容 时间安排 基本要求 选开类型 实验项目内 了解开展实验的实验平台的 实验平台软硬件功能 容与目标之 硬件与软件资料、配件的功能 必开 验证 与数量。 调试设各的功能及哪动安装 SB驱动及烧录程序安 装 实验1之后 方法、烧录程序的功能及使用 必开 验证 开发软件的功能及安装方法, 软件的安装及基本操作 实验2之后 建立工程的基本方法 必开 验证 编程语言的基本功能、基本语 C语言简介 2 实验3之后 句的功能与书写方法 必开 验证 5 单片机简介 2 实验4之后 单片机的功能及应用橱况。 必开 验证 开发板简介 2 实验5之后 开发平台扩展板功能及应用 必开 验证 方法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流程 单片机开发流程和基本 7 实验6之后 和基本输入输出借口的功能 必开 验证 /O口个绍 及使用方法。 位操作原理与实战 2 实验7之后 单片机开关量能够用原理及 必开验证
7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控制器、驱动器,完成 简单的控制装置,并进 行功能验证。 9.1:熟悉与电气 工程相关领域的 知识,能够在多学 科背景下的团队 中进行协调、管 理、发挥团队积极 作用; 使学生能够以团队合 作的形式,分工合作、 锻炼项目锻炼合作与 独立分担工作的基本 能力。 实验操作:组建 3-5 人项目组,了解项目内容,并进 行技术划分、协作完成 1 个综合控制实验,并进行竞 赛交流。 撰写实战报告。 三、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见表 2、表 3。 表 2 理论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实战平台原理 实验平台部件的原理。 重难点:实战平台的工程背景知识。 1 2 实验项目内容与目标 了解项目内容与目标,掌握实战平台的开发步骤。 重难点说明:线性稳压电源的选择以及使用方法 1 小计 2 表 3 实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及内容 学 时 时间安排 基本要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1 实验平台软硬件功能 1 实验项目内 容与目标之 后 了解开展实验的实验平台的 硬件与软件资料、配件的功能 与数量。 必开 验证 2 USB 驱动及烧录程序安 装 1 实验 1 之后 调试设备的功能及驱动安装 方法、烧录程序的功能及使用 方法 必开 验证 3 软件的安装及基本操作 2 实验 2 之后 开发软件的功能及安装方法, 建立工程的基本方法 必开 验证 4 C 语言简介 2 实验 3 之后 编程语言的基本功能、基本语 句的功能与书写方法。 必开 验证 5 单片机简介 2 实验 4 之后 单片机的功能及应用概况。 必开 验证 6 开发板简介 2 实验 5 之后 开发平台扩展板功能及应用 方法。 必开 验证 7 单片机开发流程和基本 I/O 口介绍 2 实验 6 之后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流程 和基本输入输出借口的功能 及使用方法。 必开 验证 8 位操作原理与实战 2 实验 7 之后 单片机开关量能够用原理及 必开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