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度报告 公司总部职能定位主要为战略管控、投资管控、财务管控、资源配置和主业范畴内新项目的 孵化和培育。公司各业务领域以子公司形式发展,新材料业务主要包括航空工业复材、京航生物 优材百慕和万通新材:装备业务主要由航智装备和南通机床承担。各子公司均为设计(科研)、 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拥有完整的硏发能力、生产条件和营销体系。公司通过加强建立髙 效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途径,培育产业新增长点,通过加强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做大航空材 料产业、做强航空制造产业、做优民用新材料产业、做活智能装备产业、做精内部管控体系、做 好科技转化平台,实现创新发展、集聚发展、跨越发展 (三)行业情况 航空新材料业务所属行业: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复合效应和多功能兼容等特点,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可设计性强、 耐疲劳、耐腐蚀、可整体成型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疗和建筑等领域。基 于国家战略需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成为关键战略材料,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随着航 空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碳复合材料技术和成型工艺的成熟,航空产业已大规模采用碳纤维材料, 复材用量占比大幅提升。波音B787复合材料的用量高达50%,空客A350飞机复合材料用量更是 高达52%。我国民机大型客机项目稳步推进,为复合材料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重大契机:复合材 料技术日趋成熟和制备成本的下降,其在风电、高铁、汽车等其它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行业具有高速发展的态势。因高性能复合材料技术门槛较高,国外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相对集中,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行业需求的增大,进入该行业厂商逐渐增多,竞争逐步加剧。 航空工业复材依靠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以行业发展的视角积极推动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在 上游碳丝原料行业,与供应商共同探索原料产品推广及应用,共冋改善原料产品性能及适用能力 在下游行业,建立行业标准体系,通过承担国家项目、技术推广等方式,推动复合材料的技术提 升,促进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壮大。 民航运输业处于快速成长期,随着运输类飞机数量的持续增加,将对民航飞机用刹车盘副类 产品形成更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为高性能刹车材料市场带来重大契机。优材百 慕具备粉末冶金材料技术、高分子合成材料技术、炭/炭复合材料技术、碳化硅陶瓷材料技术等, 可顺应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拓展航空航天及高铁的制动产品市场。 在骨科植入物领域,受益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医疗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増强、卫生费 用支出增长等影响,我国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目前骨科植入市场依旧是进口企业占 据多数份额,但随着进口替代的逐步推广,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 智能装备制造业务所属行业: 随着机械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工业及其他机床下游加工工业的不 断升级发展,未来机床技术发展的趋势将体现在个性化、自动化、高效率上,对机床加工精度和 稳定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国内对高端数控机床和专用加工装备的需 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
2019 年年度报告 11 / 236 公司总部职能定位主要为战略管控、投资管控、财务管控、资源配置和主业范畴内新项目的 孵化和培育。公司各业务领域以子公司形式发展,新材料业务主要包括航空工业复材、京航生物、 优材百慕和万通新材;装备业务主要由航智装备和南通机床承担。各子公司均为设计(科研)、 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拥有完整的研发能力、生产条件和营销体系。公司通过加强建立高 效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途径,培育产业新增长点,通过加强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做大航空材 料产业、做强航空制造产业、做优民用新材料产业、做活智能装备产业、做精内部管控体系、做 好科技转化平台,实现创新发展、集聚发展、跨越发展。 (三)行业情况 航空新材料业务所属行业: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复合效应和多功能兼容等特点,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可设计性强、 耐疲劳、耐腐蚀、可整体成型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疗和建筑等领域。基 于国家战略需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成为关键战略材料,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随着航 空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碳复合材料技术和成型工艺的成熟,航空产业已大规模采用碳纤维材料, 复材用量占比大幅提升。波音 B787 复合材料的用量高达 50%,空客 A350 飞机复合材料用量更是 高达 52%。我国民机大型客机项目稳步推进,为复合材料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重大契机;复合材 料技术日趋成熟和制备成本的下降,其在风电、高铁、汽车等其它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行业具有高速发展的态势。因高性能复合材料技术门槛较高,国外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相对集中,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行业需求的增大,进入该行业厂商逐渐增多,竞争逐步加剧。 航空工业复材依靠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以行业发展的视角积极推动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在 上游碳丝原料行业,与供应商共同探索原料产品推广及应用,共同改善原料产品性能及适用能力; 在下游行业,建立行业标准体系,通过承担国家项目、技术推广等方式,推动复合材料的技术提 升,促进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壮大。 民航运输业处于快速成长期,随着运输类飞机数量的持续增加,将对民航飞机用刹车盘副类 产品形成更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为高性能刹车材料市场带来重大契机。优材百 慕具备粉末冶金材料技术、高分子合成材料技术、炭/炭复合材料技术、碳化硅陶瓷材料技术等, 可顺应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拓展航空航天及高铁的制动产品市场。 在骨科植入物领域,受益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医疗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卫生费 用支出增长等影响,我国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目前骨科植入市场依旧是进口企业占 据多数份额,但随着进口替代的逐步推广,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 智能装备制造业务所属行业: 随着机械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工业及其他机床下游加工工业的不 断升级发展,未来机床技术发展的趋势将体现在个性化、自动化、高效率上,对机床加工精度和 稳定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国内对高端数控机床和专用加工装备的需 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
2019年年度报告 但是,机床装备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竞争异常激烈。受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中 低端机床产品市场需求低迷,高端装备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机床装备行业发展下行 压力较大,总体保持中低速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口不适用 为聚焦航空新材料、航空专用装备主业发展,履行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时五年内有序退出 房地产业务承诺,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了所持江苏致豪100%股权:2019 年12月25日,公司与南通产控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转让价格为100,491.70万元;2019 年12月27日,江苏致豪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工作,并取得了由南通市行政审批局颁发的新《营 业执照》。公司不再持有江苏致豪股权 其中:境外资产0(单位:元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一)公司新材料产品技术领先,具有多年工艺技术积累 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用高质量、高科技项目的 投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受理专利57项,已获授 权专利22项 航空工业复材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在原材料 技术和产业规模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复合材料设计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 力,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 内优势地位;复合材料制造设备先进,经验丰富,具备承担大型主承力结构和复杂结构制件的制 造能力,具备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预浸料、蜂窝等产品批量生产能力。随着大型民机科硏项目 的不断推进,复合材料相关技术生产能力将持续增强 优材百慕在民航飞机用刹车装置和摩擦材料国产化研制工作中具有悠久历史,是国内民航飞 机刹车盘副制造企业中首家获得《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CAAC-PMA)企业,在粉末冶金摩擦材 料、炭/炭复合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碳化硅陶瓷等材料方面具备硏发优势,其产品研发、工程 化、产业化项目多次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和国防科工委及北京市的新产品推广计划,所研制的 高性能摩擦材料及其产品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奖 京航生物拥有多项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的技术,其独创的真空烧结生产技术能够达到国际水 平;自主研发的表面生物活化技术可有效提高假体稳定性和寿命;髋臼防脱位技术已获得国家专 利;其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生产线、等离子喷涂钛粉生产线、洁净等级万级局部百级包装间、 完善的质量体系为产品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9 年年度报告 12 / 236 但是,机床装备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竞争异常激烈。受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中 低端机床产品市场需求低迷,高端装备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机床装备行业发展下行 压力较大,总体保持中低速发展态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为聚焦航空新材料、航空专用装备主业发展,履行 2015 年重大资产重组时五年内有序退出 房地产业务承诺,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了所持江苏致豪 100%股权:2019 年 12 月 25 日,公司与南通产控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转让价格为 100,491.70 万元;2019 年 12 月 27 日,江苏致豪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工作,并取得了由南通市行政审批局颁发的新《营 业执照》。公司不再持有江苏致豪股权。 其中:境外资产 0(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0%。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公司新材料产品技术领先,具有多年工艺技术积累 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用高质量、高科技项目的 投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受理专利 57 项,已获授 权专利 22 项。 航空工业复材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在原材料 技术和产业规模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复合材料设计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 力,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 内优势地位;复合材料制造设备先进,经验丰富,具备承担大型主承力结构和复杂结构制件的制 造能力,具备航空复合材料用树脂、预浸料、蜂窝等产品批量生产能力。随着大型民机科研项目 的不断推进,复合材料相关技术生产能力将持续增强。 优材百慕在民航飞机用刹车装置和摩擦材料国产化研制工作中具有悠久历史,是国内民航飞 机刹车盘副制造企业中首家获得《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CAAC-PMA)企业,在粉末冶金摩擦材 料、炭/炭复合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碳化硅陶瓷等材料方面具备研发优势,其产品研发、工程 化、产业化项目多次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和国防科工委及北京市的新产品推广计划,所研制的 高性能摩擦材料及其产品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奖。 京航生物拥有多项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的技术,其独创的真空烧结生产技术能够达到国际水 平;自主研发的表面生物活化技术可有效提高假体稳定性和寿命;髋臼防脱位技术已获得国家专 利;其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生产线、等离子喷涂钛粉生产线、洁净等级万级局部百级包装间、 完善的质量体系为产品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9年年度报告 公司机床相关业务拥有数十年研发及生产历史,在细分领域内相关机床研制能力具有比较优 势;公司实际控制人相关单位航空专用装备技术突出,随着自主研发及引进技术消化合作项目的 不断推进,机床主业及航空专用装备相关技术能力持续增强。 (二)加速推进生产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生产管理模式,产能持续扩大 航空工业复材顺义生产园区一期项目己正式投产运行,二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顺义园区拥 有先进的预浸料、树脂、芳纶纸蜂窝和结构件生产线,形成了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原材料生 产、工程试制和综合技术服务开展所需试验手段和条件,为航空型号复合材料应用水平的提升奠 定物质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为完善现有蜂窝生产线,提升蜂窝制造能力,提高现有大尺寸蜂 窝产能水平,南通大尺寸蜂窝生产线二期建设项目己进入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为确保科研生产任 务的顺利开展,适时启动了三号、五号厂房的改造工作及相应的建设规划论证工作,为民机业务 发展、预浸料市场扩能、发动机零部件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机床制造基地园区占地332亩,机床制造全工序各类厂房7.4万平方米,各类机械加工 生产设备两百余台,具备年产各类加工中心1500台的能力,为机床装备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 有利条件 (三)核心研发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行业研发、生产经验,助力公司持续发展 经营管理团队拥有多年行业经验,具有丰富的行业研发、生产经验,能够对公司经营发展进 行合理决策并使公司战略有效落地。核心研发技术人员团队能力突出、团队稳定,其中部分人员 担任过工信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等国家级项目或课题的负责人,重点型号或产品主管设计师 等工作,具有多年航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经验,同时,公司通过培养和引进一批经验丰富的经 营管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人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强有力的 人才资源 (四)公司战略定位清晰,持续聚焦公司主业发展 公司战略定位清晰,持续聚焦公司主业发展,以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 使命为指导,把握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大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加快装备产业 的转型升级,加强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以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聚焦价值创造、商业成功和股东回 报,致力于成为让股东获利、员工满意、客户信赖的优秀上市公司。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9年度,公司坚持以“深耕发展”为工作主题,围绕“一个中心、六个坚定”开展年度工 作。在确保航空产品交付的同时,加强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促进核心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战略规划和投资管理、促进主业发展: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房地 产业务完全退出、聚焦主业发展;做好党建工作、促进中心工作落地。围绕材料和航空专用装备 13/236
2019 年年度报告 13 / 236 公司机床相关业务拥有数十年研发及生产历史,在细分领域内相关机床研制能力具有比较优 势;公司实际控制人相关单位航空专用装备技术突出,随着自主研发及引进技术消化合作项目的 不断推进,机床主业及航空专用装备相关技术能力持续增强。 (二)加速推进生产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生产管理模式,产能持续扩大 航空工业复材顺义生产园区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运行,二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顺义园区拥 有先进的预浸料、树脂、芳纶纸蜂窝和结构件生产线,形成了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原材料生 产、工程试制和综合技术服务开展所需试验手段和条件,为航空型号复合材料应用水平的提升奠 定物质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为完善现有蜂窝生产线,提升蜂窝制造能力,提高现有大尺寸蜂 窝产能水平,南通大尺寸蜂窝生产线二期建设项目已进入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为确保科研生产任 务的顺利开展,适时启动了三号、五号厂房的改造工作及相应的建设规划论证工作,为民机业务 发展、预浸料市场扩能、发动机零部件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机床制造基地园区占地 332 亩,机床制造全工序各类厂房 7.4 万平方米,各类机械加工 生产设备两百余台,具备年产各类加工中心 1500 台的能力,为机床装备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 有利条件。 (三)核心研发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行业研发、生产经验,助力公司持续发展 经营管理团队拥有多年行业经验,具有丰富的行业研发、生产经验,能够对公司经营发展进 行合理决策并使公司战略有效落地。核心研发技术人员团队能力突出、团队稳定,其中部分人员 担任过工信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等国家级项目或课题的负责人,重点型号或产品主管设计师 等工作,具有多年航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经验,同时,公司通过培养和引进一批经验丰富的经 营管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人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强有力的 人才资源。 (四)公司战略定位清晰,持续聚焦公司主业发展 公司战略定位清晰,持续聚焦公司主业发展,以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 使命为指导,把握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大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加快装备产业 的转型升级,加强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以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聚焦价值创造、商业成功和股东回 报,致力于成为让股东获利、员工满意、客户信赖的优秀上市公司。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9 年度,公司坚持以“深耕发展”为工作主题,围绕“一个中心、六个坚定”开展年度工 作。在确保航空产品交付的同时,加强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促进核心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战略规划和投资管理、促进主业发展;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房地 产业务完全退出、聚焦主业发展;做好党建工作、促进中心工作落地。围绕材料和航空专用装备
2019年年度报告 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确保经营规模稳步増长,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 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339.88万元,实现利润总额66,748.13万元,较好完成了 全年工作目标。目前,公司发展战略日益淸晰,经营业绩稳步増长,整体运营情况良好,但发展 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机床装备业务转型升级、减亏扭亏任务依然很重。具体讨论与分析如下 (一)航空新材料业务(含民品转化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04,953.77万元,同比增长29.69%;实现利 润总额33,526.46万元,同比增长36.03%;实现净利润28,679.89万元,同比增长36.63% 1、生产情况: 航空工业复材持续完善管理模式,不断推进生产组织架构重建、产品系列化梳理、生产技术 改进、新产品研发推广等方面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时加强资源统筹及能力计划平衡, 优化ERP系统应用,采取延伸供应商管理及“双流水”采购政策,确保生产秩序,加快交付进度 报告期,预浸料生产同比增长20.3%,预浸料产品生产计划完成率97.4%;主要蜂窝产品生产同比 增长45%,生产计划完成率95% 优材百慕民航飞机刹车盘副产量冋比略有下降,轨道交通制动闸片产量同比增长260%,超额 完成年初制定的生产任务。在完成民航飞机刹车盘副以及高铁制动闸片产品的批量生产的同时, 开展了炭炭刹车盘副、碳陶刹车盘副、喉衬材料试验件等多种型号的试制工作,为科硏工作进度 提供保障 京航生物严格按照销售需求制定生产计划,股骨柄类产品产量同比下降26.61%,球头类产品 产量同比下降9%,臼类产品产量同比下降21.82% 2、销售情况 航空工业复材实现营业收入194,563万元,同比增长31%;实现利润总额34,532万元,同 比增长37%;实现净利润29,802万元,同比增长38%,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 标。预浸料交付同比增长33%;主要蜂窝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2% 优材百慕实现营业收入5,039.36万元,同比增长0.67%。全力拓展市场,取得A321飞机用 炭刹车盘副飞行试验成功,待民航局发证:自主研制的B757-200飞机用钢刹车盘副实现销售收入 221.12万元,多种型号炭刹车盘副已顺利出口:自主研制的CRH380轨道交通制动产品实现批量 中标,中标含税金额过亿。 京航生物以关注客户需求为主线,积极处理市场中各类相关信息的反馈,加强对经销商和临 床使用者的产品及器械的操作培训,拓展销售思路,增加使用权转让等产品附加业务。报告期销 售收入4,534.47万元,同比增长19.06%,实现销售收入及销售毛利的双增长 3、研发情况: 航空工业复材围绕民用飞机和发动机扎实开展研发工作。按计划完成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结构 科研工作,突破了相关关键技术:完成了民机前机身壁板典型工艺件的制造:开展了民机2种预 14/236
2019 年年度报告 14 / 236 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确保经营规模稳步增长,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 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7,339.88 万元,实现利润总额 66,748.13 万元,较好完成了 全年工作目标。目前,公司发展战略日益清晰,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整体运营情况良好,但发展 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机床装备业务转型升级、减亏扭亏任务依然很重。具体讨论与分析如下: (一)航空新材料业务(含民品转化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04,953.77 万元,同比增长 29.69%;实现利 润总额 33,526.46 万元,同比增长 36.03%;实现净利润 28,679.89 万元,同比增长 36.63%。 1、生产情况: 航空工业复材持续完善管理模式,不断推进生产组织架构重建、产品系列化梳理、生产技术 改进、新产品研发推广等方面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时加强资源统筹及能力计划平衡, 优化 ERP 系统应用,采取延伸供应商管理及“双流水”采购政策,确保生产秩序,加快交付进度。 报告期,预浸料生产同比增长 20.3%,预浸料产品生产计划完成率 97.4%;主要蜂窝产品生产同比 增长 45%,生产计划完成率 95%。 优材百慕民航飞机刹车盘副产量同比略有下降,轨道交通制动闸片产量同比增长 260%,超额 完成年初制定的生产任务。在完成民航飞机刹车盘副以及高铁制动闸片产品的批量生产的同时, 开展了炭炭刹车盘副、碳陶刹车盘副、喉衬材料试验件等多种型号的试制工作,为科研工作进度 提供保障。 京航生物严格按照销售需求制定生产计划,股骨柄类产品产量同比下降 26.61%,球头类产品 产量同比下降 9%,臼类产品产量同比下降 21.82%。 2、销售情况: 航空工业复材实现营业收入 194,563 万元,同比增长 31%;实现利润总额 34,532 万元,同 比增长 37%;实现净利润 29,802 万元,同比增长 38%,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 标。预浸料交付同比增长 33%;主要蜂窝产品销售同比增长 22%。 优材百慕实现营业收入 5,039.36 万元,同比增长 0.67%。全力拓展市场,取得 A321 飞机用 炭刹车盘副飞行试验成功,待民航局发证;自主研制的 B757-200 飞机用钢刹车盘副实现销售收入 221.12 万元,多种型号炭刹车盘副已顺利出口;自主研制的 CRH380 轨道交通制动产品实现批量 中标,中标含税金额过亿。 京航生物以关注客户需求为主线,积极处理市场中各类相关信息的反馈,加强对经销商和临 床使用者的产品及器械的操作培训,拓展销售思路,增加使用权转让等产品附加业务。报告期销 售收入 4,534.47 万元,同比增长 19.06%,实现销售收入及销售毛利的双增长。 3、研发情况: 航空工业复材围绕民用飞机和发动机扎实开展研发工作。按计划完成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结构 科研工作,突破了相关关键技术;完成了民机前机身壁板典型工艺件的制造;开展了民机 2 种预
2019年年度报告 浸料PCD编制和验证工作。报告期内,授权专利20项,申请受理专利35项,发表EI论文3篇, 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组织项目成果鉴定1项 优材百慕在民航飞机刹车盘副领域开展了5个机型刹车盘副研制工作,取得1个机型的PMA 证书,完成了5个型号机轮刹车附件的PMA取证工作;在轨道交通制动领域开展了160km/h动车 组制动闸片和动车组炭/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制动盘的硏制工作,完成了摸底台架试验;CRH5型 号制动闸片已由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抽样,等待正式台架试验;共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 1项发明专利已获受理,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 京航生物不断优化现有产品,强化新产品开发,开展了C系列二代膝关节研究项目,已完成样品 加工及注册送检:开展了新型HA涂层股骨柄研制项目,已完成样品试加工;开展了全肩关节产品 研究项目,试验咨询报价基本完成:完成了9个注册证延续注册申报及2项专利申请ε (二)机床装备业务 2019年度,公司机床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055.41万元,同比下降39.34%,实现利润总 额-5,679.86万元,同比减亏1,118.71万元 1、生产及销售情况: 随着经济増速结构性放缓与周期性放缓造成的市场风险效应双重叠加,尤其是国內机床工具 行业连续几年整体持续下行,报告期机床业务销售下滑,生产进度放缓,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 航智装备完成机床入库111台,同比下降55%;实现产值6,140.38万元,同比下降50.80%;实现 营业收入7,826万元,同比减少38%;南通机床完成机床入库129台,同比下降62%:实现产值 1,420万元,同比下降63%:实现营业收入3,229万元,同比减少43%。 研发情况 联合华中科大等科研院所开展九轴五联动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研制:加速推进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100吨焊接力液压振动线性摩擦焊接技术与装备”课题实施,并启动航空发动机整体 叶盘COE的规划编制;完成“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柔性精密制造单元”的最终验收。 航智装备进一步推动传统产品设计优化和谱系增容,完成了MCH63B双工作台产品设计、 VDS600双主轴立加试制以及H63单工作台产品设计,启动了H80高速卧加的设计工作,完成了组合 式单元的设计定型工作,完成了10项专利申报:南通机床完成了数控龙门铣床XK1630的开发工 作,计划于2020年进行试制投产;同时结合援非项目需求,完成了经济型加工中心和铣床产品的 开发工作:并按计划完成了7项专利申报工作。 (三)房地产业务 2019年度,房地产项目在建工程面积约20.69万平方米(不含代管项目),竣工交付面积约 4.8万平方米(不含代管项目),代管项目中桥名邸在建面积约2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万平方 米。房地产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2,729万元,回笼资金140,225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2,930 万元,实现净利润17,050万元。房地产业务全年实现并表营业收入30,435.45万元,实现并表 利润总额19,473.90万元,实现并表净利润11,198.23万元
2019 年年度报告 15 / 236 浸料 PCD 编制和验证工作。报告期内,授权专利 20 项,申请受理专利 35 项,发表 EI 论文 3 篇, 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组织项目成果鉴定 1 项。 优材百慕在民航飞机刹车盘副领域开展了 5 个机型刹车盘副研制工作,取得 1 个机型的 PMA 证书,完成了 5 个型号机轮刹车附件的 PMA 取证工作;在轨道交通制动领域开展了 160km/h 动车 组制动闸片和动车组炭/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制动盘的研制工作,完成了摸底台架试验;CRH5 型 号制动闸片已由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抽样,等待正式台架试验;共有 2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 1 项发明专利已获受理,2 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 京航生物不断优化现有产品,强化新产品开发,开展了 C 系列二代膝关节研究项目,已完成样品 加工及注册送检;开展了新型 HA 涂层股骨柄研制项目,已完成样品试加工;开展了全肩关节产品 研究项目,试验咨询报价基本完成;完成了 9 个注册证延续注册申报及 2 项专利申请。 (二)机床装备业务 2019 年度,公司机床装备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1,055.41 万元,同比下降 39.34%,实现利润总 额-5,679.86 万元,同比减亏 1,118.71 万元。 1、生产及销售情况: 随着经济增速结构性放缓与周期性放缓造成的市场风险效应双重叠加,尤其是国内机床工具 行业连续几年整体持续下行,报告期机床业务销售下滑,生产进度放缓,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 航智装备完成机床入库 111 台,同比下降 55%;实现产值 6,140.38 万元,同比下降 50.80%;实现 营业收入 7,826 万元,同比减少 38 %;南通机床完成机床入库 129 台,同比下降 62%;实现产值 1,420 万元,同比下降 63%;实现营业收入 3,229 万元,同比减少 43%。 2、研发情况: 联合华中科大等科研院所开展九轴五联动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研制;加速推进国家科技 重大专项“100 吨焊接力液压振动线性摩擦焊接技术与装备”课题实施,并启动航空发动机整体 叶盘 COE 的规划编制;完成“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柔性精密制造单元”的最终验收。 航智装备进一步推动传统产品设计优化和谱系增容,完成了 MCH63B 双工作台产品设计、 VDS600 双主轴立加试制以及 H63 单工作台产品设计,启动了 H80 高速卧加的设计工作,完成了组合 式单元的设计定型工作,完成了 10 项专利申报;南通机床完成了数控龙门铣床 XK1630 的开发工 作,计划于 2020 年进行试制投产;同时结合援非项目需求,完成了经济型加工中心和铣床产品的 开发工作;并按计划完成了 7 项专利申报工作。 (三)房地产业务 2019 年度,房地产项目在建工程面积约 20.69 万平方米(不含代管项目),竣工交付面积约 4.8 万平方米(不含代管项目),代管项目中桥名邸在建面积约 28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28 万平方 米。房地产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52,729 万元,回笼资金 140,225 万元,实现利润总额 22,930 万元,实现净利润 17,050 万元。房地产业务全年实现并表营业收入 30,435.45 万元,实现并表 利润总额 19,473.90 万元,实现并表净利润 11,198.23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