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三)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6)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于清端公传袁枚 公姓于,讳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公清介绝俗,用兵如神,尤善治盗。知黄州时,闻张某者 盗魁也,崇闳高垣,役捕多取食焉。虑少辽缓,奷不得发,乃半途微服,佣其家,诡名杨二,司洒扫谨 张爱之,使为群盗先。居亡何,尽悉盜之伴佀肤箧机密约号,乃遁去。鸣钲到官,一日者,集健步,约曰 “从吾禽盗。”具仪仗兵械,称娖(行列整齐)前行。至张所,排衙于庭,大呼盜岀。张错愕迎拜,犹抵 拦。公曰:“勿承,可仰面视,我杨二也。”张惊,伏地请死。公取袖中大案数十,掷与之曰:“为办此 足以赎矣。”张唯唯,愿一切受罟。合门妻子环跪泣曰:“第赦盗死,盗不能者,某等悉如公命。”公留健 役助之,不数日,群盗尽获。其杀人者,活埋之。 武昌营弁某,弟素无赖,适远归,是夜军饷尽劫。弁告弟所为,彭考(鞭打拷问)诬服,连引十余人。 狱具,献盗,公破械纵之。抚军惊问,曰:“盗冤。”曰:“真盗何在?″公指堂下一校曰:“是真盗也。余 党进香木兰山,今晚获矣。”未几获盜,赃尚存校家,封识宛然。 江宁盜号鱼壳者,拳捷有司莫能禽。公抵任时,官吏惮公远迎,公日旰不至。方惊疑探刺,而逻者报 公早单车入府矣。按察使某,公年家子也,从容言:"公过清严,则上下之情不通,某意欲具-餐为雅寿。” 公笑曰:“以他物寿我,不如以鱼壳寿我。”按察使喻意,出以干金为募 雷翠亭者,名捕也,岀而受金,司、库、县握手嘱曰:“我等颜面寄汝矣,勉之。″翠亭质妻孑于狱 侦知鱼方会群盜,张饮秦淮,乃伪乞者,跪席西,呢呢求食。鱼望见疑之,刃肉冲其口,雷仰而吞,神色 不动。鱼咋日:“子胡然?子非丐也,子为于青天来禽我耳!行矣,健儿,肯汝累乎?”翠亭再拜,群役 入,跪而加锁,拥之赴狱。司、府、县贺于衢。 是夕,公秉烛坐,梁上砉然有声,一男子持匕首下。公叱:“何人?″日:“鱼壳也。”公解冠几上, 指其头曰:“取『鱼长跪笑日:“取公头,不待公命也。方下梁时,如有物击我,手不得动。方知公神人 某恶贯满矣。”自反接,衔匕首以献。公曰:“国法有市曹在。”呼左右饮之酒,缚至射棚下,许免其妻子。 迟明,狱吏报失盜,人情汹汹,司、府、县相贺者转而相尤。趋辕跪谢告实,而公已命中军将鱼壳斩决西 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狱具,献盗 狱:罪案 B.按察使喻意 喻:明白 C.翠亭质妻子于狱质:询问 D.司、府、县相贺者转而相尤尤:责怪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体现于成龙“善治盗”的一组是 ①半途微服,佣其家,诡名杨二,司洒扫谨②尽悉盗之伴侣肤箧机密约号,乃遁 ③以他物寿我,不如以鱼壳寿我 ④我等颜面寄汝矣,勉之 ⑤呼左右饮之酒,缚至射棚下,许兔其妻子⑥趋辕跪谢告实,而公已命中军将鱼壳斩决西市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1 年福建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6)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于清端公传 袁 枚 公姓于,讳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公清介绝俗,用兵如神,尤善治盗。知黄州时,闻张某者, 盗魁也,崇闳高垣,役捕多取食焉。虑少辽缓,奸不得发,乃半途微服,佣其家,诡名杨二,司洒扫谨, 张爱之,使为群盗先。居亡何,尽悉盗之伴侣肤箧机密约号,乃遁去。鸣钲到官,一日者,集健步,约曰: “从吾禽盗。”具仪仗兵械,称娖(行列整齐)前行。至张所,排衙于庭,大呼盗出。张错愕迎拜,犹抵 拦。公曰:“勿承,可仰面视,我杨二也。”张惊,伏地请死。公取袖中大案数十,掷与之曰:“为办此, 足以赎矣。”张唯唯,愿一切受署。合门妻子环跪泣曰:“第赦盗死,盗不能者,某等悉如公命。”公留健 役助之,不数日,群盗尽获。其杀人者,活埋之。 武昌营弁某,弟素无赖,适远归,是夜军饷尽劫。弁告弟所为,彭考(鞭打拷问)诬服,连引十余人。 狱具,献盗,公破械纵之。抚军惊问,曰:“盗冤。”曰:“真盗何在?”公指堂下一校曰:“是真盗也。余 党进香木兰山,今晚获矣。”未几获盗,赃尚存校家,封识宛然。 江宁盗号鱼壳者,拳捷有司莫能禽。公抵任时,官吏惮公远迎,公日旰不至。方惊疑探刺,而逻者报 公早单车入府矣。按察使某,公年家子也,从容言:“公过清严,则上下之情不通,某意欲具一餐为雅寿。” 公笑曰:“以他物寿我,不如以鱼壳寿我。”按察使喻意,出以千金为募。 雷翠亭者,名捕也,出而受金,司、库、县握手嘱曰:“我等颜面寄汝矣,勉之。”翠亭质妻子于狱, 侦知鱼方会群盗,张饮秦淮,乃伪乞者,跪席西,呢呢求食。鱼望见疑之,刃肉冲其口,雷仰而吞,神色 不动。鱼咋曰:“子胡然?子非丐也,子为于青天来禽我耳!行矣,健儿,肯汝累乎?”翠亭再拜,群役 入,跪而加锁,拥之赴狱。司、府、县贺于衢。 是夕,公秉烛坐,梁上砉然有声,一男子持匕首下。公叱:“何人?”曰:“鱼壳也。”公解冠几上, 指其头曰:“取!”鱼长跪笑曰:“取公头,不待公命也。方下梁时,如有物击我,手不得动。方知公神人, 某恶贯满矣。”自反接,衔匕首以献。公曰:“国法有市曹在。”呼左右饮之酒,缚至射棚下,许免其妻子。 迟明,狱吏报失盗,人情汹汹,司、府、县相贺者转而相尤。趋辕跪谢告实,而公已命中军将鱼壳斩决西 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狱具,献盗 狱:罪案 B.按察使喻意 喻:明白 C.翠亭质妻子于狱 质:询问 D.司、府、县相贺者转而相尤 尤:责怪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体现于成龙“善治盗”的一组是: ①半途微服,佣其家,诡名杨二,司洒扫谨 ②尽悉盗之伴侣肤箧机密约号,乃遁 ③以他物寿我,不如以鱼壳寿我 ④我等颜面寄汝矣,勉之 ⑤呼左右饮之酒,缚至射棚下,许免其妻子 ⑥趋辕跪谢告实,而公已命中军将鱼壳斩决西市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于成龙任黄州知府时,为破获盗贼罪案,常亲自访察,甚至打入盗贼内部,将知情了如指掌, 举破获。 B.武昌营军饷盗窃一案中,嫌疑人被屈打成招,就在案件了结时,于成龙断疑案,宣布人次者乃嫌 疑人这兄 C.于成龙作风清正廉洁,不喜排场,当众多地方官员迎候前去赴任的于成龙时,他却轻车从简,到 达府中 D.大盗“鱼壳”潜入于成龙的府邸欲暗杀于成龙,但为于成龙的凛然正气所震慑,最终只得叹服认 罪并自缚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未几获盗,赃尚存校家,封识宛然。(3分) (2)乃伪乞者,跪席西,呢呢求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滴滴金梅孙道绚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孙道绚,盛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淸照一样,“飘零遂与流人伍”,流徙江南,只身寄居一室。 (1)上阙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形象,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从全词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曹操取得南郑后,就向巴中进军,张鲁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从此,汉中尽归曹操。司马懿和刘 晔建议乘胜攻下西川,曹操却叹口气说:“人就怕不知足啊!既然得了陇,还望得蜀吗?”于是决定按兵 不动。(《三国演义》) B.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贾母设宴执行。刘姥姥喝了许多酒,吃了油腻食物,大泻一阵后,晕乎乎 地走到宝玉的卧房,看到精美的床帐,便歪身睡倒,酒气散了一屋子。宝玉知道后也没有生气,只是叫袭 人收拾妥当。(《红楼梦》) C.丝厂工人罢工,吴荪甫通过屠维岳对工人施展各种骗术和无情镇压,还亲自到工厂去坐镇。一进 工厂,他坐的车子被工人包围得一动不也不能动。最后,在屠维岳的帮助下,汽车才从工厂的后门离开 (《子夜》) D.他又抓住她,摇晃她,把她推倒在地上,然后拽着她漂亮的胳膊,拖着她迈开大步向罗兰塔拐角 上走去。到了这里,他转身问她道:“最后一次回答我:你愿不愿意属于我?″她使劲回答说:不 克洛德威胁爱斯梅拉达,要她顺从自己,不然就把她交出去。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恼怒的克洛德把 她拖到罗兰塔,交给军警。(《巴黎圣母院》) E.马丝洛娃从法院被押回监狱,犯人们知道她已被判刑后,都给以同情的问候。涅赫柳多夫则认为 法庭作出了不公平的判决。他去找律师,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祖父病危是陈姨太)责备觉慧道:“三少爷,你这样大,也该明白事理。你爷爷病到这样,你 还要惹他伤心『她还记得昨晚上的那件事。 昨晚上的那件事”指什么事?请简述 (2)欧也妮进房把烛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弟弟,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你的事;但是要是 你肯宽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
A.于成龙任黄州知府时,为破获盗贼罪案,常亲自访察,甚至打入盗贼内部,将知情了如指掌,一 举破获。 B.武昌营军饷盗窃一案中,嫌疑人被屈打成招,就在案件了结时,于成龙断疑案,宣布人次者乃嫌 疑人这兄。 C.于成龙作风清正廉洁,不喜排场,当众多地方官员迎候前去赴任的于成龙时,他却轻车从简,到 达府中。 D.大盗“鱼壳”潜入于成龙的府邸欲暗杀于成龙,但为于成龙的凛然正气所震慑,最终只得叹服认 罪并自缚。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未几获盗,赃尚存校家,封识宛然。(3 分) (2)乃伪乞者,跪席西,呢呢求食。(3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滴滴金 梅 孙道绚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孙道绚,盛 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 清照一样,“飘零 遂与流人伍”,流 徙江南,只身寄居一室 。 (1)上阙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形象,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 分) (2)从全词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曹操取得南郑后,就向巴中进军,张鲁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从此,汉中尽归曹操。司马懿和刘 晔建议乘胜攻下西川,曹操却叹口气说:“人就怕不知足啊!既然得了陇,还望得蜀吗?”于是决定按兵 不动。(《三国演义》) B.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贾母设宴执行。刘姥姥喝了许多酒,吃了油腻食物,大泻一阵后,晕乎乎 地走到宝玉的卧房,看到精美的床帐,便歪身睡倒,酒气散了一屋子。宝玉知道后也没有生气,只是叫袭 人收拾妥当。(《红楼梦》) C.丝厂工人罢工,吴荪甫通过屠维岳对工人施展各种骗术和无情镇压,还亲自到工厂去坐镇。一进 工厂,他坐的车子被工人包围得一动不也不能动。最后,在屠维岳的帮助下,汽车才从工厂的后门离开。 (《子夜》) D.他又抓住她,摇晃她,把她推倒在地上,然后拽着她漂亮的胳膊,拖着她迈开大步向罗兰塔拐角 上走去。 到了这里,他转身问她道:“最后一次回答我:你愿不愿意属于我?”她使劲回答说:“不!” 克洛德威胁爱斯梅拉达,要她顺从自己,不然就把她交出去。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恼怒的克洛德把 她拖到罗兰塔,交给军警。(《巴黎圣母院》) E.马丝洛娃从法院被押回监狱,犯人们知道她已被判刑后,都给以同情的问候。涅赫柳多夫则认为 法庭作出了不公平的判决。他去找律师,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祖父病危是陈姨太)责备觉慧道:“三少爷,你这样大,也该明白事理。你爷爷病到这样,你 还要惹他伤心!”她还记得昨晚上的那件事。 “昨晚上的那件事”指什么事?请简述。 (2)欧也妮进房把烛火放在桌上,声音发抖地说:“弟弟,我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你的事;但是要是 你肯宽恕的话,上帝也会原谅我的罪过
欧也妮做了什么对不起她堂弟的事?紧接着发生了什么?请简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日:“未仁乎?”子日:“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 问》)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不为自己的主子公子纠而死,反而去辅佐齐桓公是不仁的。 B.孔子认为管仲为国为天下老百姓带来福祉,消除天灾难,称得上是真正的“仁” C.在孔子看来,管仲不仅辅佐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而且使中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 D.孔子认为管仲有大仁,守大信大节,间接批评子路、子贡以小信用论人,目光短浅 (2)你赞同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吗?请结合文本简述你的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儿童文学:还原孩子的天空 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的一大特别要求就是通俗易懂,生动活 泼。作品的主题要明确突岀,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而且其内 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容易接受。 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儿童文学的著 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价值、作家的创作姿态和作家的文化 位置等问题 儿童文学的价值包含:一是对儿童生命和生活的基本状态的呈现,这使儿童文学成为成年人世界了解 儿童世界的窗口。二是对成人生命与生活的基本状态的适当表现,这使儿童文学成为儿童了解成年人世界 的窗口,儿童文学不但可以写儿童,还可以讲述成年人生活。三是比如爱,比如合作,比如同情心和悲悯 情怀等人类的基本情感。四是成人的文化期待,包括成人作为父母亲角色对儿童的呵护与关爱,以及父母 亲对儿童的教育意愿和成长要求。五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六是对母语意识的培养。 儿童文学是人之初文学,“人之初”这三个字,告诉我们,儿童文学应该是很慎重的文字,应该值得我们 不仅在文字上有美的修辞,而且要在主题和内涵上进行母语文化的提炼和选择。 《哈利波特》的成功给中国儿童文学上了一课。它有书籍、电影、玩具、网站等一系列产品,彼此之 间形成联动。我国儿童文化商品市场的经营者和参与者在观念上都要转变,应该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按 照市场运行规律来操作。我们觉得要制造本土的“哈利波特″,就不能把电影、电视当作儿童文学的敌人, 而应该利用所有的市场手段,五指成拳,整合中国的文化力量来发展儿童文学。 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具备比一位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还要多一层东西,因为成人文学要求 文学性和思想性,儿童文学除了这些,还需要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要从表面纷繁复杂的人间世象中提炼 出—个让青少年能够接受的表现形式,让他们喜欢看,这就是书写的角度的问题。儿童文学,要从内容上、 角度上还原孩子的天空 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传承不息的根本希望。儿童 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自然也脱窝不儿童文学的熏陶。如何创作出适合孩子们阅读
欧也妮做了什么对不起她堂弟的事?紧接着发生了什么?请简述。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 问》)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不为自己的主子公子纠而死,反而去辅佐齐桓公是不仁的。 B.孔子认为管仲为国为天下老百姓带来福祉,消除天灾难,称得上是真正的“仁”。 C.在孔子看来,管仲不仅辅佐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而且使中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 D.孔子认为管仲有大仁,守大信大节,间接批评子路、子贡以小信用论人,目光短浅。 (2)你赞同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吗?请结合文本简述你的理由。(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儿童文学:还原孩子的天空 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的一大特别要求就是通俗易懂,生动活 泼。作品的主题要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而且其内 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容易接受。 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儿童文学的著 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价值、作家的创作姿态和作家的文化 位置等问题。 儿童文学的价值包含:一是对儿童生命和生活的基本状态的呈现,这使儿童文学成为成年人世界了解 儿童世界的窗口。二是对成人生命与生活的基本状态的适当表现,这使儿童文学成为儿童了解成年人世界 的窗口,儿童文学不但可以写儿童,还可以讲述成年人生活。三是比如爱,比如合作,比如同情心和悲悯 情怀等人类的基本情感。四是成人的文化期待,包括成人作为父母亲角色对儿童的呵护与关爱,以及父母 亲对儿童的教育意愿和成长要求。五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六是对母语意识的培养。 儿童文学是人之初文学,“人之初”这三个字,告诉我们,儿童文学应该是很慎重的文字,应该值得我们 不仅在文字上有美的修辞,而且要在主题和内涵上进行母语文化的提炼和选择。 《哈利·波特》的成功给中国儿童文学上了一课。它有书籍、电影、玩具、网站等一系列产品,彼此之 间形成联动。我国儿童文化商品市场的经营者和参与者在观念上都要转变,应该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按 照市场运行规律来操作。我们觉得要制造本土的“哈利·波特”,就不能把电影、电视当作儿童文学的敌人, 而应该利用所有的市场手段,五指成拳,整合中国的文化力量来发展儿童文学。 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具备比一位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还要多一层东西,因为成人文学要求 文学性和思想性,儿童文学除了这些,还需要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要从表面纷繁复杂的人间世象中提炼 出一个让青少年能够接受的表现形式,让他们喜欢看,这就是书写的角度的问题。儿童文学,要从内容上、 角度上还原孩子的天空。 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传承不息的根本希望。儿童 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自然也脱离不儿童文学的熏陶。如何创作出适合孩子们阅读
的图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引导的社会责任,将继续成为社会要解决的重要话题。 10.下列有关“儿童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创作内容和书写角度 等方面还原孩子的天空。 B.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明确突出,形象要鲜明具体,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让孩 子们喜欢看 C.只有符合市场价值,利用所有的市场手段,儿童文学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像《哈利·波特》 样,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 D.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要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孩子在潜 移默化中接受。 11.下列关于儿童文学的价值和对儿童文学作家的要求,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儿童文学能呈现儿童及成人生活和生命的基本状态,所以儿童文学应成为成人和儿童相互了解对 方世界的窗口 B.儿童文学反映人类的基本情感和成人的文化期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和 对母语意识的培养 C.儿童文学需要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比一位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有更 深一层的东西 D.儿童文学更多的需要儿童乐于接受,在无形中教育、引导孩子,所以儿童文学也需要作家对社会 保持敏锐的感觉。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谅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今天儿童文学缺少权威,也 缺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B.应整合中国的文化力量来发展儿童文学,而不能把电影、电视当作儿童文学的敌人,应该把儿童 文学当作产业来操作 C.如今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价值、阅 读市场、作家的创作姿态等问题 D.儿童是家庭、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传承不息的希望。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 还原孩子的天空。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本题为待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母亲心中的月亮柳荫 (1)从很小的时候起,对中秋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园字一一月饼是圆的,苹果是圆的,葡萄 是圆的,酒瓶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家更要团囻。就连中秋节全家聚餐,餐具都要细心挑选,挑没有残 的碗,选圆形的盘子,摆放在圆的饭桌上,图个圆圆满满的吉利。那时呵,圆,好像就是过中秋节的企盼。 (2)长大工作到了外地,每逢中秋节,只要能够回家,总要赶回老家过节,满足母亲团圆的愿望。 看到我节前赶回家,母亲就会眉开眼笑,第一句话准是:“老大赶回来了,这回好了,咱家又过个团圆节。” 可见这团囻二字,对于作为家庭轴心的母亲,该是多么重要呵。我甚至于隐约地觉得,只有全家团圆了, 这中秋节才属于母亲。否则,月饼再甜,水果再多,饭食再丰盛,美酒再醉人,月亮再圆润,都跟她没有 关系,这时,反而让她更思念远方的我,后来思念中又增添两个下乡的弟弟。就是为了让母亲心中,这颗 圆圆的皎洁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更明亮,我总是一年又一年,匆匆忙忙地奔回家过中秋节 (3)父亲曾经告诉我说,我在异乡流放的那些年,母亲知道我中秋节回不了家,她总是在节前几天 催促父亲,从邮局寄几块月饼给我。尽管在当地也有月饼卖,同样的香甜,同样的精致,但是在母亲的心 目中,只有吃到家乡的月饼,她的儿子才是在她身边过节。干里迢迢寄的月饼,在我看来,分明是母亲的 心啊。真难为母亲啦 (4)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呢?我又何尝不想团囻呢?只是身不由己呀。无数个中秋的夜晚,在远
的图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引导的社会责任,将继续成为社会要解决的重要话题。 10.下列有关“儿童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创作内容和书写角度 等方面还原孩子的天空。 B.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明确突出,形象要鲜明具体,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让孩 子们喜欢看。 C.只有符合市场价值,利用所有的市场手段,儿童文学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像《哈利·波特》 一样,把儿童文学当作产业。 D.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要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孩子在潜 移默化中接受。 11.下列关于儿童文学的价值和对儿童文学作家的要求,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儿童文学能呈现儿童及成人生活和生命的基本状态,所以儿童文学应成为成人和儿童相互了解对 方世界的窗口。 B.儿童文学反映人类的基本情感和成人的文化期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历史的理解和 对母语意识的培养。 C.儿童文学需要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比一位优秀的成人文学作家有更 深一层的东西。 D.儿童文学更多的需要儿童乐于接受,在无形中教育、引导孩子,所以儿童文学也需要作家对社会 保持敏锐的感觉。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谅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今天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追求市场效益,创作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今天儿童文学缺少权威,也 缺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B.应整合中国的文化力量来发展儿童文学,而不能把电影、电视当作儿童文学的敌人,应该把儿童 文学当作产业来操作。 C.如今儿童文学的著名作家越来越多了,但权威性在消失,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儿童文学的价值、阅 读市场、作家的创作姿态等问题。 D.儿童是家庭、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传承不息的希望。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 还原孩子的天空。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本题为待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母亲心中的月亮 柳 荫 (1)从很小的时候起,对中秋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圆字――月饼是圆的,苹果是圆的,葡萄 是圆的,酒瓶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家更要团圆。就连中秋节全家聚餐,餐具都要细心挑选,挑没有残 的碗,选圆形的盘子,摆放在圆的饭桌上,图个圆圆满满的吉利。那时呵,圆,好像就是过中秋节的企盼。 (2)长大工作到了外地,每逢中秋节,只要能够回家,总要赶回老家过节,满足母亲团圆的愿望。 看到我节前赶回家,母亲就会眉开眼笑,第一句话准是:“老大赶回来了,这回好了,咱家又过个团圆节。” 可见这团圆二字,对于作为家庭轴心的母亲,该是多么重要呵。我甚至于隐约地觉得,只有全家团圆了, 这中秋节才属于母亲。否则,月饼再甜,水果再多,饭食再丰盛,美酒再醉人,月亮再圆润,都跟她没有 关系,这时,反而让她更思念远方的我,后来思念中又增添两个下乡的弟弟。就是为了让母亲心中,这颗 圆圆的皎洁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更明亮,我总是一年又一年,匆匆忙忙地奔回家过中秋节。 (3)父亲曾经告诉我说,我在异乡流放的那些年,母亲知道我中秋节回不了家,她总是在节前几天 催促父亲,从邮局寄几块月饼给我。尽管在当地也有月饼卖,同样的香甜,同样的精致,但是在母亲的心 目中,只有吃到家乡的月饼,她的儿子才是在她身边过节。千里迢迢寄的月饼,在我看来,分明是母亲的 心啊。真难为母亲啦。 (4)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呢?我又何尝不想团圆呢?只是身不由己呀。无数个中秋的夜晚,在远
离亲人的地方,摆上父母寄来的月饼,常常是不忍心切开,先看看这个中秋夜晚,月亮圆不圆亮不亮,如 果夜晩月亮又圆又亮,这才把月饼切开吃。倘若这中秋的月亮,被阴云严严遮住了,看不到那圆圆“玉盘” 就把月饼视为月亮,观赏一两天才切开吃,想以此慰藉远在家乡的母亲。我冥冥中相信,此刻的母亲,会 知道儿子的心意 5)后来,渐渐习惯这中秋离别,再后来,慢慢父母相继地逝世,这中秋夜晩的月亮,是阴是晴是 圆是缺,我似乎已经不再注意。就连这中秋月饼,好像也是可有可无,更没有当年过中秋节时,那股勃勃 的心劲儿。这时有人提到中秋节,我总是“噢”地应一声,表示知道要过节而已。再再后来,自己到了父 母在世时的年纪,每逢中秋节的夜晚,偶尔仰望高远太空,随便地瞅上一两眼月亮,至于月亮的境态如何, 我已经全然没有兴趣 (6)这时才真正地明白,天上的月亮,就是面高悬的明镜,照着人间万事万物。月亮本身都有阴晴 缺,何况被月亮照着的人呢?想到这里,一切烦恼忧伤,荡然无存。心境如一片月光似的纯净。从此不 再在意人间的冷暖厚薄,只想着生活过得像中秋月亮,年年如期地来,年年如期地去,哪怕被云遮雾蔽, 都永远是从从容容地放光。中秋的月亮呵,不属于母亲,却属于了我。我没有母亲那么多的牵挂,就越发 觉得月亮也是这般地平常,跟人生一样圆缺明暗全都自然。 (7)母亲走了许多年了,如今我还过中秋节,不过没有从前隆重。有时中秋想起赏月,在自家楼舍 阳台上,随便走走看看月亮,不管今夕是圆是缺,眼前总会出现母亲身影。仿佛母亲总算有所领悟,此时 来告诉她的儿女:“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总是不变,就如同中秋的月亮,时阴时晴时圆时缺,这才 是真实的月亮。你们万万不可再追求诸事圆满哪。”可惜母亲和我,都领悟得迟了。 (8)这时再看天上月亮,它正在被云遮蔽着。可是不知为什么,此刻在我的心中,月亮,依然明亮, 依然圆润,依然美丽…这时涌上心头的,常常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 噢,读了,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对中秋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圆字”的“圆”,在这里既有月饼、月亮、餐具等物品之“圆”, 又有母亲渴望“团圆”的心理之“圆”。 B.第二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五个“再”,跟“都”“反而”等构成了转折关系,在这里强调了我对回家 过中秋的企盼和母亲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意义 C.作者之所以“一切烦恼忧伤,荡然无存”,是因为作者感情到月亮的阴晴圆缺正如人世间的悲欢离 合,应该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无常的世事。 D.全文综合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等手法,语言储蓄深沉,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饱含 着游子对漂泊他乡遭受苦难的深切倾诉。 E.全文以“母亲对我的思念”为线索,通过母亲的“团圆”愿望、邮寄月饼及“我”匆忙回家过中 秋节等描写,渲染了母子之间的牵挂和思念 14.第三段中,母亲知道我回不了家便催父亲寄月饼,这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感?(4分) 15.文章结尾说,读了古诗“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 在全文中,作者有哪些思索?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报效祖国,万里长征第一步 肝脏手术长期被世界医学界认为是手术的禁区。要在血管密布、管道众多的肝脏上动手术,无异于在 刀锋上舞蹈医生些微的不慎都将可能导致病人大出血死亡。世界上第-例肝癌手术是在德国实施的1888 年,一位女病人接受了肝脏切除手术。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手术成功的报道极少。 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肝胆外科研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1956年,一位外国专家来华了解
离亲人的地方,摆上父母寄来的月饼,常常是不忍心切开,先看看这个中秋夜晚,月亮圆不圆亮不亮,如 果夜晚月亮又圆又亮,这才把月饼切开吃。倘若这中秋的月亮,被阴云严严遮住了,看不到那圆圆“玉盘”, 就把月饼视为月亮,观赏一两天才切开吃,想以此慰藉远在家乡的母亲。我冥冥中相信,此刻的母亲,会 知道儿子的心意。 (5)后来,渐渐习惯这中秋离别,再后来,慢慢父母相继地逝世,这中秋夜晚的月亮,是阴是晴是 圆是缺,我似乎已经不再注意。就连这中秋月饼,好像也是可有可无,更没有当年过中秋节时,那股勃勃 的心劲儿。这时有人提到中秋节,我总是“噢”地应一声,表示知道要过节而已。再再后来,自己到了父 母在世时的年纪,每逢中秋节的夜晚,偶尔仰望高远太空,随便地瞅上一两眼月亮,至于月亮的境态如何, 我已经全然没有兴趣。 (6)这时才真正地明白,天上的月亮,就是面高悬的明镜,照着人间万事万物。月亮本身都有阴晴 圆缺,何况被月亮照着的人呢?想到这里,一切烦恼忧伤,荡然无存。心境如一片月光似的纯净。从此不 再在意人间的冷暖厚薄,只想着生活过得像中秋月亮,年年如期地来,年年如期地去,哪怕被云遮雾蔽, 都永远是从从容容地放光。中秋的月亮呵,不属于母亲,却属于了我。我没有母亲那么多的牵挂,就越发 觉得月亮也是这般地平常,跟人生一样圆缺明暗全都自然。 (7)母亲走了许多年了,如今我还过中秋节,不过没有从前隆重。有时中秋想起赏月,在自家楼舍 阳台上,随便走走看看月亮,不管今夕是圆是缺,眼前总会出现母亲身影。仿佛母亲总算有所领悟,此时 来告诉她的儿女:“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总是不变,就如同中秋的月亮,时阴时晴时圆时缺,这才 是真实的月亮。你们万万不可再追求诸事圆满哪。”可惜母亲和我,都领悟得迟了。 (8)这时再看天上月亮,它正在被云遮蔽着。可是不知为什么,此刻在我的心中,月亮,依然明亮, 依然圆润,依然美丽……这时涌上心头的,常常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 噢,读了,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对中秋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圆字”的“圆”,在这里既有月饼、月亮、餐具等物品之“圆”, 又有母亲渴望“团圆”的心理之“圆”。 B.第二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五个“再”,跟“都”“反而”等构成了转折关系,在这里强调了我对回家 过中秋的企盼和母亲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意义。 C.作者之所以“一切烦恼忧伤,荡然无存”,是因为作者感情到月亮的阴晴圆缺正如人世间的悲欢离 合,应该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无常的世事。 D.全文综合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等手法,语言储蓄深沉,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饱含 着游子对漂泊他乡遭受苦难的深切倾诉。 E.全文以“母亲对我的思念”为线索,通过母亲的“团圆”愿望、邮寄月饼及“我”匆忙回家过中 秋节等描写,渲染了母子之间的牵挂和思念。 14.第三段中,母亲知道我回不了家便催父亲寄月饼,这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感?(4 分) 15.文章结尾说,读了古诗“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 在全文中,作者有哪些思索?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报效祖国,万里长征第一步 肝脏手术长期被世界医学界认为是手术的禁区。要在血管密布、管道众多的肝脏上动手术,无异于在 刀锋上舞蹈。医生些微的不慎都将可能导致病人大出血死亡。世界上第一例肝癌手术是在德国实施的,1888 年,一位女病人接受了肝脏切除手术。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手术成功的报道极少。 而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在肝胆外科研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1956 年,一位外国专家来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