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漳州一中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终不察乎民心。(屈原《离骚》) (4)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5)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 (6)舞榭歌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勉学 (南北朝)颜子推 有客难主人日:“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①义习吏,匡时富国, 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②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 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 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③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④杰出者 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 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注】①文:这里作阐释解:义:礼仪。②磨莹:磨冶。 ③咋笔:操笔。④角立:如角之挺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客难主人曰难:困难
1 2011 漳州一中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⑶ 终不察乎民心。(屈原《离骚》) ⑷ 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⑸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 ⑹舞榭歌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2-5 题。 勉学 (南北朝)颜子推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①义习吏,匡时富国, 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主人对曰: “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②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 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 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③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④杰出者 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 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注】①文:这里作阐释解;义:礼仪。②磨莹:磨冶。 ③咋笔:操笔。④角立:如角之挺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客难.主人曰 难:困难
B.诛罪安民 罪:罪恶之人 C.夫命之穷达穷:困厄 D.不师古之踪迹师:学习 3.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劝勉学习”观点的一组是( ①安足贵学乎 ②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 ③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④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⑤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⑥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开头就以客人的身份向主人提出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学习有什么值得重视呢? B.主人认为命运的穷达,犹如金玉和木石,学习好比磨冶和雕刻,怎么可以说雕刻的木 石超过雕刻的金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 C.主人认为勤奋读书,修养品行,含辛茹苦没有获益的人如日蚀那样少,贪逸享乐, 名逐利的人如秋天的茶花那样多,这二者之问不能相提并论 D.选文采用主客问答的体式进行论述,议题集中,针对性强:说理绵密,条分缕析:论 述时又多用比喻,具体形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3分) 译文 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诗歌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2分) (2)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明写,有的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 简析。(4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2 B.诛罪.安民 罪:罪恶之人 C.夫命之穷.达 穷:困厄 D.不师.古之踪迹 师:学习 3.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劝勉学习”观点的一组是 ( ) ①安足贵学乎 ②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 ③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 ④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⑤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⑥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一开头就以客人的身份向主人提出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学习有什么值得重视呢? B.主人认为命运的穷达,犹如金玉和木石,学习好比磨冶和雕刻,怎么可以说雕刻的木 石超过雕刻的金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 C.主人认为勤奋读书,修养品行,含辛茹苦没有获益的人如日蚀那样少,贪逸享乐,追 名逐利的人如秋天的茶花那样多,这二者之问不能相提并论。 D.选文采用主客问答的体式进行论述,议题集中,针对性强;说理绵密,条分缕析;论 述时又多用比喻,具体形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3 分) 译文: 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诗歌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2 分) (2)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明写,有的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 简析。(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面各项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佩瑶!——你怎么?——哼,要来的事,到底来了!” 吴荪甫似乎努力抑制着忿怒的爆发,冷冷地说;他的尖利的眼光霍霍四射,在少奶奶的脸 上来回了几次;是恐怖的撕碎了人心似的眼光。 这里吴荪甫所说的“要来的事”是指双桥镇暴动之事 B、欧也妮23岁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祝寿, 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老葛朗 台心里明白,“他们都看中了我的钱” C、“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了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之流。…不想我生不幸 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毓灵秀之德!”宝玉深恶“仕途经济”,用“国 贼禄鬼”评价劝他的宝钗等姐妹,并且焚了考功名的四书五经。 D、“梅表姐,虽然环境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 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争回来。”这是梅表姐从省城回来 去觉新家觉慧说的话,他还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E、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他表面上过着严肃清苦,刻板的生活,骨子里却阴险 卑劣。他贪婪美色。指使卡西莫多劫持艾斯梅拉达。他刺杀了勒比斯。又嫁祸于卡西莫多, 最后被卡西莫多从圣母院顶楼推下而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三国演义》引用蜀中谚语说“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请简述这个故事 2)请简述理解涅赫柳多夫先后三次去监狱探访马斯洛娃的情形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日:“既 富矣,又何加焉?″日:“教之。 ②(孟子曰:)“…后稷教民稼檣,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人丰衣足食而没有教养就和禽兽差不多。 B.孟子认为,纵然生活贫困,对老百姓的教诲也不能松懈 C.孟子认为,君臣之间讲礼仪忠诚,朋友间讲遵守信用 D.后稷教民众各种农事,使谷物成熟来养活民众。 (2)请概括上面选段中孔孟思想的相同点。(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3 7.下面各项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佩瑶!——你怎么?——哼,要来的事,到底来了!” 吴荪甫似乎努力抑制着忿怒的爆发,冷冷地说;他的尖利的眼光霍霍四射,在少奶奶的脸 上来回了几次;是恐怖的撕碎了人心似的眼光。 这里吴荪甫 所说的“要来的事”是指双桥镇暴动之事。 B、欧也妮 23 岁那 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祝寿, 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老葛朗 台心里明白,“他们都看中了我的钱”。 C、“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了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 之流。…不想我生不幸, 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毓灵秀之德!”宝玉深恶“仕途经济”,用“国 贼禄鬼”评价劝他的宝钗等姐妹,并且焚了考功名的四书五经。 D、“梅表姐,虽然环境关系很大,但环境也是人造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改变环境?人 无论如何应该跟环境奋斗。能够征服环境,就可以把幸福争回来。”这是梅表姐从省城回来 去觉新家觉慧说的话,他还劝梅表姐多看书,他以为新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E、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他表面上过着严肃清苦,刻板的生活,骨子里却阴险 卑劣。他贪婪美色。指使卡西莫多劫持艾斯梅拉达。他刺杀了勒比斯。又嫁祸于卡西莫多, 最后被卡西莫多从圣母院顶楼推下而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三国演义》引用蜀中谚语说“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请简述这个故事。 (2)请简述理解涅赫柳多夫先后三次去监狱探访马斯洛娃的情形。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 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 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②(孟子曰:)“……后稷教民稼樯,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孟子认为,人丰衣足食而没有教养就和禽兽差不多。 B.孟子认为,纵然生活贫困,对老百姓的教诲也不能松懈。 C.孟子认为,君臣之间讲礼仪忠诚,朋友间讲遵守信用。 D.后稷教民众各种农事,使谷物成熟来养活民众。 (2)请概括上面选段中孔孟思想的相同点。(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㈠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坐忘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在继承老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坐忘”理论。 庄子的“坐忘”,再加上庄子自身的自由逍遥的心胸理论,逐渐被演变成著名的审美心胸理 论,并且被后代的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一条脉络清晰的美学发展主线,有很高的研究 价值。 庄子洒脱不羁的形象在魏晋时期达到了一个效仿的高潮。魏晋玄学的兴起,使得文人雅 土纷纷注重“神”的修养,名教的一些伦理纲常开始遭到批判,认为名不副实,反而成为束 缚政治和谐的枷锁。一场倡导自然的新风尚兴起。嵇康、阮籍皆为当时的代表人物。他们所 崇奉的不羁雅士首推庄子,在他们看来庄子的隐士原则是洁身自好的表现,保身保全也是逍 遥自由的根本。 庄子另外的影响就是对道教。道教本身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根源就是来源于老 庄,只不过不同的是后代的道教尤其是隋唐的道士,已经参与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 是在政治方面有所贡献,这与道家的岀世时相违背的,隐士的帽子已经被摘取,如果想要更 好地生存,将本派发扬光大,则必须给它一个名分。 同时,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一些谶纬来神化自身的正统性,他们看到了 道教的力量,也明白压制它所要付出的代价,于是得出了利用与压制并存的政策,让其在发 展的同时为其统治服务,从这个角度讲,是各取所需,道教得到了其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和养 分,而当政者也得到了他们的扶持,相得益彰。所以作为参政者的道士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 理论自然也发展。 司马承祯,唐朝时期道教代表人士,最著名的著作是《坐忘论》,其坐忘说是开宋代理 学之先河。一个理论不会是无根之木,也不会是无源之水,更何况是得到了统治者扶持的道 教,他的理论或多或少会对后世有一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宋代周敦颐 提出“主静”"说,中正仁义而主静,无欲故静。静就是安定;朱熹的居敬,去欲,等等,这 显示出很重要的一个信号,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而理学之所以可以 在宋以后的朝代中称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就是儒释道三家理论的融合,把适合于社 会的东西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一个理论的高度,所以要明白,所谓的儒家这是已经不是先前 那个纯粹儒家学说了。 当今社会,人们过多地追寻外界事物,把自身局限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失去了自由 功名利禄的诱惑使得本身的努力有太大的目的性,结果反而会无所获。到头来,身心疲惫 当代快节奏的人们太容易为生活所累,迷失自我,心中充满梦想却反过来为梦想所牵绊。也 许庄子与司马承祯的“坐忘”可以助我们找回生活,寻回幸福与自由,从而解开当代人自身 的过分执著,缓解现代人的内心矛盾,真正做到精神自由,真正学有所获! 10.下列对“坐忘”学说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坐忘”学说是一种审美心胸理论,最早是由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提出的 B.“坐忘”学说是美学发展得一条主线,研究价值极高,被后代美学家发扬光大。 C.“坐忘”学说在魏晋达到最高峰,他们注重“神”的修养,积极倡导新的风尚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坐忘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在继承老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坐忘”理论。 庄子的“坐忘”,再加上庄子自身的自由逍遥的心胸理论,逐渐被演变成著名的审美心胸理 论,并且被后代的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一条脉络清晰的美学发展主线,有很高的研究 价值。 庄子洒脱不羁的形象在魏晋时期达到了一个效仿的高潮。魏晋玄学的兴起,使得文人雅 士纷纷注重“神”的修养,名教的一些伦理纲常开始遭到批判,认为名不副实,反而成为束 缚政治和谐的枷锁。一场倡导自然的新风尚兴起。嵇康、阮籍皆为当时的代表人物。他们所 崇奉的不羁雅士首推庄子,在他们看来庄子的隐士原则是洁身自好的表现,保身保全也是逍 遥自由的根本。 庄子另外的影响就是对道教。道教本身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根源就是来源于老 庄,只不过不同的是后代的道教尤其是隋唐的道士,已经参与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 是在政治方面有所贡献,这与道家的出世时相违背的,隐士的帽子已经被摘取,如果想要更 好地生存,将本派发扬光大,则必须给它一个名分。 同时,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一些谶纬来神化自身的正统性,他们看到了 道教的力量,也明白压制它所要付出的代价,于是得出了利用与压制并存的政策,让其在发 展的同时为其统治服务,从这个角度讲,是各取所需,道教得到了其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和养 分,而当政者也得到了他们的扶持,相得益彰。所以作为参政者的道士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 理论自然也发展。 司马承祯,唐朝时期道教代表人士,最著名的著作是《坐忘论》,其坐忘说是开宋代理 学之先河。一个理论不会是无根之木,也不会是无源之水,更何况是得到了统治者扶持的道 教,他的理论或多或少会对后世有一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宋代周敦颐 提出“主静”说,中正仁义而主静,无欲故静。静就是安定;朱熹的居敬,去欲,等等,这 显示出很重要的一个信号,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而理学之所以可以 在宋以后的朝代中称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就是儒释道三家理论的融合,把适合于社 会的东西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一个理论的高度,所以要明白,所谓的儒家这是已经不是先前 那个纯粹儒家学说了。 当今社会,人们过多地追寻外界事物,把自身局限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失去了自由。 功名利禄的诱惑使得本身的努力有太大的目的性,结果反而会一无所获。到头来,身心疲惫。 当代快节奏的人们太容易为生活所累,迷失自我,心中充满梦想却反过来为梦想所牵绊。也 许庄子与司马承祯的“坐忘”可以助我们找回生活,寻回幸福与自由,从而解开当代人自身 的过分执著,缓解现代人的内心矛盾,真正做到精神自由,真正学有所获! 10.下列对“坐忘”学说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坐忘”学说是一种审美心胸理论,最早是由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提出的。 B.“坐忘”学说是美学发展得一条主线,研究价值极高,被后代美学家发扬光大。 C.“坐忘”学说在魏晋达到最高峰,他们注重“神”的修养,积极倡导新的风尚
D.“坐忘”学说也许能让现代人找回生活本身的快乐,缓解内心矛盾,达到精神自由 11.下列对文章得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为保全自己,学习庄子的隐士思想,反对名教,成为冲破政治和谐枷 锁的中坚力量。 B.封建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使用利用和压制并存的政策,使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 道士身份发生了变化。 C.道教要求道士归隐田园,不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但到了隋朝的时候,道士已开始参与 社会、政治的活动。 D.坐忘对当今社会也有着积极意义,比如它要求现代人要学会无欲无望,不要只局限在有限 的时间、空间中等。 12.庄子对道教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枫叶如丹 袁鹰 春天,绿的世界。 秋天,丹的世界。 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人们说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这是至理 名言。 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生命在丰富,在充实。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 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雷鸣雨骤中经受考验 于是,凉风起天末,秋天来了。 于是,万山红遍,枫叶如丹,落木萧萧,赤城霞起。 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单纯是色彩的变化、更替、转换以至循环吗? 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果。 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5 D.“坐忘”学说也许能让现代人找回生活本身的快乐,缓解内心矛盾,达到精神自由。 11.下列对文章得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为保全自己,学习庄子的隐士思想,反对名教,成为冲破政治和谐枷 锁的中坚力量。 B.封建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使用利用和压制并存的政策,使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 道士身份发生了变化。 C.道教要求道士归隐田园,不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但到了隋朝的时候,道士已开始参与 社会、政治的活动。 D.坐忘对当今社会也有着积极意义,比如它要求现代人要学会无欲无望,不要只局限在有限 的时间、空间中等。 12.庄子对道教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枫叶如丹 袁鹰 春天,绿的世界。 秋天,丹的世界。 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人们说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这是至理 名言。 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生命在丰富,在充实。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 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雷鸣雨骤中经受考验。 于是,凉风起天末,秋天来了。 于是,万山红遍,枫叶如丹,落木萧萧,赤城霞起。 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单纯是色彩的变化、更替、转换以至循环吗? 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果。 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