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市温江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成都市温江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温江调查队 2020年4月20日 2019年,面对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温江区委区 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六稳” 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 质量建设“五个之城”。综合经济实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百强区, 获评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美丽宜居城区,获批中国(四川) 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综合 经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审定,全年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GDP)595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 増加值21866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35461亿元 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为3736.7:59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分别为1.2%、397%和59.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地区生产总值111613元,增长44%
—1— 2019 年成都市温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成都市温江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温江调查队 2020 年 4 月 20 日 2019 年,面对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温江区委区 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六稳” 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 质量建设“五个之城”。综合经济实力连续 8 年位居全国百强区, 获评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美丽宜居城区,获批中国(四川) 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 一、综合 经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审定,全年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GDP)595.5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2.3 亿元,增长 2.7%;第二产业 增加值 218.66 亿元,增长 6.9%;第三产业增加值 354.61 亿元, 增长 9.5%。三次产业结构为 3.7:36.7:59.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分别为 1.2%、39.7%和 59.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地区生产总值 111613 元,增长 4.4%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GDP 的比重为52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8%。其中,第 产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3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中民营经 济増加值142.51亿元,増长69%;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増加值 16947亿元,增长10%。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7%。其中,食品烟酒 类价格上涨99%,衣着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下降1.2%,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3%,交通与通信类价格下降3.5%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下降0.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3.1% 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农 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7%。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3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81 公顷。实现粮食总产量08万吨,油料总产量005万吨,肉类总 产量0.08万吨。全年农村生产用电量达5663万千瓦时,化肥施 用量(折纯)2756吨。 发展年销售收入上两千万元龙头企业22个,创国家地理标 志保护产品2个(温江大蒜、温江酱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75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为37.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8家,全年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7.8%。分 产业看,三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增长27%,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
—2—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 315.29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占 GDP 的比重为 52.9%,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58.8%。其中,第一 产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 3.3 亿元,增长 0.9%;第二产业中民营经 济增加值 142.51 亿元,增长 6.9%;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 169.47 亿元,增长 10%。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 2.7%。其中,食品烟酒 类价格上涨9.9%,衣着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下降1.2%,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 0.3%,交通与通信类价格下降 3.5%,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下降 0.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 3.1%, 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 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2.5%。农 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4.7%。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3.23 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1081 公顷。实现粮食总产量 0.8 万吨,油料总产量 0.05 万吨,肉类总 产量 0.08 万吨。全年农村生产用电量达 5663 万千瓦时,化肥施 用量(折纯)2756 吨。 发展年销售收入上两千万元龙头企业 22 个,创国家地理标 志保护产品 2 个(温江大蒜、温江酱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 175.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7.7%,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为 37.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38 家,全年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 97.8%。分 产业看,三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增长 2.7%,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
值的比重达488%。其中健康食品产业下降1.1%、生物医药产 业增长20%、电子信息产业下降86%,主要产品生产保持稳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1.21亿元;利税总额4602 亿元。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 企业14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8家。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年未具有 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8家,从业人员 年均人数0.99万人,竣工产值1365亿元;施工面积10474万 平方米,竣工面积392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口径(下同)增长11.3% 其中,技改投资下降20.3%;工业投资增长5.3%。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9%,占全部总投资比重2.7%6;第二产业投 资增长53%,占全部总投资比重32.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9%, 占全部总投资比重64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5%;商品房施工面积达 1025万平方米,增长24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566.1万平 方米,增长152%;商品房竣工面积为7.3万平方米,下降89,8%,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14万平方米,下降967%;商品房销售面 积达256万平方米,下降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1543 万平方米,下降37%。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3— 值的比重达 48.8%。其中健康食品产业下降 1.1%、生物医药产 业增长 20%、电子信息产业下降 8.6%,主要产品生产保持稳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31.21 亿元;利税总额 46.02 亿元。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 5000 万元的 企业 140 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 98 家。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4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年末具有 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38 家,从业人员 年均人数 0.99 万人,竣工产值 13.65 亿元;施工面积 104.74 万 平方米,竣工面积 39.21 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口径(下同)增长 11.3%。 其中,技改投资下降 20.3%;工业投资增长 5.3%。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6.9%,占全部总投资比重 2.7%;第二产业投 资增长5.3%,占全部总投资比重32.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9%, 占全部总投资比重 64.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 2.5%;商品房施工面积达 1025 万平方米,增长 24.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 566.1 万平 方米,增长 15.2%;商品房竣工面积为 7.3 万平方米,下降 89.8%,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 1.4 万平方米,下降 96.7%;商品房销售面 积达 256 万平方米,下降 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 154.3 万平方米,下降 37%。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3%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98亿元,增长6.1%;餐饮收入371 亿元,增长276%。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1135亿元, 增长11.7%;乡村实现零售额23.73亿元,增长9,1%。年末,全 区共有83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和19家限额以上 个体户及产业活动单位。 年末共有A级景区5处,其中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 1处,2A级景区2处;全年接待游客175496万人次;实现旅游 综合收入109.11亿元 六、对外开放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18个。实际利用内资35398亿元, 增长52%;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92亿美元,增长6.1%。 全年进出口总额271418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 出口额263525万元,增长20.5%;进口额7892万元,下降27%。 七、交通和邮电 年末辖区内公路里程达8359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80902 公里,高速公路26.9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0.29万辆 全区全年完成客运量4553,25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668万吨 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904亿元,比上年下降69% 固定电话用户275万户,增长226%;移动电话用户1099万户 下降2.3%;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43.5万户,增长10.5%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13787亿元,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 9545亿元,增长16.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1亿元
—4—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 98 亿元,增长 6.1%;餐饮收入 37.1 亿元,增长 27.6%。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 111.35 亿元, 增长 11.7%;乡村实现零售额 23.73 亿元,增长 9.1%。年末,全 区共有 83 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和 19 家限额以上 个体户及产业活动单位。 年末共有 A 级景区 5 处,其中 4A 级景区 2 处,3A 级景区 1 处,2A 级景区 2 处;全年接待游客 1754.96 万人次;实现旅游 综合收入 109.11 亿元。 六、对外开放 全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 18 个。实际利用内资 353.98 亿元, 增长 5.2%;利用外资实际到位 1.92 亿美元,增长 6.1%。 全年进出口总额 271418 万元,比上年增长 18.3%。其中, 出口额 263525 万元,增长 20.5%;进口额 7892 万元,下降 27%。 七、交通和邮电 年末辖区内公路里程达 835.98 公里。其中,等级公路 809.02 公里,高速公路 26.96 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 20.29 万辆。 全区全年完成客运量 4553.25 万人次,完成货运量 166.8 万吨。 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 9.04 亿元,比上年下降 6.9%。 固定电话用户 27.5 万户,增长 22.6%;移动电话用户 109.9 万户, 下降 2.3%;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 43.5 万户,增长 10.5%。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 137.87 亿元,增长 15.5%。地方财政收入 95.45 亿元,增长 16.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5.1 亿元
增长11%;税收收入35.86亿元,增长10.6%全区财政支出114.56 亿元,增长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75亿元,下降0.1%。 年末区内共有银行及分支机构18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 存款余额788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余 额507.26亿元,增长15.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34.51亿元, 增长14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申请专利3519件,其中专利授权2664件 温江区域范围内共有小学17所,在校学生443万人,专任 教师2568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23万人,专任教师 1831人;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10所,在校大学生1267万 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62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重为10.5% 年末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5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 51万册,剧场、影剧院11个。 年末共有医院2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77个,其中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站)14个,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148个,门 诊部1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9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 所(中心)1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6086张;卫生技术 人员71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653人;全年各类卫生机
—5— 增长11%;税收收入 35.86亿元,增长10.6%。全区财政支出 114.56 亿元,增长 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6.75 亿元,下降 0.1%。 年末区内共有银行及分支机构 18 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 存款余额 788.42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0.9%。其中,住户存款余 额 507.26 亿元,增长 15.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534.51 亿元, 增长 14.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申请专利 3519 件,其中专利授权 2664 件。 温江区域范围内共有小学 17 所,在校学生 4.43 万人,专任 教师 2568 人;普通中学 18 所,在校学生 2.23 万人,专任教师 1831 人;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10 所,在校大学生 12.67 万 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 62.25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重为 10.5%。 年末共有文物保护单位 15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馆藏图书 51 万册,剧场、影剧院 11 个。 年末共有医院 26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477 个,其中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站)14 个,卫生院 8 个,村卫生室 148 个,门 诊部 12 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295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3 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妇幼保健院 1 个,卫生监督 所(中心)1 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6086 张;卫生技术 人员 7115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2653 人;全年各类卫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