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2018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宁县统计局中宁县社会经济调查队 2019年4月1日 2018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 神和中央、区、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 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进一步促进创新、优化环境 激发活力、深挖潜力,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结构调整 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62.6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1亿 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89亿元,同比增长7%;第 三产业增加值54.5亿元,同比增长8.1%。按常住人口计算
1 中宁县 2018 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宁县统计局 中宁县社会经济调查队 2019 年 4 月 1 日 2018 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 神和中央、区、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 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进一步促进创新、优化环境、 激发活力、深挖潜力,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结构调整 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 162.6 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19.1 亿 元,同比增长 4%;第二产业增加值 89 亿元,同比增长 7%;第 三产业增加值 54.5 亿元,同比增长 8.1%。按常住人口计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451元,增长6%。 图12014-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180g地区生产感值一增 162.6 160 140 134.5 120 2016年 2017 2018年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1.8:55.3:32.9调整为2018 年的11.7:54.7:33.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 2017年的8%、37.7%和54.3%转变为2018年的8%、53.2%和38.8%。 图22014-2018年全县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 100% 288 31.6 329 60%6 56.3 20% 13.0 118 11.7 2014年 2015年 201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5.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2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6.13万人,城镇化率为45.86%;回族人口 9.2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6.3%;汉族人口25.86万人, 占73.53%;男性人口17.95万人,女性人口17.22万人,人口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6451 元,增长 6%。 图 1 2014-2018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7 年的 11.8:55.3:32.9 调整为 2018 年的 11.7:54.7:33.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 2017年的8%、37.7%和54.3%转变为2018年的8%、53.2%和38.8%。 图 2 2014-2018 年全县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35.1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32 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 16.13 万人,城镇化率为 45.86%;回族人口 9.25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26.3%;汉族人口 25.86 万人, 占 73.53%;男性人口 17.95 万人,女性人口 17.22 万人,人口
性别比为104.25:100(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5.09‰%,死亡率为5.96‰,人口自然增长 率为9.13‰ 表12018年全县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重(%) 总人口 351741 100 其中:城镇人口 161308 45.86 乡村人 190433 54.15 其中:男性 179529 51.04 女性 172212 48.96 其中:汉族 258565 73.53 回族 92508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79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85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3%。全年创业培训325人,技能 培训1328人。全县培养小老板690个,创造新岗位1610个。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2%,其中食品烟酒 类价格上涨3.1%,衣着类上涨2.2%,居住类上涨1.3%,生活 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7%,教育文化 和娱乐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3.1%。工业生产者出厂 价格上涨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7%。服务项目价 格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1%。 二、农业 初步统计,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9亿元,比上年同 期增长4.1%,其中:农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7.1%, 林业增加值0.1亿元,增长56.1%,牧业增加值3.65亿元,下 降4%,渔业增加值0.24亿元,下降9.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
3 性别比为 104.25:100(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 15.09‰,死亡率为 5.96‰,人口自然增长 率为 9.13‰。 表 1 2018 年全县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重(%) 总人口 351741 100 其中:城镇人口 161308 45.86 乡村人口 190433 54.15 其中:男性 179529 51.04 女性 172212 48.96 其中:汉族 258565 73.53 回族 92508 26.3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3796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1885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3.63%。全年创业培训 325 人,技能 培训 1328 人。全县培养小老板 690 个,创造新岗位 1610 个。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2.2%,其中食品烟酒 类价格上涨 3.1%,衣着类上涨 2.2%,居住类上涨 1.3%,生活 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1.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 2.7%,教育文化 和娱乐类上涨 0.9%,医疗保健类上涨 3.1%。工业生产者出厂 价格上涨 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5.7%。服务项目价 格上涨 0.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3.1%。 二、农 业 初步统计,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9.9 亿元,比上年同 期增长 4.1%,其中:农业增加值 15.1 亿元,同比增长 7.1%, 林业增加值 0.1 亿元,增长 56.1%,牧业增加值 3.65 亿元,下 降 4%,渔业增加值 0.24 亿元,下降 9.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
加值0.83亿元,增长5.7%。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 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75.9%、0.5% 18.3%、1.2%、4.1%。 初步统计,全年粮食总产量28.7万吨,增长5.9%,其中 小麦0.97万吨,下降3.9%;水稻2万吨,增长2.6%;玉米25.4 万吨,增长5.8%。全年油料产量659吨,下降12.3%;全年蔬 菜产量7.7万吨,增长1.3‰%;硒砂瓜产量40.2万吨,增长2.5% 枸杞产量2.7万吨,下降2.4%;水果产量4万吨,下降50.2%; 苹果产量2.8万吨,下降59.4‰;红枣产量1万吨,增长20.7% 图32014-2018年全县粮食产量 单位:万吨 ■根食产量 27 2014年 年 2016年 2018年 年末全县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8.5万头、4.95万 头、24万只、54.75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17%、下降1.4% 下降3.9%、增长9.4%。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17.3 万头、2.9万头、23.7万只、71.3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2.4%、 7%、4.1%、1.6% 全年肉类总产量2.39万吨,下降1.6%;禽蛋产量0.72 万吨,增长6.6%;奶类产量6.8万吨,增长1.7%;水产品产 量0.43万吨,下降2.8%
4 加值 0.83 亿元,增长 5.7%。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 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 75.9%、0.5%、 18.3%、1.2%、4.1%。 初步统计,全年粮食总产量 28.7 万吨,增长 5.9%,其中: 小麦 0.97 万吨,下降 3.9%;水稻 2 万吨,增长 2.6%;玉米 25.4 万吨,增长 5.8%。全年油料产量 659 吨,下降 12.3%;全年蔬 菜产量 7.7 万吨,增长 1.3%;硒砂瓜产量 40.2 万吨,增长 2.5%; 枸杞产量 2.7 万吨,下降 2.4%;水果产量 4 万吨,下降 50.2%; 苹果产量 2.8 万吨,下降 59.4%;红枣产量 1 万吨,增长 20.7%。 图 3 2014-2018 年全县粮食产量 单位:万吨 年末全县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 8.5 万头、4.95 万 头、24 万只、54.75 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 17%、下降 1.4%、 下降 3.9%、增长 9.4%。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 17.3 万头、2.9 万头、23.7 万只、71.3 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 2.4%、 1.7%、4.1%、1.6%。 全年肉类总产量 2.39 万吨,下降 1.6%;禽蛋产量 0.72 万吨,增长 6.6%;奶类产量 6.8 万吨,增长 1.7%;水产品产 量 0.43 万吨,下降 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6.8%。其中,大中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非 公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31.3%;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按行业分: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 49.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8.1%;食品制造业增加值 下降28.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7.5%;造 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 加值下降27.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增加值下降21.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 18.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8.4%;汽车零 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 加值下降1.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0.7%;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9%。 图42014-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单位:% 规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71 864202 2014年 全县规模以上主要产品产量增少降多。其中:石墨及碳素
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 6.8%。其中,大中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非 公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1%;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4.9%。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31.3%;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4%。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按行业分: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 49.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 8.1%;食品制造业增加值 下降 28.6%;酒、饮料和精制荼制造业增加值下降 37.5%;造 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下降 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 加值下降 27.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3%;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增加值下降 21.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 18.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 8.4%;汽车零 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12.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 加值下降 1.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 20.7%;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 2.9%。 图 4 2014-2018 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单位:% 全县规模以上主要产品产量增少降多。其中:石墨及碳素